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0年前就有巧克力?厄瓜多考古遺址內發現可可粉

2021-01-11 中國網

  中新網10月30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30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南美洲國家厄瓜多東南部高地的古老部落,在5300年前便以人工培植方式種植可可豆,比現已知時間早約1500年。

  該項研究由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布雷克負責,研究報告刊載於《自然生態學與進化》(Nature Ecology &Evolution)期刊。

  報告稱,厄瓜多聖塔安納佛羅裡達(Santa Ana-La Florida)考古遺址內有保存完好的古老村落及儀式中心,科學家們檢視當地出土的陶瓷製品時發現使用可可豆的充足證據,而巧克力即由可可豆所制。

  據報導,熱帶常青樹可可樹(Theobroma cacao)上可見橢圓形豆莢,內含外型與豆類相似的可可豆,人們烘烤可可豆後,便可製成巧克力及各種巧克力甜點,但在當時,巧克力多被當成飲品。

  報導稱,科學家在陶瓷器皿及碎片中發現可可澱粉粒,布雷克表示:「在鐙形土器壺罐及碗上採集的證據所示,他們顯然把它(巧克力)當飲品喝。」

相關焦點

  • 圓明園遺址考古有重大發現
    原標題:圓明園遺址考古有重大發現   作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發現。記者今天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這也是圓明園考古工作首次採用植物考古手段開展研究。
  • 英國發現1600年前遺址,考古發現簡體漢字文物,上書:吉姆在這裡
    而考古,便成了人們撩開她神秘面紗,一探究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現代人們是如何進行考古?考古又為人們帶來了什麼?英國對1600年前的遺址進行考古又為何會在其中發現帶有中國簡體字的文物呢?我國是如今僅存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寶藏,為此考古工作一直在進行著,目的是有朝一日可以將最完整最真實的歷史重現在世人面前,為我國為世界文物等作出貢獻。 同時,考古工作在世界範圍內進行著。
  • 【河南味兒】解讀「天地之中」宇宙觀 5300年前人類會養蠶製衣 從...
    5月7日,河南鄭州鞏義雙槐樹古國時代都邑遺址考古重大發現發布會上,專家學者闡述了雙槐樹遺址在考古學上的「國字頭」貢獻和逸聞趣事。現場,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對雙槐樹遺址的重要發掘價值進行了發布,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和著名考古學家、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對雙槐樹遺址的考古價值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 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啟動 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等4...
    鞏義雙槐樹遺址發掘現場 王羿 攝1月11日,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啟動。評選活動辦公室收到各發掘資質單位主動申報參評項目31個作為初評候選項目,將通過投票產生20個項目進入終評。此次評選河南共有4個考古項目入圍初選流程,分別是:鞏義雙槐樹遺址、淮陽時莊遺址、伊川徐陽墓地、安陽隋開皇十年麴慶墓。鞏義雙槐樹遺址:該遺址發現了5300年前「河洛古國」,表明了河洛地區在中華文明起源這一黃金階段的代表性和影響力,實證了以該遺址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是黃河文化之根、華夏文明之魂,被專家學者稱為「早期中華文明的胚胎」。
  • 鳳凰咀遺址考古有重大發現
    去年,位於襄州區龍王鎮的鳳凰咀新石器時代遺址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的神秘面紗開始揭開。眼下,隨著武漢大學考古系對鳳凰咀遺址南部的發掘,一座距今五千年的古城走入人們的視線。
  • 石峁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綜述
    近年來的文物普查及調查發掘資料顯示,榆林境內僅石峁遺址發現牙璋類玉器,有學者據此認定早年(20世紀二三十年代)流散歐美的一批墨玉牙璋源自榆林神木。據稱大英博物館、哈佛大學賽克勒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芝加哥美術館、白鶴美術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等機構都收藏有出土於石峁遺址的牙璋或風格類似的器物[3]。數量龐大、器類獨特、玉質迥然的石峁玉器成為了世界範圍內文物收藏家和玉器研究者關注的焦點。
  • 圓明園考古發現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
    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發現。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圓明園在此次考古工作中首次採用了植物考古手段開展研究。本次考古工作不但全程開放考古發掘工地,還及時與社會共享考古成果。新京報訊 昨日,記者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作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發現。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
  • 玩著吃 與網絡小視頻結合的考古巧克力爆紅網絡
    「剛打開盒子,是一塊黑色的巧克力平面。拿起小錘子,從一個角落敲下去,把覆蓋在表面的一層巧克力『巖石』敲碎。像考古學家一樣用小刷子掃開泥灰,就能看到一具完整、逼真的白巧克力霸王龍骨架。」家住朝暉二區的顧先生說。最近在刷抖音的時候,顧先生意外地發現了一款名為考古巧克力的食品。出於好奇,顧先生在淘寶上購買了這款月銷量達1934筆的考古巧克力。
