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絕不見妍華,極目黃茅際白沙
幾樹半天紅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
陽春三月,又是木棉花開的季節,那一樹樹的火紅,像燃燒的一支支火炬,有著一份獨特的靈氣和迷人的美麗……
木棉花,也稱攀枝花、英雄花,是嶺南常見的觀賞花木。每於南國早春,但見木棉枝頭鬧春,競燃焰花,半空赤染,煞為壯觀。
在觀賞美麗的木棉花時,你可有想到其實木棉全身都是寶,它的花、皮、根均有藥用價值。
木棉花,健脾祛溼
中醫認為,溼為陰邪,易傷陽氣,阻遏氣機,因此,在陰雨連綿的天氣裡,很容易出現四肢困重、頭重如裹、消化不良、嘔吐洩瀉、關節疼痛等症,這主要系溼邪困脾所致。
而木棉花,恰好就有很好的健脾祛溼功效。這也是很多老廣喜歡在這個季節用木棉花煲湯喝的原因。
除此之外,木棉花還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主要用於脾虛溼困所致的四肢酸痛、頭身困重、胃脘部脹滿、消化不良、胃痛、口乾口苦等症。
木棉皮,通經活絡
木棉皮又稱廣東海桐皮,在廣東地區常當作為海桐皮使用。
木棉皮味辛、微苦,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祛風祛溼、通經活絡、利水消腫,適用於風溼熱痺、腰膝疼痛、跌打損傷,水腫,或者溼熱導致的皮膚瘙癢等,既可內服,又可外洗。
木棉根,收斂止血
木棉根味甘、性涼,歸脾、胃經,具有清熱利溼,散結止痛,收斂止血作用,用於風溼痺痛,胃痛,跌打損傷等。可內服或者搗碎外敷、泡酒外搽。
木棉花、木棉皮、木棉根雖然源於同一植物,但藥用部位不同,性味歸經和功效也各有差異,大家使用時一定要仔細分清楚,不可混淆使用哦。
每到木棉花飄落時,總有人把它們一朵朵拾掇起來帶回家,曬成木棉花幹後,用來泡茶、煮粥、煲湯。
下面推薦3款常用的木棉花湯膳,健脾祛溼的同時,還兼具疏肝、活絡、養胃之功——
材料:木棉花(幹)10g,茯苓30g,鴨肉500g,蔥15g,姜10g,鹽適量。
做法:鴨肉洗淨焯水濾幹,湯鍋加水足量,加入鴨肉、木棉花、茯苓、蔥姜,大火燒開,文火燉兩個小時,出鍋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疏肝,祛溼止瀉。適用於水溼偏盛體質,表現為納呆、噁心嘔吐、大便溏洩、四肢沉重、舌苔白膩者。
材料:木棉花(幹)10g,薏米30g,豬精排500g,蔥15g,姜10g,鹽適量。
做法:排骨焯水濾幹,湯鍋加水足量,加入排骨、木棉花、薏米、蔥姜,大火燒開,文火燉兩個小時,出鍋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溼、舒筋活絡。適用於溼熱偏盛體質,表現為不欲飲食、四肢酸重疼痛、抽筋、口乾、口苦、舌苔黃膩者。
材料:木棉花(幹)20g,小鯽魚2條,姜稍許,蜜棗2個,鹽適量。
做法:小鯽魚剖開,開火燒油下薑片。鯽魚下鍋兩面煎至微黃,加清水和蜜棗滾至魚湯發白,下木棉花煮一個小時,加鹽就可以飲用。
功效:木棉花和鯽魚都能清熱利溼,鯽魚還能健脾養胃,健康又美味,實在沒什麼理由拒絕了。
研究發現,木棉花的主要成分能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具有防治癌症的作用。
因此,腫瘤患者在合理、系統的抗癌治療下,酌情搭配適當的木棉花食療,可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木棉五味飲
材料:木棉花(幹)15g,火炭母10g,金銀花10g,綿茵陳10g,菊花10g。
做法:將上述材料洗淨,加水適量,煮沸,可代茶飲。
功效:清熱解毒,燥溼涼血。適用於咽喉腫痛、痰熱咳嗽、心煩口渴、小便黃短、大便裡急後重黏膩不爽的腫瘤患者。
木棉蓮子羹
材料:木棉花(幹)50g,五指毛桃30g,蓮子50g,薏苡仁50g,芡實50g,豬骨100g,冰糖適量。
做法:木棉花和五指毛桃洗淨,加水煎汁,去渣待用;蓮子、薏苡仁、芡實洗淨,豬骨斬塊,加水和木棉花五指毛桃汁熬煮至蓮子、薏苡仁、芡實熟透,加入冰糖,稍煮即成。
功效:健脾益氣,祛溼補腎。適用於放化療後脾腎氣虛者。
木棉草龜湯
材料:木棉花(幹)50g,草龜1隻,陳皮6g,土茯苓50g,豬骨100g,生薑6片,鹽適量。
做法:洗淨宰好的草龜,斬件;豬骨洗淨,切塊,和草龜一起淖水撈起;煮沸瓦煲裡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小火煲至肉熟,撈起藥材,下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除溼、調理脾胃、增強免疫力。適用於放化療中或後出現脾胃虛弱、中氣不足、溼熱內停者。
木棉花性偏寒涼,以下人群最好不要飲用木棉花湯粥。
老年體弱者:老年人如果身體虛弱,應以溫養,一般不適宜飲用寒涼之品。
脾胃虛寒者:木棉花能祛溼止瀉,然而性寒涼,平素脾胃虛寒的人群慎用!如確實需要服用,須在諮詢醫生後,辨證使用。
孕婦:木棉花有行氣活血之功效,有動胎氣的風險,不建議孕婦飲用。
生長在路邊的木棉花長期有大量的灰塵和汽車尾氣汙染,而且掉落地上的木棉花容易混入泥沙、細菌、蟲卵等雜質,花瓣也容易發黴,食用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如有需要,可到正規藥房購買。
新鮮木棉富含黏液,破壞口感也不宜藥理髮揮,因此新鮮的木棉花不可直接食用。需經過炮製、晾曬等專業處理,食用才安全。
木棉花湯粥不宜經常吃,每周最好不超過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