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作為明朝萬曆年間的秀才,為什麼要選擇歸降後金呢?

2020-12-26 鮮花暢談歷史

范文程做漢奸憋氣又窩火,還遭受了「妻子被擄」的奇恥大辱,如果範仲淹知道其子孫後代中有這樣的存在,估計也會死不瞑目。范文程晚年曾在皇太極墓前哭得死去活來,可見他這個漢奸做得有多委屈了!

范文程是瀋陽人,在明朝萬曆年間就考取了秀才,至於他如何歸降後金,歷史上的說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後金軍隊攻陷撫順之,范文程和他哥哥兩人主動求見努爾哈赤,就此開始為後金效力;二是他被動地成為了後金的俘虜,在生死邊緣掙扎了九年,後來終於找機會嶄露頭角,才最終進入了努爾哈赤的視野。

不論如何,范文程從明朝的秀才,變成了後金的忠臣。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野心勃勃,自然知道要想建功立業,單單只憑武力是絕對不行的,還必須獲得知識分子的幫助,所以頗具才智的范文程自然受到了兩人的重用。這個時期的范文程,不僅為後金出謀劃策,有時候還親自披掛上陣,表現居然還很勇猛,由此可見他已經完全死心塌地效力新主子了!

在皇太極時期,范文程受重用的程度達到了巔峰,他被任命為內秘書院的大學士,相當於皇太極辦公廳主任,而皇太極每次遇到重大的軍國決定,都要聽取范文程的意見。范文程對皇太極的重用感激涕零,發揮了自己的全部光和熱,幫著皇太極完成了官員體系的建設等一系列工作,對後金居功至偉。

大家都知道,皇太極死得非常突然,沒有來得及指定繼承人,後來通過博弈和妥協,福臨被推上皇位成了順治皇帝,但各方勢力之間的爭鬥卻並未就此停止,貝子碩託(努爾哈赤的孫子,代善的兒子)等人仍謀立多爾袞為帝,這件事被揭發出來之後,多爾袞為了顯示自己的大公無私,處死了貝子碩託等人,而原本歸屬於碩託正紅旗屬下的范文程,被轉劃入鑲黃旗屬下,隨後老婆就被被人搶走了。

鑲黃旗的旗主是多鐸,那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多爾袞的親弟弟,權勢風頭無人能及,而按照慣例,他作為旗主可以擁有期內的一切人口和財產。估計范文程的老婆姿色出眾,所以多鐸不管三七二十一,更不在乎范文程這個漢奸,所以二話不說就出手了!後來這件事鬧到了多爾袞那裡,多爾袞一方面為了收攏人心,另一方面也要敲打一下弟弟,所以幫助范文程奪回了老婆,並且象徵性地罰了多鐸一萬兩銀子!

范文程心裡是又委屈又害怕,唯一沒有的就是憤怒。之所以委屈,是因為他盡心盡力當漢奸,還遭受這樣的羞辱,難免心裡鬱悶,而害怕則更容易理解,多鐸這樣的天潢貴胄大權在握,對付范文程如同捏死一隻螞蟻,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動手。

范文程這時候能做的,就是繼續為滿清建立功勳,這樣才能保住身家性命。所以在此後的滿清入關、平定江南等等過程中,都拼盡了全力。後來多爾袞死後身敗名裂,他感念於皇太極的恩遇,對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更是鞠躬盡瘁,最後一直活到康熙五年去世,算是得了善終。

不過我們要注意史書上這樣一個細節:在康熙二年時,六十七歲的范文程受命出關,到瀋陽去祭拜皇太極的陵墓。這個老頭跪在陵前哭得一塌糊塗,以致於身邊的人屢次勸說並攙扶都沒有效果。范文程為什麼會有如此表現,史書上沒有其它記載,但我們按照情理推測,他無非是想起了皇太極的信任,同時也將自己這麼多年來的委屈一股腦地發洩出來罷了!

他既是哭皇太極,更是在哭自己,或許當時他在心裡默念:當漢奸難啊!

