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官方認證的神人——明朝萬曆皇帝朱翊鈞

2020-12-17 騰訊網

如果我們覺得某人做事顛三倒四、不可理喻,按現在的語言習慣我們可能說給他個 「神人」 的評價。這當然不是說這個人有什麼神奇的力量,而是說他有點神經質。雖然被稱作「神人」的不少,可這大抵都是普通人自發的吐槽而已。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還有被官方「認證」的正兒八經的「神人」嗎?那就聽青城君慢慢道來。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朝廷作為官方對人的最高認證就是諡號。諡號是朝廷在某些重要的人物身故後對其的蓋棺論定。諡號可以對帝王,也可以對重要的大臣。如我們比較熟悉的「唐太宗」,就是對唐朝第二個皇帝李世民的諡號;「范文正公」就是對北宋名臣範仲淹的諡號。

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在位皇帝駕崩後,繼任皇帝將會同朝廷的重要大臣和宗親給大行皇帝加諡號,以概況總結其光輝偉大的一生。中國古代對於帝王的諡號是有一整套的規範的,這裡不再贅述,另找機會單說。皇帝在位時是什麼性情、有什麼功績,就會有相對應的字加以概況,不能隨心所欲地取諡號。簡單舉幾個例子就可以說明了:

慈惠愛民諡為「文」,如周文王、漢文帝;克定禍亂諡為「武」,如周武王、漢武帝;溫文敦厚諡為「仁」,如宋仁宗、明仁宗;早孤短折諡為「哀」,如唐哀帝、金哀宗。

在眾多的字眼中有個字十分特別,那就是「神」。如果望文生義,以為以「神」為諡是特別好的字眼,那就錯了。在諡法中: 「民無能名」曰「神」。「民無能名」就是說沒辦法準確評價,說他好吧,他好像真沒幹點什么正事;說他不好吧,他又不是什麼昏庸無道、殘暴無良之君。那就只好用一個說不清楚的字眼進行概況了。此外,「神」字用在諡號中還有「功業不足、半道而廢」的含義。「神」雖然勉強算是上諡,但是明褒實貶,只不過是不好明說罷了。

在中國歷史上有四位皇帝的諡號為「神宗」,他們就是被官方認證的「神人」。這四位皇帝就是宋神宗趙頊、明神宗朱翊鈞、西夏神宗李遵頊和大理神宗段智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明神宗朱翊鈞。

明萬曆皇帝——朱翊鈞

朱翊鈞即萬曆皇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他生於公元1563年,卒於公元1620年七月,享年58歲。萬曆是明神宗在位時的年號,此年號共使用了48年,乃是有明一代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

假設朱翊鈞是一個普通平民,那麼我們可以這樣描述的他的生平:

他出生於一個富貴人家(明朝皇室),祖上(明太祖朱元璋)曾風光無限,一時無兩。奈何後來的數位先祖終日嬉戲、不務正業,家道有所中落。他10歲時父親(隆慶皇帝朱載垕)因病身故,他自小由寡母(慈聖皇太后李氏)帶大,另有一個身體殘疾的家僕(大太監馮保)負責他的日常起居。

影視資料:萬曆生母李太后和大太監馮保

因為年幼,其父去世後留下的龐大家族產業(大明王朝),由寡母和一位能幹的先生(萬曆首輔張居正)做主打理,這位先生同時也是負責教育他的老師。張老師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但就是過於嚴厲,對幼年的朱同學管束極為嚴格,以至於太過於限制孩童的天性,造成了他後天性格的扭曲。

22歲(萬曆十二年)的時候,他開始打理家族事務(親政)。沒多久就把已經故去的老師打倒並對其給予了嚴厲的處置。從此在家族產業中開始了「一言堂」的日子。

38歲(萬曆二十八年)的時候,他就厭倦了工作(怠政),幾乎不再去公司打卡(不上朝)、也不著手處理相關事務(不見大臣、不批奏章),請了一批職業經理人(內閣大臣)維持公司(大明王朝)的運營。

他習慣酗酒,又不喜歡運動,體重嚴重超標。雖然享有頂級的營養(御膳)和醫療保障(太醫),但他的身體素質極差,58歲即因病而死。他是家族中執掌產業大權最久的一任負責人,但是由於長期的荒廢,大廈將傾。乃至於數十年後的家族產業的破產很多人都認為主要是因為他的不作為造成的。

