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匈奴剽悍如斯,如今為何銷聲匿跡,匈奴成了今天的哪個民族?

2021-01-08 科技歷史說

嚴格意義上講,今天的匈奴,具體屬於哪個民族,我認為是華夏族

目前的民族劃分,根本無法將其涵蓋其中,一般人想不到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畢竟新中國的成立,也正式宣告華夏大地上56個民族是一家,追根溯源,隨著時間的推移,純正血統的匈奴人,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

據歷史記載,匈奴民族,指代的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很難看出,具體指代哪個民族並不知道,更像是一個統稱,先後700年的歷史,從開始出現到消失,儘管看似與中原地區打的難捨難分,但是千年以前是一家,千年以後還是一家,根據《匈奴史殘稿》記載,匈奴人是矮個子,但是這顯然是有失偏頗的。

一個人種族中,高矮胖瘦是由基因所決定的,歷史上很多資料對於匈奴人有故意醜化的嫌疑,比如大腦袋,小眼睛,厚嘴唇,高顴骨,塌鼻子,濃鬍鬚,厚眉毛,外貌特徵並不能成為區別是不是匈奴人的主要依據,何況古代區別是不是匈奴,也不過是通過活動範圍來確定的,以蒙古高原為主要活動區域,即使是中原人,在高原地區生活一段時間,外貌特徵也會發生明顯得改變,所以以外貌特徵區別,也並不準確。

匈奴人的祖先是何人呢?

根據《史記.匈奴列傳》中敘述:匈奴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這裡的苗裔,單純的就是後裔的意思,並非苗族後裔,夏后氏,說的就是華夏族,也就是華夏土地上,最早出現的民族,從這一點來看,匈奴屬於華夏族,也並沒有錯,不論是匈奴人,還是漢族人,都是華夏族的後代。

或許有人就不服氣了,這種說法,很不嚴謹,說的是今天的匈奴人,代表的是哪個民族,你要扯祖先那有什麼意義,別急,我們看看歷史上的匈奴人是怎麼消失的,就明白了匈奴人實際上也是華夏族的說法對不對了。不過這麼說來,當年的衛青、霍去病,打的原來是自家兄弟,嘿嘿!

夏、商之後,華夏族逐漸出現了分化,在我國的北方地區,逐漸輻射產生了眾多少數民族,比如鬼方、葷粥以及戎和狄等,也就相當於兄弟倆長大了,要分家一樣。

分了家的兄弟,又各自成家,逐漸形成自己的家族分支,隨著人口越來越多,原來的土地,自然也容納不了那麼多人口,就逐漸往邊緣地帶延伸拓展,匈奴就在這樣的分分合合中,汲取百族之長,逐漸形成了一個能夠與中原地區相抗衡的龐大集團。只不過早期只能稱之為匈奴部落聯盟。

匈奴初級帝國建立

西周時期,匈奴也逐漸從一個小部落,成長崛起為一個大的氏族,公元前三世紀左右,匈奴政權也有了基本的職能劃分,除了中央王庭,就是各自主管東、西的左、右賢王,控制範圍甚至一度擴大到了今天的蒙古國,俄羅斯西伯利亞,以及我國目前的東北地區,也延伸到了亞歐大陸交界處的裏海,覆蓋範圍相當之大。戰國後期,匈奴正式成為一個全新的民族。匈奴的概念最早也是在戰國時期形成的。

最早與匈奴有交集的是燕國,在秦朝統一六國之後,秦朝與匈奴的矛盾衝突才逐漸凸顯出來,畢竟都是小國的時候,領土主權意識還不明顯,後來一個關鍵人物,冒頓單于,於公元前209年,篡位為王,正式帶領匈奴開啟了一個全新的帝國時代。

此時匈奴與大漢王朝之間的矛盾才逐漸被激化,只不過當時的匈奴帝國,還是奴隸制的遊牧帝國,而秦始皇建立的是封建中央集權制國家,兩種制度之間還是存在很大差異的。只可惜秦王朝制度的優越性在秦滅亡之後,才逐漸發揮了強大的爆發力,在當時來看,並不是很完善。

