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億「最大民企之一」危機:上海首富資金緊張,公司被降級

2020-12-22 騰訊網

穆迪認為,復星國際的債務槓桿率高且不斷增加;長期投資依賴短期資金;控股公司層面的利息覆蓋率低;信貸傳染風險不斷增加。

近日,由於債務槓桿率高、流動性疲軟等原因,復星國際被穆迪下調評級,在新冠疫情衝擊下,其旅遊和消費業務將受到挑戰。

01降級

7月27日,穆迪將復星國際(00656.HK)的企業家族評級從「Ba2」下調至「Ba3」;同時將Fortune Star (BVI) Limited發行債券的高級無抵押評級從「Ba2」下調至「Ba3」,評級展望由列入評級觀察名單改為「負面」。

穆迪認為,復星國際的債務槓桿率高且不斷增加;長期投資依賴短期資金;控股公司層面的利息覆蓋率低;信貸傳染風險不斷增加。

在新冠疫情主導的經濟衰退中,復星國際的業務將面臨挑戰性的經營環境,這不僅增加其疲軟流動性的壓力,槓桿率也將在未來12-18個月內保持高位。

《小債看市》統計,目前復興國際及子公司共存續5隻境外債,其中復星國際存續規模近16億歐元,票息較低均為3.3%。

復星國際及子公司存續債券

從股價走勢上看,近期復星國際連續下跌,最低下探到8.77港元,三個交易日市值蒸發80億港元。

股價走勢

02流動性疲軟

據官網介紹,復星國際創立於1992年,是一家從事金融、物業、鋼鐵及健康業務的香港投資控股公司,2007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復星的全球幸福生態系統中,主要成員包括:健康生態--復星醫藥、國藥控股等;快樂生態--全球最大的休閒度假村集團;富足生態--葡萄牙最大保險公司Fidelidade、葡萄牙最大上市銀行等。

復星國際官網

從股權結構上看,復星國際的控股股東為復星控股,持股比例為70.8%,穿透後公司實控人為郭廣昌,持有60.3%股份。

2019年,復星國際實現營收1429.82億元,同比增長31%;實現歸母淨利潤148.01億元,同比增長10.4%。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復星國際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呈連年下降趨勢,近三年該指標分別為304.53億元、133.02億元以及78.34億元,可以看出其經營獲現能力每況愈下,對債務和利息保障能力下滑。

經營性現金流情況 數據來源:DM

截至2019年年末,復星國際總資產為7156.81億,總負債5347.57億元,淨資產1809.24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4.72%。

2014年以來,復星國際的財務槓桿水平就一直在70%以上高位徘徊,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存在較大債務風險。

《小債看市》分析債務結構發現,復星國際的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規模相當,債務結構較合理。

截至2019年年末,復星國際有流動負債2683.99億元,主要為短期借款827.38億元,應付票據及應付帳款232.75億元。

然而,復星國際流動性緊張,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19.76,其手頭現金已不足以支付一年內的短期債務,現金短債比小於1,短期償債風險激增。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復星國際短期借款規模迅速增長,其嚴重依賴短期債務為長期投資提供資金,短債長投期限錯配和短期償債風險並存。

短期借款情況

在負債方面,復星國際還有非流動負債2663.58億元,主要為長期借款1255.49億元,其整體有息負債高達2250.06億元,已處於歷史最高位。

高企的有息負債,致使復星國際融資成本飆升,2019年其財務費用支出高達102.21億元,財務費用與營業總收入比由5.6%增長至7.15%,對利潤形成較大侵蝕。

高負債壓力下,復星國際的短期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均發生不利變化,2019年其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動負債比和現金到期債務比兩項指標均已腰斬,利息保障倍數也由4.04倍下降至3.69倍。

因此,經營獲現能力下降、流動性緊張之下,復星國際償債主要依賴於外部融資,其一直保持良好的國內融資市場準入,以滿足再融資需求,並持有大量可提供替代流動性的有價證券。

