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拾萃】書法藝術的甘肅風景

2020-12-26 每日甘肅網

【文化拾萃】

書法藝術的甘肅風景

  趙望來

  中國書法歷史長河中,甘肅誕生了一批獨領風騷的書法藝術家,從東漢、兩晉至明清、近現代,他們的身影跨越時空,熠熠生輝。他們在書法道路上探索求變,發揚蹈厲,成為甘肅書法藝術的開拓者、傳承者;他們高揚的書法精神從黃沙漫漫的古代邊塞,走向現代文明浸潤的甘肅,形成了甘肅書法文化的獨特風景。他們就是張芝、索靖、朱克敏、魏振皆等。

  張芝:「臨池」磨礪,書法巨擘引領來者

  甘肅書法在中國藝術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不僅有「漢三頌」之一的《西狹頌》冠絕古今,還有被譽為「草聖」的張芝聲名遠播。張芝出生東漢,自幼聰慧過人,並對書法情有獨鍾,在書法上臨習非常刻苦,在當時已傳為佳話。晉朝衛恆《四體書勢》記載:「張芝凡家中衣帛,必書而後練煮染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後人稱此地為「臨池」。這種勤學苦練的學書精神,不僅讓他的書法精妙絕倫,成為後世楷模,還感染了整個隴右地區的書風,培育了一大批傳承書藝的追隨者,其代表作《冠軍帖》那種一氣呵成的氣勢,創造出了書法當中的「一筆書」,這種草書書寫影響了整個中國書法史的發展,並對歷代書法家均有影響。連書聖王羲之都中年師承張芝,對張芝的草書推崇有加,在孫過庭《書譜》稱「張芝草聖,此乃專精一體,以致絕倫」。

  我們從張芝學書過程中可以看出,他將書法藝術的開拓創新精神,較早地播種在了甘肅這片土地,並成為一座豐碑而屹立在中國書壇,閃耀著永恆的璀璨光芒。

  索靖:黃沙邊陲,養育書法鐵骨精神

  魏晉時期,戰亂頻繁,民不聊生。在遠離政治中心的甘肅,在文化上呈現出繁榮景象,這說明了本土文化深深根植於包容的環境之中,也浸透在世居此地名門望族的血液之中,索靖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索靖,敦煌郡龍勒縣(今甘肅敦煌)人,西晉將領、著名書法家,出身於顯耀,其父是北地郡太守索湛,外祖父是大名鼎鼎的張芝,他從小在這種環境當中接受著正統的文化思想,他在書法上留下的不朽名作《出師頌》,成為文化史的重要精神財富。索靖深得張芝筆法的精髓,其書追求險峻堅勁、內涵樸厚的藝術風格,梁武帝蕭衍稱譽他的字「遒勁而險峻。遒勁處如飄風忽舉,鷙鳥乍飛」,讓人聯想到書法中蘊含著軍人的錚錚鐵骨,在風雲際會之時總是大放光彩,還如張懷瓘評道「有若山形中裂,水勢懸流,雲嶺孤松,冰河危石,其堅勁則古今不逮」,使得書法賦予了生活的氣息,雖鶴立不群,但彰顯著堅韌的人格魅力,這些評價正和清代劉熙載所說的:「字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然如其人也」相吻合,充分體現了索靖所追求的藝術風格正是自己精神的寫照,更體現了「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的文化傳承。

  朱克敏:一介布衣,錘鍊書學獨特氣韻

  出生於清朝乾隆五十七年的朱克敏,今甘肅皋蘭人,自幼攻讀經史,博覽群書,在隴右頗負盛名。身在清朝中晚期的朱克敏,始終沒有如願考取功名,卻轉型成為一名「傳道授業解惑也」的教書先生。正如他刻印所說:「乾隆年生,嘉慶秀才,道光優貢,鹹豐教官」這成了他一生的生活寫照。他詩書畫俱佳,尤其以隸書成就最大,形成獨具風格的「朱體隸書」。隸書即得《衡方碑》的莊重,又得《石門頌》的豪放,既有《張遷碑》的險絕,又有《曹全碑》的秀美,給人一種含蓄而不失恬淡之美,又有古拙而又靜穆之氣。就連當時與朱克敏結緣的名臣林則徐都讚譽道:「時軒好學書畫,借筆墨餬口,陝甘上下垂青,文藝頗佳,兼工楷隸,餘甚喜之」的讚譽。

