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冠縣的陳春秀,因為16年前被假冒頂替被一所大學錄取,成為了新聞人物。
在山東,高考難度大,分數高,這種事件不在少數。
此類事件的發生通常是由兩個因素引起的。
首先,山東高考很困難,而且入學分數線也很高,在全國範圍內分數還可以的學生,但是如果放在山東省,能否錄取就是個問題。
分數在本專科附近徘徊,上上不去,下下不來,這一類被頂替的可能性最大。
陳春秀就是這種情況,她的成績只比當地大學的本科生低3分,但比大專線高27分。
其次,學生家庭中的貧富差距很大,在貧困地區,大學學費仍然被認為是沉重的經濟負擔,在某些地方和家庭中存在性別歧視,支持男生讀書,女大學生上學難。
這種情況在山東更為明顯。山東省東部富裕,西部相對貧困,某些地方非常貧困。
陳春秀所在的聊城市被譽為「江北水城」,近年來經濟發展良好。但是在山東16個省中仍是不樂觀,排名倒數第三。
相對落後的形勢,再加上農民或多或少地重男輕女,導致他們的家人對陳春秀的支持不足。當陳春秀獲得了比大學分數高27點的分數時,沒有及時追蹤錄取情況,這恰恰給了騙子一個機會。
如果陳春秀有勇氣去學校都了解招生情況,那就大大減少了其他人冒名頂替的機會。即使他們頂替入學,也很容易被發現,並且不會等待16年之後才發現。
從這個角度來看,陳春秀只是被動地等待入學通知。由於他沒有等到通知,所以他無法及時了解情況。當然,責任不是很大。關鍵問題和關鍵責任是過程漏洞。
陳春秀的父母當初哪怕是問一嘴,也不至於到16年後才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