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航母主力艦載機F18大黃蜂,替代F14雄貓戰鬥機,產量超千架

2021-01-08 礪劍堂

參考軍事網9月26日報導了一則消息,日本媒體披露美軍戰機撞上加油機事故原因,F/A-18飛行員訓練不足。在這則消息中提到的F/A-18戰鬥機,是美軍現役艦載機之一,發展了很多型號,產量高達1500架。這是美軍的經典艦載機,主要是為了替代F14"雄貓"戰鬥機,綽號"大黃蜂"。

F-18是一種艦載戰鬥機,A-18是一種艦載攻擊機,由於兩者是在同一原型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達到了一機兩型的目的。其機體完全一樣,只是在武器裝備上有所差別,因此通稱為F/A-18,綽號也一樣,都叫做"大黃蜂"。在1974年正當美國空軍提出輕型戰鬥機計劃,開始研製原型機時,美國海軍也提出了研製多用途戰鬥機的要求,當時稱之為VFAX計劃,後來改成為海軍空戰戰鬥機計劃。1974年諾斯羅普公司的YF-17在與YF-16,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F16戰機的競爭中敗北。幸運的是,諾斯羅普的工作並沒有白做,1975年他們的YF-17被美軍選中,這就是F/A-18的原型機。後來發展成為一款經典的美軍艦載機,性能十分強悍。

F/A-18系列戰鬥機目前已經生產了1500多架,包括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的A、B、C、D型號,以及加拿大空軍的CF-18A,以及B型,西班牙空軍的F/A -18A與B型,科威特空軍的F/A -18C型以及D型,還有測試中的F/A-18E和F型號。F/A-18前面的F/A字母,代表系統概念設計注重於只要切換按鈕就可以執行空空戰機的FIGHTER與空對地攻擊機的ATTACKER功能,因此所有的模式均以F/A-18代表。而後方的英文字母代表著單雙座以及所搭載的武器系統。

F/A-18A,這是該型戰機最初的型號,總共有370架,在1987年就結束生產了。它採用了兩具通用動力公司的F404-GE-400發動機,裝備APG-65型雷達。雖然續航能力低於A-7,但是它的投彈準確與多功能的特質使美國海軍陸戰隊選擇它,用來替換A-7攻擊機和F-4戰鬥機。F/A-18B,這是教練機型,總共生產了39架,為了能夠容納第2名飛行員,機上搭載的燃油量減少了6%,其它的裝備與戰鬥能力則與A型完全相同。F/A-18C型與A型的主要差異在於其外掛能力,機上裝備的新電腦可以發射AIM-120飛彈以及AGM-65小牛空空飛彈,具備新型自我防衛幹擾系統。自從1991年起C型的發動機更換為F404-GE-40 2EPE型,機上的雷達也升級為APG-73型,具備非常強大的處理速度和記憶能力。目前該型戰機也具備夜間攻擊能力,可以遂行24小時作戰。

F/A-18D配備了與C型相同的系統,不僅可以提供訓練,也具備作戰能力,擁有與C型相同的武器系統掛載和作戰航程,也可以執行夜間攻擊,任務其座艙設計和C型不大相同,C型和D型總共生產了618架。F/A-18D(RC),這是供應陸戰隊使用的偵察機,機頭加裝了偵察系統取代了原來的機槍,機腹中央懸掛先進戰術航空偵察系統。機上裝備有高解析合成孔徑雷達,能夠透過機上的資料鏈及時傳送檢查影像,具備非常強大的偵查能力。

在研發過程中,首架F/A-18原型機在1978年11月18日完成首飛,總共製造了11架原型機。首架量產型飛機在1980年4月交付美國海軍,1983年第一個F/A-18中隊在陸戰隊成軍。而美國海軍一直到1980年10月才成立第一個F/A-18中隊。第1000架F/A-18戰機在1991年4月18日交付至美國海軍陸戰隊。

美國海軍目前的E/F型航電系統的構建,是在最近的C/D型的第19批量產標準上,包括了很多先進部件的加裝,帶來了性能的提升,比如APG-73雷達等等。從2005年開始這種提升計劃讓E/F型號的外銷市場具備很強的競爭力,航電性能的提升也讓該型戰機成為指揮與管制戰機,取代美軍現有的EA-6B電子戰機型。

