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雲龍吟 | 在臺灣體驗米其林的日式料理

2021-02-16 貝殼老闆娘的日常

這次準備來臺灣的決定做的很臨時

在出發前一周才買了機票

等我們正式去預定吃飯餐廳的時候,距離預約的時間只剩兩三天了

一直聽說祥雲龍吟的大名,永遠位居米其林摘星榜單的第一名,提前預約需要一個月云云

因此隊友說打電話去預定的時候,我幾乎是不抱希望的

果然他收到的回覆也是餐廳預約已滿,不過可以幫我們登記在Waiting List上

結果在出發前一天收到消息,說有客人臨時有事於是多出來了2個位子,趕緊確認預約,並提前支付了全款

餐廳並不能點菜,只能自己選擇是要「七品」還是「十品」

想都沒想的點了「十品」,付餐費的時候,我的心情總是很雀躍的

約的晚間6點半,等吃完已然10點

感嘆這頓餐費付的真是值回票價

好玩的是,翻看到「造洋飯書」早在2017.1寫的同一家店,菜式竟然和我昨天吃的毫無重複,但是整體感覺是如出一脈的

龍吟並沒有服裝上的要求,但有要求不能噴香水

我還是特意在旅途中為了他換上了連衣裙,這樣赴宴讓我覺得有儀式感

地方很好找,入口處就很日式

進門收到溫暖的歡迎,在等候區捧上暖暖的臺灣茶,並欣賞一下他們的酒櫃

幾分鐘後正式落座,座位上是一條桌旗和一瓶乾淨的小花

先是拿到了當晚的Menu,帶著郵戳的信封

Menu上列的是當晚的食材,看看是否有過敏的部分

我很喜歡紙張的質感,不過如果是當天列印,又是預約制的情況下,如果能把客人的姓氏列印上去,會給人感覺更好吧

第一杯酒讓我們選擇是香檳還是臺灣自產的起泡酒,沒有喝過臺灣起泡酒的我們自然選擇了後者。

起泡酒是「龍吟」自己命名的酒款,入杯之後氣泡很豐富(大約有圖上的3倍),但是穩定性不好,無論是表面的泡沫還是酒體繼續產生的氣泡都衰減的很快,因此入口的清爽跳動感就差了很多。不過整體的酒體還算是清冽乾淨,用來作為開胃的小酒,也是沒有問題。

另外的酒單可以選擇清酒和葡萄酒,選好了之後會搭配上4-5款酒用於佐餐。我們問能否兩人點一組清酒一組葡萄酒,他們回應當然可以,還能幫我們把每款酒都倒兩份進行share,因此我們一共喝了有10款之多,每道菜都配了不一樣的酒,每款酒都換了(甚至可以自選)特別漂亮的酒杯,非常開心。

