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追訴期限何時起算?

2020-12-27 律贏惠法律服務

近日,新京報微信公眾號報導了一則新聞:《男童被拐十年養父獲刑2年,相關專家:買方入刑其實是「無奈」的選擇》。新聞講述了張某某在2010年4月,以2萬元的價格「收買」了一名男童「劉某」並撫養至2020年1月被公安機關解救。2020年10月12日,太原市萬柏林區人民法院對這起案件作出判決:被告人張某某犯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判,判處有期徒刑二年。

據新京報報導,本案的爭議焦點有兩點:其一為張某某是否明知劉某是被拐賣的兒童,這涉及到張某某罪與非罪;其二為張某某的收買行為發生在2010年4月,是否應適用2010年時《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條的規定,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

一、問題的提出

筆者認為,對於第一個問題,由於需要綜合考量全案證據,無法僅從有限的報導材料中分析得出合適的結論,故不予評價。但對於另一個爭議焦點所引申的問題卻十分值得探討——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1]的追訴期限[2]應當自何時起算?具體而言,如果自「收買」行為結束之日起算,則本案的追訴期限[3]已過,按照法律規定如果沒有追訴期限中止或中斷的事由,則不應當追究張某某的刑事責任;如果自被拐賣的兒童獲救或脫離收買者時起算,則本案的追訴期限尚未過期,應當追究張某某的刑事責任。

二、學理上的爭議

要討論本罪追訴期限應自何時起算,首先應當明確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屬於即成犯、狀態犯還是持續犯。根據結果發生的狀態與犯罪行為的實施,犯罪可以分為即成犯、狀態犯與持續犯。所謂即成犯,是指犯罪行為終了,犯罪成立,法益被侵害並隨之被消滅,例如故意殺人罪;狀態犯是指犯罪終了時,法益遭到侵害,但並沒有被消滅,只是法益受侵害的狀態仍在持續,如盜竊罪;持續犯是指在法益侵害的持續期間,危害行為與侵害狀態同時存在,典型的例如非法拘禁罪。

學理上對該問題存在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本罪屬於持續犯,收買行為自收買開始到被害人被解救之前,其收買行為處於持續狀態,只要被害人還在收買人的控制之下,那麼收買行為就尚未停止。根據該觀點,本罪的追訴期限應自被收買的兒童被解救或脫離收買者時起算。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本罪屬於狀態犯,收買行為完成、被拐賣人置於收買人實力支配之下,收買行為即告結束。由是,本罪的追訴期限應自收買行為完成時起算。

三、審判實踐的分歧

本文所討論的問題不僅在刑法的理論中存在爭議,在審判實踐中也有分歧。

有的法院以「收買」行為完成時作為本罪追訴期限的起算時間。但遺憾的是並未在判決書中充分說理,解釋為何要以該時間節點作為追訴期限的起算時間。

例如,在登封市人民法院《(2015)登少刑初字第16號郭某某、王某拐賣兒童一審刑事判決書》中,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王某在2005年10月以6500元的價格購買一名女嬰並撫養至今(2015年)。最終,法院認為「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的追訴時效為5年,從2005年10月被告人王某收買被拐賣兒童到2010年11月幫助他人收買被拐賣的兒童,已超過法定追訴時效,故就該起犯罪事實不應再追究被告人王某某的刑事責任」。再如,在清豐縣人民法院《(2019)豫0922刑初19號王順獻拐賣婦女、兒童、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一審刑事裁定書》中,法院認為,因王順獻收買被拐賣的婦女犯罪已超過追訴時效期限,對被告人王順獻終止審理。

也有的法院以自被拐賣的兒童獲救或脫離收買者時起算本罪的追訴期限。例如在鄒城市人民法院《(2018)魯0883刑初23號梁慶紅、梁紅梅拐賣婦女、兒童罪、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一審刑事判決書》中,法院認為「一般情況下,追訴時效的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如果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追訴時效的期限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即侵害了兒童的人格尊嚴,也同時侵害了兒童的人身自由權利。因犯本罪時,被害人往往處於嬰幼兒或者兒童時期,此時,被害人不知且也不具有表達自己意識的能力,更無從談起通過向司法機關報案等方式救濟自己的權利,在被害人被自己父母出賣牟利的情形下,被害人更不具有自力救濟的條件。被害人完全被收買人非法控制人身自由並撫養,其對自己系被拐賣的情形毫不知情,也無從獲悉。此時被告人對被害人的犯罪行為仍然持續存在,故本案對被告人梁慶紅、梁紅梅的追訴,沒有超過追訴時效」。

再如,本案的審理法院太原市萬柏林區人民法院也持相同觀點,其認為「被告人張某某2010年4月收買被拐賣的兒童,該行為持續到2020年1月公安機關對被買兒童解救,應適用現行法律規定」。換言之,太原市萬柏林區人民法院也認為本罪的追訴期限應自被買兒童解救時起算,本案不會涉及已過追訴期限的問題。

因此,本文所討論的問題並非是「假想的問題」,相反,是一個實踐中確實可能遇到,需要被認真討論和解決的問題。尤其是自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加重對收買者的刑罰之後,倘若不統一適用法律,必將導致同案不同判,有違公平原則,影響司法公信力。