正在開發中的先進航電系統,能夠應用於C/D型和E/F型,它包括了先進的前視紅外線感測器,聯合頭盔官網顯示系統與多功能資訊分配系統,另外專屬於E/F型號的帶有整體防衛電子反制系統,以及主動電子掃描陣列的雷達。新型航電系統架構植根於兩部改良商用型任務電腦,具備較快的處理速度和較大的能量,在新處理器問世時也能夠再度升級。新電腦將會取代現有的AYK-14型電腦,並以中央處理資訊的方式取代現有的分散處理方式,顯示在座艙內的顯示面板上。其先進航電系統包含在以下幾個方面:第3代中波紅外線感測器,比當前的型號性能提升兩倍,偵測距離以解析度能力4倍於現有的AAS-38夜鷹式目標指示吊艙,也能夠搭配長距離的GBU-24雷射制導炸彈與聯合直接攻擊炸彈JDAM等武器。

在武器系統配備方面,F/A-18戰鬥機一般通用裝備有一門20毫米機炮,備彈570發,總共有9個外掛架。兩個翼尖掛架能夠各掛載一枚AIM-9L響尾蛇空空飛彈,兩個外翼掛架可以掛載空對地或者空對空武器。包括AIM-7麻雀飛彈和AIM-9響尾蛇飛彈,兩個內翼掛架能夠攜帶副油箱或者空地武器,位於發動機短艙下的兩個掛架可以攜帶麻雀飛彈或者AN/ASQ-173雷射跟蹤器,攻擊效果照相機以及紅外偵測系統吊艙等。位於機身中心線的掛架,可以掛載副油箱或者武器。F/A-18C和D型還能夠掛載先進的中距空空飛彈和小牛空對地飛彈。F/A-18E/F型號是其最新改進型號,主要特點是增加了航程,每側增加了一個外掛架,其機翼內側掛架的最大掛載能力提高到2.4噸,增加了載彈量,提高了作戰能力。

在海灣戰爭中,F/A-18戰鬥機是美國艦載機隊的主力作戰飛機,其中B型號採用單座雙發後掠翼和雙垂尾的總體布局,機翼為懸臂式中單翼,後掠角不大,前緣裝有全翼展機動襟翼,後緣有襟翼和副翼,前後緣襟翼的偏轉均由計算機進行控制。在航空母艦上處於待命狀態時,F/A-18戰鬥機外翼可以進行摺疊,翼根前緣是一對大邊條,一直前伸到座艙兩側,它可以使飛機在60度的迎角下飛行。整個戰機機身採用半硬殼結構,後機身下部裝備著艦用的攔阻鉤,尾翼也裝備有懸臂式結構,平尾和垂尾均有後掠角,平尾低於機翼,使該型戰機在大迎角飛行時,具備非常良好的縱向穩定性,略微外輕的雙垂尾位於全動平尾和機翼之間的機身兩側。

F/A-18戰鬥機的起落架為前3點式,前起落架上有供彈射起飛使用的牽引把,座艙採用馬丁貝克公司的彈射座椅,風擋和座艙蓋分別可以向前後開啟。該型戰機可以攜帶4.99噸的燃油,機頭右側上方還裝備有可收縮的空中加油管。作為一款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攻擊機,F/A-18戰鬥機的主要特點是可靠性和可維護性極高,生存能力超強,在大迎角飛行時性能很好,武器投射精度很高。大黃蜂戰鬥機的機體具備6000小時的使用壽命,機載電子設備平均故障間隔為30飛行小時,雷達平均故障間隔為100小時,電子設備和消耗器材98%以上具備自檢能力。從綜合性能上來看,美軍這款現役的艦載機性能十分強悍,已經成為一款經典的艦載機。

