臨夏縣高原夏菜成增收支柱產業

2021-02-21 腳戶哥
2020/01/02/ 08:51 來源:甘肅農民臨夏縣高原夏菜成增收支柱產業每日甘肅網臨夏訊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喬棟明 依託甘肅臨夏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品牌優勢和科技支撐,臨夏縣把大力發展高原夏菜產業作為促進土地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全縣高原夏菜種植面積目前超過1萬畝,畝均產值2萬元以上,參與經營的農戶戶均增收2萬元以上,實現了「一畝菜十畝糧」效果,成為持續增加群眾收入的產業。

  據了解,該縣通過挖掘北塬灌區和中部川區光熱充足、氣候適宜、灌溉便利、土壤肥沃、環境無汙染的獨特優勢,在農業科技園區和北部塬區、中部川區集中流轉土地7266畝,建成了以先鋒、橋寺、北塬、新集、尹集、刁祁等鄉鎮為中心的6個種植基地,連片規模種植西藍花、松花菜、豆苗、荷蘭豆、娃娃菜、紅根大蔥等高原夏菜。通過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瞄準南方蔬菜市場需求,引進廈臨、遠達、海特、百益、介實、葉青等一批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引導龍頭企業與特色產業合作社對接合作、訂單收購,發揮成熟的產業鏈條、敏銳的市場信息、發達的銷售網絡等優勢,為菜農提供統一供應生產資料、統一引進新技術新品種、統一產品加工包裝銷售、統一進行技術培訓等服務,有效解決資金技術、菜品質量、銷售渠道等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和合作社帶動、市場化運作、群眾入股分紅」的思路,臨夏縣積極推行「黨建+合作社+農戶」模式,在全縣所有村成立村支書為理事長、農戶參與的產業扶持合作社,動員引導2000多戶農戶(貧困戶500多戶)參與合作經營,為4個高原夏菜種植合作社和23個特色產業扶持合作社解決配股資金402萬元,建立「土地入股、資金入股、勞動力入股」「土地流轉+返聘務工」等多種利益聯結機制,打造「股份農民」「產業工人」,確保農戶實現土地、分紅、勞務「三收益」。據統計,群眾除每年每畝700元土地流轉費和每戶1000元分紅收入外,還可就近到企業務工,月收入達2000至3000元。

