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的瑾妃用楷書記的帳單,這字體讓現代人汗顏,遠勝許多書法家

2020-12-14 有知社

現代社會來說已經很少有人能夠靜得下心來好好的練字了,但在古代來說,稍微有些條件的人家都會要求練字。古代的書法家更是數不勝數,即使是清末年間的書法家也不少,比如說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現代曾經流傳出他當年考試的手寫體,那一手小楷比列印出來的還漂亮。不可謂不令人驚奇啊,現代書法家恐怕都難以比過。在之前也流傳過瑾妃曾經用小楷記的帳單,這個字跡雖比劉春霖的稍差些,但依然是比現代絕大多數人甚至是很多書法家都要好的。

清末的瑾妃也就是端康皇貴妃,她是他他拉氏家族的人,傳說中盛寵的珍妃是她的妹妹。除她們兩姐妹之外,光緒的後宮也只有一個皇后,這個皇后還是光緒不願意娶的隆裕。光緒十四年(1888年),光緒選妃上只選了十五歲的瑾嬪和十三歲的珍嬪。慈禧不想讓妃子多了來分侄女的寵愛,雖然說隆裕本來就無寵。隆裕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光緒跟慈禧又是一種對立的關係,而且隆裕的相貌並不是很好,所以不受寵也是自然的。

進宮之後瑾嬪住在永和宮,珍嬪住在景仁宮,雖說是兩姐妹,但是瑾嬪跟隆裕同樣不受寵。她並不在意這些,只是安安靜靜地待在自己的宮裡打發日子。後宮女子的日子何其不難熬,隆裕整日的伺候慈禧,而瑾嬪相對好一些。古代的貴族女子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瑾嬪也不例外,她閒著沒事的時候就以丹青書法來自娛自樂。

倘若是這時光緒走進瑾嬪的宮中一定會驚訝地發現,永和宮的盆景擺設上都有精緻的鐘表和花鳥人物,因為瑾嬪喜歡收集這些。說起來瑾嬪跟妹妹的關係並沒有因為妹妹受寵變差,反而兩姐妹閒暇時光也經常一起讀書,她們都喜歡紅樓夢,所以還曾一起邀請畫師去長春宮繪製紅樓的壁畫。這兩幅她記錄帳單的字是為數不多留下來的,上面詳細地記載了她每日銀子的支出與收入。

從其中來看隆裕還賞了她不少東西,她的這一手字同樣是非常好的。字跡到現在都還很清晰,娟秀又乾淨,其實這也是她練習多年的結果。瑾妃練習書法一方面是打發無聊,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她真的喜歡了。除了這些,她還比較喜歡吃,時常讓人去宮外買天福號買醬肘子吃。這樣看來,想必天福號的醬肘子一定是很好吃的了,而且因為瑾妃喜歡吃,所以她宮裡的小膳房是做得最好的,王公舊臣對於她賞賜的飯菜都比較喜歡。

瑾妃的一生過得與世無爭,她未必過得不幸福,雖然沒有光緒的寵愛,但是吃穿不愁。因為無寵,她也甚少會被慈禧刁難,只是偶爾會因為珍妃受到牽連。晚年的時候瑾妃也過了一段風光日子,當時的隆裕還有慈禧、光緒都去世了。登基的溥儀會叫她皇額娘,每年過節都會跟她一起過。民國十三年(1924年),她剛跟皇室成員過了中秋節後,因為受了風寒,病了五天就去世了。葬在光緒皇帝的崇陵妃園寢,以端康皇貴妃的身份下葬,諡號溫靖皇貴妃。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德宗實錄》