四、本文觀點: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系狀態犯,其追訴期限應自收買行為完成時起算

筆者認為,本罪應屬於狀態犯,其追訴期限應自收買行為完成時起算。首先,從罪行法定的原則出發,對法條的理解首先應當從法條用語出發。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條之一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的罪名和罪狀描述中,均使用「收買」一詞。而在現代漢語中,「收買」往往理解為瞬時行為,而非持續性行為。換言之,不宜將「收買」行為擴大理解為包含收買後的「控制」等行為。例如,本案中只能說張某某於2010年收買了劉某,而不能說張某某自2010年起一直在「收買」劉某。

從本條法律的設置中也可對該觀點加以佐證。本條第三款、第四款做了如下規定: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並有第二款、第三款(非法拘禁罪)規定的犯罪行為的,依照數罪併罰的規定處罰。因此,如果行為人在完成收買行為後,有「控制」婦女兒童人身自由的,實際上應當認定為非法拘禁罪,即「控制」等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應以非法拘禁罪論處,也反證了「收買」行為並不包含「控制」等行為。

其次,從體系解釋角度來說,刑法倘若要同時處罰「購買」和「控制」某一事物或人的行為,通常會設立兩個罪名,「購買」與「控制」行為相分離。例如,非法買賣槍枝彈藥罪與非法持有槍枝彈藥罪、購買假幣罪與持有假幣罪等等。筆者認為,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與非法拘禁罪應做同樣理解。換言之,本罪所處罰的實質是行為人「收買」行為,其「控制等」行為應由非法拘禁罪或其他罪名予以規制。

最後,倘若認為本罪屬於持續犯,在某些情況下會得出荒謬的結論。例如甲在2010年收買了被拐賣的乙。兩年後,甲娶丙為妻,並告知丙,乙並非其親生兒子,而是向人販子手中收買的,丙聽聞後未表示反對而是與甲一同撫養乙。根據承繼共犯理論,丙在得知甲收買被拐賣的乙後,共同撫養的行為應當認定為其構成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的共犯。無疑,這樣的結論難以令人接受。

綜上所述,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應當認定為狀態犯,其追訴期限應自收買行為完成時起算。回到文章開頭的案例中,如果張某某不存在追訴期限的中止和中斷事由,則不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

[1]該罪名的完整名稱為「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為方便表述,本文中僅表述為「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但對於犯罪對象為「婦女」的,同樣可以適用。

