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收買兒童、醫鬧、偽造證件……這些領域刑法修正案要出手了!

2021-01-22 央視新聞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二審稿於24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進行審議,涉及打擊恐怖活動犯罪、嚴懲收買拐賣婦女兒童、遏制危險駕駛等。昨日(26日)上午,部分法學專家和人大代表們進行了分組審議。

  資助培訓恐怖活動:入罪嚴懲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在24日的草案匯報中提出,我國當前的恐怖活動犯罪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刑法應有針對性地作出規定。法律委員會經同中央政法委等有關部門研究,建議對草案作出補充。

  1、將資助恐怖活動培訓的行為增加規定為犯罪,並明確對為恐怖活動組織、實施恐怖活動或者恐怖活動培訓招募、運送人員的,追究刑事責任;

  2、將為實施恐怖活動而準備兇器或者危險物品,組織或者積極參加恐怖活動培訓,與境外恐怖活動組織、人員聯繫,以及為實施恐怖活動進行策劃或者其他準備等行為明確規定為犯罪;

  3、完善偷越國(邊)境的有關規定,對為參加恐怖活動組織、接受恐怖活動培訓或者實施恐怖活動,偷越國(邊)境的,提高了法定刑。

  懲處邪教犯罪:最高可判無期

  此次草案的修改還加大了對邪教犯罪的懲處力度,刑期最高可判無期。

  1、將法定最高刑由十五年有期徒刑提高到無期徒刑,增加沒收財產和剝奪政治權利的刑罰,對利用邪教等姦淫婦女、詐騙財物的,予以數罪併罰;

  2、增加規定對組織、利用邪教等矇騙他人致人重傷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收買被拐婦女兒童:量刑輕重有別

  近幾年,一些地方拐賣兒童犯罪活動猖獗,並且屢打屢發、屢禁不止,這應當說與買方市場需求、對買方市場懲治力度不夠是有相當關係的。去年審議草案一審稿的時候,關於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和兒童同樣構成犯罪,就首次明確了「買」「賣」同罰。此次審議的草案又做了進一步的規定。

  對收買被拐賣兒童擬不免除刑罰

  現行《刑法》規定:「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按照被買婦女的意願,不阻礙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

  草案擬對這一款修改為:「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從輕處罰;按照被買婦女的意願,不阻礙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醫鬧」入刑 最高可判7年

  此次草案的修改中,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提出,實踐中個別人以醫患矛盾為由,故意擾亂醫療單位秩序,嚴重侵害醫護人員的身心健康,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危害嚴重,應該明確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草案二審稿擬將刑法第二百九十條第一款修改為:「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醫療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校車超載超速:視同危險駕駛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二審稿對危險駕駛罪也作了規定。草案二審稿修改為:

  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拘役,並處罰金:

  (一)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

  (二)醉酒駕駛機動車的;

  (三)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的;

  (四)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初次審議時關於「毒駕入罪」、「開車看手機入罪」等建議尚處於進一步研究中,暫未納入草案二審稿中。在分組審議中,有的委員認為當前對危險駕駛罪的量刑偏低。

  郭鳳蓮委員說:「從審判實踐中來看,危險駕駛案件的具體情形是千差萬別的,對每個案例的量刑也應該區別出來。目前危險駕駛罪的法定定刑,法度太小,只有五個月的差異,因此在審理過程中,對不同案件的量刑操作十分受限。且危險駕駛罪的法刑,最高刑僅限於拘役六個月。處罰力度不大,震懾力也不足,許多人存在著僥倖心理。」

  行賄犯罪提高量刑年限

  草案二審稿提高了對利用影響力向特定關係人行賄犯罪的法定刑。

  草案二審稿規定: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係密切的人,或者向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近親屬以及其他與其關係密切的人行賄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情節特別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此外,針對單位行賄,草案二審稿確定了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主要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偽造用於證明身份證件系犯罪

  新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規定,偽造、變造以及使用偽造、變造所有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都是犯罪行為。

  原草案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對偽造、變造以及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的犯罪作了規定。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將以上兩條中的證件統一規定為「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