  • 鞏義重大考古發現!中華5000年文明的源頭,在鞏義!!!
    雙槐樹遺址全景A、遺址被三重環壕圍繞,具有防禦外敵入侵的功能遺址被三重環壕圍繞,形成嚴密的防禦體系,並均發現有對外通道。內壕周長約1000米,上口寬約7.5米,深6.15米。發現有疑似吊橋的內壕出口遺蹟。中壕周長約1500餘米,上口寬30.5米,深9米。在其北部發現有寬達10米的道路出口。外壕殘存周長約1600餘米,上口寬17.2米,深10.5米。在外壕的東南、西南分別發現外壕出口的道路各一條。寬大的壕溝顯然具有防禦外敵入侵的功能。B、出土最早甕城結構的圍牆,面積達18000多平方米大型中心居址區位於內環壕的北部正中。
  • 寧波發現距今8000年前遺址 比河姆渡文化還要早1000年
    寧波發現距今8000年前遺址 比河姆渡文化還要早1000年發布時間: 2020-06-01 11:31:43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 竇瀚洋 沈朝暉 | 責任編輯: 5月30日,浙江省文物局、餘姚市人民政府和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
  • 陝西石峁遺址入選《考古》評選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12月19日消息,美國考古學會期刊《考古》近日在其2021年1月/2月期刊上評選了過去十年間的十大考古發現,中國陝西石峁遺址榜上有名。十大考古發現分別如下。1、文迪亞洞穴,克羅埃西亞,2010(Vindija Cave, Croatia, 2010)尼安德特人(智人近親)大約在3萬年前滅絕。然而,有些人擁有從這些遠親傳承下來的遺傳標記。
  • 代表甜蜜的巧克力源起卻是苦澀的可可籽
    人們種植可可的歷史十分悠久,考古證據顯示3500年前,美洲的熱帶地區就有可可加工成的食品了。據說當時美洲人會把辣椒、香草、玉米粉和來自紅木的胭脂樹紅混合製成漿液,然後加入磨碎的可可,混合均勻,打出泡沫,開始暢飲。16世紀初,西班牙人將可可帶回歐洲,歐洲人愛上可可後,西班牙人將其移植到菲律賓群島、西印度群島,後來又傳至非洲。
  • 圓明園澹泊寧靜遺址考古發現「田字房」
    本文轉自【中新網】; 12月15日,北京,工作人員在遺址現場進行發掘工作。日前,圓明園在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工作中發現「田字房」等遺址。澹泊寧靜遺址位於圓明園西北部,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本文轉自【中新網】; 12月15日,北京,工作人員們在遺址現場進行考古相關工作。日前,圓明園在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工作中發現「田字房」等遺址。澹泊寧靜遺址位於圓明園西北部,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
  • 推薦幾種好吃又有創意的巧克力
    這種巧克力的包裝是一個黑色的長方形盒子,裡面就是獨立的巧克力小包裝啦,它分別有六種口味,說是六種口味其實味道差距也不會太大,主要就是在甜度上有一些區別,當然可以滿足喜歡要求較高的人群,能夠有多種選擇,它是由甜巧克力向超苦巧克力逐漸遞增的口味,分別有牛奶巧克力口味,它是偏甜的,有著牛奶濃濃的香甜味
  • 2000年前死於火山噴發遺骸被發現 目前遊客被禁止進入考古公園
    2000年前死於火山噴發遺骸被發現 目前遊客被禁止進入考古公園時間:2020-11-23 10: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00年前死於火山噴發遺骸被發現 目前遊客被禁止進入考古公園 義大利龐貝遺址考古公園的官員11月21日表示,在龐貝一處別墅遺址發現了當年一名富翁及其奴僕的遺骸
  • 陝西石峁遺址入選《考古》期刊評選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群眾新聞網12月19日消息,美國考古學會期刊《考古》近日在其2021年1月/2月期刊上評選了過去十年間的十大考古發現,中國陝西石峁遺址榜上有名。十大考古發現分別如下。1、文迪亞洞穴,克羅埃西亞,2010尼安德特人(智人近親)大約在3萬年前滅絕。
  • 澳門路氹歷史館——氹仔首次發現的考古遺址
    路氹歷史館本身就是一個歷史建築,後又發現了其地下的考古遺址……在這裡可以了解澳門的昔日海島生活。尋古問今的歷史建築  從氹仔中葡小學下車後,往官也街方向走,會路過路氹歷史館,綠色的建築外牆,吸引著一些遊客在此拍照留念,站在門口的保安則會推開玻璃門,歡迎遊客們入內參觀。
  • 湖北襄陽鳳凰咀遺址考古:發現五千多年前的古城牆
    中新社襄陽12月12日電 (胡傳林 張攀)武漢大學考古系鳳凰咀遺址考古執行領隊單思偉博士12日向中新社記者介紹,經過近3個月的考古發掘,在該遺址新發現了一千五六百米長的古城牆,初步判斷距今已有五千多年。
  • 考古 大明宮疑發現唐中書省遺址
    這些官署遺址位於何處以前從來沒有發現過。昨日,華商報記者從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唐城考古隊獲悉,他們首次在大明宮發現了官署遺址,而且有可能就是三省中的中書省。唐城考古隊隊長龔國強說,關於這些官署機構的形制和布局,在大明宮遺址公園建設前,因民宅建築密集覆壓,考古工作無法開展,既是大明宮考古工作的一個空白,也成為學術界一直關注的問題。
  • 圓明園考古發現皇家稻田遺址和「田字房」,遊客可近距離觀看考古全...
    由圓明園管理處聯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開展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發現「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本次在圓明園發現的「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其文化內涵與三千多年前周原遺址中祭祀土地的「社」一脈相承,揭示了中國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價值觀和中華民族日用而不覺的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