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兵骨骼開始裝備,負重20公裡,高原山區輕鬆行走!

2020-12-23 直擊追蹤

單兵骨骼開始裝備,負重20公裡,高原山區輕鬆行走!

在電影《明日邊緣》中,比爾-凱奇少校為了對抗入侵地球的外星生物,穿著比自己重幾十倍的重型機甲。這種機甲在電影中的作用就是無限放大人體功能,實現人體以前無法承受的重量,無法負重,無法達到的奔跑速度等。雖然目前人類的工業技術無法製造出這樣的機甲,但是一些簡單的機甲類裝備還是可以製造出來的,比如單兵骨架。

目前,有工業實力的國家都在研究單兵骨架,這種骨架雖然遠不如電影中的人造機甲先進,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士兵的行動速度、負重能力和在山地等崎嶇地形中的行動能力,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對單兵骨架的研究已經有十幾年了,那麼我們在這個領域的進展如何呢?

近日,央視報導的一則新聞顯示:國產單兵骨架系統技術成熟,已開始進入實際裝備階段。通過報導畫面可以看出,這種國產單兵骨架系統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重量,增強士兵在高負荷下的負重和機動性,特別適合一些崎嶇的高原山地,穿上這種單兵骨架系統,負重20公斤也能輕鬆移動。可攜式骨架系統研製的難點在於如何減輕系統本身的重量,如何實現關節的靈活轉動和彎曲,以及小型動力系統的應用。

早期的單兵骨架系統的主要材料一般為鋼或鋁,動力系統為液壓動力缸,對於單兵骨架來說太重了,液壓動力缸傳遞的動力有很大一部分用來抵消自身的重量,而最新的單兵骨架採用了大量的複合材料,並且動力系統升級為微型永磁伺服電機,使得整個系統更加輕巧,動力更強。

雖然目前武器裝備進入無人化階段,甚至未來六代機也開始向無人化發展,但對於最基礎的地面作戰部隊士兵來說,無人化裝備仍然只能作為輔助工具,士兵對戰場環境變化的判斷和靈活處理能力不是無人化裝備可以比擬的,所以各國仍然在尋找提高單兵作戰能力的方法,各種單兵作戰系統和單兵骨架都是有效的途徑。未來,單兵骨架將是一個發展方向,隨著技術的提高,未來裝備單兵骨架的士兵 "日行千裡 "的武力 "或不再是幻想,而是真的可以實現!"。