在融資渠道方面,除了借款和發債,復星國際還有49次租賃融資,142次應收帳款融資,6次定增以及91次股權質押融資。

然而,2019年復星國際籌資性現金流淨額由淨流入轉為淨流出,大幅流出47.54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下降93.57億元,可以看出其融資環境惡化,融資渠道不暢。

穆迪預計,復星國際的融資缺口將在未來兩三年內持續存在。

籌資性現金流情況

因此,意識到上述問題後,復星國際採取了加快資產回收的措施,但其基於市值的債務槓桿率預計將在同期上升並超過40%。

03「上海首富」

1992年,被稱為「中國市場經濟元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的重要的轉折點。

這一年,郭廣昌與梁信軍等人用3.8萬元創立了復星的前身——上海廣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始了創業之旅。

1993年,在為一家公司提供了有效發展戰略建議後,25歲的郭廣昌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萬元,之後公司改名為「復星」,外界解讀為「復旦之星」。

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

也正是這一年,復星從原本的科技諮詢公司轉型成以高科技為內涵的民營企業。

此後,郭廣昌不再局限於之前的領域,將業務擴展到房地產和生物製藥行業。憑藉對PCRB型肝炎診斷試劑的成功銷售,復星收穫了第一個「小目標」1億元。

1998年,復星醫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資金3.5億元,這讓郭廣昌愈發體會到商業的奇妙,感受到資本力量,於是他開始著重於資本運作。

郭廣昌不斷地尋找各種投資機會,將投資技巧運用熟練,毒辣的眼光讓無數人為之讚嘆,稱他為「中國巴菲特」。

2007年7月,復星國際在香港實現集團的整體上市,共融資128億港元,躍身成為當時香港聯交所的第三大IPO,而其中郭廣昌持股58%。

隨著身家暴漲,郭廣昌早就問鼎「上海首富」,據最新《2019年胡潤百富榜》顯示,郭廣昌以57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第45位。

2010年後,復星重心轉向國際化,提出「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的戰略,收購保險、旅遊、奢侈品等海外資產,至2016年底復星資產規模已近5000億元,參控股上市公司超過20家。

「復星系」全球投資地圖

在「復星系」商業版圖不斷擴大過程中,也創造了許多「先例」,比如實現中國第一個混合所有制——國藥控股;完成中國要約收購第一單——南鋼股份;打造中國A股史上第一個百元股乃至萬元股——豫園商城等等。

然而,成為中國最大民營集團之一後,復星高負債壓頂、流動性緊張、巨額商譽等隱憂浮現,今年再碰上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復星旗下旅遊和消費業務受到較大衝擊,充滿挑戰的經濟和運營環境給其帶來的信貸傳染風險也越來越大。

