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何連風流的李白都說他「風流天下聞」?

2020-12-18 無風卻起念

初識孟浩然,大都是因為刊載於小學課本上的這首古詩:

《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在春天的夜晚裡,一覺睡到自然醒不覺東方之既白,又聞得處處子規啼,好一副春日閒適之景。然昨夜雨疏風驟,只是不知花落幾何。

等到再次知曉孟浩然時,初一教材中又載一篇:

《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這是一首普通的做客詩。句句描寫皆是田園風光,並無奢華侈靡之風。而且就結尾「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又與故人相約此間,他日把酒話桑麻,共敘見聞。可見孟浩然好交友,重視友情,其人居鄉野,其詩風格頗為閒適恬淡。

唐代本是詩歌的國度。唐代著名詩人基本都有官職在身,如丞相張九齡。在盛唐山水派詩人中,孟浩然有「詩隱」之稱,不過孟浩然一輩子確確實實沒做過官,是徹底的山水田園隱逸派風格。

孟浩然是「真」隱士。一介布衣,三百詩篇,其中不乏世人皆知的名句,就是他留給後人的遺產。而他本人,在遺留下的個人信息裡,只知名為孟浩然。盛唐有「詩仙」之稱的李白,對他十分欽慕,特寫一首詩來誇他:

《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開篇即直抒胸臆:「吾愛孟夫子」,其原因是「風流天下聞」。 古人崇尚「風流」取「風行水流」之意。即形容人「行不為飾,動以求真」。純真自然不做矯飾。也是古人所謂,「為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接著說「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他少年時便歸隱田園,不沾染官場功名利祿。年老時仍居山自得,並沒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之憾。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他常在月色姣好的夜裡飲酒賞月,頻頻醉酒。月夜酒醉貪眠,自然不用早起。他寧願在田園賞盡春色也不肯去那皇宮走一遭。

最後結尾句直接就一個字「誇」了。像孟浩然這樣「高山仰止」的品行,我只好站在下面,表示敬仰就好了。

不過,孟浩然起初,還是有那麼一點點仕途之意的。《臨洞庭湖贈張丞相》中「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就是帶有自薦性質的。不過後來各種因緣際會,於仕途,他倒也真沒多大機緣。

這並不妨礙孟浩然看得開,做了一輩子的隱士。他一輩子無拘無束自由慣了,於心態上更加豁達。為人處事更傾向於自然。

他曾與採訪使韓朝宗有約,意在向朝廷謀得一職,卻因和老朋友喝酒而失約。正如他所說:「業已飲,遑恤他!」(既然已經喝開了,哪裡還管得了別的事!)不禁使人感概:「好可愛一老頭兒。」

