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嘎嘎」作響,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

2020-09-04 骨科醫生林曉毅

登山,是一項很好的運動,尤其是暑天到森林覆蓋的山巒吸氧爬山。但有朋友說自己的關節不好,運動過程中膝關節會發出響聲,只好放棄。

如果運動時常能感受或聽到關節發出「嘎嘎」的響聲,比如蹲起時膝關節有響聲,走路時髖關節發出輕輕的「嘎嘎」聲,轉脖子頸椎有聲音,攥手指聽到手指有聲音……這些聲音通常是正常的「彈響」。

但是,有些響聲,是不正常的。如半月板損傷後的彈響、膝關節骨質增生或游離體(鼠骨)的彈響、翼狀肩胛的彈響。那麼怎樣判斷響聲的正常與不正常呢,不正常的情況該怎麼辦?

一般看來關節周圍無紅腫熱痛,無活動障礙都屬於生理性彈響,不需要特殊處理,不必過於驚恐不安。關節周圍的彈響,關節活動時關節面之間、軟骨墊、肌腱和關節囊之間氣體發生摩擦而發出聲音,在大部分人身上這種聲響不明顯,而在有些人身上則聽起來比較清楚。特別是那些缺乏運動的人群,由於韌帶的鬆弛、關節間產生的潤滑液較少,關節摩擦力增大,更容易聽到彈響。

病理性的關節彈響一般要考慮局部的韌帶勞損、半月板損傷、關節囊鬆弛、骨刺、游離體(鼠骨)、骨質疏鬆等原因,一般要儘早到正規醫院檢查,找到病因,進行有效的治療。

正常關節在靜止狀態下是負壓。當關節發炎,腔壓升高,除了疼痛,也對軟骨面及骨細胞有一定的破壞作用。股四頭肌的收縮運動,會降低膝關節的壓力,有利於減緩關節退化。因此,適當的肌腱伸展運動和關節屈伸運動能降低關節腔壓力。

最後:關節彈響絕大多數是生理性的。病理性關節彈響其特點是有明顯的固定性壓痛以及運動受限或障礙,這需要明確診斷和規範化治療,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相關焦點