相關焦點

  • 范文程與範仲淹均是歷史忠臣/他們有什麼關係
    得到重用的二人為滿清徵討明朝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對於范文程的評價一直都有好有壞,對於一個歷史人物,都要進行兩面剖析,就算趙高是歷史上有名的奸臣,可是也不能抹去他在藝術上的成就。范文程是一個很有前途的人。他自幼勤奮好學,18歲便中了秀才,對於一個年輕有為、身懷抱負的有志之士,奈何身不逢時。
  • 范文程:18歲中秀才,19歲投靠大清,妻女被清朝主子霸佔
    作者:大國文社(大國文史,大果文社原創原創)范文程:18歲中秀才,19歲投靠大清,於漢人他有罪,於清庭他有功,歷史無法重寫,漢人失天下,自有失天下的原因,滿人得天下,自有得天下的機緣,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時勢使然。範文成到底是不是漢奸?
  • 作為清朝首個漢人大臣,范文程為啥對清廷死心塌地,他結局如何?
    (范文程畫像)范文程因祖上犯罪,在明初時被全家遷至遼東瀋陽,自此在瀋陽安家落戶,直到明朝末年,後金軍攻打撫順,大量平民被掠為奴,范文程也在其中。按照《清史稿》的記載,范文程是自己投靠後金的,但是關於范文程投降後經歷,《清史稿》卻並沒有交代。范文程是1618年投降的,但直到五年之後范文程才重新出現在史書記錄當中,這五年時間他去幹嘛了?很明顯,范文程並非是主動投靠後金,而是作為一個俘虜進入後金朝廷的。
  • 洪承疇和范文程之流,到底算是清朝的開國功勳,還是漢奸呢?
    同時,洪承疇、范文程也是清朝的開國元勳,他們為清朝出謀劃策,計取中原、平定江南,可以說,沒有他們充當帶路黨,清朝是不可能輕易定鼎中原,統一天下的。首先說說范文程。范文程是遼東士子,考中過秀才。大概是感到在明朝仕途無望吧,二十歲出頭的范文程主動投靠了努爾哈赤。當時的努爾哈赤在遼東地區剛剛崛起。
  • 范文程結局如何?
    范文程在歷史上飽受爭議。作為漢人,他卻是滿清(後金)的柱國勳臣,可以說如果後金沒有范文程這個智囊,可能最終只是遼東的一個地方割據政權。范文程在後金崛起以及入關統一中原的過程中,提出了很多關鍵性、決定性的意見。
  • 范文程:從奴隸到「大清第一功臣」中國歷史上十大謀士之一
    文程生於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少年好學,聰穎敏捷,十八歲時,與兄同為瀋陽縣學生員。萬曆四十六年(1618),八旗軍下撫順,范文程與兄歸順後金。努爾哈赤於天命六年取瀋陽、遼陽,七年攻西平入廣寧,范文程皆從徵。據清代有關文獻記載,范文程蒙努爾哈赤善遇,「參與帷幄」,但語焉不詳,具體情形無法知曉。
  • 後金汗國和明朝的較量:蒙古人為何選擇了後金?原因讓人嘆息
    前言: 明朝二百多年的歷史。在萬曆帝在位之前,大明朝最為忌憚的勢力,莫過於蒙古的力量。甚至對於大明朝廷來說,大明有種被蒙古包圍的感覺:大明的東北是女真人的地盤,不過,女真有時候會受到蒙古的脅迫。因為畢竟蒙古有騎兵,從蒙古抵達女真,可要比從中原抵達女真近太多。北方和西北,也都是蒙古。
  • 那些蒙古部落為什麼投降後金也不投降「黃金家族」的林丹汗?
    然而,即便是如此,林丹汗依舊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獅子大開口」,不斷地進行勒索,據統計,整個天啟年間,明朝對於林丹汗的賞賜達到了百萬兩白銀之巨。最終,等到天啟皇帝去世,崇禎皇帝登基後,對「拿錢不幹活」的林丹汗是「盡革其賞」。於是,林丹汗馬上對明朝翻臉,隨即進攻明朝的大同等地,迫使崇禎不得不重新恢復對他的賞賜。
  • 薩爾滸之戰:一場對明朝滅亡鐘聲前的審判,一個砸上後金的餡餅!
    (夢歸秋辰:第185期)在《明史》中有這麼一段結尾:「明朝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 」。萬曆皇帝數十年不上朝的結果,就是讓整個大明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特別是萬曆三大徵之中的播州軍楊應龍叛亂使得整個大明朝風雨飄搖。
  • 范文程洪承疇算不算是英雄?皇太極:當然是!崇禎帝:別問我
    范文程和洪承疇到底算不算英雄呢?叛徒范文程范文程(字憲鬥),遼東瀋陽衛人。他是宋朝名臣範仲淹的後裔,自幼好學,精通文史政事,聰明好學。公元1618年,努爾哈赤攻陷撫順,范文程投降歸順,從此以後為大金效力。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位,范文程成為他最為仰仗的謀士。