  與其他隴右書法家不同的是,一介布衣朱克敏,卻以自身坎坷不平的人生閱歷,錘鍊出了遠離喧囂,脫離世俗的書法氣韻,這種學藝境界難能可貴。他默默養志於翰墨,孜孜傳承書藝於鄉梓,直到燈枯油盡,坦然如斯。在隴右書法先賢中,朱克敏在清寒的人生境遇中,成就了一種別樣的甘肅書法精神。

  魏振皆:古樸拙勁,獨步高標新「魏體」

  清末民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時期之一,但各種思想文化不斷地碰撞,產生了一大批劃時代的文壇巨匠,他們著書立說,試圖拯救這個千瘡百孔的時代,出生於晚清甘肅皋蘭一個殷實之家的魏振皆,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一步步走向了「以文育人」之路,在漫長的歲月中,他不僅是甘肅文化名人,更獨步隴右書法高峰。

  他東渡日本訪學考察後,專注於隴右的教育事業,課餘從事書法研究和實踐,創新出別具一格的「魏體」風格,成就了他被世人所公認的華夏書壇巨擘。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碑學中興,蓋事推遷,不能自己也」所說,正是在尊碑貶帖的時代背景下,魏振皆打破了傳統的魏碑寫法,獨樹一幟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書法風格。如他的摯友宋廓先生說的「我和振皆先生為忘年交,深知他在漢魏方面下過很大功夫。單就魏碑而言,他的書法有《石門銘》之奇逸,《鄭文公》之渾穆,《張猛龍》之精能,《張黑女》之峻宕……但仔細揣摩,其風神卻與流傳下來的各種魏碑迥異其趣。」說明他的魏碑書法具備創新求變的藝術特色,也達到了「寓奇險於平正,含參錯於嚴密,筆觸遒勁,行氣疏朗,嚴格之中有豐富的變化,渾樸古厚之中,蘊藏著新的意境,所以氣韻生動,引人入勝」的藝術風格。其「凌空取勢,筆筆呼應通神,字字瀟灑」的審美格調,使得他的書風呈現出「空靈素樸,意態萬千」的視覺效果。能夠達到如此的境界,與他的修養學識和苦練毅力以及開拓求變的創新精神有很大的關係,舒同在《魏振皆書法藝術》序言中評價:「他學書於古而不拘泥於古。他以魏碑的古樸拙勁為基礎,吸收隸書從而奠定了他在中國書法史的地位。」正體現了這一點。他經常以「布衣蔬食強筋骨,奇字高文冠古今」抒發自己的道德追求與書藝志向,及孜孜以求的藝術境界。通過畢生勤奮苦練,達到獨步一時的藝術標尺,成就他「不苟且」的治書態度以及從不草率的書法風格,造就了他在隴右藝術上不可逾越的成就。