  • 深蹲時膝關節經常嘎嘎響是怎麼回事呢?或有病理性因素
    很多人沒時間做運動,選擇深蹲做日常的鍛鍊,這本來是一種十分適用於辦公族或者平時沒有時間鍛鍊的人群的體育運動,然而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不少人遇到這種情況——自己的關節總是會發出異響,「嘎嘎響」,雖然沒有感覺到疼痛,但這種現象還是不免令人擔心。
  • 拉伸時關節總會「咔噠」作響,是病嗎?這4種情況別大意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遇到關節突然拉伸時「咔噠」似的作響。對此很多人會有疑問,是缺鈣?還是關節炎?或是關節損傷?或是無關要緊,正常的呢?其實這種靜止後突然拉伸出現的響聲,稱為關節彈響。關節彈響分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即有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疾病所導致的。生理性的關節彈響,無關要緊,不需要理會!一般來說無痛性的關節彈響多是生理性原因導致的,不需要理會。
  • 教你如何辨別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升高!
    不過,很多體檢醫生會告之,轉氨酶高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引起,你的情況可能不是肝病造成的,也就是說,在沒有肝病的情況下,轉氨酶也可能升高,那麼,我們該如何進行區分呢?什麼情況下會出現轉氨酶生理性升高1、大量運動後:如果在查肝功能之前,尤其是跑步之後檢查,會造成血清轉氨酶含量升高。
  • 如何判斷新生兒是病理性黃疸還是生理性黃疸?看完這篇就知道啦!
    很多寶媽也都知道黃疸對寶寶的身體可以造成嚴重的傷害,那麼寶媽們知道黃疸分為病理性黃疸和生理性黃疸嗎?二者的症狀表現以及危害也是不一樣的。 菠蘿姐發現很多新手媽媽由於不會區分病理性黃疸和生理性黃疸,往往導致她們把病理性黃疸誤認為就是生理性黃疸,這樣也會造成一些不好的後果。今天就帶寶媽們來全面了解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和生理性黃疸。
  • 母乳性黃疸,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到底是怎麼回事?
    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佔母乳餵養寶寶的1%左右,並不是吃母乳的寶寶都會得病 ,母乳性黃疸可與生理性黃疸同時出現 ,也可能緊接著生理性黃疸之後發生 ,或者在生理性黃疸減輕後再現。 一般來說,很多母乳性黃疸的孩子在早期出現是因為母乳餵養不當引起的,孩子奶液攝入量不足,排便量減少,黃疸加重,建議按需餵養,監測膽紅素水平。
  • 除了生理性彈響還有哪些原因?
    有很多朋友們可能會出現這樣一個困惑,那就是在做深蹲的時候膝蓋會咔咔的作響,就好像是別人轉動脖子或手指關節做出的聲響差不多,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那麼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一下膝關節有哪些部分構造而成膝關節由:關節囊,關節盤,關節腔,韌帶,關節唇等組成深蹲時,為什麼膝蓋會「咔咔響」?除了生理性彈響還有哪些原因?
  • 新生兒黃疸:怎麼區分生理性還是病理性?吃母乳寶寶變黃怎麼辦?
    這就是新生兒黃疸,在寶寶出生24小時到10天內出現的黃疸是生理性黃疸,面部和白眼球發黃,很明顯的。在醫院的時候,護士每天早上會查房,檢測黃疸的數值,如果有異常會及時治療。一、新生兒黃疸的分類1、生理性黃疸這是新生兒的一種正常現象,這是因為在孕期的時候是臍帶供氧,而寶寶出生之後變為自主呼吸供氧,這就會導致紅細胞需求量減少,大量的紅細胞會被代謝掉,造成新生兒血液中的膽紅素含量增高,再加上新生兒的肝功能和肝腸循環不成熟,就會導致過多的膽紅素排不出去,就形成了黃疸。一般10天左右就會消失。
  • 關節經常咔咔作響,正不正常?可能跟哪些因素相關?要治嗎?
    有人會覺得只是缺鈣的原因,需要補鈣了,也有人擔心是關節出現問題了,關節經常咔咔作響,是正常現象嗎?到底跟哪些原因有關係?如果預防和緩解?原因或許跟你想的不同,早點了解早受益。關節經常咔咔響,跟哪些原因有關?
  • 掰手指關節會咔咔作響究竟好不好?許多人都不知道,真相很簡單
    掰手指關節會咔咔作響究竟好不好?許多人都不知道,真相很簡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癖好,記得在上學的時候,經常會去掰動自己的手指關節,聽到咔咔的聲音,覺得好聽又好玩。有時寫完作業後,有時睡醒覺後,甚至上著課時,都會有意無意地掰掰手指頭。但其實到底該不該掰關節呢?
  • 需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
