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看看劉鶚是個什麼人。
劉鶚生於1857年10月18日,死於1909年8月23日。江蘇丹徒(今天的鎮江市丹徒區)人。劉鶚的家庭世代為官,其父與李鴻章是同年進士,擔任過京中御史、河南知府與道臺。劉鶚年輕時科場失利,開始行醫和經商,開過菸草店(菸草)、書店等,都因經營不善,最後關門大吉。
劉鶚31歲時,投奔到河督手下,寫了不少治河著作,後以「候補知府」的身份,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做事。
應該說,劉鶚這個人愛好廣泛,還很有本事。他最擅長的是跑關係,說好聽點,是個「社會活動家」,說難聽點,是個「投機鑽營分子」。
劉鶚「投機鑽營」的能力有多強?第一,捨得下本,一出手幾萬兩銀子,眼都不眨;第二是投其所好,你瞌睡我就給你送枕頭。所以,這時候的劉鶚在北京城的名聲並不好,有一種說法是「謗滿天下」。一些愛惜自己「羽毛」的官員,比如翁同和、王文韶對劉鶚敬而遠之,不願意和其同流合汙。
我們再看看劉鶚幹得這些事!
山西這個時候的巡撫是胡聘之。胡聘之擔任山西巡撫8年,可以說是山西「洋務運動」的開創者,他思想解放,敢做敢為。比如創辦太原火柴局、山西機器局,將令德書院改為山西省會大學堂(山西大學的前身)。
胡聘之還想修造正太鐵路、開辦煤礦,可這些都需要大筆的真金白銀,於是胡聘之成立了山西商務局。商務局的職責是籌集錢財銀兩,胡聘之原計劃讓山西富戶擔任商務局總辦,可這些富戶紛紛推辭,不得已,胡聘之讓自己手下的候補道賈景仁擔任了總辦。
義大利人羅沙第對山西的煤炭資源產生了極大興趣,他在倫敦註冊了一家「福公司」,開始在中國尋找代理人,於是,羅沙第和劉鶚一拍即合,劉鶚成為福公司的一名賣辦,擔任山西礦產經理,身份變成了亦官亦商。
劉鶚利用自己的優勢,很快和賈景仁勾搭在一起。劉鶚打著「以養天下為己任」的招牌,以借給山西「一千萬兩」洋債,換取山西盂縣、平定、平陽、潞安和澤州等地煤礦60年的開採權(利潤50%屬於福公司)。
劉鶚深知洋人出面,必招致山西人乃至天下人的反對,於是來了個「改頭換面」。他出面成立了個空殼公司——晉豐公司,其實這個公司就是「福公司」的一塊遮羞布而已。
山西和福公司(名義上是晉豐公司)籤訂了《請辦晉省礦務借款合同》5條和《請辦晉省礦務章程》20條。這件事雖然是在秘密進行,但還是讓山西人知道了。大家義憤填膺,對劉鶚等人群起而攻之,有的上本彈劾,有的驅走洋人,一時間群情激昂。
朝廷為安撫百姓,免去胡聘之的山西巡撫一職,賈景仁、劉鶚等「膽大貪劣,狼狽為奸」,被「革職永不敘用」。
劉鶚等人雖被處理,但山西出賣礦權一事並沒有得到解決。軟弱無能的清政府在洋人的施壓之下,將「晉豐公司」所訂合同加以修訂,擬出《山西開礦制鐵以及轉運各色礦產章程》20條,山西的礦權最終還是被出賣了。這才有了之後山西轟轟烈烈的保礦活動,山西人為此付出了250萬兩白銀的代價,才將本屬於自己的礦權收了回來!此乃後話,暫且壓下不表。
1905年,劉鶚因「倒賣太倉官米」一事,被流放到迪化(今天的烏魯木齊)。1909年夏,貧病交加的劉鶚因中風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