  縱觀甘肅有代表性的書家,他們在探索書法藝術的艱辛道路上,傳遞了一種共同的信息,那就是遊於書藝的甘肅書法精神。

相關焦點

  • 書法欣賞 ‖ 孫文海/徜徉在書法藝術的長河裡
    1974年11月生於甘肅永昌,1996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書法專業,2010年進修於清華大學張旭光導師書法工作室,2015年進修於中國書協第二屆西部書界新秀班(隸書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蘭亭會員,中國書協西部書界新秀班成員,甘肅省書法家協會隸書專業委員會委員,金昌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永昌縣青少年活動中心書法專業教師。2015年被甘肅省書協評為百名優秀青年書法家。
  • 書法是家風的最美風景 「呂建德先生書法藝術陳列館」先睹記
    另外,他還是濟寧唯一被中華文化促進會、中央書畫頻道每年春節邀請參加「大美之春」活動的書法家。更重要的是,他將孔孟之鄉的書法藝術,提升至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呂建德先生先後出版了《呂建德書法》《<論語>呂建德小楷書法》《呂建德草書與賞析》《呂建德書法藝術輯錄》《呂建德小楷墨跡》等書法作品集。
  • 【藝苑】祁廣來雞毫書法藝術
    (攝影:梁生樹)雞毫書法名家祁廣來簡介祁廣來  男,陝西興平市人。現為中共陝西省委當代陝西雜誌社副編審,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陝西省書畫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西部名流藝術交流中心名譽主任。齋號「得心堂」。
  • 傳承中華文化 弘揚書法藝術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內蘊,與中華民族的內在生命精神血脈相連,融為一體。書法不僅僅是「技」,是「藝」,更是「道」,它與中國文化相表裡,是我國幾千年文化的結晶,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
  • 張永祥書法藝術欣賞
    、中國文學藝術聯盟籤約作家(詩人)、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學聯盟成員(初審通過)、甘肅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新疆莎車縣書法家協會理事、中書教甘肅青少年書畫院會員、長河文化網、長河詩刊籤約作家、長河影樓籤約攝影師。
  • 甘肅金融文學藝術聯合會第二屆一次會議暨書法、美術和攝影家協會...
    7月30日,甘肅金融文學藝術聯合會第二屆一次會議暨書法、美術和攝影家協會換屆大會在蘭州召開。甘肅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甘肅金融工會主任、文聯主席賈銳出席會議並講話,甘肅金融工會有關領導和理事候選人出席此次會議,甘肅銀保監局黨委宣傳部部長、甘肅金融工會專職副主任呂兆軍主持會議。
  • 歷史文化、書法文化與符號藝術
    本文是作者馬大哈談的原始文化,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如果您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不注重現實問題的深入人心,缺乏細緻甚至硬性的揣測只是引用經典望文生義,這也是書法理論難以切入現實、提出真知灼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黑格爾在《美學》中有「象徵型藝術」,有人說書法是符號藝術。東西方有藝術作品嗎?不,。提出黑格爾這個詞的依據是什麼?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文化,它的藝術精神
    本文乃作者小哥哥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中國的文學藝術古老而悠久,幾千年來,像一條波光粼粼的長河,緩緩不停地流過歷史,不僅取得了躋身於世界文學藝術之林的豐碩成就(這些成就背後隱伏著的許多優良的藝術精神),也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無形財富,這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髓。
  • 濰坊高密市:品評書法藝術,弘揚傳統文化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7日訊近日,高密市書法愛好者自發舉辦社園雅集——李儲恩遊翁先生書法藝術研討會,以李儲恩先生八十年人生歷程與當下書法狀態比較為主題,品評書法藝術、弘揚傳統文化。在研討會現場,80歲高齡的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李儲恩,結合展廳陳列的書法作品,就自己學習書法的歷程、感悟和書法創作的理念、狀態,對書法愛好者進行了耐心的分享。他表示,當前的作品還不足以表達他的所思所想,願與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書友們也從社會、歷史、哲學、人生、藝術、文化等角度,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對李儲恩先生現階段的書法作品進行品評。