相關焦點

  • 國產單兵骨骼已經成熟!負重20公斤山區輕鬆行走!
    單兵骨骼的主要作用是放大人體機能當前,有工業實力的國家都在對單兵骨骼進行研究,這種單兵骨骼雖然遠不及電影中人工機甲那樣先進,但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士兵的行動速度、負重能力和在山區等崎嶇地形的行動能力,根據當時公開的數據顯示:這套單兵骨骼系統的最大負重能力為50公斤,在負重30公斤的情況下,可以幫助士兵以每小時5公裡的速度連續行走20公裡,並且會非常輕鬆不會有疲勞的感覺。
  • 負重70公斤,西藏高原解放軍再獲神器,單兵外骨骼實戰部署!
    美國科幻片《明日邊緣》大家如果有看過的話,阿湯哥一身外骨骼裝備特別顯眼,集武裝、負重、彈跳增強等為一體。在打怪升級中表現優秀,當然現實中外骨骼也不再稀奇,只不過性能方面還沒有這麼「高檔全面」。目前國內外都有同類同品,根據需求不同在性能上有所區別,主要還是以負重增強物資運送為主。
  • 新單兵裝備配發,穿上帥氣又實用!
    「科幻裝備」——單兵外骨骼。另外,衛生員單兵外骨骼無需電源,設計巧妙,給衛生員減輕負重的同時,還能夠提高衛生員的戰場生存能力。在9日的央視軍事報導中,穿著單兵外骨骼的新疆軍區某師戰士表示,「背負20公斤左右……穿上這件衣服(單兵外骨骼)後,對膝蓋和腰有防護的作用,背囊的重量都撐在這個架子上,不會下到人身上。」
  • 西藏邊防戰士穿單兵外骨骼送貨
    (觀察者網訊)@央視軍事 12月9日發布消息稱,海拔5000米,西藏阿里,山高坡陡,邊防戰士送物資有了新利器——單兵外骨骼。它可以幫助戰士背起一個成年人體重的物資,還能有效避免腰部和腿部損傷。使用外骨骼的戰士稱,在背上20公斤左右物資情況下,重量全部在外骨骼上,不會下到人身上。
  • 「鋼鐵俠」震撼來襲:直擊陸軍「超能勇士-2019」單兵外骨骼挑戰賽
    參賽運動員身穿外骨骼搬運彈藥箱在比賽過程中士兵佩戴上外骨骼後需要負重25公斤,行走5公裡並且在有限時間內穿越7種障礙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在5分鐘內完成總重375公斤的彈藥箱搬運碼垛有了「外骨骼」的輔助負重一切都顯得尤為輕鬆
  • 直擊「超能勇士-2019」單兵外骨骼挑戰賽現場
    這次挑戰賽,共有7個比賽項目,主要圍繞外骨骼系統在單兵負重、機動、生存、防護方面的能力需求,設置了輕裝機動、負重行軍、物資搬運、彈藥裝填等科目,對外骨骼機動、減輕疲勞效果、適應複雜地形、障礙跨越等能力進行考驗。
  • 外骨骼裝備邊防軍,45公斤負重健步如飛,中國重新定義機械化部隊
    近日根據208所官方消息,國產外骨骼裝備首次在高原部隊試用,並且在基層部隊獲得了較好的反響,第1批訂單已經裝備完畢,後續大規模訂單正在預定中。這麼多年來,老大哥陸軍終於用上了高科技玩意。隨著海軍與空軍的裝備更新迭代速度逐步加快,陸軍更換作戰裝備的呼聲也愈發高昂。隨著希望多次落空,一陸軍甚至有自嘲道:空軍換裝殲20,海軍換裝型055,陸軍換新鞋。直到此次外骨骼裝備裝備西部邊境邊防軍,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陸軍所說的機械化不僅僅僅限於主戰坦克和裝甲車輛,士兵也要搞機械化啊。
  • 解放軍裝備單兵外骨骼,女兵力大無窮,背著男兵跑不費吹灰之力
    與此前更多用於測試和驗證階段的試做產品不同,根據報導,這款外骨骼的使用已經成為了該部戰地醫療演練的環節,說明它已經開始正式裝備部隊了,這也很可能是全世界第一款真正裝的實用化外骨骼系統。穿上外骨骼的女兵可以輕鬆背起男兵按照報導中的描述,原本不善於負重的女衛生員,在穿戴該型外骨骼裝備後,能夠輕鬆地背負140斤重的傷員快速轉移至後方,如果加上衛生員必備的單兵裝備,那意味著這套外骨骼也80公斤以上的載重能力,目前雖然僅僅展示了其運送傷員的能力,然而強大的負重能力讓它絕不僅僅可以用於進行後勤支援,還有著巨大的作戰改進潛力
  • 我軍單兵外骨骼已裝備多個型號,印方士兵你怕了嗎?
    而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未來單兵作戰系統,特別是單兵外骨骼裝備,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本來我軍十分積極於換裝新式重型裝備,對單兵裝備換裝卻不那麼積極,但是,總有一些人要來惹我們(比如印方),結果促使了我軍單兵裝備的快速研發和升級。單兵外骨骼裝備,就是其中的一種。12月11號,兵器工業集團208所發布消息稱,該所研製的單兵外骨骼裝備,已裝備我軍高原山地部隊。
  • 中國邊防部隊裝備單兵外骨骼!美國:我當年吹的那些牛,你怎麼當真了?
