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屬東印度公司,擁有萬人以上僱傭兵統治臺灣38年,還發行貨幣

2020-12-23 騰訊網

談秦說漢(242)荷屬東印度公司,擁有萬人以上僱傭兵統治臺灣38年,還發行貨幣

大航海時代,除了臭名昭著的鴉片販子英屬東印度公司,還有更牛逼的跨國股份制荷屬東印度公司。荷屬東印公司鼎盛時在世界各地擁有幾萬名員工,還有一萬多人自行組建的僱傭兵軍隊,可自行發行貨幣,還有權與其他國家籤訂殖民條約

17世紀初,當歐洲的大航海時代讓葡萄牙人發現了印度這片「富饒的大地」時,歐洲列強爭先恐後地來到這裡爭搶資源,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間甚至大打出手。其實荷蘭的商人早在16世紀末期就到了這片土地,已經開始在印度開設貿易公司。

公元1602年,為了避免本國的商人之間的惡性競爭,14家荷蘭人的公司合併成了聯合東印度公司,一批手握實權的人物組成了該公司高層的董事會。不過權力最大的,都集中在董事會其中17個人的手中,被稱為「十七紳士」,開始了海上轉運。

荷屬東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國特大公司,也是第一個發行股票的公司,政府持有股份,為戰爭支持薪水。荷屬東印度公司被允許代表本國與外國籤訂條約,鑄造貨幣,建立殖民地等權利。平均每個海外據點有2500名員工,1200名船員。

荷屬東印度公司總部在印度的巴達維亞,開始的時候在印度只是掠奪資源跟亞洲人做生意。後來東印度公司的總督科恩變得越來越殘暴,開始使用武力在其佔領的地區變本加厲地掠奪與擴張,為了壟斷產業,驅逐當地的原住民,甚至殘忍殺害。

葡萄牙人曾經是印度最早、最大的殖民勢力,但最終也幹不過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大量的資源被壟斷到了荷蘭人手裡。荷屬東印度公司不斷擴大自己的貿易據點,在孟加拉、馬六甲,甚至是中國沿海地區,最後又把貪婪的目光瞄向了寶島臺灣。

早在17世紀20年代,荷蘭東印度公司就已經在澎湖列島建立了貿易的據點。但當時沒有得到明朝的許可,雙方交涉失敗後,明朝派出軍隊將荷蘭人趕走。灰頭灰臉的荷蘭人卻將據點轉移到了人口更多的臺灣島,當時臺灣還沒有被明朝實質管理。

荷屬東印度公司佔領臺灣後,將其作為對中國、日本、高麗等東南亞諸國據點的樞紐,壟斷了西班牙與中國間的貿易。大量地輸出砂糖、鹿皮、鹿肉、大米等資源;並將荷蘭的金屬、藥材;巴達維亞的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鴉片、錫、鉛;中國的絲綢、陶器、黃金運到臺灣傾銷。對臺灣的產業發展帶來嚴重的傷害。

荷屬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量的輸出和轉運貿易為自己帶來了豐厚的利潤,讓公司的股東們腰纏萬貫,快速暴富。而當時在臺灣做生意的,除了荷蘭人外,還有日本人。為了自身利益,荷蘭人與日本人之間也經常大打出手,最後荷蘭僱傭兵勝出。

荷屬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強取豪奪、胡作非為了38年。公元1661年延王府鄭成功率領25000名兵將,分乘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冒著驚濤駭浪,越過臺灣海峽,乘海水漲潮之際開進鹿耳門內海,在禾寮港登陸,進攻荷屬東印度公司的僱傭兵。

荷屬東印度公司的僱傭兵武裝當然敵不過明朝鄭成功的正規軍隊,只好交出武器乖乖投降了,被荷蘭人侵佔了38年的臺灣領土,終於又回到了中國人民的懷抱,結束了荷屬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經營,開啟了大明王朝鄭成功對臺灣的統治時期。

荷屬東印度公司曾經是天下最賺錢的股份制公司,到了17世紀70年代,荷蘭東印度公司擁有100多艘商船,數十條戰艦,幾萬名員工,還有超過10000人的僱傭兵武裝力量。但他們能獲利豐厚的根本原因卻是掠奪印度及東南亞各據點的人民。

到了18世紀末期,荷蘭東度印公司與英屬東印度公司為了在印度的殖民權力不斷爆發戰爭,各自損失很大。而英國人最先完成了產業革命,各國對亞洲的商品需求量逐漸減少。加上東印度公司在國際上的口碑很差,荷蘭政府宣布將荷屬東印度公司解散。

荷屬東印度公司每佔領一個據點,都會利用手中的僱傭兵武裝力量對當地進行殖民掠奪,壓榨百姓的剩餘價值,將該據點的資源轉運到其他地方傾銷。同時又將其他地方的廉價資源轉運到當地傾銷,獲取利益最大化。當地百姓遭受雙重盤剝,苦不堪言,是活生生依附在人民身上的吸血蟲。