相關焦點

  • 從年入6000億,到負債7000多億,這家500強民企敗了,買飛機求生
    要知道這家民企曾經是國內的第二民企,並且也是我國第一家五星航空公司,但是為什麼會在這幾年出現如此大的滑坡呢?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家民企相當的神秘,但是在不少地方都能發現這家公司的存在。這家企業就是海航集團,這家企業確實有著不錯的發展前景,不過2018年創始人之一的王健突然身亡,後來海航集團的危機也開始出現了,2年多以來,後來的掌舵人陳峰開始了「賣賣賣」的模式,但是海航的債務達到了7000多億元,債務壓頂。而且在今年的疫情之中,海航集團已經被接管了,之前陳峰還表示:中國沒有人能看懂海航。
  • 債務危機過後,雨潤、三胞、豐盛等江蘇千億巨頭活過來了嗎?
    劉章號 | 文兩年前,瑞·達利歐寫出《債務危機》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這本書幾乎成為一個預言。因為就在本書出版前後,中國的民營企業接二連三遇到了「債務危機」,從萬達到海航,從華信到安邦,從中國最大民企魏橋集團到資本帝國「明天系」,曾經的明星企業都或多或少經歷了一次「至暗時刻」,有的渡劫成功,有的就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
  • 昔日「第二大民企」倒了,欠7500億巨款,超3000億資產被甩賣
    除此之外,我國航空公司在第一季度虧損了336.2億元,僅是二月的虧損就已經超過了200億,這也刷新了航空業在單月虧損的最大記錄。作為我國原第二大民營企業,在2019年,海航集團的營業收入就達到了6182億元,在中國民營企業中排名第二,同時也是500強民營企業之一。
  • 400億負債「廣州第一民企」資金不足50億,資金鍊緊張債券異動
    其中「17君華01」將於今年8月30日到期,餘額6.6億;「18君華01」和「18雪松01」兩隻公司債分別將於今年5月和10月回售,總餘額為16億元,目前雪松集團主體信用評級為AA+。雪松集團存續債券因此,總的來看債券頻繁異動反應了投資者的某種情緒,「18君華01」將於今年5月面臨12億回售壓力,雪松集團年內共面臨22.6億的債券償債壓力。
  • 上海「第一女首富」!繼承丈夫70億,12年增長近6倍,現身家410億
    上海第一女首富!繼承丈夫70億,12年增長6倍,現身家410億!說到上海,可以說是我國最發達的城市,這個城市富豪也是雲集,是很多有錢人和企業總部聚集的地方,就拿拼多多的黃徵來說,今年股價大漲躋身中國前五大富豪。
  • 山西首富的黑金帝國
    2007年,國內粗鋼產量一舉躍升到4.9億噸,其中民企產鋼2億多噸,國企產鋼2.8億多噸。美錦能源是一家具有200萬噸產能的民營鋼鐵公司,生產高附加值的特種鋼材。但是金融危機的到來,讓這家公司面臨庫存增加、成本上升、資金鍊緊張的局面。在國有大中型鋼鐵公司和外資公司的雙重擠壓下,除了選擇妥協被收購或破產外,這些民營鋼鐵公司不得不作出另一個選擇——合縱連橫。
  • 中國第二大民企涼了!負債高達7000億,如今連工資都發不出
    今天要介紹的這家企業,曾是國內第二大民企,卻兩年時間燒光了5000億元,現在連員工的工資都無法支付。這家公司就是海航集團。曾是民營企業第二說到海航,想必出差的朋友都聽過這家公司的名字,這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航空客運公司。
  • 僅次於華為,第二大民企負債超7000億,董事長被限制高消費
    近日,全國工商聯發布了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位列前三的是華為、蘇寧、正威,三家公司營收都超過了6000億。和2019年對比,會發現去年排在第二名,營收超6000億的海航集團直接消失在榜單中。
  • 3億拖垮千億湖南民企老大,想要的太多讓株洲首富走上漫漫還債路
    來源:華商韜略文 | 華商韜略 楊揚從太子奶的李純途,到新華聯的傅軍,兩個株洲首富都被自己的多元化玩殘了。2020年4月15日,新華聯文旅公告稱,控股股東新華聯控股所持有的11.6億股股份被司法凍結,佔其所持股份的100%,公司總股本的61.17%。
  • 復星國際陷資金鍊危機,郭廣昌上海首富地位滑落,還「快樂...
    截至7月30日,復星國際的總市值為764億港元,總資產逼近8000億元。隨著身家暴漲,創始人郭廣昌屢次登頂「上海首富」,不過2019年已經滑落上海富豪第三名。盈利虧損、高負債壓頂、流動性緊張的「危局」。復星國際能走出陰霾嗎?
