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哈薩克汗國《不敗之劍》第7、8集

2021-03-01 哈國貿易
發展

阿不賚汗

1513年,與東察合臺汗國賽德汗締結反對布哈拉汗國的聯盟,和鄰近地區特別是中亞農業區及城市的商業貿易甚為頻繁,並採取措施促進哈薩克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使汗國人口增至100餘萬,兵額達30萬。

哈薩克人早期一直使用草原法,同時草原民族的各種習慣法也廣為流行。哈斯木汗時期,為了穩定社會秩序、鞏固自己的統治,結合當時社會情況,哈斯木汗在自古相傳的習慣法基礎上進行整理,於著名的比會議上,制定通過了哈薩克汗國第一部法典,即《哈斯木汗國名鑑》,世稱《哈斯木汗法典》或《明顯法律》。其中包括財產法:關於解決牲畜、牧場、土地訴訟的規定;刑事法:關於殺人、搶掠人口和牲畜、盜竊等刑事犯罪的判刑規定;兵役法:有關組建軍隊、兵役義務規定;使臣法:挑選使臣的條件,指出使臣必須具有豐富的知識,熟悉各國情況,能言善辯,精通外交禮節等;民事法:有關婚喪等禮俗和節日慶典等具體規定。

第七集

內亂

哈薩克汗國建立時代1500年

1523年,哈斯木汗卒,汗國內發生爭奪汗位的鬥爭。哈斯木汗之子馬瑪什繼位不久被殺,哈斯木汗堂弟塔赫爾即汗位。他對內暴虐無道、倒行逆施,對外則不分敵友,四處出擊,使汗國走向衰落。至布達什時(1533—1538年在位),汗國處於分裂狀態,諸部落自立可汗,各據一方。

1538年,哈斯木汗之子哈克那札爾為可汗後,在長達42年中,平定內亂,恢復與鄰國之友好關係,加強哈薩克、吉爾吉斯同盟,為汗國中興時期。後經契戛依、塔吾勒汗,至1598年(明萬曆二十六年),額什木即汗位後,與布哈拉及撒馬爾罕統治者籤訂和約,規定塔什幹城及其周圍地區在240年內歸哈薩克汗國管轄。並與中亞各國建立貿易關係,還用武力討平塔什幹統治者吐爾遜·穆罕默德的叛離,使哈薩克汗國重歸統一。為了維護社會秩序,處理汗國內各種事務和刑事犯罪案件,他對《哈斯木汗法典》進行了補充,形成《額什木汗習慣法》,也稱《古用法律》。其補充的內容包括以下幾點:可汗有權制定適合他自己汗國的法律;比應當有專門的辦事機構;巴圖爾應師出有名並戰必取勝;尊敬有學問的人。

1628年,額斯木汗卒後,子楊吉兒(江格爾)汗繼位。其東部準噶爾強盛起來,常攻打哈薩克汗國。楊吉兒與布哈拉汗及葉爾羌汗聯合,共同反擊準噶爾貴族的進攻。

1652年,楊吉兒汗在與準噶爾戰爭中陣亡後,哈薩克汗國內部統治集團間爭權奪利,較有勢力的蘇丹自立為汗,各霸一方。

第八集


法典

1680年,額斯木汗之子頭克汗(泰吾坎汗)繼位後,即著手消除汗國內的分裂狀態,加強汗權和地位,維護各部間的團結,採取各種措施控制三個玉茲,限制各兀魯思的獨立活動。經常召集大、中、小玉茲的汗和比在塔什幹開會,商討國內外重大事務,使哈薩克汗國又出現安定統一的局面。但在其統治時期,由於楚河、塔拉斯河一帶成為準噶爾汗國的土地,哈薩克人擁有的牧場大為縮小,內部爭奪牧場的糾紛時有發生,人命案件日益增多。因此,頭克汗審時度勢,將土地法從財產法中分離出來,從刑事法中析出償命法,並對寡婦轉房作了具體規定,以法律形式來解決當時遇到的新問題。即將《哈斯木汗法典》的五項條款修改並補充為七項,增添了土地法和償命法,稱之為《七項法典》,或稱《頭克汗法典》。

防禦

1718年,頭克汗逝世後,哈薩克汗國逐漸衰落,各玉茲的小汗不服從大可汗的管轄,各自為政。

1755—1757年,清朝統一西北地區,解除了哈薩克汗國來自準噶爾汗國的威脅。哈薩克的大、中、小三個玉茲,曾先後表示歸順清朝,後來在清朝的默許下,哈薩克牧民遷移到楚河、塔拉斯河、巴爾喀什湖南、阿勒泰、塔城、伊犁等原準噶爾牧地放牧,成為清朝邊民。

18世紀中葉起,沙俄勢力加緊侵入哈薩克草原和原屬清伊犁將軍管轄的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為了加強對西伯利亞及其以南土著諸部落的統治,當時西伯利亞總督斯佩蘭斯秉承沙皇的旨意,搜集哈薩克的習慣法、判例,並根據沙俄統治者的需要,作了某些補充,於1822年制定了《西西伯利亞吉爾吉斯(此指哈薩克)人法規》,並於1824年付諸實施。