萬曆皇帝幼年即位,起先十年由於尚未親政,國家實際由李太后和張居正把持。在此期間,張居正對國政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多數措施實際發揮了積極意義。明朝人史玄在其《舊京遺事》中描寫了萬曆朝北京的情況:道路無警守,狗不夜吠,中秋月明之夜,長安街上歌聲婉轉曼妙。由此可見,明朝一度呈現中興之勢。

張居正死後,尤其是萬曆親政後,他幼年被壓抑的性子不再有約束,萬曆皇帝表現出任性和倔強的一面。他一方面奮力擺脫李太后和張居正等人對他的控制及影響;另一方面又極力想要證明自己。他在親政後的十幾年間,取得西北(平蒙古哱拜之亂)、東北(援朝抗倭戰爭)、西南(平定播州之亂)三次重大的軍事勝利,史稱「三大徵」。

萬曆皇帝因為「三大徵」的勝利而志得意滿,怠惰之心日長,以至於荒蕪政事,有二十餘年不上朝。萬曆中後期,朝廷上派系林立、黨爭不斷,一片混亂。國家的發展因此停滯乃至倒退,民生日益艱難。萬曆皇帝之所以在駕崩後被加上「神宗」這樣一個尷尬的諡號,主要就是他身為皇帝,做事實在是太荒唐。

封建王朝的皇帝可不是我們在某些影視劇裡見到的只知吃喝享受和搞搞宮鬥,身為帝國的掌舵人,皇帝需要敬天地、敬祖宗、保境安民、延綿國祚。可是萬曆皇帝他都怎麼做的呢?

一是不祭天地、不祭祖宗。《左傳》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天地和發動戰爭是國家最重要的事。中國封建社會都是以孝治天下,「敬天法祖」是皇帝的基本準則。可是萬曆皇帝可以懶到20多年不祭天地、不祭祖宗,在封建帝王中確實是個異類。

二是不上朝會、不見大臣、不批奏章。古代帝王治國的主要形式就是主持朝會,同大臣共議朝政,批閱大臣的奏章了解天下大事並給出處理意見。然而萬曆皇帝竟然二十幾年不理朝政,也不主持朝廷會議。他對大臣不理不睬,大學士、首輔朱賡居然三年沒有見皇帝一面。他還懶到對於大臣的奏章都擱置一邊,不給意見。大學士、首輔大臣葉向高,上書百餘章,居然都沒有回音。

三是沉迷酒色、貪圖享樂。萬曆帝嗜酒如命,經常通宵達旦地飲酒作樂,喝得酩酊大醉,完全荒廢朝政。

四是貪斂錢財、肆意揮霍。為了滿足自己奢靡的生活,萬曆皇帝派人四處斂財,派礦監、稅監到全國各地去搜刮,歸入皇銀內帑。搜刮來的銀子當然得用於揮霍,據《明史*食貨志》記載:萬曆年間,光是鄭貴妃過一次生日就可以賞銀20萬兩、福王成婚用銀30萬兩、營建定陵用銀800萬兩……而在萬曆初年,國庫一年的收入才只有400萬兩。

朱翊鈞不是普通人,他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是在位四十八年乾罡獨斷的「天下一人」。普通人懶惰荒唐頂多是一家人受苦。皇帝如果懶惰荒唐那就是天下人受苦。

《明史*神宗本紀》論道:「明之亡,實亡於神宗」。《清仁宗實錄》也說「明之亡,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

這算是比較客觀的論述了。萬曆皇帝真就如他的諡號所說的那樣,是一名經官方認證的「神人」!

