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智」,什麼是「慧」,如何做到「智慧雙修」?

2020-12-17 道訊

智慧是一個詞,我們經常放到一起來表達,但是「智」和「慧」是有區別的。並且,兩個方面要協調發展,才能達到修行的一個完美境界,厚此薄彼是一種錯誤的觀點。那麼如何做到「智慧雙修」,在兩方面都達到一個比較高的境界呢?

首先,我們來談談什麼是「智」,什麼是「慧」。

很多人認為讀《道德經》能夠增長智慧,但是在道德經中,很少提到「慧」字,如果沒有記錯,只有在第十八章中「智慧出,有大偽」這句話中出現了「慧」字。但是,這並不代表道德經沒有講「慧」,裡面更多地用「明」,表達「慧」的意思。比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從字面來理解,也就是知道,了解的意思,也就是說「智」高的人懂得多,知道很多的知識。但是慧,我們前文講到了,在道德經中更多就是明的意思,所以「慧」就升華到了「洞明」「明心見性」的高度,也就是不僅僅是知道了,同時看透了事物的本質。

或者,用更時髦語言來表述,智,更接近智商、智力以及知識和技能,而「慧」則更接近情商、價值觀、世界觀。如果再不懂,舉個例子,這個例子是百家號」人生智慧與哲理「講的,我覺得很好。一個研究生因為寫不出論文而自殺,說明他沒有智,也沒有慧。一個研究生因為寫出了優秀論文而沾沾自喜,說明他有智無慧。

」智「重要還是」慧「重要?

了解了什麼是」智「,什麼是」慧「,我們就應該明白,一個人的問題出在哪裡?如果一個人沒有一技之長,什麼都不會做,什麼都做不好,那顯然就是」智「出了問題。而一個人如果總是感到焦慮,處理不好人際關係,空有一身本領卻在社會上處處碰壁,那一定是」慧「的方面出了問題。

那麼,至於到底是」智「重要還是」慧「重要,主要看你缺的是什麼。如果你屬於前者,那顯然,應該在」智「上多下功夫,去學習更多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如果是屬於後者,就應當注意如何提升自己的」慧「。

所以,兩個是缺一不可的,一個人技能再強,再學富五車,如果沒有」慧「,在社會上也會寸步難行。可是一個人就算看透了時間的所有道理,如果缺乏謀生的能力,日子也會過得很慘,連我們的古聖人莊子這麼有慧根的人都要淪落到向人借米下鍋,連老婆都養不起的境地。

那麼,如何做到」智慧雙修「?

既然」智「和」慧「都同等的重要,那麼我們在人生的修行中就要做到」智慧雙修「。首先,學校教育更多地傳授的是知識技能這些屬於」智「範疇的內容。而慧的內容就需要我們更多地從傳統文化,從古聖先哲的語言和經驗中去體悟,從生活實踐中去體悟。慧是內在的東西,需要反求諸己,別人很難教會你的。

小結:

什麼是「智」,什麼是「慧」,如何做到「智慧雙修」?以上就是對」智「和」慧「所作的一些淺薄的論述,總結起來就是,智和慧相互區別而又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和《道德經》開篇所講」有無相生「都是一樣的道理。歡迎道友們不吝賜教。