花蟹 甜蝦 冬瓜 魚子醬

第一道菜是綠色小金魚的造型,裡面是冬瓜、花蟹、甜蝦,用菜葉包裹後,加上魚子醬,放入昆布湯。

建議我們像吃壽司一樣的一口吃掉

這道菜作為第一道菜確實從視覺到味覺的搭配都很驚豔,海鮮的鮮味和冬瓜及昆布相得益彰,但是我個人覺得冬瓜會有些多,稍微調整一下比例會更好的體會蝦和蟹的質感。

配的是大吟釀,聞上去喝上去都有非常明顯的青蘋果那種青澀又討人喜歡的香氣,搭配這條青色的小魚一起吃,非常好。

明蝦 娃娃菜 青豆

這是一道被分拆了的天婦羅,哈哈。

炸物往往最能體現一家日料店的水平,底下鋪了煮熟的娃娃菜和明蝦的身體,淋上青豆泥,上面是炸到酥脆的部分可食用的蝦頭和麵包糠。

這道菜我非常喜歡,青豆泥和酥脆剛出爐的明蝦一起搭配,非常好吃。就連墊底沒法出鏡的切塊的娃娃菜,都異常入味。

搭配海鮮,上了Petit Chablis,不算特別好,但是Chablis的礦物感還是挺典型。

秋姑 姬松茸

第三道是個湯品,秋姑不知道是蒸的還是溫煮的,非常鮮嫩而不膩的魚體,喜歡。

搭配了姬松茸和奶油白菜,魚和松茸極強的鮮度被奶油白菜中和掉一部分,使得整體湯體的鮮度恰到好處,喝的一口不剩。

配的清酒又可以自選杯子,這款漆器的杯子和漆器的湯碗放在一起,實在是太美的畫面。我拿了杯底寫有「夢」字的小杯子,隊友竟然挑了一個「壽」,哈哈。

對清酒喝的很少,這款「渡船」給我感覺酒體很穩重而飽滿,和上一支青蘋果的light的香氣形成鮮明對比,頗為有趣。

鰹魚 鮪魚 鰆魚 烏賊

第四道才是刺身,服務員建議從烏賊開始吃起,並用海葡萄作為每種刺身之間的清新口氣之用

烏賊和我想像中口感很不同,四種都很新鮮,調味也很棒

芥末和以往吃到的新鮮現磨的也不一樣,問之,說是臺灣自產的芥末,可能種類有所不同吧

這道菜的擺盤也很有趣,石頭盤子上是大片的海帶,俯臥著6個9頭小鮑魚的殼,再把刺身放在鮑魚殼上,很美。

配的黑龍吟的清酒,說是「龍吟」和「黑龍」的合作款

甘鯛 蘿蔔 烏魚子

甘鯛和剛才的秋姑都是我很喜歡的魚肉的豐腴程度,不會太幹也不會太膩,一樣煮到了嫩而不散的最佳狀態,表皮不知怎麼處理的完全酥脆卻又非常完整,廚師的技藝真是令人拜服。

配的這款酒,說是80%的雷司令

但是和印象中的雷司令確實很不一樣,對我來說算是無功無過的一支吧

無花果 味增

整隻裹著味增的無花果,炸到酥脆

是個很有意思的小點

又可以選杯子啦,這次我選了個溫潤的青色小酒杯

配的另一款大吟釀,這款中規中矩,類似「獺祭」給我帶來的清酒印象。

酒標絢麗到不像清酒,味道卻又中規中矩,我喜歡這種反差,哈哈

牛奶貝 大蔥

這道菜不知道怎麼描述,說是貝類和牛奶同煮的,味道非常濃鬱,也和之前的湯品形成鮮明對比。上一道秋姑松茸湯我是捧著碗喝完,這道就是用勺子一勺勺的喝到精光。

我以為會非常香,然而並沒有

不過這瓶還是全場白葡萄酒裡面我最喜歡的一支

乳鴿 迷迭香

我一直在揣測這隻乳鴿是不是先溫煮再炸的,不然怎麼做到裡面的顏色這麼均勻的pink。

這道的擺盤也是real華麗,滿滿一盤子的迷迭香,是要營造鳥窩的感覺麼?

中間那個鴿子骨頭下面還藏了一塊炭,不過很小因此很快就涼了。邊上的秋葵也不太好吃,稍微拉低了一些評分

沒想到重頭戲的紅葡萄酒上了我最最喜歡的Pinot Noir,而且很好喝

厚著臉皮問侍酒師能否多倒一些給我,他索性整瓶的放我桌上讓我自己倒

論臉皮厚我只服我自己

越光米 紅喉 糯米椒 姜

被隊友評為全場最佳的釜飯,他吃了三碗!他真的好愛吃飯哦。

不過即便是平時幾乎不碰大米的我,都吃了一碗半,實在是太好吃了!