相關焦點

  • 萬曆皇帝朱翊鈞:推翻新政,20年不上朝,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
    萬曆皇帝朱翊鈞 公元1644年,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縊於煤山,276歲的大明王朝宣告滅亡,此時距離萬曆皇帝朱翊鈞逝世僅過去了24年。現代有不少學者提出"明亡於萬曆"的觀點,認為早在萬曆年間就已經埋下了明朝滅亡的禍根,那麼四百年前的歷史真相又是什麼呢? 曇花一現的"萬曆中興" 任何朝代的滅亡,都是多方面因素並行導致的結果,明朝亦然。所以,單單說"明亡於萬曆"是站不住腳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萬曆皇帝朱翊鈞大大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 875曠工帝萬曆朱翊鈞
    愛好文史的人一般都知道《萬曆十五年》這本書,說的就是萬曆朱翊鈞,明朝第十三個皇帝,諡號明神宗。有人調侃他是現代曠工者的鼻祖。簡單概括,明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就是萬曆朝。北京十三陵供遊客參觀的地下宮殿定陵,就是萬曆帝朱翊鈞的陵墓。這萬曆帝,歷史上有啥說道,黃仁宇的評價廣為人知,我不絮叨這個。只在勞動態度上拿他與雍正做一個對比。
  • 萬曆皇帝一開始勵精圖治,中期不理朝政,把明朝推向深淵
    導語:明朝的萬曆皇帝是一個在位時間很長的皇帝,在他在位期間發生了不少故事。前有張居正改革,後有萬曆三大徵,這些都是強盛的表現,但是依然有很多史學家認為明朝滅亡,萬曆皇帝的責任最大,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朱翊鈞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被立為了皇太子,並且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 萬曆皇帝朱翊鈞為何28年不上朝?郭沫若挖墓一幕:是你也不會上朝
    萬曆皇帝朱翊鈞為何28年不上朝?不是懶惰!郭沫若挖墓時說出實情。今天依舊為大家講解《明朝那些事兒》,探尋歷史深處隱藏的秘密。古代的皇帝仿佛就是一個「超級巨星」,受萬人敬仰,一舉一動都備受天下人的關注,而他們也窮極享受,過著無比尊貴奢侈的生活。
  • 明朝潞王朱翊鏐和萬曆帝朱翊鈞是同胞兄弟,萬曆原來是個寵弟狂魔
    大明朝的藩王,從明成祖朱棣之後,閒來無聊,個個都成了斂財小能手。其中,潞王朱翊鏐,斂財方面可謂是藩王之首,而且還不僅僅這一個第一。而萬曆帝,也可以說是明朝所有帝王中最貪財,也最會斂財的皇帝。就從愛財、斂財這一點來看,朱翊鏐和朱翊鈞如果不是同胞親兄弟,那還真就有點奇怪了。
  • 明朝萬曆皇帝:我都已經28年不上朝了
    不過,在歷史上, 比唐玄宗厲害的不上朝的皇帝要有很多,但是最出名的,當屬明朝萬曆皇帝。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這就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萬曆皇帝。他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 明朝萬曆皇帝的「課程表」
    明隆慶六年(1572年)六月初三日,10歲的皇太子朱翊鈞即位,改元萬曆,是為萬曆皇帝。他的父親隆慶帝在留給他的遺詔中說:「朕不豫,皇帝你做,一應禮儀自有該部題請而行。皇家歷來重視對皇子的教育,由草莽英雄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也不例外。其實這一年的三月,朱翊鈞就已正式「出閣就學」,為將來成為一個稱職的君主做準備。讀書習字 日講不輟
  • 《萬曆首輔張居正》劇中歷史|為何說萬曆朝是明朝唯一的兩宮並尊
    導語《萬曆首輔張居正》是一部記錄明朝重臣張居正艱難推行改革的歷史題材電視劇,劇中提到了一個重要事件,那就是萬曆皇帝登基,兩宮並尊。很多人會說,明朝景泰朝、成化朝、嘉靖朝和萬曆朝都出現了兩位太后,為什麼單單說只有萬曆朝是兩位太后屬於並尊呢?其實這和明朝中前一些特殊的歷史背景或「等號不等威」有關。
  • 明朝到底有多麼強大?看英國女王寫信如何稱呼萬曆皇帝,就明白了
    通過這段記載我們能夠深刻的感受到明朝的強盛,連屢屢抹黑大明的滿清都能夠如此稱頌明王朝,由此可見明朝的強盛絕不是故步自封的。那麼,明朝到底有多麼強大呢?看英國女王寫信如何稱呼的萬曆皇帝,就明白了。不過俗話說盛極而衰,明朝自然逃不過這個至理,在幾個明君相繼駕崩以後,老朱家的基因突然發生了「變異」。明朝中後期有不少皇帝都被人們所熟知,但他們並不是因為政績而被後人知曉,反而是由於他們那些奇奇怪怪的「愛好」。
  • 萬曆皇帝在位48年,有28年沒上朝,不是因為懶,陵墓被挖才知真相
    自從因為幫著自己寵愛的妃子和最喜歡的兒子爭國本之後,遭到大臣們迎頭暴擊的萬曆皇帝朱翊鈞,造成的心理陰影面積很大。從這件事情之後,萬曆皇帝越來越少出現在公開的場合。作為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長達四十八年,即位的時間中有著二十八年不上班的情況。
  • 萬曆皇帝將近三十年不上朝,是懶惰怠政,還是有難言之隱?