[2]也可表述為「追訴時效」。

[3]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的追訴期限為5年。

作者:吳心成/上海七方律師事務所

相關焦點

  • 拐賣婦女、兒童罪罪行加重的八種情形!
    一、拐賣婦女、兒童罪的成立要件拐賣婦女、兒童罪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有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婦女、兒童的行為。行為人具有上述行為之一,就構成拐賣婦女、兒童罪。1.實行行為(6種「拐」):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婦女、兒童的行為之一。
  •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蘆晗犯拐賣兒童罪案警示錄(轉載)
    因涉嫌收買被拐賣兒童罪,於2019年1月23日被羈押,同年3月1日被逮捕,同年4月26日被取保候審。辯護人石某東,省略。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以京西檢第一檢察部刑訴[2019]10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蘆晗涉嫌拐賣兒童罪、被告人齊利娟涉嫌收買被拐賣兒童罪,於2019年8月13日向本院提起公訴。
  • 新京報:保姆偷子案「過刑法追訴時效」,不代表不能追責
    6月11日,重慶警方回應稱,何某某投案自首時已過刑法追訴時效,因此未立案。   即便能追責,也是適用拐騙兒童罪   公安機關所言的追訴時效制度,的確關涉那些陳年舊案是不是還要抓人追責的問題。但我國刑法對追訴時效的規定,也不是僅僅根據時間一刀切的,還需要依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 洋蔥快評|收買兒童也是犯罪,這個底線必須守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 朱文龍近日,太原市萬柏林區法院以拐賣兒童罪,判處賣方崔金平有期徒刑10年;以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判處買方張建斌有期徒刑兩年。2010年4月11日,劉利勤1歲的兒子在家門口被崔金平抱走。
  • 一起特大拐賣兒童案宣判!主犯被判死緩
    廣東省茂名市中級人民法院近日對一起特大拐賣兒童案進行一審宣判,共有26人因犯拐賣兒童罪或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而被判處刑罰,其中
  • 近年20多人拐賣兒童獲死刑雲南最多 一團夥拐賣223人(下)
    其中邴貴剛參與拐賣婦女7次10人,拐賣兒童5次6人;謝忠英參與拐賣婦女5次7人,拐賣兒童6次7人。  判決結果: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以拐賣婦女、兒童罪分別判處邴貴剛、謝忠英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經二審和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00年5月10日,邴貴剛、謝忠英被執行死刑。
  • 法治 收買兒童、醫鬧、偽造證件……這些領域刑法修正案要出手了!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二審稿於24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進行審議,涉及打擊恐怖活動犯罪、嚴懲收買拐賣婦女兒童、遏制危險駕駛等。
  • 刑法中的實質的一罪—繼續犯
    一、實質的一罪的概念及其種類刑法中有一些貌似數罪、實際是一罪的情況,這類情況也成為一行為法定為一罪或者處斷為一罪的情況。其主要有繼續翻、想像競合犯、結果加重犯。如非法拘禁罪,行為人一旦著手實行拘禁之後,犯罪行為與(被害人被)非法剝奪自由的不發狀態便同時、持續地存在。行為人將被害人非法拘禁之後,犯罪就是既遂。如果行為人繼續扣押被害人,不僅意味著(被害人)非法剝奪自由的不法狀態持續存在,而且意味著其非法拘禁被害人的行為本身也在持續。
  • 犯罪前科的追責時效有期限嗎?要一輩子追責下去嗎?
    其次,前科的追責時效有無期限?要一輩子追責下去嗎?《刑法》第87條【追訴時效期限】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 脫逃罪並非繼續犯而是狀態犯
    脫逃罪的追訴時效是從罪犯脫逃時計算,還是從被抓獲之日起算,實踐中存在不同認識。筆者認為,脫逃罪是狀態犯,而非繼續犯,該罪追訴時效應從在押人員逃離關押場所時開始計算,而不應該從抓到脫逃人或脫逃人自首時計算。理由如下:     首先,脫逃罪不是繼續犯,而是狀態犯。繼續犯是指行為人實施犯罪已經既遂,但其犯罪行為在長時間內處於持續狀態。
  • 挪用公款罪的適用
    5、挪用公款罪不是繼續犯而是狀態犯,追訴期限均應從挪用行為完成之日起計算,司法解釋主張其他活動型追訴期限從超過三個月開始計算,會導致與非法活動型及營利活動型處罰不均衡。刑法理論將對向犯分為三種:一是對向雙方罪名和法定刑完全一樣,如重婚罪、非法買賣槍枝罪;二是對向雙方雖然都被規定為犯罪,但罪名和法定刑存在差異,如受賄罪與行賄罪,拐賣婦女、兒童罪與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與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罪;三是立法者僅將一方的行為規定為犯罪,而對方的行為是否值得處罰留給理論解決,這種類型被稱為片面的對向犯,如販賣淫穢物品罪,立法者僅規定對販賣者一方進行處罰
  • 屬於拐賣兒童嗎?法律對此如何規定
    我們能看到多個網絡平臺上都有用戶發布兒童送養、收養的帖子。他們將名字簡化成領養的「L」或送養的「S」,以「營養費」「補償」等詞代替價格。談妥之後,線下交易。《收養法》第四條規定,下列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 (一)喪失父母的孤兒; (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 (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第五條則規定,孤兒的監護人;社會福利機構;以及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的生父母,可以作送養人。
  • 「羊晚快評」買兒童的養父獲刑,補上打拐短板
    劉軒的養父張建斌、養母崔梅的哥哥崔金平被警方控制後,法院日前作出判決,認定張建斌犯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崔金平犯拐賣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12月17日新京報)2015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加大了對買方的打擊力度,規定收買被拐賣兒童的一律追究刑事責任,但如果不阻礙解救的「可以從輕處罰」。在此之前,據刑法規定: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按照被買婦女的意願,不阻礙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
  • 太原男子尋子10年竟在「家門口」找回,養父稱不知孩子是被拐賣的
    劉軒的養父張建斌、養母崔梅的哥哥崔金平被警方控制後,10月12日,法院作出判決,認定張建斌犯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崔金平犯拐賣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據知情人士透露,案件的一個爭議焦點是,張建斌在收買時是否知道孩子是被拐賣的兒童。
  • 斬斷借收養名義買賣兒童的犯罪鏈條
    同年4月15日,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檢察院以崔某涉嫌拐賣兒童罪、張某涉嫌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向法院提起公訴。同年10月12日,該案在萬柏林區法院宣判,被告人崔某犯拐賣兒童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3萬元;被告人張某犯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 由於養父張某稱在收買時不知道孩子是被拐賣兒童,且對其疼愛有加,引發社會對張某定罪量刑的討論。
  • 25大罪名入罪追訴標準界限模糊
    2.強制猥褻罪3.猥褻兒童罪第二百三十七條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他人或者侮辱婦女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眾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褻兒童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 追訴時效刑種最高刑怎麼理解,什麼意思?
    超過法定追訴時效,司法機關或有告訴權的人不得再對犯罪人進行追訴,已經追訴的,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追訴時效完成,是刑罰請求權消滅的重要事由之一。那麼追訴時效刑種最高刑怎麼理解,什麼意思?
  • 從裁判文書看發生在我國境內的拐賣婦女案件
    這種罪犯行為不僅給被拐賣女性及其家庭帶來災難與傷害,同時也嚴重危害社會安定。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訂,拐賣婦女、兒童罪正式確立,新增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近些年,我國公安部門也開展過專項行動打擊人口販賣、拐賣婦女兒童的犯罪。司法行動也介入其中,依法對犯罪分子量刑判決、給予相應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