悶出來的越光米,底下一點點的鍋巴,和無骨的紅喉魚、糯米椒拌在一起,不吃到肚皮滾圓實在是不捨得放棄。

最後一支清酒,叫山廢純米,「山廢」說是「山卸廢止」的意思,簡單的說指的是一種釀造清酒的手法

酒體很純,今天的清酒每支都有自己的特色,讓我對之前這個不怎麼接觸的酒種開始感興趣了不少

草莓 哈密瓜

糖漬的草莓,切片的哈密瓜,自製的奶酪,配上草莓汁水打的泡沫

其實還不錯,不過我對這種甜品個人相對無愛,但也吃掉了一大半。是全場唯一一道我沒有光碟的菜式,服務員特意問了我是否口感不喜歡。其實只是真的很飽了耶。

紅菊 米

熱熱的米布丁和冰冰的冰激凌的組合,上桌就要馬上開動的一道甜品。

相當好吃,剛剛還說吃飽了的我,又光碟了……

甜品配甜酒,Mosel的小甜水,對我來說酒體還是不夠豐腴,因此甜感浮在舌尖,不夠好喝。

不過這也是因為個人對甜酒本來也沒太愛,這個酒水的價位配這些酒款,已經算是很有誠意了。

臨走時相贈的伴手禮,馬告應該是臺灣特有的山胡椒。

我現在寫文的時候正在吃,嘎嘣脆的小點心,香氣淡淡的又不搶戲。

龍吟整體給我的感覺都是這樣,恰到好處的展現他的美,溫潤不張揚,讓人感覺舒適。

另外服務也真的超級貼心

看我拿起相機,主動問我之前漏拍的酒款要不要補拍

看我桌布不小心掉落,雖然我已經最快速度悄悄撿起來,遠處的服務員仍然給我立刻拿來了一塊全新的替換

種種小細節不一而足

——能訂到就去吧~——

相關焦點

  • 「祥雲龍吟」米其林三星級日本料理與臺灣本土食材的味覺碰撞
    △休息區要品嘗「龍吟」這家米其林等級的高檔餐廳可是有很多規矩的。原來這間「龍吟」可是大有來頭。「龍吟」由山本徵治(1970年生)於2003年創立於東京六本木, 2012年得到「米其林」三顆星的最高榮譽,同年也獲得「全球五十間最佳餐廳」排名第28位。香港分店為「天空龍吟」(2011年),臺灣則是「祥雲龍吟」(2014/11)。
  • 展示|祥雲龍吟餐廳品嘗極致料理菜品
  • 《2018臺北米其林指南》公布!頤宮成為臺灣首家米其林三星餐廳!
    頤宮 La Palais(粵菜)祥雲龍吟(時尚日本菜)請客樓 (中國菜,包含川揚風味麵食、道地四川料理、傳統蘇杭功夫菜等)大腕(燒烤)教父牛排 (牛排屋)金蓬萊遵古臺菜(臺灣菜)謙安和(日本菜)吉兆割烹壽司(壽司)L'Atelier de Jol Robuchon(時尚法國菜
  • 特稿|米其林低估了臺北餐飲?還是代溝問題?首屆臺北米其林評析
    加上二星餐廳一起觀察更是明顯, 二間二星餐廳中,一間是祥雲龍吟,另一間是請客樓(我相當意外的「黑馬」),二、三星餐廳總共才三間,中菜就佔了二間,並且都位於大飯店內。 同樣是大飯店裡的中餐廳,雅閣與天香樓本屆摘一星,也有人為他們未奪二星抱屈。
  • 至今回味無窮——祥雲龍吟 | 臺北
    ——————提到祥雲龍吟,必須要提到兩個男人:山本徵治和稗田良平。山本是龍吟的創始人及總廚,稗田則是臺北祥雲龍吟的主廚。山本徵治師承德島的小山裕久,小山則師承京都嵐山「吉兆」的料理人湯木貞一。料亭是日本料理金字塔的頂端了。而料亭公認有三大:京都的吉兆、東京的新喜樂、金田中。從師承上看,龍吟根正苗紅,但山本徵治卻喜歡另闢蹊徑。
  • 【不只在東京】你知道臺北也有龍吟嗎?
    你知道臺北也有龍吟嗎?全名是祥雲龍吟。它就這樣默默的以溫柔婉約的姿態存在著。 拜訪過東京龍吟幾次。
  • 擁有米其林光環 盤點9家臺北設有分店的國際星級餐廳
    臺北米其林指南終於要發布了!不過,早些年來,臺北已經有許多米其林星級餐廳來臺開設分店,像是祥雲龍吟、L』ATELIER de Joёl Robuchon侯布雄法式餐廳、夜上海,以及在臺灣人氣很高的添好運等多數家餐廳,臺北設有分店的國際星級餐廳總計有9家,即使這次沒在臺北米其林指南摘星,這些餐廳與美食一樣擁有米其林美食光環。
  • 《臺北米其林指南2018》完整名單,20 家餐廳共獲 24 顆星星
    3月14日,《臺北米其林指南2018》正式公布了完整名單,此次共有20家臺北餐廳上榜,包括1家三星餐廳,2家二星餐廳,以及17家一星餐廳。《米其林指南》的國際總監米高·艾利斯(Michael ELLIS)說:「臺北是一個美食文化多元融合的城市,擁有數不盡的美食種類,進而孕育出活潑有創新的精彩佳餚。」