參考資料:《舊唐書》、《唐詩宋詞鑑賞》

相關焦點

  • 唐詩閒讀:「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李白是個真正的性情中人,是大唐盛世裡獨有的完全依照自己性子生存的人。他討厭的人,就算你是孔夫子,他也敢取笑,他說:「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我老李是個要做神仙的人,我要雲遊山玩水了……;他不願搭理的人,就算是皇帝,他也可以真的不搭理,他可以「天子呼來不上船,長安市上酒家眠。」
  • 吾愛孟夫子 風流天下聞
    此詩大致寫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陸時期(公元727年~公元736年),此時他常往來於襄漢一帶,與比他長十二歲的孟浩然結下了深厚友誼。鬱賢皓認為,此詩當為公元739年(開元二十七年)李白過襄陽重晤孟浩然時所作,其時孟浩然已屆暮年。
  • 因為仰慕孟浩然,李白寫下一首深情詩作,盡顯世間最美的友誼
    與王維相比,孟浩然可以說「仕隱」兩不得,人生著實過得有點失敗。可是,這樣「失敗」的孟浩然卻圈粉無數,連大詩人李白都是他的迷弟。一個能夠讓天才為之著迷的人,其魅力應該著實不小!那麼,真實的孟浩然究竟是什麼樣呢?對此,李白的一首《贈孟浩然》可以為我們揭曉答案。
  • 一生狂傲不羈的李白,誇起孟浩然竟然是這樣的直白、露骨
    提起李白,大家都會給他貼上浪漫主義、嗜好喝酒、灑脫任性等標籤。李白的詩文磅礴大氣,想像力奇崛,文採斐然,有著「謫仙人」的美稱。這樣的李白,自然有狂妄的資本,他狂得恣意、狂得豪邁、狂得任性。「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李白連孔子都看不上眼;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覺得自己就是與眾不同,是不一樣的煙火;「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李白說自己妙筆可搖動五嶽,詩成可凌越滄海。
  • 孟浩然:李白一生難得佩服的人
    吾愛孟夫子李白的眼睛長在天靈蓋上,狂放不羈,很少看得起別人。但是,李白對孟浩然極為崇拜,曾作數詩贈年長自己十二歲的孟浩然,最著名的一首是《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 唐代詩人「三角戀」,杜甫欣賞李白,李白衷心孟浩然,孟浩然?
    首先最為人們熟知的就是李白,李白天性瀟灑,最為不羈,流傳下來許多古詩,像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多麼的豪情大氣,也讓我們大家所喜愛。我們讀過許多古詩以及一些故事都知道,對於「詩聖」杜甫來說,李白正是他的偶像,他深深地喜愛著李白,一生為李白作詩有十首之多,有《冬日有懷李白》、還有《春日憶李白》、《夢李白二首》等等。
  • 一天一首古詩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 李白
    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繁華的地區相聯繫,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著詩人李白的嚮往,這就使得這次離別有著無比的詩意。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剛出四川不久,正當年輕快意的時候,他眼裡的世界,還幾乎像黃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歲的孟浩然,這時已經詩名滿天下。
  • 張籍崇拜杜甫,杜甫崇拜李白,李白崇拜孟浩然,孟浩然崇拜王維
    張籍唐代中後期詩人,是韓愈的門生,他最崇拜杜甫,曾將偶像杜甫寫的詩燒掉,把燒完的紙灰拌著蜂蜜吃,每天3勺。好友對他的奇怪做法不理解,就問他,他的理由是吃了偶像寫的詩,自己也可以寫出偶像一樣好的詩,這粉絲也是痴迷到極點了山外有人,天外有天,杜甫自己也有崇拜的人,就是李白了。
  • 孟浩然,古代活得最任性的人
    當李白還是個毛頭小子時,他已經揚名天下;當他去揚州時,李白專門寫了一首詩送他,「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他失意時,李白寫詩贈他,「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他是誰?就是孟浩然。孟浩然,何許人也?湖北襄陽人,從小讀書習劍,20歲起就隱居在鹿門山。據說他很瘦,也帥氣,「骨貌淑清,風神散朗」,喜歡穿白衣服,還真有點仙氣。
  • 李白最崇拜的偶像竟然是他?從一首詩中就能得到答案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李白崇拜的偶像是誰?我們之前給大家留了一個懸念,說他是李白最崇拜的偶像,然後,你們問我有證據嗎?李白送別孟浩然那麼證據來了,在這一首詩中就能得到答案,請看哦,李白自己寫的詩《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 一天一首古詩詞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遊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遊」,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歷來傳頌的名篇,這首詩是李白出蜀壯遊期間的作品,寫詩人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詩的起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緊扣題旨,點明送行的地點及自己與被送者的關係。「故人」一詞說明了兩位詩人的深厚情誼。
  • 李白曾為自己的「偶像」孟夫子寫過一首詩,你知道孟夫子是誰嗎?
    李白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你知道孟夫子指的是誰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有偶像的存在。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社會如何變化。都阻擋不住那顆激動的小心臟。李白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
  • 唐詩三百首中最有敬仰之情的詩,狂放如斯的李白也有自己的男神
    我們讀李白的詩,就覺得這個人滿懷豪情,甚至有點不可一世。世間所有的一切都不放在眼裡,真可謂睥睨天下,此人獨有的風度精神絕非常人可比。他的詩篇想像力和誇張意象很豐富,比如那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又有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又譬如那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又比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的詩歌多用來表達自己內心的一種極為豪放的態度,寫出自己內心的豁達和波瀾壯闊。在我們很多人的想像當中。你以為李白就是那個站在頂峰的人,高處不勝寒。
  • 李白送給偶像的一首詩,極盡讚美之詞但卻不切實際!
    在和李白同時代的人當中,能讓李白崇拜的那真是鳳毛麟角,但是孟浩然卻是其中一個,李白對孟浩然的崇拜之情不亞於杜甫對他的崇拜,從李白贈給孟浩然的這首詩中就能看得出來。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 孟浩然躲在王維床下的那天,原本是他最好的做官機會
    然後,大家覺得還是喝酒吧,孟浩然已經寫到這種意境了,誰還敢下筆。從此,孟浩然成了長安城裡網紅詩人,宰相張九齡,宮廷裡管歌舞娛樂的王維都成了他的粉絲。王維有一天把孟浩然帶進皇宮,切磋音樂。恰好唐玄宗李隆基駕臨王維辦公室,孟浩然見沒有地方可以逃跑,就鑽進了王維的床底下。王維不敢隱瞞聖上,畢竟私自帶外人進宮是違反工作條例的。
  • 襄陽鹿門山,孟浩然的精神家園
    孔夫子是孔子,孟夫子是孟子,孔子孟子是天下讀書人的萬世師表,孔孟之道是天下讀書人窮盡一生的精神追求!能被稱為「夫子」的,肯定是儒家文化泰鬥級的人物,倍受古今讀書人的敬仰!詩仙李白有詩云:「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李白的俠客夢
    他哪裡知道什麼煩惱,歡歌笑語,花海酒肆,未來是晴朗的,一如那雙眸閃閃發光。真真是一個豪爽倜儻的公子哥兒! 這年,李白途經燕國,與當地諸多俊傑相處甚歡,無拘無束,風流,風流。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 孟浩然的一首小詩,寫出千年後夢想的春天生活,簡單卻非常難的
    孟浩然作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詩也像王維一樣,給人以清淡之感,但是王維的詩,意境是極美的且富有禪意,而孟浩然的詩,他的意境,更多的是一種天然去雕飾的渾然天成之美。《過故人莊》中寫道: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 李白最崇拜的一位詩人,只因兩句詩終生無緣仕途
    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這是李白寫給孟浩然的一首詩。他們兩個人都生活在盛唐時代,孟浩然年長李白12歲,兩人第一次見面時,孟浩然已37歲,雖未入仕,但早已名動天下。李白當時只有25歲,年少輕狂,但對孟浩然仰慕已久,兩人初次見面即結成忘年之交。孟浩然也因此成為李白最崇拜的詩人之一。李白作為小弟,可以說在詩歌道路上,深受孟浩然這位老大哥的影響。
  • 為找靈感孟浩然和歐陽修都留下了典故,前者的文雅,後者的有點臭
    之所以很多人喜歡這個網名,應該是覺得它很有意境吧?那麼,這四個字最初講的是哪個典故呢?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李白這詩,是送給孟浩然的。今日讀《夜航船》,裡面寫到——孟浩然情懷曠達,常冒雪騎驢尋梅,曰:「吾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原來,老孟沒靈感的時候,就騎著驢子到灞橋邊去尋找詩情。尤其是大雪天,尤其是梅花盛開的時候,乃是他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