  高考「替考」將被追究刑責

  高考剛剛結束,「替考」這個話題也在持續熱議,與替考有關的罪名目前有兩個,是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在一審稿時新增加的兩項罪名:組織考生作弊罪和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考試罪。所謂「考試」指「國家規定的考試」。但據統計,目前有4類200多種國家考試。此次二審稿將「考試」規定為「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

  明確"考試"是指"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

  據了解,「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有近20種,比如,高考、國家司法考試、公務員考試等。也就是說,草案縮小了對替考等考試作弊行為刑事處罰的範圍,主要打擊在國家法律中有明文規定的考試。此次提交審議的草案二審稿再次明確:

  「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為他人實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的」、「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規定的考試試題、答案的」、「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等行為均將面臨相應處罰。

  綁架致人死亡擬調整量刑

  草案二審稿擬調整綁架致人死亡、殺害被綁架人的量刑。建議將犯綁架罪,「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的規定修改為:「故意傷害、殺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死刑擬維持「取消9個犯罪死刑」規定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在去年10月第一次審議的時候,就提出了「取消9個犯罪死刑規定」,此次的再次提請審議中,法律委員會認為草案取消9個犯罪的死刑的規定是適宜的。據此,建議維持草案的規定。

  擬取消的9個死刑罪名是:走私武器、彈藥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幣罪,偽造貨幣罪,集資詐騙罪,組織賣淫罪,強迫賣淫罪,阻礙執行軍事職務罪,戰時造謠惑眾罪。