  • 2020亞洲50大餐廳臺灣4家入選
    2020亞洲第18名:MUMEmume ELLE主廚林泉深入發掘臺灣在地食材的魅力,並揉合他之前在世界排名第一的北歐餐廳NOMA工作時的經歷,有90%以上的食材,都來自臺灣,他還設立了一個食材研究室,把他所獲得的食材,反覆進行實驗,因此MUME最迷人的就是一道道視覺與味覺都令人大為驚豔的料理。
  • 2019臺北米其林榜單正式出爐!不到3元就能吃到米其林!來臺北千萬不要錯過哦!
    ,他以現代手法創作料理,讓食材有如藝術品一般呈現,同時風味和口感相互衝擊,引領食客進入前所未有的美食體驗。老闆兼主廚江振誠在新加坡功成名就後光榮返臺,以極具創意的現代手法重現臺灣料理,時而可見傳統臺灣小吃以嶄新的風貌躍然桌上。套餐有9道料理,每一道都展現江主廚在臺灣美食上的創意發揮,讓食客一嘗風味俱全又有溫度的現代臺灣料理。
  • 2020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發布,粵菜餐廳又是唯一三星
    下面,就來看看今年臺北臺中的雙城米其林指南吧~2018 年《米其林指南》首次發布了臺北版(和廣州同年),到這次第 3 年的《米其林指南》首次把臺中也包括了進來(類似香港、澳門的米其林指南)——進一步擴大了評選範圍,也是這次頒布活動安排在臺中舉行的原因。
  • 中餐廳在日本拿下米其林三星,它是如何俘獲評委芳心的?
    近日 2021 東京米其林指南揭曉名單,從二星晉升至三星的中華料理餐廳茶禪華無疑是整場發布會最大的亮點,創下了全新的歷史記錄,自然也引來了無數關注。他先是在知名中華料理餐廳「麻布長江」苦練十年、打磨基本功,而後來到米其林三星餐廳龍吟繼續深造,開拓烹調視野。龍吟餐廳,圖片來源:myconciergejapan經過五年的淬鍊後,川田智也又遠赴中國臺北的祥雲龍吟擔任副料理長,更為深刻地吸收著中國傳統的料理文化與手法。
  • 全球餐飲動態:臺北臺中米其林2020出爐
    -頤宮中餐廳,2星7家,分別是臺北祥雲龍吟、RAW、Ta rroir態芮、鮨天本、請客樓、JL Studio、logy。 首次納入米其林指南的臺中市包括,包括JL Studio(2星)、鹽之華(1星)等餐廳。 臺中主打新加坡料理的JL Studio今年一舉拿下二星,表現不俗。主廚林恬耀 ( Jimmy Lim Tyan Yaw)的料理是新加坡傳統味道,但以精緻法餐手法呈現,加上臺灣風土食材,是一場讓人驚豔的融合。
  • 除了夜市,臺北還有這些「米其林」美食等著你來品嘗
    近日,《臺北米其林指南 2018》在臺灣正式發布,這也是迄今為止的首本《臺北米其林指南》。《臺北米其林指南 2018》共有 110 家餐廳上榜,囊括 33 種不同風格的美食。在這 110 家餐廳中共有 20 家餐廳摘星,此外還有 36 家餐廳登上「必比登推介」美食精選名單。
  • 首本臺北《米其林指南》新鮮出爐,20家餐廳摘星,哪家你最想吃?
    2、米其林二星:祥雲龍吟這是一家地道的日本料理餐廳,是來自東京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分店,而且總店也是日本航空頭等艙的合作餐廳。來到中國開分店,不僅能將在地食材發揮到淋漓盡致,而且還能保有日式料理的美感,非常不容易。在保留正宗懷石料理傳統的同時,他們展示出了臺灣美食加工的一切可能。搭配的「十四代」清酒極為美味。
  • 當一位廚師參透禪語,做出的料理又會有何新意?
    身為東京米其林12家三星餐廳中的一家,Ryugin龍吟自八年前拿到米其林三星後便再未跌落神壇,連年在世界五十強餐廳裡佔得一席之地
  • 【龍吟與銀座小十】兩個日本料理人- 人生之味
  • 龍吟三部曲之一丨天空龍吟
    最早認識「龍吟」,是看到「龍吟」用分子料理的手法處理草莓,這樣的手法幾年前頗為流行,「龍吟」這個算是最極端的例子:「龍吟」源自禪宗——「龍吟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