相關焦點

  • 歷史上哈薩克汗國與中國睦鄰關係的回顧(下)
    9月,清使者又赴阿布賚之弟汗巴巴處宣諭。阿睦爾撒納反叛後,阿布賚汗則遣其弟阿布勒比斯等前往沿邊地帶迎接追剿清軍。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7月,清統兵參贊大臣富德派參領達裡庫等11人與阿布勒比斯同往會見阿布賚。經雙方初步會談,阿布賚等「願以哈薩克全部歸順」,並派遣使節亨集噶爾等7人前往北京入覲乾隆皇帝,隨帶進獻良馬四匹,託忒文表文一封。
  • 【蒙古帝國君王譜】哈薩克汗國(上):歷史
    他死後哈薩克汗國分裂,直到哈克納札爾汗時代,勢力復興。1568年哈克納札爾汗時代,在恩巴河濱打敗諾蓋汗國,勢力延至阿斯特拉罕。後汗國衰弱,直到額什木汗時代再起,後再衰退,而且受準噶爾攻擊,直到頭克汗才恢復力量,在1723年,準噶爾大舉入侵哈薩克汗國。1757年,清朝滅準噶爾以後,1767年哈薩克牧民被清廷準許進入今新疆北部遊牧。
  • 中國哈薩克的淵源,蒙古欽察與窩闊臺汗國的屬民,後被清朝徵服
    哈薩克一詞,最開始的意義是「逃離的人們」。最開始的哈薩克人出現在元朝,他們有的是蒙古欽察汗國的屬民,有的是蒙古窩闊臺汗國的屬民。大約在明朝成化年間,他們因為不堪被烏孜別克汗壓迫和剝削,舉家逃到巴勒克什湖周邊,決定共建屬於自己的家園,自己的部落,這也就是後來的哈薩克汗國。
  • 準噶爾汗國的擴張
    準噶爾汗國形成以前,即16世紀以來,衛拉特部的統治階級和西鄰的哈薩克汗國相互間的爭鬥不斷。
  • 蒙古汗國最後的驕傲—準噶爾汗國
    當時遠在西域的準噶爾部落已經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準噶爾汗國。準噶爾汗國的建國時間為公元1640年,比滿清入關早了整整四年的時間!年率兵攻滅了葉爾羌汗國(今中國南疆附近),同時,又用兵於哈薩克,鞏固在那裡的統治後,便集結兵馬和清國互相爭奪原蒙古的漠南、漠北的舊地。
  • 非遺傳承:哈薩克馬鞭技藝傳承者——買麗扎提汗加爾汗
    隨著哈薩克人生活環境的變化,古老而製作精良的哈薩克馬鞭淡出了人們的生活,成了哈薩克民族歷史的記憶與傳承。哈薩克族老人買麗扎提汗加爾汗幾十年堅持手工製作,傳承著哈薩克傳統技藝。記者 庫力亞·米多汗馬鞭作為民族魂,民族符號傳了一代又一代,馬鞭的製作技藝大部分保留了下來,並得到發揚光大。
  • 準噶爾汗國
    清朝的史書中準噶爾只是一個小部落,可準噶爾汗國的巔峰疆域大約在450萬平方公裡,是一個可以和沙皇俄國在中亞掰腕子的大汗國。1646年,順治三年,衛拉特各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表貢,清廷賜甲冑弓矢,命其統轄諸部,清廷開始羈縻西域,因此,準噶爾汗國和清朝的交戰在法理上講,是屬於叛亂。熟悉明朝歷史的人應該知道和明朝對峙的蒙古瓦剌部。
  • 烏茲別克人與烏茲別克諸汗國1
    在阿布海爾汗時代,建立烏茲別克汗國。後來朮赤系的克烈汗和賈尼別克與阿布海爾汗鬧翻而逃亡蒙兀兒斯坦,另建哈薩克汗國,而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屬於帖木兒王朝時代、烏茲別克汗國解體後一部分人隨穆罕默德·昔班尼南下,前往河中農業區定居下來,徵服了當地的撒爾塔人並與他們融合,最終形成了今天的「烏茲別克人」這個名稱。16世紀至17世紀,他們(被稱為布哈拉人、浩罕人或安集延人)來到南疆塔裡木盆地,主要從事商業活動。
  • 烏孫、突厥與哈薩克又是何關係?
    當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他死前將領土分給四個兒子。他的兒子們又在原有領土的基礎上向西擴張,成立了橫跨亞歐大陸的蒙古帝國。哈薩克境地自然也包括其中,它先被劃為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封地。後來由於第四任大汗蒙哥逝世,他的弟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爭奪汗位,蒙古帝國開始走向分裂。這時的哈薩克地區由朮赤次子拔都建立的金帳汗國控制。
  • 欽察汗國分裂後諾蓋汗國喪失生命力不斷作為各政權的附庸
    現在俄羅斯黑海沿岸,有一個信仰佛教的共和國,叫做卡爾梅克共和國,面積大約7.61萬平方公裡,有大約15萬人,其中卡爾梅克人佔了一多半。這個卡爾梅克人是典型的蒙古人種,是土爾扈特部當年東歸時留在伏爾加河對岸的那部分未及跟上大部隊的那批人的後裔。
  • 哈吉木汗-哈薩克摔跤王
  • 哈薩克為何要求併入中國?中國又為什麼要拒絕?