    中國歷史上不愛上朝理政的皇帝大有人在,如果搞個不愛上朝大賽,評選出其中之最的話,那麼這個冠軍,恐怕是非明朝的萬曆皇帝朱翊鈞莫屬,且沒有之一。為何這麼說呢?因為萬曆皇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可是在這48年中,這位仁兄居然創造了將近30年不上朝的記錄!您說他不奪冠,誰還能爭這個第一?
  • 明朝皇帝順序表
    明英宗朱祁鎮明代宗朱祁鈺  -- 明憲宗朱見深 -- 明孝宗朱佑樘  -- 明武宗朱厚照 -- 明世宗朱厚熜 -- 明穆宗朱載垕明神宗朱翊鈞  -- 明光宗朱常洛 -- 明熹宗朱由校  -- 明思宗朱由檢     明朝第一個皇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簡介,明朝開國皇帝。
  • 廢長立幼的成功案例不在少數,為什麼萬曆皇帝就是做不成呢?
    可是在歷史上還是有不少廢長立幼的成功案例,這些案例中的君主雖然廢長立幼,但是國家都平穩過度,也沒有引發大的動亂,有些主動讓賢的長子還被傳為美談,可為什麼落到明朝萬曆皇帝的身上,廢長立幼就是不成呢?漢朝的兩次廢長立幼對萬曆帝的參考萬曆朝的國本之爭是由三個偶然因素造成的必然結果:
  • 明朝最昏庸的四位皇帝 當過俘虜的明英宗並不在其中
    正是有了這些制度保證,朱元璋、朱棣的子孫後代們,才把治國理政當兒戲,而把當皇帝的享樂搞得有滋有味。閱史可見,明朝曾有寵信奸邪宦官,不懂打仗而御駕親徵,糊裡糊塗當了俘虜的明英宗朱祁鎮;有二十多年避居西苑,練道修玄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有三十多年不登朝庭的萬曆皇帝;有荒嬉無度,沉湎「豹房」難以自拔的明武宗朱厚照;還有不理朝政、專門喜歡幹木匠活的明熹宗朱由校等等。
  • 同樣是「無為」而治,為什麼趙楨成了仁宗,而朱翊鈞卻成了神宗
    在明朝也有一位皇帝,和趙楨這一生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口碑卻是一個天一個地,這就是萬曆皇帝朱翊鈞。兩位皇帝的雷同經歷我們來對比下這兩位皇帝的相似之處:都是當朝在位時間最長:趙禎一共在位42年,終年54歲,宋朝在位時間最長;朱翊鈞在位48年,終年58歲,明朝在位時間最長。
  • 明朝歷代皇帝畫像大全
    明神宗朱翊鈞,神宗顯皇帝,年號:萬曆(1573年——1620年)明文宗紹武皇帝朱聿鐭、明昭宗永曆皇帝朱由榔等七位陛下沒有遺留下御像!【明朝】明朝(1368-1662)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傳十二世,歷經十六帝,享國276年。元末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
  • 明神宗朱翊鈞為何要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關公不但被佛、儒、道三家稱為神,更被歷代皇帝加封二十三次之多,由候加封至聖。漢後主追諡關公為壯繆侯;北宋徽宗追封關公為忠惠公、崇寧真君、武安王、義勇武安王;南宋高宗封關公為壯繆義勇武安王;元文宗封關公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太祖朱元璋明令拜關公,並敕建南京關公廟;明神宗封關公為協天護國忠義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 由於講官盡心輔導,李太后嚴格管教,朱翊鈞年漸長學愈進
    由於講官盡心輔導,李太后嚴格管教,朱翊鈞年漸長學愈進明神宗朱翊鈞,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三月十一日,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明穆宗駕崩,十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在位之初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國力得到恢復,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明神宗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
  • 明朝歷史上,連續28年不上朝的皇帝,卻是在位最久的皇帝!
    明朝是個非常奇葩的朝代,也是漢人最後一個朝代,經歷276年,有16個皇帝,不過最最令人感到奇怪的,還是明神宗朱翊鈞,因為他創造了一個歷史之最,他連續28年都沒上朝,而且還把國家治理得不錯,令人不得不佩服。
  • 明朝的一個市井無賴,大膽吹牛,連萬曆皇帝和豐臣秀吉都被他騙了
    在中國明朝歷史上,有一位超級大忽悠,視軍國大事為兒戲,把大明的萬曆皇帝、日本的豐臣秀吉和朝鮮國王耍得團團轉,真是令人拍案稱奇! 在明神宗朱翊鈞執政期間,明朝有三次大規模的軍事戰爭,俗稱萬曆三大徵,分別為寧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朝鮮之役。其中的萬曆朝鮮之役,是明朝戰爭史上極為精彩、曲折的一場戰役,對當時東亞的政治、軍事格局有著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