2020/10/25

相關焦點

  • 財富溯源之貨幣之荷蘭東印度公司
    1492年,哥倫布到了中美洲的西印度群島,他以為那裡就是印度,後來發現了真正的印度後,歐洲人為了區分美洲的加勒比群島和印度,便稱美洲為西印度,真正的印度為東印度,還包括東南亞和東亞諸國。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於1602年3月20日,因十八世紀荷蘭與英國之間的戰爭不斷,兩國在1780-1784年間的戰爭,導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經濟出現危機,於1799年12月31日關閉。公司擁有組建僱傭軍、發行貨幣,與其他國家訂立條約,對殖民地地實行殖民與統治的權力,本質上是披著貿易外衣實為掠奪和殖民的半政府商業組織。
  • 侵佔臺灣38年的荷蘭殖民者,原來只是一家公司
    歷史上,荷蘭也是殖民主義的受害國,曾先後受到哈布斯堡王朝、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的殖民統治。荷蘭獨立後,很快發展為17世紀全球航海和貿易強國。1602年,在荷蘭聯省共和國大議長奧登巴恩維爾特的主導下,荷蘭成立了聯合東印度公司。由於得到國會授權,東印度公司的特權令人瞠目結舌。
  • 【知在行前】荷蘭東印度公司——跨國金融貿易帝國
    這一點,還可從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全稱:「聯合東印度公司」看出。實際上,荷蘭東印度公司於西方殖民事業中的開創性,並不在於它法律層面的成立點,到底是早於還是晚於英國,而在於其模式上的創新。簡單點說,包括英國在內的各國「東印度公司」,在運行模式上實際都是在模仿荷蘭東印度公司。並且由此自身內部環境的限制,這些模仿行為都沒有達到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業高度。
  • 隆文人蕭耀昌:荷屬東印度群島同盟會早期領導人、愛國僑領
    中國同盟會證書  1907年始,汪精衛、張俞人、吳文波等人先後前往荷屬東印度群島(今印尼)各地組織同盟會分會,為避免當地政府耳目,先後成立寄南社、書報社等革命組織,並在各地設立書報社,以作聯絡。蕭耀昌先生(1907年)  蕭耀昌是荷屬東印度群島一帶有名的醫生,經營多家「中國藥房」,富甲一方。參加革命之初的蕭耀昌積極為同盟會捐錢捐物,並多次參與組織同盟會的各類活動。
  • 西方史: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英國東印度公司之間的爭端
    引言在整個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英國東印度公司一直在與中國澳門地區的葡萄牙人以及馬尼拉的西班牙人爭奪與中國人貿易的商機。1644年清兵入關以及先前的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都使得中國的內陸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與對外貿易遭到嚴重破壞。在清朝建立以後不久,又在1678年至1682年爆發了「三藩之亂」。
  • 這個聽了無數遍的東印度公司到底牛在哪?
    ,起點可以上溯到荷蘭制霸東印度群島期間,在葡萄牙、西班牙雙雄爭霸之後,緊隨其後崛起的全球性殖民大國,是16世紀末從西班牙統治中獨立出來的尼德蘭地區,那時候還被稱「荷蘭共和國」。成立於公元1602年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承擔著荷蘭在南洋擴張的歷史使命。事實上,荷蘭人以純商業模式進行海外開發的起點,還要早於這個時間點。在公元1595年-1602年期間,荷蘭商人先後成立了十幾家進行東印度貿易的公司。精明的商人眼中並非只有競爭,更會看到因為減少競爭(形成壟斷)而產了的超額利潤。在政治家的建議下,各自為戰的荷蘭商人們,很快以股份制為基礎,建立了統一的「荷蘭東印度公司」。
  • 西方史:荷屬西印度公司與美洲殖民地的經營
    引言為了打破西班牙人在大西洋海域、西印度群島以及中美洲的貿易和軍事壟斷地位,荷蘭人決定以建立東印度公司的方式建立西印度公司。「西印度」一詞的出現,最初可能是因為1492年哥倫布抵達今天的加勒比海一帶的時候,錯將那裡當作印度而造成的;直至達伽馬到了今天南亞次大陸的印度以後,人們才確認了哥倫布的誤解。
  • 西方史:淺析東印度公司成立以後產生的影響
    由聯省議會頒發的特許狀賦予公司從最初設立起至以後的21年中擁有從好望角到麥哲倫海峽的貿易壟斷權,還有在海外設置法庭和法官、締結條約與宣戰、修築要塞和據點、武裝艦隊設備和鑄造硬幣等重大權利。除荷蘭國家的貨幣以外,該公司可以發行屬於自己的貨幣。
  • 荷蘭侵略者在臺灣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
    荷蘭侵略者在臺灣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 時間:2001-04-10 17:47   來源:   荷蘭殖民主義者在臺灣的統治長達38年。在這38年中,他們採取軟硬兼施的手段進行殘酷統治。
  • 略談明末清初荷蘭對中國臺灣的侵略
    若論外國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最早當屬荷蘭。1588年,七個省份聯合起來,宣布成立荷蘭聯省共和國,這是一個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國家,共和國第一次出現在人類歷史之中。雖然直到1648年西班牙才正式承認荷蘭的獨立,但是,荷蘭自從獨立起,就迅速走向了霸權。