    公元1757年,也就是乾隆二十二年,清軍平定準噶爾汗國阿睦爾撒納的叛亂,不僅標誌著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清準戰爭」終於被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同時還意味著自安史之亂後,中原王朝勢力再一次觸達中亞。
  • 陳柱 :準噶爾汗國對布魯特的徵戰、防守與汗國內部的布魯特人(下)
    這些充當奴僕生活於準噶爾汗國內部的布魯特人,飽受準噶爾部眾奴役和折磨,不堪勞苦。從雍正後期開始,這些布魯特人紛紛逃離準噶爾汗國,前來投奔清朝。清朝受理和安置投誠的準噶爾汗國為奴布魯特人,是清朝與布魯特直接接觸的開始。
  • 清朝是如何擊敗不可一世的準噶爾汗國 這是中國最雄壯的徵服歷程
    準噶爾汗國的興起對中亞和東亞的格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準噶爾的壓迫下,土爾扈特部被迫西遷到了伏爾加河一帶,和碩特部東遷投靠清朝。準噶爾長期和俄羅斯勾結,向西和哈薩克汗國開戰,向東向清朝爭奪土地。葛爾丹去世後,策妄阿拉布坦(簡稱策妄)成為了準噶爾汗國的大汗,他向康熙表示臣服,雙方迎來了暫時的和平局面。此時的準噶爾汗國開始向哈薩克汗國進攻。1699年,準噶爾擊敗了哈薩克汗國,使其分裂為了大玉茲、中玉茲和小玉茲三個汗國,並均臣服於準噶爾。同時,策妄又出兵和俄羅斯交戰,使得俄羅斯在中亞的擴張一度停滯。這時期的準格爾汗國已經進入了頂峰,可是他偏偏又惹怒了康熙。
  • 【蒙古帝國君王譜】吐魯番汗國
    吐魯番汗國 吐魯番汗國(1365年-1570年),羽奴思汗於1365年所建,由察合臺汗國分裂而來,統治區域為也密力火者、速檀阿力之後
  • 大清平定準噶爾後,為什麼不再繼續向西擴張,吞併哈薩克呢?
    哈薩克汗國位於中亞地區,在公元15世紀左右建國,也曾強大過。而大清與哈薩克距離甚遠,中間還隔著一個強大的準噶爾汗國,確實沒有什麼接觸。不過就在大清消滅了準噶爾汗國後,這一切都改變了。大清和哈薩克汗國接壤了,雙方起初也曾爆發過衝突,雙方均有勝負。
  • 【蒙古帝國君王譜】準噶爾汗國(三):噶爾丹
    、噶勒丹,準噶爾部人,綽羅斯氏,號博碩克圖汗,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琿臺吉第六子,準噶爾部貴族首領,是17世紀厄魯特蒙古(衛拉特)準噶爾汗國大汗,也先的後裔。噶爾丹奪得準噶爾統治權後,積極向外擴張,先後擊敗和碩特部,徵服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雄西域。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進攻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威逼北京。康熙遂發動三徵噶爾丹之役。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第三次徵討噶爾丹時,噶爾丹死於科布多。噶爾丹的一生兼有多重身份,既是僧俗領袖又是蒙古民族歷史人物,影響深遠而複雜,評價亦存爭議。
  • 克裡米亞汗國、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
    他統治時期發行的第一批錢幣註明年代是1441—1442年,現已知道他一直統治到1466年。®他所建的汗國 東以頓河下遊為界,西至第聶伯河下遊,向北延伸到耶列茲城和坦波夫。1454年,哈吉•格來把克裡米亞河南岸的巴赫切薩拉伊,即 原奇爾克耶城定為都城。由哈吉建立的格來王朝一直延續到 1771年俄國徵服時期,1783年最後併入俄國。該家族是虔誠的穆斯林,使克裡米亞具有強烈的伊斯蘭教特徵。
  • 從康熙打到乾隆的準噶爾汗國究竟是怎樣的存在!
    ;向西擊敗了哈薩克汗國。1682年至1683年噶爾丹率兵進攻哈薩克的頭克汗,次年噶爾丹攻佔塔什幹、撒馬爾罕、布哈拉、烏爾根齊等城市,迫使哈薩克汗國臣服。1683年他又迫使烏茲別克汗國稱臣進貢,噶爾丹由此稱雄西域。
  • 陳柱 | 準噶爾汗國對布魯特的徵戰、防守與汗國內部的布魯特人(下)
    準噶爾汗國徵服布魯特之後,將一部分布魯特人遷徙和納入汗國之內。前文已經論及策妄阿喇布坦將布魯特諾依古特部遷徙安置於烏什、噶爾丹策零先後將布魯特胡什齊部遷徙安置於伊犁和喀什噶爾的情況。除了烏什和喀什噶爾,準噶爾汗國還將大批布魯特人遷徙安置於珠勒都斯和喀喇沙爾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