  • 首批省級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在甘肅偌水三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掛牌
    大西北網訊 2020年12月31日,甘肅敦煌風當代藝術館墨香四溢,彩筆揮舞,琴聲悠揚,詩聲朗朗。來自甘肅書畫、語言文字、演講等文化領域的200多人在此聚會,參加甘肅偌水三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敦煌風現代藝術館舉行的首批省級語言文字基地掛牌儀式。
  • 當代中國文化,書法藝術,書法時代精神
    本文乃作者馬大哈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書法是一定時代人在一定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下的創造,書者自覺也好,不自覺也好,必然體現一定的時代精神。當今,書法除為實用外,已成為獨立的藝術形式,許多書家有了把握時代精神的強烈願望,有了尋求時代價值的自覺。
  • 甘肅簡牘博物館:傳承千年文化,「簡」述中國故事
    素有「漢簡之鄉」美譽的甘肅,漢簡是其最具特色的文物資源和重要文化標識。為讓這一資源「活」起來,甘肅省簡牘博物館已在蘭州市七裡河區馬灘拔地而起,計劃2021年建成並向社會免費開放。屆時,它將與位於七裡河區西津西路的甘肅省博物館遙相呼應,共同開啟甘肅省文博事業搶佔「一帶一路」文化制高點,邁向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徵程。
  • 【微展】張朝陽的書法藝術
    張朝陽,筆名閒雲野鶴,齋號留雲閣、煙雨樓,甘肅寧縣人,供職於寧縣寧江小學,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豫苑書畫研究院導師研究員、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寧縣書畫協會副主席、中國盟員、政協慶陽市委員會委員
  • 王敬致書法藝術
    魯迅美術學院教授、書法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瀋陽市女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文化部、教育部特聘中國關心下一代工程委員會書法部分評審委員。王敬致書法王敬致是我尊敬的女書法家,她是一個非常本色的人,生活環境的好壞,沒有影響到她的所為與所不為。
  • 泰州市高考書法集訓_南京江左文化藝術中心
    泰州市高考書法集訓,南京江左文化藝術中心,五、課程安排(從暑期開始文化課與專業課同步開啟)1、教學進度安排:第一階段:2019年7月—8月。泰州市高考書法集訓, 朱橋書法高考在集訓期間安排有文化課程,由專業的藝考生文化課輔導機構進行教學,每個科目均有專業教師來上課,杜絕讓學生自習浪費時間的情況,確保集訓期間文化課的有效性。朱橋書法高考實行全日制、封閉式管理,小班制強化教學。真正讓老師精力能夠充分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以確保提升學生的執行能力,一對一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 草聖故裡 文韻瓜州|瓜州縣第八屆張芝文化藝術節組委會書法作品...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推進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建設,著力打造張芝文化品牌,促進文化交流與合作,加快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舉辦好瓜州縣第八屆張芝文化藝術節,面向全國公開徵集書法作品。
  • 書法評論家汪太銀:書法藝術在興盛
    書法藝術,是一種個性化的勞動,藝術的高低與作者本人的修養、勤奮苦練和天賦程度密切相關。書法藝術與權力、地位沒有關係。 什麼是書法藝術?我說運用正確的書寫方法,刻苦臨帖,把字寫得有藝術感,給人以美的享受,這就是書法藝術。
  • 王琛:深耕書法藝術 勇擔時代使命
    甘州融媒訊 王琛,1986年生於甘肅天水甘谷,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美術系。甘州區政協十一屆常委,甘州區南華書院幹部。他熱衷於基層文化建設,在參加政協組織的政協委員進思源學校調研活動中,精心創作書法作品和國畫作品十餘幅,以政協委員的名義無償捐贈給學校,用於校內文化建設,得到一致好評。
  • 甘肅省四位書法家做客金城書法沙龍 楹聯文化彰顯漢語言文化的獨特...
    我省四位書法家做客金城書法沙龍 楹聯文化彰顯漢語言文化的獨特魅力蘭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汪志剛書寫對聯每日甘肅網1月13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楹聯是中國文化的獨特產物,是漢語言對句藝術、民俗文化、書法藝術與製作技藝四大要素相結合的產物。
  • 組合字書法藝術與欣賞
    通過四十多年對諸體書法碑帖臨習、理論研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論書法藝術生命力之構成要素》,在中國書法史上第一次把中國書法藝術能夠綿延數千年不衰,並不斷在世界發揚光大,對其頑強的生命力,進行了系統研究分析和歸納總結。創造背景古往今來,人們對美好事物和生活的嚮往追求,演變了無數的民俗吉祥文化和祥符文化。如把"招財進寶"、"黃金萬兩"四字組合成一個字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