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處罰是也要判刑嗎?刑事處罰和刑事犯罪的區別

2021-01-19 網易

2021-01-02 10:27:55 來源: 律視微言

舉報

  編輯:楊琴

  

  導語:經常會聽到刑事處罰這個詞,刑事處罰是什麼意思呢?是否也會被判刑,和刑事犯罪有何區別?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解讀一下。

  刑事處罰是違反刑法,應當受到的刑法制裁,簡稱刑罰。法院根據犯罪事實、證據等情況針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也就是需要判刑的犯罪分子確定其最終承擔的刑事處罰。

  一、刑事處罰的種類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刑事處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此外還有適用於犯罪的外國人的驅逐出境。

  (一)主刑

  (1)管制,是指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由社區矯正的刑罰方法。是我國刑罰種類之-,屬於主刑的一種。管制是最輕的主刑,是我國獨創的一種刑罰。

  (2)拘役,是剝奪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 在我國刑罰體系中,拘役是介於管制與有期徒刑之間的一種主刑,拘役是我國對罪犯予以關押、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三種自由刑中最輕的一種。

  (3)有期徒刑,是剝奪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有期徒刑是剝奪自由刑的主刑,其刑罰幅度變化較大,從較輕犯罪到較重犯罪都可以適用。

  (4)無期徒刑,是剝奪犯罪分子終身自由,並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

  (5)死刑,是剝奪犯罪人生命的刑罰方法,包括死刑立即執行和死刑緩期執行兩種。死刑是我國刑罰中最重的一種,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執行的剝奪犯罪分子生命權和政治權的刑罰

  (二)附加刑

  (1)罰金,它是指由人民法院判決的、強制犯罪分子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的金錢,從經濟上對犯罪分子實行制裁的刑事處罰。

  (2)剝奪政治權利,對於犯危害國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以及對故意殺人、強姦、放火、爆炸、投毒、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適用。

  (3)沒收財產,主要適用於犯罪所得巨大或者特別巨大的犯罪,是沒收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刑罰。

  (4)驅逐出境,指強迫犯罪的外國人離開中國國(邊)境的刑罰方法,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二、刑事犯罪與刑事處罰的區別

  刑事犯罪是指實施了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行為,其行為的社會危害達到一定程度,需要採用刑罰手段予以制裁。前提是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明文規定的犯罪行為,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刑事犯罪卻並不等同於刑事處罰,有刑事犯罪行為,並不代表一定受到刑事處罰。比如,根據《刑法》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鑑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也就是說,精神病人實施了犯罪行為,造成了危害結果,但最終可能不用受到刑事處罰。刑事犯罪是對犯罪事實、違法行為的概括,刑事處罰是最終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結果。