    低血壓分為生理性低血壓和病理性低血壓。  生理性低血壓主要是指血壓已達到低血壓的標準,但是沒有任何症狀,長期隨訪後除了出現血壓偏低以外,也沒有其他臟器出現異樣的情況。生理性低血壓對身體沒有危害,這種情況多見於體質瘦弱的年輕女性。  病理性低血壓對身體會造成一定的損害,主要是會引起重要臟器供血不足,還會使患者出現疲乏無力、四肢溼冷甚至休克的症狀。
  • 需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
    低血壓分為生理性低血壓和病理性低血壓。生理性低血壓主要是指血壓已達到低血壓的標準,但是沒有任何症狀,長期隨訪後除了出現血壓偏低以外,也沒有其他臟器出現異樣的情況。生理性低血壓對身體沒有危害,這種情況多見於體質瘦弱的年輕女性。病理性低血壓對身體會造成一定的損害,主要是會引起重要臟器供血不足,還會使患者出現疲乏無力、四肢溼冷甚至休克的症狀。
  • 關節在運動時經常有響聲,到底是什麼原因
    關節在運動時經常有響聲,到底是什麼原因文/天気菌導語:想必很多人都經歷過關節咔咔作響的時候,不論是在健身時,還是生活中走動、站立,或者是伸一下懶腰,偶爾都會有關節響動的聲音,那麼它響動的原因是什麼呢關節在運動時經常有響聲,到底是什麼原因在關節響動之後,總會有一種關節回歸原位的酸爽感。有一些人非常喜歡這種感覺。關節響動的原因,主要是2種:生理性和病理性彈響。生理性彈響:在關節處於長期靜止狀態時,突然地進行拉伸運動,就會發出響聲。
  • 運動時關節「咔咔作響」是怎麼回事?
    我們在運動的時候,可能會遇到身體內的關節咔咔作響,其實這是屬於常見的現象,肩關節,手指關節、腕關節、肘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都屬於很容易發生的關節……那在運動時身體內的關節一直響該怎麼辦呢?如果是只在運動時關節發出聲音,而且沒有什麼疼痛不適感,那大多數都屬於生理性彈響,沒啥問題,可以正常訓練。為什麼在運動的時候身體內的關節會響呢?
  • 運動中,關節為什麼咔咔響?
    話說,運動中關節咔咔作響,其實屬於相當常見的情況.。肩關節,手指關節、腕關節、肘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都屬於很容易發聲的關節……我看B站健身跟練視頻的彈幕中,也有很多同學反映自己在運動過程中關節總是響個不停。
  • 關節有時會「咔咔」響,是身體有問題嗎?會不會得關節炎?
    以前上學時,不少男同學總喜歡把自己的手指掰得咔咔作響,自認為是一種很帥的動作。長大後,漸漸發現自己身上某處的關節在不經意間也會咔咔作響,比如轉一下脖子,或者只是簡單的跑跑跳跳。眾所周知,關節可是個非常重要的部位,它總是這麼咔咔作響,真的不會有什麼問題嗎?
  • 掰手指為何會「咔咔」作響,聽說這樣會得關節炎?
    簡而言之,在關節處,關節囊與關節面會構成一個封閉的腔體,腔體內存在少量液體——關節滑液,它能起到潤滑、緩衝的作用。而掰手指關節之所以會令關節作響,是由於關節間空間加大,導致氣體溶解在關節滑液中產生微小的氣泡,這些微小氣泡逐步合併成大氣泡,在更多體液流向並填補被加大的關節空間時產生破裂發出響聲。
  • 關節發出「咔咔」響聲正常嗎
    那麼,關節發出「咔咔」的響聲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否正常呢?哪種關節彈響要重視據市第二中醫院骨科專家介紹,人體關節在運動時發出的響聲,在醫學上稱為「關節彈響」。關節彈響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種症狀,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只有病理性關節彈響才能說明關節可能存在某種疾病,需要引起重視。那麼,該如何區分關節彈響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呢?
  • 練習瑜伽時,關節發出響聲,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關節在運動中發出響聲我們稱之為關節彈響,關節彈響可以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首先我們來說說生理性彈響,人體在關節活動時,會發出爆裂的彈響聲,比較清脆,不重複,不會伴有疼痛或者不適的感覺,甚至在彈響後還會有輕鬆感。
  • 蹲下時,關節出現咔咔的聲響,是膝蓋骨移動還是缺鈣?
    關節出現響聲的事,我們是經常遇到,但這些響聲是從哪裡來的,特別是膝蓋處的關節響聲會更明顯一些,下蹲、深蹲或者是走路時,都可能出現響聲,是身體受損了,還是其他的因素?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下蹲時,關節響是怎麼回事?蹲下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關節響的情況,有些人出現響聲後,身體並沒有其他的反應,但有些人的身體,還會伴隨著一些疼痛。
  • 警惕關節損傷,4個動作鍛鍊腿部肌肉
    有兩種抓取,生理性和病理性。偶爾有聲音,沒有其他症狀,是正常的關節囊就像兩塊關節骨之間的氣墊,關節囊內有滑液潤滑關節。當我們長時間保持某個姿勢,然後突然屈膝或伸膝,滑液會劇烈震動,然後出現熟悉的「咔嗒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