相關焦點

  • 史上最美三代艦載機早早退役:F18大黃蜂為何能取代F14雄貓?
    到頭來卻被大黃蜂全面取代,美國海軍還是選擇退役了F-14,用F/A-18E/F來替代,不免讓一眾貓粉捏一把辛酸淚。美國海軍一直有不少人認為F/A-18E/F不如F-14,當時的F-14退役不過是因為經費有限,國會不願意再給F-14得改進型費用,不得已而為之 。其實經費問題只是一方面因素。
  • 艦載機「大黃蜂」服役超40年了,美軍為何還不讓它退役?
    和同一時期的F-15與F-16戰鬥機比起來,它取得的空戰戰果似乎根本不值一提。F/A-18大黃蜂作為F-14「雄貓」戰鬥機的正統繼任者,F-18在過去的幾十年一直和美國海軍航母打擊群所綁定,成為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最典型代表之一。但是,前有F-16等珠玉在前,後有F-22等後起之秀,被埋沒在其他戰機光環之下的大黃蜂一直無法成為軍迷的焦點。
  • 美軍病毒航母突發狀況,艦載機剛起飛就墜毀,墜機頻率超過印度
    外媒報導的截圖6月19日,據美國海軍新聞網的報導,美國海軍羅斯福號核動力航母在亞洲亞於執行任務時,一架艦載機在彈射起飛後不久便墜入了海中。經典的FA18F超級大黃蜂墜毀的FA18F雙座型戰機依然是目前美軍所有航母的主力,即便是F35C形成戰鬥力後也依然沒能替代FA18EF系列戰鬥機,並且波音已經開始測試並生產最新的BlockIII
  • 印度有意F18「超級大黃蜂」登上航母?
    但是,有許多報導稱印度人對他們的海軍主力艦載機米格-29K的表現感到失望。自2016年以來,印度海軍一直在努力尋求至少57架新型戰鬥機,以補充其在多用途艦載戰鬥機(MRCBF)計劃下現有的唯一「支柱」米格-29K。
  • 艦載戰鬥機「大黃蜂」服役超40年了,美軍為何還不讓它退役?
    F/A-18大黃蜂 作為F-14「雄貓」戰鬥機的正統繼任者,F-18在過去的幾十年一直和美國海軍航母打擊群所綁定,成為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最典型代表之一。但是,前有F-16等珠玉在前,後有F-22等後起之秀,被埋沒在其他戰機光環之下的大黃蜂一直無法成為軍迷的焦點。 隨著F-35產量節節攀升,成本迅速降低,F-15和F-16的退役工作已經提上了日程。令人意外的是,即使已經有了F-35C這樣的第五代隱身艦載機,F-18卻仍然沒有很快退役的跡象。
  • 美軍新版F18戰機亮相,罕見公開座艙結構,先進性不輸洛馬F35
    圖為首架Block III型超級大黃蜂近日,據環球網報導,波音公司宣布在5月8日時完成了首架F/A-18 Block III型「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的總裝工作,並且發布了視頻。從視頻的顯示來看,這款最先進的F/A-18戰機相比於此前的型號有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其座艙內部的變化。
  • F-14雄貓那麼優秀,為何會被美軍淘汰?專家:因為他太先進!
    相信了解軍事的朋友,對於美國海軍的上一代艦載機,F-14雄貓一定不會陌生。尤其是當初美國的軍事電影《壯志凌雲》中F-14雄貓戰鬥機的表現,更是給所有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不過在2006年,美國海軍宣布,F-14雄貓戰鬥機正式退出美國海軍艦載機序列,而這個決定也讓很多人不理解,畢竟在很多人的印象中。F-14戰鬥機如此的優秀,為何美國海軍會宣布將其退役呢?其實曾有專家表示F-14戰鬥機,之所以會被美國海軍淘汰。七這邊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F-14戰鬥機的性能太過優秀。
  • 美國狂造608架「超級大黃蜂」!可指揮無人「咆哮者」
    據環球時報消息,近日美國波音公司完成了第二批次F/A-18E/F超級大黃蜂的第二批次的生產計劃,目前美國已經生產了總計608架Block II型"超級大黃蜂"戰鬥機,而在未來將重點研發生產BlockⅢ型,具備指揮無人機作戰的能力。
  • F/A18戰鬥機——美國海軍愛不釋手的超級大黃蜂
    F/A-18「大黃蜂」是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用艦載機,為全天候對空/對地的中型多用途戰機,由麥克唐納-道格拉斯以諾斯洛普所設計的YF-17「眼鏡蛇」原型機為基礎進一步開發而成,是美國軍方第一架同時擁有戰鬥機與攻擊機身份的機種。
  • 美軍上百架戰鬥機出戰中途島,為何卻在這場戰役沒啥存在感?