/完/

相關焦點

  • 福慧雙修,是修行的核心要素!
    一切法不離自性,一切自性都是從心升起,一念一清淨,一念一淨土,人的念頭包含了清淨與染塵,關鍵在於如何讓自心不要沿著染汙的方向奔跑,而是自然地往清淨的方向,不生煩惱,讓自己菩提智慧現前。然而,想要菩提智慧現前,並非易事。
  • 什麼叫福慧雙修?
    福慧雙修,意思為同時修持「福德」與「智慧」二種莊嚴法門。所謂「福德門」有那些呢?如六波羅蜜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利益他人的善業都為福德。「智慧門」指入般若智慧之門戶,為自我利益的真理、觀念。
  • 親友書 | 奢摩他和智慧雙修的方式
    ——夏壩仁波切  下面他就講奢摩他和智慧雙修的方式為了說這個道理他下面講的就是奢摩他,就是禪定和智慧定慧雙修的內容; 無慧定非有,缺定慧變溺,若其雙運者,有海如牛跡。   這兩個很重要,他說如果沒有了智慧,不可能生起一個斷除六道輪迴的根源的一個有力的禪定。
  • 什麼是功德?什麼是福德?
    那功德和福德有什麼區別呢?今天為大家簡單分享一下。一、功德德者得也,修行有所得,故曰功德。修行有功,身心清淨就是德;滅除內心的愚痴是功,智慧現前就是德。也就是說,功是修因,德是果報,你有真實的修行,才有真實的果報。
  • 佛說:有慧無福,英雄無用武之地;有福無慧,做事難圓滿
    福與慧,就像車子的兩個輪子,或鳥的一雙翅膀,福慧一定要並行。如果只是種福而缺乏智慧,他所修的福很可能對社會無益,所以修福一定要有智慧來指導。同樣,修慧的人如果不修福報,就等於「錦衣夜行」——穿著一身高貴漂亮的衣服在黑夜裡行走;而且如果有智慧,卻不把自己的智慧拿來利益他人,便是孤芳自賞,這樣的智慧等於沒有智慧。所以,佛教重視的是福慧雙修。有句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指有慧無福,那將什麼也做不成。又如:三歲孩童私自初煮飯。
  • 《維摩經》與福慧雙修
    我們應隨時保持身心的穩定,以及待人處世、工作態度的穩定。很多人認為打坐叫作禪定,當然禪坐也是大乘禪法的一種,可是在《六祖壇經》裡講:「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又說:「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 老祖宗的智慧:人生不順時,謹記三個字,做到一個也很好
    有人曾經請教南懷瑾大師:「人生總是會有各種煩惱,如何才能過得平安幸福?」南懷瑾大師這樣說:「與其祈求生活可以無憂,不如努力讓自己變強大。」這句話有很深的人生智慧。俗話說:「富貴誰人不欲,福祿豈能強求。」人生的好運氣是強求不來的,必須要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才能取得我們想要的結果。在逆境中,我們到底該如何去做呢?
  • 以古老智慧 搭建現代管理思維——崑山慧贏通企業管理模式詳解
    如何成為有效的管理者?中國古代韓非子講得很經典:「下君盡己之力,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第一個境界是儘自己的能力做事情,這是基礎,但也成為了目前大多數管理者的誤區,有的管理者個人能力很強,事事親力親為,反而把自己累得精疲力竭,沒有體現出團隊的價值來,也限制了團隊的發展,因為管理者本人就是團隊的「天花板」。
  • 什麼是無分別心、無分別智?
    關於無分別心,無分別智,如何獲得無分別智等闡述有許多。最可惜的是有一部分人,看祖師語錄、佛經等,不看語言環境,不看無分別所指對象,發文要保持無分別心,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無分別等等。其實這些語言,只要認真思考、追究,就知道明顯不合道理、不合常識,活人是不可能做到的。關於無分別的種種說法,到底是什麼回事?先說什麼是無分別心?有情有八個識,又叫八識心王,也可以說有八個心,它們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意根、真心阿賴耶識。
  • 修慧才是智慧中的「王炸」
    智慧分為三種:聞慧、思慧和修慧。聞慧是通過聽聞產生的智慧,思慧是通過思維產生的智慧,修慧是通過修行產生的智慧,三者各不相同。你雖然有了一些聞慧,道理通達,感覺良好,似乎小有成就,但是聞慧的力量微乎其微,好比大炮雖然在戰場上可以對抗敵人,但殺傷力有限。還有些人在小的對境面前尚可以控制情緒,能應付自如,但遇到大事則心慌意亂、手足無措。