    根據資料顯示,該外骨骼系統總重小於五公斤,穿戴後人體最大承重可達70公斤,行走時可為肩部減重30%,站立時肩部減重50%,快速穿戴時間小於兩分鐘,快速解脫小於30秒。根據穿戴裝備的戰士反饋,在背上20公斤的物資後,重量全部由外骨骼承擔,不會下到身體上。
  • 我軍又出重磅單兵裝備,打造鋼鐵俠戰士:兩人搬起160斤武器箱
    近日央視報導,我軍無錫聯勤保障中心某部已經在報廢武器銷毀任務中應用了一種單兵機械外骨骼,兩人就能輕鬆搬運重達80千克的武器箱,這種任務以往需要4人協作,避免了長時間作業引發的腰部損傷風險。新聞視頻顯示這種機械外骨骼屬於先進的輕型動力外骨骼。
  • 國產單兵外骨骼有了新變化,與美國差距縮小
    當然了,要說科技含量比較高的單兵外骨骼,這些年我軍也研製出了不少產品,比如在2015年,我國就在中國軍民融合技術裝備博覽會上亮相了一款單兵外骨骼,這款外骨骼系統融合了多個傳感器,能夠管理微型液壓系統,並能夠在人與機器之間形成有效互動。
  • 國產單兵外骨骼再添新品,結構有了大變化!
    當然了,要說科技含量比較高的單兵外骨骼,這些年我軍也研製出了不少產品,比如在2015年,我國就在中國軍民融合技術裝備博覽會上亮相了一款單兵外骨骼,這款外骨骼系統融合了多個傳感器,能夠管理微型液壓系統,並能夠在人與機器之間形成有效互動
  • 戰鬥負重22公斤,一名最普通的美國陸軍士兵,身上都帶了啥裝備?
    美國在全世界當警察,參與的戰爭與軍事行動也是最多的,那麼今天就來簡單說一說美國陸軍的單兵裝備情況,看看他們會攜帶哪些裝備。 美國陸軍有三種負重形式,Fighting Load(戰鬥負重)、Approach March Load(行軍負重)和Amergency approach load(應急負重)
  • 西藏阿里邊防戰士穿外骨骼背20公斤爬高山
    來源:蔣蔣的兵工廠12月9日,央視一則視頻顯示,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邊防戰士已經裝備了新型單兵外骨骼,並且背負了20公斤補給物資向山上哨所輸送。這種外骨骼為純機械式助力系統,採用高分子材料與複合材料製成,重量小於5kg,可兼容身高1米65到1米85的人群,穿戴後人體承重可達70-80kg,行走時肩部減重30%,站立時肩部減重50-70%,負重上臺階降低人體大腿用力20%。
  • 電磁炮、單兵外骨骼、雙脈衝飛彈...只有在中國成真了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這款單兵外骨骼小巧輕便,在高原地區背著巨大行囊的情況下,完全沒有影響戰士們的行進速度。根據資料顯示,該外骨骼系統總重小於五公斤,穿戴後人體最大承重可達70公斤,行走時可為肩部減重30%,站立時肩部減重50%,快速穿戴時間小於兩分鐘,快速解脫小於30秒。根據穿戴裝備的戰士反饋,在背上20公斤的物資後,重量全部由外骨骼承擔,不會下到身體上。
  • 高原一線再現高科技,單兵防護系統配發到位,決不讓英雄受傷害
    據央視網最新消息,全新單兵防護系統於近日全部配發到了堅守在我國高原一線的士兵手上。這套用現代製造工藝開發出的最新成果,不僅提升了部隊人員的防護功能和即時戰鬥力,更彰顯出「科技強軍」的國防建設理念,使得「決不讓英雄受傷害」落實到了實處。
  • 減重行走訓練:腰椎間盤突出後應掌握的運動技能
    如果您已經面臨這個艱難選擇,請掌握這一項技能:減重行走訓練。何謂減重行走?我們先看一下解放軍的一個有科幻色彩的裝備:單兵外骨骼。單兵外骨骼,由美軍首先提出設想,不過,最先裝備野戰部隊的卻是解放軍。我們的單兵外骨骼如下所示: 據介紹,此外骨骼可讓人體額外負重100斤,也就是說,一個嬌小的女護士,也能輕鬆背起一位傷員快速行走。確實是很神奇的裝備。其基本原理就是負重並不是通過腰椎傳遞至腿部,而是通過支部傳遞到地面,從而分擔了腰椎壓力。 民用也有外骨骼(減重行走裝置,或者叫減重機器人),在運動康復領域有應用。
  • 士兵穿上外骨骼系統,印軍條件太差傷病大增,抱怨不公平!
    士兵穿上外骨骼系統,印軍難承受高原負重傷病大增,抱怨不公平!央視網最新消息,新型的單兵外骨骼系統已經開始配發給高原一線的士兵,部分士兵已經開始穿著這套系統執行巡邏和運輸任務。據悉這套全新的單兵外骨骼系統與美軍研發和使用的單兵外骨骼系統性能處於同一水平,但是其造價卻是美軍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具備了大範圍配備的條件。這種大兵系統最大的優勢是不需要電能支持,僅僅通過特殊材料和設計就能將差不多80%的負重全部轉移到地面。穿上這種外骨骼系統的士兵,個個都變成了大力士,能夠最大限度降低士兵的疲憊,保護關節等降低傷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