  • 英國東印度公司與茶葉貿易
    這些年它在全世界的許多地方開拓殖民地。在此過程中,它一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最大的跨國公司。可以有充分的理由稱其為「宇宙巨無霸商業協會」。當伊莉莎白女王於1600年向東印度公司頒發皇家特許狀時,她將東印度的全部貿易權——這份授權正如公眾期望的那般充分和寶貴——授予東印度公司。在它存在的頭一個世紀,它從東方購入大批香料和紡織品,並在倫敦出售。
  • 1624年,荷蘭人為什麼來臺灣?
    荷蘭人東來路線圖1624年是臺灣歷史上很關鍵的一年,這一年,荷蘭人來到臺灣島,開始長達38年的統治。為了與西、葡抗衡,荷蘭「國家會議」同意聯合這20多家公司,1602年以股份有限公司形態成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壟斷東印度地區的香料貨源,通過香料貿易,荷蘭的財富不斷累積,因而進入富裕國家之林。同樣為了香料生意,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的兩年前,英國就已成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東印度究竟是指哪裡?
  • 東印度公司:一個存在了200多年的公司,它是如何主宰一個國家的
    英國東印度公司與現代公司不同,它不僅能賺錢,還一度擁有軍事和行政權力,可以調動軍隊、鑄造貨幣,對殖民地實行統治。當時歐洲各個國家都成立了東印度公司,而只有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擁有更大的優勢,所以發展成了一個巨無霸。那麼東印度公司從誕生到消失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呢?
  • 英國東印度公司,真的是個公司嗎?它到底牛在哪兒
    圖:National Geographic難以想像的是,雖然東印度公司的存在長達近三百年,其中的250年也基本上完全控制住印度與遠東的所有事物,但其實一開始英國政府只給了它十五年的特權而已。位於利德賀街(Leadenhall Street)的東印度大樓(East India House)1601年3月,英國東印度公司展開了首航。這隻商隊由四艘船所組成,參與人員達500人以上,並配備了110門大炮。首航的目的地是東南亞的麻六甲海峽一帶,最後於1603年冬季回到了英國。
  • 明朝末年荷蘭是如何佔據臺灣的
    1601年前後荷蘭東印度公司數次前往廣州希望開展貿易。但都被當時的明朝以沒有朝貢關係拒絕。 荷蘭東印度公司 無法開展正規貿易,荷蘭東印度公司只能私下裡進行走私貿易,甚至襲擊來往廣州的葡萄牙,西班牙船隻搶劫貨品。
  • 大航海時代 | 17世紀全球貿易鏈中的臺灣島
    不過,發生在1652年一次事件,讓荷蘭人開始在赤嵌地區構築軍事據點。除了荷蘭人以外,主要來自閩南地區的的大陸移民,以及原住民是當時臺灣島的兩大群體。17世紀中,荷蘭統治下的臺灣,擁有的大陸移民數量約在2萬人左右,其中四分之一居住在赤嵌城地區。應該說,荷蘭人與大陸移民之間,曾經有過一段不錯的合作期,畢竟荷蘭人需要人力來幫助他們開發臺灣。
  • 見微知著:從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處境變化,看日不落帝國的興衰
    波斯頓傾茶事件暴露了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一系列問題,而自此以後,英國東印度公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波士頓傾茶事件 波士頓傾茶事件發生的直接原因是該年6月英國議會制定的《救濟東印度公司條例》。這一條例為了挽救財務狀況惡化的英國東印度公司,給予公司不經由英國本國而直接把茶葉運入殖民地進行銷售的壟斷權利。
  • 史料 | 從中國粵西南到荷屬東印度: 一份豬仔證所見之錫礦勞工史
    1935年陳雲初回到家鄉,一次擬從香港返回邦加錫礦時,內心躊躇而折返。待到1936年回到邦加,下次回鄉遠在十年之後。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佔領荷屬東印度,邦加錫礦工作環境變得惡劣,不僅工錢減少,日本人更虐打工人。陳雲初腳部受傷後仍被強迫勞動,發炎拖延多日才能到荷蘭人醫院治療。陳雲初一直與舅公保持聯絡,由於不識字,寄送金錢和傳遞信息都靠往來兩地的人捎帶。
  • 荷蘭史:分析荷蘭東印度公司職員的主要類型
    荷蘭國家與荷屬東印度公司 並非一體,不過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英國東印度公司不同,公司的色彩稍微強烈一點。荷蘭政府在公司成立的交涉中扮演著協調者的角色,各都市的政界有力人士,也都投資了以都市為單位所設立的公司分部。除此之外,公司的幹部也必須宣誓效忠荷蘭議會,返回的船隊也有向政府報告的義務。」
  • 令印度五味雜陳的王朝,曾統治印度317年,還帶走了兩個國家
    印度號稱文明古國,不能否認古印度有悠久的歷史文明,但印度古代並不是一個完整國家,實行種族等級制度,一直沒有國家概念,各個部落林立,即使部落偶爾被大部落兼併,始終保持著「逆來順愛」態度。印度歷史上真正實現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當屬成吉思汗後裔巴卑爾建立的莫臥兒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