  • 根本智是空性不可得,吃一塹長一智是後得智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具有兩大智慧:一是空性不可得靈知清淨空心,二是能隨緣應機千般妙用的活思想。根本智是明了萬法皆空、皆幻、皆不可得的般若空心慧,後得智是在明了通達萬法皆空、皆幻、皆不可得之理的基礎上,又能隨緣應機所妙用的心念。
  • 李熙蓉:學能生慧,慧能生智,智則思辨
    對中國企業家來說,通過學習儒家思想中的治家與經商之道,從歷代的興亡史事汲取經驗與教訓,從其中思想主張中探尋智略與真理,用以不斷地開啟自身的智慧,可以用這種智慧去逐步實現自己的價值追求、人生目標,最終成長為中國新一代企業家。
  • 淨空法師:【福慧雙修,主修功德,助修福德】
    我們學佛要福慧雙修,功德、福德都應該修,只修功德不修福德,沒福! 佛經上有個故事說,「修慧不修福,羅漢託空缽」。證得阿羅漢果,那是功德,但是沒有福報,去託缽沒人供養他,沒福!反過來,「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
  • 根據佛教的教義,什麼是「智慧」與「慈悲」
    問:我常聽到佛教徒談智慧與慈悲,這兩樣又有什麼意義呢? 答:一些宗教認為慈悲或愛(這兩者是非常相似 的)是最重要的精神素質,卻對智慧置之不理。結果你 可能成為一個好心的傻瓜,一個心地善良卻沒什麼智慧 的人。
  • 從Dream It Possible到Make It Possible,華為「智IT 慧未來」的...
    企業的關注點,將從資源有效利用到如何支撐業務發展,從成本效用到價值創造。華為如何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並Make it possible?1智能時代的創想,華為要做智能社會的使能者和推動者 在基礎設施領域,提供智能化的創新和升級,是大勢所趨。
  • 如何理解「修慧不修福,羅漢託空缽。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
    修慧不修福 羅漢託空缽修福不修慧 大象披瓔珞福慧具足佛是:福慧兩足尊,亦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覺者。以佛法淨化人生,建立完善的人格道德生活,並以福慧雙修,解行並進,悲智雙運、通達理圓融、事圓融、理事圓融、事事圓融的圓滿境界。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如覓兔角,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平日所學、所聞、所習的佛法要真正落實融合生活之中,才能算是生活佛法化,才是真知力行。
  • 太極智旅:用「網際網路+」為旅遊安上智慧的「芯」
    作為中國領先的智慧旅遊解決方案和服務提供商,太極智旅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成為國內領先、世界知名的旅遊行業智慧化解決方案供應商,服務於城市、區域的智慧旅遊平臺建設,在智慧營銷、智慧管理、智慧服務以及智慧體驗四個方面形成了系統化解決方案。   赤水河谷的智慧旅遊綜合服務平臺、西安的旅遊基礎數據系統……如今,太極智旅的觸角已經遍及神州大地,太極智旅的產品也正給遊客帶來更加便捷的旅遊體驗。
  • 華為智選車載智慧屏評測:樹立車載產品新標杆 真正感受智慧出行
    為了使車主能獲得更加智慧便捷的行車體驗,華為在本月21號正式發布了華為智選車載智慧屏,那麼這款產品究竟能不能讓出行變得更智能,實際表現又如何?需要注意的是,華為智選車載智慧屏的屏幕解析度達到了1920*720,也就是說PPI達到了230。這是什麼概念呢?燕山派另一輛車的車機導航屏也在8英寸左右,但是它的解析度僅為130左右,華為智選車載智慧屏的細膩程度好的不止一點點,真可謂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具足什麼條件,才是正法道場!(住真實慧有聲書系列第九篇)
    那麼具足什麼條件才是正法道場呢?  依據佛經修行,受持大乘經典,講經說法,幫助眾生一門深入,專精修學,聽經明理,開啟與自性相應的真實智慧,破除無明,深信三世因果,不迷信,不邪信,明信正信佛教,明白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按照佛在經中的教戒真修真幹,幫助廣大眾生修到真實功德,化解災難,消除業障,增福增慧,離苦得樂,得到真實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