高原夏菜脫窮致富

高原夏菜到達廈門

臨夏縣高原夏菜深加工扶貧車間啟動現場會

夫窮車間 電褥子

相關焦點

  • 產業發展特色優勢明顯|榆中縣高原夏菜成為「北菜南運」「西菜東調...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近年來,榆中縣堅持「好中優」「特中特」「獨一份」「錯峰頭」的特色產業發展要求,全面提高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水平,強化蔬菜質量安全監管,積極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如今榆中高原夏菜已成為全國
  • 蘭州榆中:高原夏菜對全縣農民人均收入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
    ,如今榆中高原夏菜已成為全國「北菜南運」「西菜東調」主要基地之一。夯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產業支持基礎和保障貧困戶持續增收致富。如今,高原夏菜產業已成為榆中縣農民脫貧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全縣有6萬多農戶24萬人參與蔬菜產業,蔬菜種植對全縣農民人均收入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
  • 從「玻璃溫室」到「家庭陽臺」 種植「高原夏菜」富了蘭州榆中6萬...
    這只是榆中蔬菜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榆中是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和蔬菜重點生產區域,也是蘭州高原夏菜的發源地和主產區。蔬菜產業已成為榆中農民脫貧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目前,全縣有6萬多農戶24萬人參與蔬菜產業,蔬菜種植對全縣農民人均收入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從「玻璃溫室」到「家庭陽臺」 種植「高原夏菜」富了榆中6萬多農戶
    這只是榆中蔬菜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榆中是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和蔬菜重點生產區域,也是蘭州高原夏菜的發源地和主產區。蔬菜產業已成為榆中農民脫貧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目前,全縣有6萬多農戶24萬人參與蔬菜產業,蔬菜種植對全縣農民人均收入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從「玻璃溫室」到「家庭陽臺」 種植「高原夏菜」富了榆中6萬多農戶
    這只是榆中蔬菜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榆中是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和蔬菜重點生產區域,也是蘭州高原夏菜的發源地和主產區。蔬菜產業已成為榆中農民脫貧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目前,全縣有6萬多農戶24萬人參與蔬菜產業,蔬菜種植對全縣農民人均收入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從「玻璃溫室」到「家庭陽臺」種植「高原夏菜」富了榆中6萬多農戶
    這只是榆中蔬菜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榆中是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和蔬菜重點生產區域,也是蘭州高原夏菜的發源地和主產區。蔬菜產業已成為榆中農民脫貧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目前,全縣有6萬多農戶24萬人參與蔬菜產業,蔬菜種植對全縣農民人均收入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從無到有 從有到優——福定協手 高原夏菜臨洮安家
    近年來,倉山區、臨洮縣持續深化東西部扶貧友好協作,著眼促農增收,實現了高原夏菜產業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優。  土豆片,土豆泥,土豆粉……說到定西特產,土豆是永遠繞不開的話題。然而,產品高度相似,價格競爭激烈……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僅靠土豆難以佔得先機。  「轉換思路,尋找新的種植作物,才能為農業增收帶來發展新契機。」
  • 臨夏縣河西鄉:瓜果飄香 產業興旺
    中國甘肅網6月10日訊(本網記者 李紅軍)孟夏季節,走進甘肅省臨夏縣河西鄉,田野裡金黃的油菜花開的正豔;樹枝上紅色的大櫻桃、桑果等果實掛滿枝頭;大棚裡西瓜、瓜瓜籽等果蔬進入採摘期……從橋窩村到塔張村,滿眼皆是美景,處處都是生機,一幅美麗鄉村的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 甘肅會寧:高原夏菜產銷對接活動慶豐收
    21日,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第三屆農民豐收節暨全縣高原夏菜產銷對接活動在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舉辦。會寧縣副縣長伏濤介紹,近年來,當地積極培育高原夏菜特別是以塑料大棚為主的設施蔬菜種植產業,產業發展數量增長、效益提升的良好局面已經形成。2020年,會寧瓜菜種植面積約20萬畝,實現銷售收入6.8億元。
  • ...蘭州國際高原夏菜副食品採購中心確保蘭州人的「菜籃子」
    蘭州國際高原夏菜副食品採購中心車流如織這個市場就是蘭州國際高原夏菜副食品採購中心。    今年1月4日,藉助2020蘭州春節年貨採購會開幕客商雲集供銷兩旺的契機,十幾輛滿載各地水果的貨運汽車陸續駛入蘭州國際高原夏菜副食品採購中心,進駐水果區,標誌著該中心水果市場正式啟動運營。當天,眾邦果業、洪九果業、四海果業、龍馳果業、豐碩果業、阿坤果業等國內水果行業的「大腕」集體入駐。
  • 都市快報:娃娃菜、胡蘿蔔、花椰菜等高原夏菜進入採收旺季, 甘肅永昌縣縣長帶隊來杭宣傳推介
    純淨的祁連雪水、潔淨的高原空氣、乾淨的有機土壤,造就了永昌高原夏菜的優秀品質,每年都有10餘萬噸高原蔬菜源源不斷運到杭州。
  • 臨夏縣河西鄉:特色林果成為助農增收的「金果果」
    中國甘肅網8月14日訊(本網記者 李紅軍)今年,臨夏縣河西鄉以產業扶貧為依託,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動員群眾大力推行特色林果種植。眼下,河西甜李、巴梨已到了採摘期,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群眾臉上露出了豐收的喜悅。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添鎮:強化黨建引領 下好「勞務輸轉 產業...
    「今年我去務工,我爸再種上7畝多地的菜,雖然辛苦些,但一年下來家裡的收入可不騙人。」張旭晨笑著說,「去年脫了貧,今年還要再加油。」他笑著打趣,「如今,我們一家摘掉了窮帽子,有穩定工資又有養殖,真正過上了好日子。」
  • 【中國的脫貧智慧】臨澤蓼泉鎮:產業扶貧託起百姓「小康夢」
    近年來,蓼泉鎮牢牢抓住產業扶貧這個根本之策,通過發展特色種植業,圍繞農業現代化和農民持續增收,持續推進「三路兩區」產業振興示範帶建設,著力構建產業、生產、經營、增值、保障五大體系,形成產業多元、體系完善、層次分明、互為補充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把做強蔬菜產業作為產業振興的最大優勢,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全力託起百姓的「小康夢」。
  • 崇信錦屏鎮:設施蔬菜促增收
    崇信錦屏鎮:設施蔬菜促增收每日甘肅網12月11日訊(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白潤虎 薛婷婷)錦屏鎮搶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機遇,把發展蔬菜種植作為扶貧產業的突破口,通過組建蔬菜專業合作社、引進龍頭企業等方式
  • 濬縣:選產業上項目 強化利益聯結扶貧帶貧增收
    據了解,該公司是濬縣產業扶貧基地之一,現種植特色蔬菜1000畝,帶動附近15名貧困勞動力就業,每人月均增收1500元。據了解,濬縣立足資源優勢,圍繞農、牧、林、菜、遊」五大特色產業,加大產業扶貧投入,合力推進產業扶貧工作。2019年以來,產業扶貧財政資金投入達1.1億元,全縣產業扶貧覆蓋率100%,貧困群眾80%增收來自產業扶貧,人均年增收1990元。
  • 森林旅遊成為林草重要支柱產業
    森林旅遊成為林草重要支柱產業「十三五」時期全國森林旅遊遊客量年均增長15%,產業帶動147.5萬貧困人口增收森林旅遊是林草部門對依託森林等自然資源開展的各類旅遊活動的總稱。產業規模快速壯大「十三五」時期,國家林草局以滿足人民高品質多樣化的戶外遊憩需求為目標,依託森林等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森林旅遊,森林旅遊成為我國林草業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極具增長潛力的綠色產業。2016-2019年的4年間,全國森林旅遊遊客量達到60億人次,年均增長15%;創造社會綜合產值5.35萬億元,年均增長22%。
  • 湖南衡東:土菜碗裡飄出產業「香」
    「黃貢椒是衡東土菜不可缺少的輔料之一,也是衡東一張閃亮的『金字招牌』,不僅衡東老百姓自己愛吃,現在很多外地民眾也都競相購買。」衡東土菜,香飄三湘。衡東土菜以「土」聞名,注重綠色健康和生態自然。炒好土菜三件寶,調味米酒黃貢椒,葷菜講究茶油燒,這是當地廣為流傳的土菜配方。黃貢椒展示。
  • 構建「蠶桑+N」一主多輔產業格局 立體農業增效增收
    這是金溪鎮長春村五組的一個蠶棚,也是村裡近100戶人的增收希望。12月10日下午4點,還在大棚裡忙碌的李紹君是長春村五社露菲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這兩個月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採摘菌棒上長出的香菇。他告訴記者,夏、秋季養蠶期後,蠶棚就進入了閒置期。
  • 甘肅會寧:特色產業成為全面小康的「壓艙石」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會寧縣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依託農業種養殖發展富民經濟著力強化體系支撐供銷對接和多產融合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特色產業已成為全縣全面小康「壓艙石」烏雞養殖在侯川鎮已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