  • 薩爾滸之戰和松錦之戰,明朝與後金眾多戰爭中最具決定性的兩場
    在明朝的滅亡因素中,關外後金的崛起可以說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而這一切的根源則是明朝經略遼東的戰略失誤。自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明朝先後與後金多次爆發戰爭,其中尤以薩爾滸之戰和松錦之戰的結果最具決定性,可以說是後金崛起、明朝衰亡的關鍵戰役。
  • 努爾哈赤的失誤,皇太極如何解決,才將後金髮展壯大?
    對於漢人官員,努爾哈赤也沒讓他們好過,從明朝而來投奔後金的漢人范文程,雖然才學淵博胸懷韜略,可在努爾哈赤的打壓防範下,范文程只能充當章京之類的無權小官,難以發揮他的真實才幹。 同時,努爾哈赤將眾多漢族官員,配置給各個貝勒、滿臣。
  • 領袖:統一女真,努爾哈赤甘當傀儡35年,建立後金翻臉打明朝
    也從這些朝廷官員那裡,努爾哈赤得知了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朝政有魏忠賢等一眾閹黨把持的情況。看到貪汙腐敗成風的大明王朝,努爾哈赤的心中漸漸有了統一女真,並帶領女真人踏上廣闊中原的想法。可是,要想統一當時四分五裂的女真族談何容易?當時的女真族,主要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三大部分。
  • 萬曆皇帝朱翊鈞:推翻新政,20年不上朝,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
    現代有不少學者提出"明亡於萬曆"的觀點,認為早在萬曆年間就已經埋下了明朝滅亡的禍根,那麼四百年前的歷史真相又是什麼呢? 曇花一現的"萬曆中興" 任何朝代的滅亡,都是多方面因素並行導致的結果,明朝亦然。所以,單單說"明亡於萬曆"是站不住腳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萬曆皇帝朱翊鈞大大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 經濟學解讀歷史:明朝為什麼會覆滅?
    那麼,明朝財政為什麼會崩潰?這個問題的根源要從明朝開國太祖朱元璋說起。明朝中後期因為西方列強建立了與明的海貿商路,每年與明朝都有規模巨大的海外貿易。光是白銀淨流入每年都高達數十萬兩,為什麼明朝政府只能眼睜睜看著如此巨額的貿易卻沒有徵收關稅呢?因為明朝有個禁海政策——也就是禁止民間出海,禁止民間與海外進行貿易。
  • 被官方認證的神人——明朝萬曆皇帝朱翊鈞
    明萬曆皇帝——朱翊鈞 朱翊鈞即萬曆皇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他生於公元1563年,卒於公元1620年七月,享年58歲。乃至於數十年後的家族產業的破產很多人都認為主要是因為他的不作為造成的。 萬曆皇帝幼年即位,起先十年由於尚未親政,國家實際由李太后和張居正把持。在此期間,張居正對國政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多數措施實際發揮了積極意義。明朝人史玄在其《舊京遺事》中描寫了萬曆朝北京的情況:道路無警守,狗不夜吠,中秋月明之夜,長安街上歌聲婉轉曼妙。由此可見,明朝一度呈現中興之勢。
  • 皇太極為何要改國號後金為大清?
    皇太極為何要將國號後金改為大清呢?女真族古代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黑龍江和松花江流域,歷史上有多個名稱,如挹婁、勿吉、黑水靺鞨等。女真之名最早出現在唐朝初年。到了遼朝時,為避遼興宗耶律宗真的諱,女真改稱女直。遼朝曾設置大王府對女真各部進行高壓統治,後來女真完顏部逐漸強大,完顏阿骨打逐步統一女真各部,起兵反遼,在會寧(今黑龍江阿城縣)稱帝,建立金朝。
  • 明朝選擇與後金議和能延續王朝嗎?
    但是,明朝只要不像南宋那樣稱臣,在關係上便是平等的。萬曆也罷,天啟也罷,崇禎也罷,他們都是名正言順的正統皇帝,絕非滿清扶持的傀儡,和汪精衛之流更是八竿子打不著。如果連這條都不能理解的話,那麼自覺關了這文章吧。然後我們要再明確另一個概念。封建王朝到中後期,各種積累的弊病都會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