來源/央視新聞

本期監製/宣明棟 主編/侯振海

編輯/何賓

進一步完善法律體系,為法治的進步亮起大拇指↓↓↓

相關焦點

  • 年少輕狂並非犯罪「護身符」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正是基於對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安全的考慮,刑法修正案著重增加了該條,也是適應當前此類型案件多發的現狀進行的有效改革。當然,產生搶奪公交車司機方向盤的行為有多方面原因,並非一概是乘客或者司機的問題。問題的核心在於司乘關係產生矛盾,需要明確相關的乘車禮儀和基本的規則。維護公共運輸安全是每個人的責任,刑法規制是保障公眾安全的最後防線。
  • 凌鋒委員:關注打擊醫鬧8年,最驕傲這兩個字被寫進刑法
    「打擊醫鬧」入刑入法,這件事她連續做了8年。她曾提過緊急聯名提案,獲得高層批示,也曾親自去新聞事件中調研,了解實際情況。為推動問題解決,她不滿意於部委電話答覆,主動要求同主管部門官員面談協商,在立法之前,推動了行政部門先出臺政策。這些行動,讓人看到一個專業界別的政協委員所能發揮的巨大能量。近日,凌鋒接受南都記者採訪,回顧了過去8年緊追「打擊醫鬧」的點滴。
  • 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追訴期限何時起算?
    據新京報報導,本案的爭議焦點有兩點:其一為張某某是否明知劉某是被拐賣的兒童,這涉及到張某某罪與非罪;其二為張某某的收買行為發生在2010年4月,是否應適用2010年時《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條的規定,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
  • 320 提供偽造、變造的出入境證件罪
    本文整理關於提供偽造、變造的出入境證件罪的規定。19971001 刑法第三百二十條 【提供偽造、變造的出入境證件罪】【出售出入境證件罪】為他人提供偽造、變造的護照、籤證等出入境證件,或者出售護照、籤證等出入境證件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 年少輕狂非犯罪「護身符」,法官解讀《刑法修正案(十一)》亮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將於今年3月1日起施行,新增條文13條,修改條文34條,涉及生命安全、安全生產、智慧財產權、疫情防控、生態環境等多方面,涉及下調刑事責任年齡、加大對未成年人保護力度尤其是針對性侵犯罪的懲治力度、強化疫情防控方面的刑事犯罪打擊力度、增加高空拋物和搶奪公交車方向盤的犯罪、增加冒名頂替犯罪、修改完善智慧財產權犯罪規定等多個方面,體現司法的人文關懷,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公布!擬新增罪名速覽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以下簡稱修正案草案)6月28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這是1997年全面修訂刑法以來的第十一個刑法修正案。此前,我國已先後通過了一個決定、十個刑法修正案和十三個有關刑法的法律解釋,及時對刑法作出修改、補充和明確適用。
  • 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刑法修正案(十一)
    十九、將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修改為:「偽造、擅自製造他人註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註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 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面世!未成年人刑責年齡下調至12歲 |附立法歷程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6日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刑法修正案(十一)對現行刑法作出多處修改。其中包括,將刑法第十七條修改為: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
    【猥褻兒童罪】猥褻兒童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一)猥褻兒童多人或者多次的;(二)聚眾猥褻兒童的,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猥褻兒童,情節惡劣的;(三)造成兒童傷害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四)猥褻手段惡劣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的。」
  • 體育總局辦公廳關於大力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
    為做好《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學習宣傳工作,現將有關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深刻認識《刑法修正案(十一)》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反興奮劑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再次強調要堅決推進反興奮劑鬥爭,強化拿道德的金牌、風格的金牌、乾淨的金牌意識,堅決做到興奮劑問題「零出現」、「零容忍」。
  • ...偽造離婚證與女子發展戀愛關係,檢察院:涉嫌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
    11月24日,記者從中國檢察網了解到,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對孫某某提起訴訟。孫某某於2016年2月15日結婚,但因其婚後傾心一女子高某某,遂製造與妻子朱某某的離婚證,後與高某發展戀愛關係。被高某告發,於2019年9月26日被南通市通州區公安局刑事拘留。
  • 基層|房屋中介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獲判有期徒刑
    、買賣國家機關證件、印章,偽造公司、企業印章,偽造、買賣身份證件案,在法院開庭審理。法院經審理,認定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審判長當庭宣判,對檢察機關提出的量刑建議全部採納,依法判處薛某某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印章罪,偽造公司、企業印章罪,偽造、買賣身份證件罪,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
  • 河北省泊頭市何連奪犯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案警示錄(轉載)
    因涉嫌犯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偽造公司印章罪,於2020年6月8日被羈押,次日被刑事拘留,同年7月14日被取保候審。現在住所地候審。公訴機關以京大檢三部刑訴[2020]528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何連奪犯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偽造公司印章罪。本院適用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實行獨任審判,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在本院審理期間,值班律師為被告人何連奪提供了法律幫助。
  • 一房產中介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獲刑一年八個月
    11月4日上午,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印章罪,偽造公司、企業印章罪,偽造、買賣身份證件罪案件,並當庭宣判,以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印章罪判處被告人薛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罰金人民幣一萬元;以偽造公司、企業印章罪,判處被告人薛某某有期徒刑八個月,罰金人民幣五千元;以偽造、買賣身份證件罪,判處被告人薛某某有期徒刑一年
  • 刑法修正案來了
    刑法修正案草案的最新規定,可以看作是對社會討論的及時回應。1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介紹,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圖源:中國網一在今年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三審稿之前,中國法定的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為14周歲。
  • 刑法修正案來了
    刑法修正案草案的最新規定,可以看作是對社會討論的及時回應。1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介紹,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圖源:中國網一 在今年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三審稿之前,中國法定的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為14周歲。這也是大部分國家刑責年齡的基本分界點。
  • 北京市大興區李會犯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案警示錄(轉載)
    因涉嫌犯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2019年10月7日被羈押,同年11月14日被取保候審。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檢察院以京大檢三部刑訴[2020]104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李會、張志玲犯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本院適用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實行獨任審判,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在審理期間,值班律師為被告人李會、張志玲提供了法律幫助。
  • 【法治新聞】不斷適應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要求 讓刑法更好守護人民安全
    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刑法需要不斷完善,有效發揮預防和打擊犯罪的作用,促進社會主義法治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規矩。」刑法是法律體系中剛性較強的規範,為公民劃定了行為底線,也確認和增強了其他法律規範的效力。
  • 刑法修正案已通過 欺詐發行最高判刑15年 頂格處罰60萬成歷史...
    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簡稱「修正案」),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正案大幅提高了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處罰力度,強化對控股股東等「關鍵少數」的刑事責任追究,並明確將保薦人作為犯罪主體適用該罪追究刑事責任,是繼證券法修改完成後涉及資本市場的又一項重大立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