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於運動!
這絕不僅僅是一句俗語,更不是一句空話,越來越多的研究都證實適當的運動,能夠預防超過26種慢性疾病,比如說能夠降低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肥胖、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規律的身體活動還可以預防某些類別的癌症,如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疾病的發病率,並且可降低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率。
另外,常鍛鍊的人生活方式也較健康,如不吸菸。有研究發現,運動可有效地減少男性和女性的菸癮。
由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科學學院和淮南師範大學體育系的專家共同發表的《26種人類疾病的運動幹預指導方案》,刊登在《運動與健康科學》(JSHS)英文版上,研究人員通過對26種疾病的運動幹預證實,運動可對疾病的預防和康復發揮積極作用。
運動能調脂,但幅度較小
不論血脂正常不正常,有氧運動都有助於調脂,包括升高好膽固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儘管改善的幅度較小。
據估計,為提高好膽固醇水平,最低運動量為每周900千卡的能量消耗或120分鐘的運動。
運動聯合飲食,或運動聯合他汀治療,效果更為明顯。
高強度、大運動量組在不影響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的情況下,可降低小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加好膽固醇水平。
運動可防糖尿病
經常運動可降低25%~40%的2型糖尿病風險,可降低糖化血紅蛋白 0.5%~0.7%。
一次低強度的身體活動就會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骨骼肌對脂肪酸的吸收。隨著運動時間的延長和運動強度的增加,效果會更加明顯。
對於糖尿病高危人群,坐久了花5分鐘走走或站站就有獲益。
因此,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對於久坐不動的人,應間歇進行輕度身體活動。
運動甩肉很難
吃動不平衡,就會長肉,運動還是減肥的一個重要環節。
長期堅持運動或可使腹部脂肪減少更多。
但高強度或低強度的運動都只與較小的體重減輕(約1.5 kg)有關。即使運動期間少吃,運動對減肥的作用仍然有限。
冠心病:運動要適度
定期鍛鍊可降低14%的心梗風險。而身體活動不足佔急性心梗歸因風險的12%。
心肌梗死後,運動訓練可改善射血分數和左心室容積,急性期後1周至3個月開始運動康復獲益最大。
有氧運動作為心肌梗死或血管重建術(包括支架和搭橋)後患者心臟康復的一部分,可降低26%的心血管病死亡,減少18%的住院。
對於冠心病患者,運動可延緩冠心病進展,消退冠狀動脈斑塊,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還可改善冠狀動脈側支循環,改善左心室功能和重塑,進而降低心梗風險,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
運動對舒張性心衰獲益更大
與不活動者相比,規律活動(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者心衰風險降低10%,達到推薦水平的的兩倍和四倍者,風險分別降低19%和35%。
對於已確診的心力衰竭患者,體力活動不足可導致全因和心血管病死亡風險增加一倍。
此外有研究顯示,運動對於舒張性的心衰患者要比收縮性心衰更為受益。
因為每個人的基礎體力不一樣,所以,運動因人而異,每周進行3-5次運動,每次運動30-40分鐘,一定要選擇自己能夠耐受的運動,以及自己喜歡也願意堅持下來的運動,只有這樣才能起到鍛鍊的作用。
作者丨康博士
來源丨全民精準健康管理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