  • 民企債務危機持續發酵 東旭光電加持科技創新破困局
    有市場人士透露,該公司目前正在積極協調與債權人在場外達成延期兌付協議。且作為政府重點扶植的國內顯示材料龍頭,該公司隨後將有政府紓困資金陸續到位。去年以來,債券市場違約頻發,民營企業成為「重災區」。業內人士指出,民企巨債壓身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金融去槓桿、產業結構升級等多重經濟因素的綜合結果,產業經濟正面臨轉型陣痛。
  • 新光集團陷468億債務危機 接班大公子虞江波連續卸職
    新京報訊(首席記者 趙毅波)新京報記者獨家獲悉,新光控股集團的接班人、浙江女首富周曉光大公子虞江波已連續卸下一系列職務。新光集團負債超400億元,債務危機走向何方仍無最終答案。新京報記者自工商資料獲悉,新辰控股有限公司近日發生法定代表人變動,虞江波卸任,周平榮接任。據新京報記者統計,這已是虞江波去年底以來第5次卸任。
  • 十大首富倒下,有董事長自首,有百億富豪破產,他們到底怎麼了?
    然而,2018年下半年,旗下子公司即發生30億債券危機,公司負債468億。雖然經過了自救,但依舊是無力回天。2019年4月,新光集團申請了破產重組,周曉光的多家公司股權也被凍結,還成為了失信被執行人,也就是「老賴」。從百億女首富到破產,20多年打拼一夜之間清空。青海首富肖永明,2018年身價為180億。
  • 貴州百靈實控人姜偉家族陷資金危機 佔用上市公司資金
    來源:斑馬消費前腳以120億元財富登頂胡潤富豪榜貴州首富,後腳密集以股抵債,來解決自身的資金難題。作為「苗藥第一股」貴州百靈實際控制人,姜偉家族到底有沒有錢?到底是什麼讓他跌入缺錢的窘境?首富以股抵債已經整整兩年過去,貴州首富、貴州百靈實際控制人姜偉家族的資金危機,到現在仍未徹底解除。
  • 2年2次降級!前「南京首富」波及風電傳動巨頭,15億債券臨近回售
    圖片來源:中誠信國際公告償債能力方面,同期南高齒的貨幣資金為48.88億元,但其中受限貨幣資金 26.37 億元,可用資金為22.51億元,難以覆蓋短期借款。此外,公司同期受限資產合計為47.5億元,佔當期末淨資產的 41.66%。
  • 擁有7000億現金,一年存銀行利息就有160億,他才是全球隱形首富
    擁有7000億現金,一年存銀行利息就有160億,他才是全球隱形首富推薦語:說到世界首富,相信大家都會想到亞馬遜的創始人貝索斯。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創辦了全球最大的網上書店Amazon(亞馬遜),而現在的亞馬遜已經發展成了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
  • 480億「浙江民營集團」陷破產風波,「永康首富」深陷債務危機
    近日,坐擁500億資產、擁有兩家上市公司的鐵牛集團陷破產風波,隨後雖得到闢謠,但其欠薪、欠債風波不斷,已深陷債務危機不可自拔。股權質押情況2019年,由於取得借款收到的現金驟降,在償還大量債務後,鐵牛集團籌資性現金流大幅流出43.36億元,導致其資金鍊異常緊張。
  • 公司市值曾高達3000億,創始人曾是中國首富,如今結局令人唏噓
    漢能集團也許是中國最受爭議的民企之一。巔峰時刻,港股上市公司漢能薄膜發電市值高達3000億港元,創始人李河君更是以1600多億元的個人財富問鼎中國大陸首富。 但自2015年「5月20事件」後,規模龐大的漢能系從此一蹶不振,被內部複雜的關聯交易纏繞至幾近窒息。
  • 從上海民企100強看上海經濟:上海民企真的弱嗎?
    上海萬科收入2233億元,萬科不是深圳的標杆民企嗎?怎麼成了上海第一民企了? 原來這裡的上海萬科,指的並不只是萬科上海地區收入。萬科現在全國四大區域,其中就有上海區域,包括長三角城市群和江浙其他城市,可能有20多個城市。這裡的2233億是這個區域所有城市公司總共的收入。
  • 山西首富「7000萬嫁女」的不歸路:氣派裝闊背後都是村民的血汗錢
    傳聞2012年的那場婚禮花了7000萬,聯盛集團後來對媒體解釋數字不對:真實也就1500萬吧。山西首富邢利斌的名號當時響徹大江南北。只可惜沒多久,王行長就被抓了。邢利斌在三亞花7000萬嫁女兒的時候,正是聯盛集團最需要錢的時候,當時聯盛集團旗下有6座煤礦需要改造建設,每座礦井均需投入資金5億元以上。據說當時,邢利斌正在與上海復星接觸,有意引入復星以150億收購聯盛51%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