西漢時期,匈奴與大漢王朝矛盾頻發

漢武帝之前,都是採用和親政策,暫時維持安定,以漢武帝統治時期為關鍵節點,大漢才算是逐漸擺脫匈奴的陰影,隨著西漢中後期國力強盛,也逐漸能夠與匈奴抗衡的實力,撕破臉皮開始發動戰爭。只不過由於戰爭持續時間長達45年之久,也給交戰雙方帶來了極其嚴重的損失。好的是極大削弱了匈奴實力,保證了中原地區的安定。

東漢時期,匈奴終究因為內部權力架構混亂,再加之重大的災荒,終究使得往日強大的匈奴帝國,分裂為南匈奴與北匈奴,南匈奴與漢朝相鄰,只能選擇依附漢朝,慢慢的也從塞外回到了塞內,北匈奴接下來的日子就比較慘了,不僅被南匈奴、東漢、鮮卑聯合討伐,還最終被分裂的支離破碎,死傷眾多。

當然除了一部分選擇歸順鮮卑,剩下的人只能被迫往西北部搬遷,這些人當然後來就比較厲害了,居然在歐洲大陸上繼續傳承匈奴文化,建立起更加強大的匈奴帝國,攪得整個歐洲天翻地覆,隨著時代的變遷,匈奴帝國在歐洲的部分,也逐漸融合到了歐洲其他各民族之中。

融入到鮮卑族的匈奴人,自然不必多說,南匈奴也逐漸發展融合,儘管期間還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變故,諸如我國魏晉時期的屠個胡,鐵弗匈奴等,但是逐漸都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科技歷史說:

綜合來看,無論是南匈奴,還是被匈奴,都已經不能將其完整的稱之為一個民族了,多年的歷史變革,已經逐漸走上了民族融合的道路,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今天的匈奴是哪個民族,可以說是西北地區漢族,可以說是蒙古族,更可以是任何一個民族,畢竟隨著科技進步,交通便利,互相通婚,已經完全辨別不出當年的模樣。歐洲的,還是俄羅斯。以及蒙古國境內的匈奴人,更沒有辦法說明和統計了。