相關焦點

  • 清末瑾妃用小楷書寫帳單,字體遠勝許多書法家,讓現代人膜拜
    上列書法家眾多,不知大家是否有所發現,清一色的男性。當然,這並不代表古代就沒有傑出的女性書法家,只是在封建社會,有更多的男性能夠閱讀和寫作。大家都很熟悉的王羲之,他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書」,他的老師是誰?女書法家衛夫人啊!
  • 女神林徽因的字跡曝光,這字體讓現代人汗顏,遠勝許多書法家
    其實,女性寫字較之於男性,更難掌握力度,若是輕了,字就飄了;若是重了,又顯得有一股蠻勁,這也是為何男性書法大家遠遠多於女性的原因。 再看林徽因的第二幅字,這是林徽因寫給梁思成二妹梁思懿的詩稿,這時候的林徽因已經和梁思成結婚,梁思懿也經常去他們家裡做客,林徽因很喜歡活潑可愛的梁思懿,經常和她聊天,於是寫下此詩送給小姑子,由於是女孩子之間送的小詩,所以林徽因並沒有特意將字寫得很工整,較之《李成江村秋晚》,這首小詩反而充滿了俏皮感,字也有些圓潤。
  • 錢學森96分試卷曝光,這字體令現代人膜拜,遠勝許多現代書法家
    在高考中,賞心悅目的字體書寫,毫無疑問能夠博得閱卷老師的欣賞,很可能在主觀題中大方地給出高分。同時近年來有許多「印刷體」爆紅網絡,比如衡水中學的印刷體作文,小學生印刷體作業等等。
  • 清朝最後一位狀元考卷曝光,這字體讓現代人膜拜,遠勝許多書法家
    「無譁戰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這是歐陽修描繪的科舉考試場景,緊張而又肅穆,滿堂靜不可聞,唯有落筆的沙沙聲。隋朝時期,科舉制度正式創立,由此打破了寒門子弟和貴族子弟之間的界限,世間讀書人也擁有了一展才華的場地。
  • 科舉最後一名狀元的答卷,這字跡讓現代人膜拜,書法家看到也汗顏
    而在古代科舉考試中(主要指明中期以前)科舉閱卷人也是先看字再看文章,要是字不好的話,這篇文章內容再精彩,也是要受負面影響的。 再加上科舉考試的結果直接與個人前途掛鈎,古代的讀書人基本都下了多年的苦功夫來練字,練什麼字呢?小字,準確來說是小楷,現在用毛筆寫小字的人不多了,但如果想寫好硬筆字,先用毛筆臨摹小楷字帖,絕對是不錯的選擇!
  • 一位清朝大臣的書法,字體端莊嚴謹,讓很多書法家感到汗顏!
    說到書法,大家並不陌生,從古至今出現很多書法家,書法作品也是讓人稱讚不已。但是有一個人名氣不大,書法功底卻很深,他的書法讓很多書法家感到汗顏。這個人就是張百熙,他是清末大臣,一生勤勤懇懇。雖然張百熙並不是以書法為業,但是他的書法絲毫不遜色於書法家。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書法家用大拖把寫巨幅書法,動輒幾十平米,最後讓人看不懂。還有用噴墨書法,一邊寫一邊大吼,唯恐別人不知道他如何運筆,最後寫完墨色淋漓,最後大家直呼看不懂。如果這些書法家看大張百熙的書法,會不會感到汗顏呢?張百熙的書法布局合理,在字與字之間的布局疏朗,字之間的距離平均得當。
  • 清朝瑾妃用小楷寫的記帳單,怎麼樣?
    瑾妃(1873-1924),姓他他拉氏,為禮部侍郎長敘之女、清朝末年光緒皇帝的妃子,其妹是珍妃。光緒十四年(1888年),在光緒帝的選後大典上,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時入選,成為光緒皇帝的妃子,並在隔年元月行大婚禮。
  • 一位清朝大臣的書法,字體端莊嚴謹,讓很多書法家感到汗顏!——張氏名人故事
    說到書法,大家並不陌生,從古至今出現很多書法家,書法作品也是讓人稱讚不已。但是有一個人名氣不大,書法功底卻很深,他的書法讓很多書法家感到汗顏。
  • 清朝太醫手稿曝光,這字體令現代醫生汗顏,遠勝許多書法家
    草書是書法界最不能被大眾欣賞的書法,很多人都認為這就是純粹的鬼畫符,在網上有著這麼關於草書一個段子,說全國最優秀的草書作品不在任何一家博物館中,而是在各大醫院醫生開的處方單上。 這只是一個網友編出來的段子,但是現實生活中醫生開的處方單上的字跡確實是非常潦草,常人難以辨認。
  • 最後一位狀元考卷被發現,字體讓現代人汗顏,字跡遠超許多書法家
    同時,劉春霖也是一個愛國人士,日本為了更好地控制中國,想要找劉春霖擔任偽滿洲的教育部部長,但是劉春霖並沒有答應日本,而是嚴詞拒絕了這一官職。結果被日本人抄了家,受盡屈辱。從這裡可以看出,劉春霖雖為一介柔弱書生,但是民族氣節還是很高的。從此,劉春霖在家潛心學習,與外界幾乎沒有接觸。
  • 許多人強調字體要「橫平豎直」,眾多書法家為何堅決反對?