    作為一部海戰電影,《決戰中途島》將鏡頭聚焦於在中途島海戰中一舉擊沉日軍4艘航母的美軍SBD俯衝轟炸機及其英勇無畏的飛行員們,同時美軍TBD魚雷轟炸機群捨生忘死、前赴後繼的犧牲精神也得到了表現,但是讓很多對這場海戰有所了解的朋友感到奇怪的是,當時美軍另一款主力艦載機——格魯曼F4F「野貓」戰鬥機在影片中全程都沒有出鏡,連個龍套都沒混上?這個問題還要從F4F在中途島海戰中的具體行動尋找答案。
  • 大黃蜂時代徹底終結!性能平平,為何能在36年裡創無數神話?
    據美國《大眾機械》報導,近日美國最後一架正在服役的F/A-18C「大黃蜂」戰鬥機的最後一次飛行任務已經結束,向世界宣告「大黃蜂」時代已經結束,這架同時擁有戰鬥機和攻擊機命名的飛機,結束了40年的飛行歷程,未來其在美海軍中的位置將被「超級大黃蜂」F/A-18E/F所替代。
  • ...美國_軍事|米格-29|艦載機|超級大黃蜂|國產航母|印度_軍事
    不久之前,印度第一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就終於進入了系泊試驗階段,對此印度也是感到非常興奮。不過這並不代表印度航母就有機會投入使用了,畢竟這艘航母不僅存在各種各樣的工程質量問題,也沒有相應的艦載機使用。航母的作戰性能如何,艦載機將發揮極大的作用。印度國產航母想要擁有足夠的影響力,自然需要搭載更為先進的艦載機。
  • 美軍F18突然墜海!羅斯福號航母「帶病」出徵,大黃蜂也染病了?
    美國海軍的羅斯福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是他們部署在太平洋地區的絕對主力之一,不過這幾個月以來這艘滿載排水量達到9萬噸以上的海上巨無霸可謂是命途多舛,3月25號首先有病例被曝光,在隨後的幾天之內,船上的確診人數成倍增加,最終該航母不得不臨時停泊在關島,把核酸檢測呈陰性的官兵送下船,確診的官兵留在船上救治
  • 美軍飛機上蘇聯航母?不是天方夜譚,F18正苦練滑躍起飛
    美軍艦載機登上蘇聯的航母?乍一聽起來像天方夜譚,但美國人真的想這麼做。8月25日,央視《防務新觀察》欄目報導了美軍F18E/F「超級大黃蜂」正苦練滑躍起飛的先進事跡,而美軍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競標印度航母的艦載機,大賺一筆。
  • 吃定三哥,美向印海軍展示滑躍起飛型大黃蜂照片公開
    今年8月13日,美國海軍在地面陸基平臺,進行了首次F/A-18E/F「超級大黃蜂」滑躍起飛演示。測試照片近日對外公開,這可不是美軍沒事幹想裝備滑躍起飛航母,而是考慮到印度國產航母服役時間臨近,艦載機卻一直沒有滿意的型號。
  • F/A-18「大黃蜂」發展歷程
    VFAX被設想成一種能取代F-4「鬼怪」、A-4「天鷹」、A-7「海盜II」的多用途戰鬥機,格魯曼也提交了「雄貓」的簡化型(F-14X)參與競標,但1974年5月10日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宣布不會採購任何「雄貓」的簡化型,VFAX 必須要是一種全新的飛機。1974年8月,美國國會考慮到當時的預算無法再擔負另一個重大的研發項目,通知美國海軍VFAX 項目將被取消。
  • 多款戰鬥機競標印度國產航母艦載機項目,印媒:反正沒「光輝」啥事兒
    與此同時,美俄法三國推出了三款現役艦載機參與「維克蘭特」號航母艦載機競標項目,分別為F/A-18E/F「超級大黃蜂」、米格-29K和「陣風」-M。然而報導絲毫未提及印度的國產艦載機項目,即艦載版LCA「光輝」戰鬥機及其深度改進型號TEDBF,可見印度國產固定翼戰鬥機至少在短時間內不太可能成為「維克蘭特」號的選項。
  • 美軍航母搭載百架戰機,一個超級中隊竟佔七成,擁有73架飛機
    美軍航母艦載機部隊的最大編制單位是母艦航空大隊(Carrier Air Groups,縮寫CAG),第一個母艦航空大隊創建於1937年,一艘大型艦隊航母配屬一個航空大隊,每個大隊轄數個飛行中隊。到戰爭後期,美軍母艦航空大隊分為兩類,即航母大隊(CVG,配屬大型航母,由一名中校指揮)和輕航母大隊(CVLG,配屬輕型航母,由一名少校指揮)。
  • 印軍國產航母服役,恐放棄俄式艦載機,目光投向波音F/A-18大黃蜂
    今日印度海軍就這個問題透漏了一些消息,當年印度向俄羅斯購買航空母艦的時候,就順帶著購買了45架米格-29K艦載戰鬥機,目前這款飛機在印度海軍飛行員的手中已經墜毀了4架,印度海軍總是將墜毀原因踢到了俄羅斯的頭上。
  • 艦載機剛墜毀,印度就迫不及待盯上美制大黃蜂,還是熟悉的操作
    它的存在是為了讓印度海軍艦載機部隊保持戰鬥力,讓印度航母編隊能夠擔負戰鬥任務。印度國產航母的服役之日,似乎還遙遙無期,這給整個艦隊的發展蒙上許多陰影。但是在使用米格-29K艦載戰鬥機的過程之中,印度軍隊再度展現了"印度特色"。僅僅是2020年,就有三架米格-29K墜毀,前兩起事故發生在果阿的印度海軍航空站附近,好在飛機出故障之後,飛行員都跳傘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