您認為匈奴是今天的哪個民族呢?當然也有證據表明匈牙利人就是當年的匈奴人後裔,關於這個問題,您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古代的「匈奴」是如今的哪個民族?他們現在大都居住在什麼地方?
    從上面可以看出,匈奴在歷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你對匈奴傳說了解多少呢?現在,古匈奴是哪個民族?它們住在哪裡?事實上,要真正理解古代匈奴,還得從他們的起源和歸宿說起。提到匈奴,大家都會這麼想,匈奴是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他們的戰鬥力很強,曾經一度威脅著中原政權。
  • 古代讓人頭痛的「匈奴」,如今是哪個民族?不說你可能猜不到
    匈奴古代是來自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擅長騎馬射擊,脾氣暴烈,歷史上匈奴秦末漢初時勢力逐漸壯大,長期給我國邊境帶來動亂,漢朝時期當權者對匈奴問題採取各種措施,多次派兵進攻,可以將匈奴勢力趕出漠北地區。現在我們回顧歷史的時候,偶爾會想起匈奴人的事跡。他們遙遠的樣子似乎只存在於傳說中。我們甚至不能應對他們現在的任何民族。那麼,這個古代令人頭疼的匈奴今天是哪個民族呢?
  • 秦漢時期屢犯中原的匈奴,是今天的哪個民族?你一定想不到
    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我國古代歷史中,有很多朝代,都受到了匈奴的侵犯。他們一度成為北方的霸主,並持續的想要南侵,讓很多皇帝都拿他們沒轍。那麼如此強悍的匈奴,究竟是今天的哪個民族呢?別急,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 令古人頭疼的匈奴人,到今天是哪個民族?哪個國家有匈奴後裔?
    匈奴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在今天已經不復存在了。匈奴人大約出現在公元前三世紀,屬於蒙古種族的一支。匈奴在發展過程中,與其他民族混雜生活。匈奴這個國家滅亡後,同化於其他民族,歷時久遠,其民族特徵也逐漸消失,現在已經很難再找出一個典型的匈奴人。
  • 古時候讓人頭痛的「匈奴」,是如今的哪個民族?你可能想不到
    匈奴早在先秦時期就在北方壯大起來了,為了掠奪資源,匈奴時常南下入侵中原各國,在戰國時期趙國就是抵擋匈奴的前線國家,李牧作為戰國四大名將屢屢擊退匈奴的進攻,直到強漢時期,匈奴才被打得再無反擊之力。
  • 古人頭疼的「匈奴」,到了今天到底屬於哪個民族?你可能永遠想不到
    古代時期的中國是非常富饒繁華的,通過歷史可以了解到,我國古代農業的發展是比較繁榮的,中原地區的農耕文化讓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人們免於飢餓之苦,農耕文化更是起源於我國的三皇五帝時期,這樣的文化由來已久了。
  • 令皇帝頭痛的「匈奴」,如今變成了哪個民族,說出來別嚇一大跳
    匈奴問題一直是讓中國古代帝王的心頭之患。戰國時期北邊燕趙等國修築長城以抵禦匈奴。秦始皇曾派30萬大軍抵禦匈奴入侵,並加固長城。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之初,也曾北徵匈奴,不想卻被打得大敗而歸,自己差點淪為俘虜,於是西漢開始了對匈奴的稱臣之路。這一局面直到漢武帝時期才被徹底打破。
  • 古代歷史上的匈奴人 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民族?
    問丨匈奴在早期歷史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他們是第一個真正被歷史記載下來的草原霸主,並同中原的漢帝國發生了長時間的各種衝突。但關於匈奴的真實風貌問題,其實留下的敘述並不詳盡。那麼,匈奴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民族?
  • 屢次入侵中原的「匈奴」,到了如今會是什麼民族?你根本想不到!
    曾經的匈奴,令古人非常的頭疼,那麼匈奴人到了今天,演變成了哪個民族呢?你可能永遠都想不到。曾經的匈奴,是一個人口超百萬的遊牧民族。跟現在的中國比起來,匈奴人的數量或許不值一提。可是在千百年前,匈奴已經算是人多勢眾了。
  • 中國古時候的「匈奴」,如今後代在哪裡?學者:分布非常廣泛
    01「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地區的民族,興起於今內蒙古陰山山麓。當時,該地區十分寒冷,土壤也十分貧瘠,當地人主要以遊牧業為生。久而久之,這裡形成了匈奴帝國。由於該地區生存環境的惡劣,這些遊牧部落便起了侵略鄰國的野心。戰國時期,北境匈奴時常南下,掠奪土地和糧食,甚至綁架百姓給他們做苦力。
  • 【民族史論】對匈奴創建政權若干問題的探討 ——匈奴政權始自冒頓單于說質疑