    但是,由於時間緊、任務重,許多同學沒時間通過練書法將字體改善,那該怎麼辦呢?不要著急,一位至少改過一萬篇作文的老師指出,考場字體想不丟分應注意七個字!能做到這七個字,你的作文在考場上就不至於丟分了!下面我來簡單解釋一下這七個字。一 橫平豎直考場字體的要求是工整(清楚、易識、整潔),這個工整跟書法之美是兩碼事。書法中的唐人張旭、懷素的「狂草」是藝術中的珍品,然而拿到考場上老師認不清你寫的是啥,那就遭殃了!再如拿唐代著名書法家孫過庭的書法與田英章的比較,許多人竟說田字更好看。
  • 瑾妃:身寬體胖,最愛吃豬肘子,一生氣罵死了皇帝的生母
    按說這樣的一種境遇在當時的後宮之中是度日如年的,然而瑾妃卻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最為精彩的人生,成為了晚清後宮嬪妃中最大的贏家。光緒十五年的選秀大典是清王朝歷史上舉行的最後一次選秀大典,在這次選秀大典上,瑾妃他他拉氏與妹妹珍妃一同獲選,成為了光緒皇帝僅有的兩位妃子(時為瑾嬪和珍嬪),雖然瑾妃成功入選,但是這並不能說明瑾妃被光緒皇帝所看重,因為這場選秀大典的結果,都是光緒皇帝的「親爸爸」慈禧太后一手導演的,瑾妃姐妹的獲選也是慈禧太后一手安排的結果。
  • 臺北故宮博物院裡國寶雲集,來看看光緒瑾妃的翠玉白菜,嘆為觀止
    翠玉白菜是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白菜上面雕刻著精美的螽斯(蟈蟈)和蝗蟲,代表多子多孫,是光緒皇帝妃子瑾妃的陪嫁品。白菜象徵著姑娘家的清白,也寓意家庭的合美。平時人多的時候要想親眼看看這顆翠玉白菜,要排好長時間的隊。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的寶貝以中小型為主,因為這些國寶都是蔣介石敗走臺灣時期從大陸帶過去的,大型的寶貝不好運輸。
  • 鞏俐為《中國女排》題字,字裡行間洋溢著青春氣息,令書法家汗顏
    古時佚名《我本戲子無情勝有情,怎配青梅煮酒筆墨丹青》,道盡了古今文人騷客與戲子之間的愛恨情仇,而在現代,明星大放異彩,書畫淪為小眾,但仍有許多明星書畫家存在,雖然有些附庸風雅的嫌疑,但也有真物質存在,鞏俐就是其中之一。
  • 93年前的今天,逼死皇帝親媽,早餐要吃醬肘子的胖娘娘瑾妃去世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93年前的今天,逼死皇帝親媽,早餐要吃醬肘子的胖娘娘瑾妃去世【姐妹同時嫁給皇帝】1873年10月6日,瑾妃出生。父親為禮部侍郎,他他拉氏,滿洲鑲紅旗人。她有一個小2歲的同父異母妹妹,也就是珍妃。1888年(15歲),在光緒皇帝的選後大典上,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時入選,成為光緒帝的妃子。
  • 趙子昂的一幅行書作品,於日本東京問世,此作令當今書法家汗顏
    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趙子昂《臨蘭亭序及十三跋》巧的是,一路同北上的好友吳森亦恰好有一本《定武蘭亭》,有著兩本書,這漫漫北上之路,趙子昂的生活變得有趣、充實了起來,他仔細比照這兩本《定武蘭亭》,細細鑽研
  • 晚清真實老照片:圖2氣勢強大的瑾妃,最後一張慈禧的弟弟!
    晚清真實老照片:圖2氣勢強大的瑾妃,最後一張慈禧的弟弟! 圖為晚清時期的滿族女子,頭戴「大拉翅」、腳穿「花盆底」鞋,這些裝扮都是貴族的代表,由此可見這兩位應該是王宮裡的福晉。
  • 錢學森96分的試卷曝光,字體清秀堪稱「印刷體」,遠勝許多書法家
    ——馮·卡門 1936年,世界級科學家卡門迎來了一個特別的學生,這名學生是個中國人,目光如炬,眉藏英氣,嘴角常帶的笑意卻又讓他顯得十分謙遜。 但錢學森傳奇的一生卻遠不止於此。
  • 聽老宮女回憶,光緒和珍妃的故事,宮裡是如何召幸妃子的?
    這是最受歡迎的待遇,別人羨慕。再說一句,這和後宮絕同,主要是身份不同。在戊戌之前,光緒愛的珍妃總是這樣,她穿著男裝等待呼籲。因此,嫉妒珍妃的人說珍妃幹預了朝政,服裝不符合宮廷制度,喜歡女性穿男性服裝,等等。老太后也為此下過詔書,申斥過珍妃。其實這是隆裕嫉妒的原因,也包括瑾妃。老宮女說這些都是風聞,不能說實話,記住光緒的事情很少。
  • 農民右手殘疾,左手苦練楷書30年,書功甚佳,讓書法專家汗顏!
    農民書法家仕金正在當代,農民書法家可謂層出不窮,也給書壇增色不少,因此常有人說「書法高手在民間」。這其中,就包括當代知名的左手書法家仕金正同志。屈指算來,仕金正同志苦練楷書至少已有30年,成就非凡。更令人羨慕的是,他的左手楷書被中華字體庫所收錄,完成了他一生中的一大心願。也許有人會問,出生於1963年的仕金正同志,不過是山東莒縣庫山鄉仕家溝的一位農民,文化程度也不高,為什麼他會用左手寫字呢?說起來,這其中的緣由實在令人辛酸。據了解,仕金正19歲那年,曾在某磚廠上班,因為一次意外事故,他的右手被機器絞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