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原創作者:白荷說歷史
中國幾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博大精深,而且中國的歷史太精彩了,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會出幾籮筐跌宕起伏的故事,近年來古裝劇大熱,但很多古裝劇是根據劇情需要進行過大量二次創作,離歷史本來的真實面目越來越遠,但真實的歷史也同樣精彩,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重溫歷史的精彩。
多鐸受命前往蒙古科爾沁替多爾袞給未來的妻子小玉兒下聘。在草原上,他看見一個姑娘正對著一棵大樹許願。多鐸對這姑娘一見傾心,心生好感。可是,就在下聘之時,多鐸卻驚訝地發現了自己的心上人原來就是未來的嫂子小玉兒,心裡又驚訝又失落。不過當他得知小玉兒是真心愛慕多爾袞,也就放棄了向她表達愛意的想法。因為他覺得只要看到她得到幸福,自己也就能幸福。可多爾袞心中早已另有佳人,小玉兒註定無法得到真正的幸福。多鐸對此憂心忡忡,常常提點多爾袞要對她好些。而他則默默地愛了小玉兒一輩子,直到死,小玉兒也不知道有一個人這樣不求回報地對待她。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寧願看八卦古裝劇,而不喜歡看正兒八經的歷史劇呢?因為八卦劇往往能夠滿足一個人對於愛情的全部幻想,它會為你創造一個最完美的另一半。就像多鐸的愛情在電視劇被描述得十分純粹美好一般,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的確是個很悽美的故事。可在真實的歷史上,多鐸卻出名的多情,或者說是濫情。多鐸死的時候只有三十五歲,卻留下了十六個孩子,可見他並不是有些人心裡一生只愛一人的專情男配。多鐸的妻妾據史書上記載的一共是十一個。
其中,福晉(正妻)先後娶了三位,前兩位都出自博爾濟吉特氏,第三位姓那拉氏。此外,還有側福晉兩名,庶福晉四名,侍妾兩名。其中絕大部分妻妾都為他生過孩子,可見「雨露均沾」這四字,多鐸是貫徹得十分到位的。她們之中,來頭最大的是多鐸的繼福晉達哲。這位蒙古格格是科爾沁大妃的女兒,和皇太極的皇后哲哲是親姐倆後來的孝莊太后都得管她叫一聲姨。這輩分是有點亂,需要您自個兒慢慢地梳理一下。據《清初內國史檔》中的記載,這位達哲福晉長得很對不起觀眾。
剛開始的時候,多鐸是說什麼也不想和這位醜女結婚,而且還得讓她做正妻。可達哲身份的確很不一般,因而當時有很多哥們都勸他說,這姑娘長得雖然醜,但身份不低,你娶了她對你的事業也會很有幫助的嘛!(「女雖醜,系大福晉內親,且又富貴」)後來,連皇太極都在其中摻和了一腳,天下有哪個女人不會變胖變醜的(女豈不可變胖發福乎?),意思是說,就算給你個美女又如何?等生下孩子以後不也會變成黃臉婆嗎?這些理由聽來也著實讓人覺得哭笑不得。
不過後來,多鐸還是娶了這位醜女。至於是他被這些理由說服了還是覺得家裡多口人也沒啥大不了,抑或是被那些說客們說得煩了,這就不得而知了。史書上並沒記載多鐸與這位醜女福晉的婚後生活,估計多數情況還是相敬如「冰」吧。不過對於多鐸那個時代的貴族子弟來說,內有十幾個小妾,外有幾十個情人,也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多鐸因為好色而引得後人詬病的其實是另外一件事。
崇德八年(1643年)十月,也就是皇太極駕崩後沒多久,多鐸就指使手下人搶了一個美貌的婦人到府裡來,直說要讓她來隨身侍奉自己。強搶民女,那還了得!況且,這個婦人可不是一般的婦人,而是大學士范文程的妻子。說到這范文程,的確是個難得一見的人才。可身為明臣卻一心一意地幫著清朝做事,歷史對他的評價兩極分化相當嚴重。憎惡他的罵他是「漢奸」,像顧炎武就曾擲地有聲地說他是「士大夫之恥,是為國恥」,而受了他恩惠的清人則將他捧上了天。就像康熙皇帝說的,「文程之策,可抵百萬雄兵」。可見,清人得了范文程,也算是得了個寶。
如今,多鐸居然全然不顧范文程的顏面,此事可大不可小。萬一范文程也學那「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跑去為別人辦事,那豈不是要多出許多麻煩事來了。想到此出,攝政王多爾袞就發了雷霆大火。當即就下令,罰了多鐸一千兩銀子,並且奪了他手底下的十五牛錄。這其實已經算是相當嚴重的懲罰了。多鐸十分不滿,想著不就是個女人?馬背上的民族看上一個女人難道不能靠搶?瞧瞧這落後的強盜邏輯,和影視劇中那個活潑純善的多鐸小弟是不是沒什麼 關係啊?
多鐸是在三十五歲那年因為天花而死的,也算得上是英年早逝。不過,就因為太「英年」,而且死因還是痘症,似乎和多鐸囂張任性的個性不大符合,所以野史和八卦小說家就他的死因編造了一個又一個離奇的故事。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多鐸死後,有兩名妻妾吵著鬧著要給他殉葬。不管您信不信,我反正是持保留態度的。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