    一 在中國古代北方地區的歷史中,匈奴族政權建立較早,具有典型的遊牧政權特徵。〔1〕林幹先生認為,「匈奴在興起之後,在冒頓單于統領時期(公元前209~前174年)……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奴隸制國家——單于國」。〔2〕陶克濤在他的著作《氈鄉春秋》(匈奴篇)裡認為:「匈奴之掙脫四境強鄰的束縛而成為役屬各小國的雄強勢力,大概開始於冒頓單于時代」;在闡述匈奴單于庭、龍城的時候表現出很大的靈活性,從遊牧民族的特點出發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對我們今天的研究很有啟迪。
  • 馮學榮:匈奴為何從歷史中消失了?他們去了哪?
    許多朋友都有這個疑問:當年和我大漢朝打得天昏地暗的匈奴,他們為何從歷史上消失了?他們到底去了哪?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今天,老馮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這事為大家簡單講解一下。 其實,北匈奴是逐步融合到當地的各民族去了,例如說,融合到阿拉伯人、東歐等地區的人民中去了。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北匈奴融入了阿拉伯地區、東歐地區各民族,可是北匈奴明明是黃種人,為什麼今天中東人、東歐人,看起來還是白種人的樣子呢? 這個事情說起來,其實也實屬正常:因為北匈奴的基因,被白種人的基因稀釋了。
  • 歷史上曾經盛極一時的鮮卑,如今演變成了哪個民族?你可能想不到
    遊牧部族主要生活在蒙古、中亞等地,他們的經濟支柱是畜牧業,而發展畜牧業的重要條件便是氣候,可草原地區常常出現天氣乾旱的情況,為了及時補充糧食儲備,遊牧民族通常會依靠南下掠奪補給來維持日常生活,因此在古代,遊牧部族與中原王朝的矛盾日益深化。漢朝時期存在感較高的北方遊牧民族便是匈奴,漢高祖時期,一場「白登之圍」使漢朝大跌眼鏡,劉邦不得不採取和親政策暫緩與匈奴之間的矛盾。
  • 匈奴是中國人?匈牙利人稱匈奴是其祖先!
    匈奴騎兵形象現代著名學者、墨子學家欒調甫先生早已指出中國古代的「鬼方」、「燻粥」、「 淳維」、「山戎」、「犬戎」、「玁狁」和「葷粥」與匈奴都是同族。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匈奴先祖是夏朝遺民,即夏后氏之苗裔也。更早的《山海經·大荒北經》中稱,匈奴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都是黃帝的後人。
  • 中國古代南方有哪些民族,為何他們不像北方匈奴蒙古一樣侵擾中原
    濮族是生活在今雲南、貴州,四川及重慶一帶地區的民族,在當時的楚國西南位置。巴族是生活在今天三峽地區的一個古老部落,在楚國的西邊及西南位置。除了上面講的三個民族,此外還有庸族、蜀族、羌族、髳族、微族、盧族、彭族等民族,這些民族還參與過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的誓師大會,庸族是生活在今湖北竹山一帶的民族,蜀族是生活在今四川成都及附近地區的民族,羌族是生活在今天青海、甘肅及四川北部的民族。
  • 匈奴、突厥、柔然等遊牧民族曾經叱吒風雲,後來去哪了?
    古代的遊牧民族一直都是對於中原的統治者來說極具威脅的存在,而這些遊牧民族還分有好多類,匈奴、突厥、
  • 曾經令漢族頭痛的匈奴,「四處遊牧」多年,如今演變成哪個國家?
    自春秋戰國以來,匈奴便是歷代帝皇的心病所在。他們侵擾邊境,搶掠糧食,多次侵佔土地,每次出現都使當朝皇帝十分頭痛,那麼這個強悍的遊牧民族如今是哪個民族呢?說出來別被嚇一跳,匈奴在西晉之後去往了歐洲大陸建立他們的政權,正是現在的匈牙利。
  • 古代北方有一個民族,勇猛無比,連匈奴也怕它,後來卻突然消失了
    在中國古代,有一個民族叫做東胡,它的名字之所以會叫東胡,是因為這個民族處於匈奴的東部,而匈奴在中原就被大家稱為胡。東胡雖然佔地面積沒有匈奴大,但是他們一個個勇猛無比,匈奴也怕它,但是最後卻消失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匈奴如今還有後代嗎?如果你是6個姓氏之一,可能屬於匈奴子孫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匈奴與中原王朝之間矛盾衝突非常多。這無法挽救匈奴的頹勢,隨著鮮卑崛起,匈奴和鮮卑人以及月氏人互相通婚,五胡亂華與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大融合讓匈奴在中國喪失「純正」,從此再也沒有作為單獨的族群被寫進中國的史書了。
  • 漢武帝在位54年,卻花了44年去打匈奴,為何劉徹揪著匈奴不放?
    匈奴對漢王朝的始終是個威脅,漢武帝在漢朝經過幾代休養生息,國力雄厚之後,改變了漢初對匈奴的和親政策,採取積極進攻的戰略。漢武帝為何攻打匈奴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匈奴對漢王朝存在著很大的威脅,匈奴不滅,漢王朝的百姓就可能會遭受匈奴帶來的戰禍,匈奴的存在威脅著大漢王朝,影響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