  刑事處罰意味著當事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具體的處罰種類需要根據案件情況決定。刑事處罰不等同於刑事犯罪,刑事犯罪是前提,刑事處罰是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如何銜接
    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是分別針對不同的違法者所採取的兩種性質互異的制裁措施,違反行政法應受行政制裁,違反刑法應受刑事制裁,在具體的執法實踐中,一個違法行為同時違反了行政法律規範和刑事法律規範,構成了行政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的競合。如何銜接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使之符合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相統一,即成為本文要討論的主要內容。
  • 刑事辯護律師:被刑事拘留了會不會被判刑?應該怎麼辦?
    一、被刑事拘留了會不會被判刑?(一)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一般來說,涉嫌觸犯刑法,有刑事犯罪行為,會被處以刑事拘留。哪些罪名為刑事犯罪:常見的有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強姦罪、搶劫罪、盜竊罪、聚眾賭博罪、運輸毒品罪、販賣毒品罪、製造毒品罪等。
  • 免於刑事處罰還被認定為犯過罪嗎?
    刑事犯罪在大家眼中被認為是嚴重犯罪,很多人認為都要執行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其實觸犯了刑法也存在免於處罰的情況,但是不執行刑罰不代表不構成犯罪,下面結合案情向大家介紹構成觸犯刑法但不受刑事處罰的情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酒駕VS醉駕,喝酒開車是「行政處罰」還是「刑事處罰」?
    酒駕VS醉駕,喝酒開車是「行政處罰」還是「刑事處罰」?經民警檢測被告人黃某的酒精含量達到282.3mg/100ml,對此次事故負全部責任,後對其做出了吊銷駕駛證的行政處罰以及刑事拘留的決定。
  • 何為行政處罰,刑事處罰,民事責任,什麼情況下有案底?
    何為行政處罰,刑事處罰,民事責任,什麼情況下有案底?行政處罰,刑事處罰,民事責任都是我國法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於不懂法律的人來說很難區分,特別是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似乎更加難以理解,接下來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和大家共同探討探討這個問題 行政處罰就是違反了行政法規而需要面臨的處罰。
  • 昆明刑事律師|以案說法,盜竊罪會怎麼判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規定,盜竊公私財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數額較大」、「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標準可以按照前條規定標準的百分之五十確定:(一)曾因盜竊受過刑事處罰的;
  • 辛巴被市場監管局立案調查,或將面臨刑事處罰?此立案非彼立案
    針對此說法,首先需要明確:這裡的【立案調查】不是公安刑事立案,而是市場監管局行政立案。所以,目前辛巴並不是「犯罪嫌疑人」,而報導提到的他或將「面臨15年有期徒刑的刑罰」的說法是誇大的,也容易引起大家誤解。辛巴事件接下來?
  • 酒後殺人會從輕處罰嗎?酒後殺人怎樣判刑?
    喝酒要適量,不能出現酗酒的情形,在現實生活中因喝酒造成的違法犯罪並不少見,例如醉酒駕車造成他人死亡,酒後行兇殺人等的情形,這些行為都要承擔什麼責任?那麼酒後殺人怎麼判刑?網友諮詢:喝酒8分醉殺死人後不投案自首會判什麼刑?會死刑嗎?
  • 案例解析刑事和解加認罪認罰能否減輕處罰?
    具體分析如下:1.依據刑法及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周某某是可以(而非「應當」)獲得減輕處罰的,因為認罪認罰及刑事和解這兩個情節的分別對應的量刑規定是可以「從寬處理」以及「從寬處罰」,認罪認罰的從寬表現為從程序和實體上兩方面,程序上的從寬在此不做探討,但實體上和刑事和解一樣可以「從寬處罰」。
  • 積極退贓能否免於刑事處罰?
    一、詐騙罪如何處罰?二、詐騙罪數額標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 非法持有仿真槍高院再審免於刑事處罰案
    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認定的事實和證據與一審一致。原二審裁定認為,上訴人陳洪陶非法持有槍枝,其行為已構成非法持有槍枝罪,依法應予懲處。上訴人陳洪陶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依法可以從輕處罰。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和適用法律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
  • 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冒名頂替上大學刑事處罰……全國人大常委會...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羅沙、劉碩)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2日分組審議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與會人員圍繞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冒名頂替上大學刑事處罰、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等問題展開討論。
  • 刑事拘留一般多少天
    問:被刑事拘留了怎麼辦?可以探視嗎?答:若是被刑事拘留了或被批捕了,家屬是不能去探視的,只有律師可以會見。家屬只能等到法院開庭才能見到。這期間,只有委託律師進入看守所會見犯罪嫌疑人。答:一個般情況下家屬會收到刑事拘留通知書的!拘留通知書發出的時間是拘留後二十四小時內。問:刑事拘留嚴重嗎?答:37日還沒出來,基本上接著是逮捕,然後等著判刑。問:刑事拘留多久會轉逮捕?
  • 非法收購陸龜 受到刑事處罰
    非法收購陸龜 受到刑事處罰 2020-12-25 1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治庸·鐵軍】晉寧一男子非法持有槍枝被刑事處罰
    【治庸·鐵軍】晉寧一男子非法持有槍枝被刑事處罰 2020-09-11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虛開發票增加建安成本,多人被刑事處罰
    其後兩公司籤訂了金額為18401158元的虛假工程合同,採取先由A公司將上述虛假工程款轉至B公司,徐某負責審核虛假工程付款審批單和A公司向B公司的虛假走帳,B公司隨即又將虛假工程款回流至A公司指定由徐某保管的錢某、錢某1、龍某、鍾一鳴個人帳戶。
  • 散打主席:建議下調刑事責任年齡,還應加大對監護人處罰力度
    7月17日,吉林散打協會主席鄭環宇就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責任年齡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由於前段時間有代表建議下調刑事責任年齡,其中譚平川代表建議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將現行刑法中的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從十四周歲降低到十二周歲,將完全負刑事責任的年齡從十六周歲調整為十四周歲,以更好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 「泰木谷」股東被警方採取刑事措施!曾經被處罰,還能開網嗎?
    在公眾號「泰木信息端」裡面,有這麼一條消息,準確的說出了「泰木谷」公司老闆與股東被警方採取了刑事拘留的消息,雖然現在沒有任何官方的報導,但是這條消息應該是可信的,畢竟沒有哪個平臺方的人會污衊自己
  • 員工受到行政處罰,用人單位可以開除嗎?
    ,違法但不是犯罪,更不是刑事犯罪。」,刑事責任是指犯罪人因實施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依據刑事法律的規定所追究的法律責任。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外國人適用)。
  • 非法放貸怎麼處罰?是數罪併罰還是從重處罰?
    《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六條解析為從事非法放貸活動,實施擅自設立金融機構、套取金融機構資金高利轉貸、騙取貸款、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擇一重罪處罰。糾集、指使、僱傭他人採用滋擾、糾纏、哄鬧、聚眾造勢等手段強行索要債務,尚不單獨構成犯罪,但實施非法放貸行為已構成非法經營罪的,應當按照非法經營罪的規定酌情從重處罰。以上規定的情形,刑法、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張律師解析:本條主要是關於非法放貸涉嫌犯罪的同時,由觸犯了其他犯罪,具體該如何處罰的規定。第一部分是關於擇一重罪處罰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