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與《國富論》的三大重要理論

2021-02-19 領軍讀書會

1723年,亞當·斯密出生在蘇格蘭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亞當·斯密的父親也叫Adam Smith,是律師、也是蘇格蘭的軍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關監督,在亞當·斯密出生前幾個月去世;母親瑪格麗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約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兒,亞當·斯密一生與母親相依為命,終身未娶。

1723~1740年間,亞當·斯密在家鄉蘇格蘭求學,在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時期,亞當·斯密完成拉丁語、希臘語、數學和倫理學等課程;

1740~1746年間,赴牛津大學(Colleges at Oxford)求學,但在牛津並未獲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穫是大量閱讀許多格拉斯哥大學缺乏的書籍。

1751年後,亞當·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學不僅擔任過邏輯學和道德哲學教授,還兼負責學校行政事務,一直到1764年離開為止;這個時期,亞當·斯密於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論》獲得學術界極高評價。而後於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家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

1773年,《國富論》已基本完成,但亞當·斯密多花了三年時間潤飾此書,1776年3月此書出版後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影響所及除了英國本地,連歐洲大陸和美洲也為之瘋狂,因此世人尊稱亞當斯密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護神」。

1778~1790年間,亞當·斯密與母親和阿姨在愛丁堡定居,1787年被選為格拉斯哥大學榮譽校長,也被任命為蘇格蘭的海關和鹽稅專員。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學校長任命儀式,因亞當·斯密之母於1784年5月去世所以遲未上任;直到1787年才擔任校長職位至1789年。亞當·斯密在去世前將自己的手稿全數銷毀,於1790年7月17日與世長辭,享年67歲。

一個企業組織,一個經濟體開始運轉,基本要素就是勞動、土地和資本。所有商品的生產都跟人的勞動有關;土地在經濟行為中是一個固定價值,土地價值的高低和這個土地上面承載的經濟有重大關係,而它們之間又形成一種交互性的關係;對於資本,在亞當斯密之前,主流社會對資本和運用資本的人都是非常藐視的。而亞當斯密認為資本只是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一個工廠能夠正常運轉、提高效率的一個要素而已。

第二個理論:看不見的手,實際上就是「市場的力量」。

糧食的漲跌,車票的價格,商品的流通,背後都是由「看不見的手」在推動。在西方社會,他們認為「人之初,性本惡」 ,西方認為從伊甸園偷吃蘋果以後就是原罪,人出生後,就要不斷地贖罪,不斷地懺悔。「看不見的手」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自私的人,而一個個自私的人通過種種的經濟行為產生了利他結果,而這種利他結果匯聚為一種公共行為的話,整個社會就發生了變化。

第三個理論:分工。

亞當斯密認為,分工是一個企業組織能夠極大地提高效率、增加產能的最根本原因。在300年前,當工業革命開始時,專業化分工理論的提出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在1908年,美國人亨利·福特發明了第一個汽車流水生產線來生產汽車,到1940年代以後,日本豐田,豐田喜一郎又把分工理論進一步迭代,叫精益化生產。正是由於精細化分工和效率的提升,我們的產能效率才能出現巨大的進步。


以上就是斯密所創建的三個理論,也是《國富論》中的主要內容。讓我們來總結一下:

1、科學是對狂熱和狂言最好的解毒劑。

2、意識到被人所愛,自有一種滿足感,對一個心思纖細與感覺敏銳的人來說,這種滿足感帶給他的幸福,比他或許會期待的那一切可能從被人所愛當中得到的實質利益更為重要。

3、貪婪和野心兩種目標的不同,僅僅在於它們是否偉大,一個吝嗇鬼對於半便士的追求同一個具有野心的人徵服一個王國的意圖一樣狂熱。

4、一個人自我讚許的程度,完全取決於該行為需要自我克制的程度。

5、我們贊同別人的情感,並不意味著我們和對方的情感一定要完全相同。

6、失去一條腿通常會被認為是比失去一個愛人更為實在的災難。但是,以失去一條腿為結局的悲劇卻是可笑的。失去一個愛人,不管它看起來多麼微不足道,卻成為許多優秀的悲劇的題材。

7、當事人努力把自已的情緒降低到旁觀者所能贊同的程度,產生了崇高、莊重、令人尊敬的美德。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關於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故事的音頻內容,可以在喜馬拉雅上收聽~亞當·斯密是偉大的經濟學家,是古典學派公認的創建者。1723年,亞當·斯密出生在一個蘇格蘭的小鎮。斯密出生的時間是1723年,距離今天將近300年了,說起來年份,大家可能會沒有什麼概念,到底那是個什麼時期呢。1723年,中國是清朝雍正元年時期,也就是雍正皇帝登基的第一年。
  • 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1773年,《國富論》已基本完成,但亞當·斯密多花三年時間潤色此書,1776年3月此書出版後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影響所及除了英國本地,連歐洲大陸和美洲也為之瘋狂,因此世人尊稱亞當·斯密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護神"。
  • 「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 斯密和他的《國富論》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亞當 斯密於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即《國富論》), 1773年基本完成,後用3年時間潤飾修改,1776年3月出版後引起廣泛的影響,被世人尊稱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護神」。為什麼大家會稱亞當 斯密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呢?
  • 《國富論》一本可能讓你收穫良多的經濟學「聖經」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說過,人的本性都是利己的,追求個人利益是人民從事經濟活動的唯一動力。人們往往是先做利己的事情,然後通過利己,推動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最終實現社會的共同進步。
  • 國富論:人性的九條理論貢獻,影響了作家和經濟學家的經濟學聖經
    《國富論》的全稱叫《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我們知道,這是經濟學領域最偉大的一部著作,它開創了經濟學,奠定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亞當·斯密也因此被稱為「經濟學之父」,或叫經濟學的牛頓。這本書被譽為了是經濟學的「聖經」,亞當·斯密本人也因此被人們稱為經濟學之父。
  • 若沒系統閱讀亞當·斯密,可能會誤讀「看不見的手」
    所以,傑西·諾曼在今天仍敢於撰寫亞當·斯密的傳記,本身就需要勇氣,還需要更獨特和更深刻的發現作為基礎。他這部《亞當·斯密傳:現代經濟學之父的思想》確實做到了。亞當·斯密接受了這份工作,辭去教授職務,並於1764年抵達巴黎。這是亞當·斯密第一次來到海外。此時此刻的法國,距離法國大革命還有1/4世紀,但是,在位於法國西南部的土魯斯已經可以感受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氛圍。「冥冥之中,法國的財政困難和土魯斯宗教衝突的暗流都對斯密理論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書中有這樣的推測,「也許正是土魯斯的無聊生活催生了斯密的《國富論》」。
  • 了解經濟學必讀的幾本書
    這裡既有通俗易懂、適合入門學習的——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巴羅的《宏觀經濟學》,也有經濟學界的經典之作——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戳圖轉發吧↓↓ 想了解經濟學的小夥伴們請速速看過來,今天小編的推薦可以讓你輕鬆找到適合自己的經濟學書籍。
  • 解讀亞當·斯密丨經濟學人
    亞當·斯密(1723~1790)是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1748年,斯密開始在愛丁堡大學擔任講師,主講英國文學,幾年後又開始講授經濟學課程。1751年,斯密回到母校格拉斯哥任教授,主講邏輯學和道德哲學。在格拉斯哥大學任職期間,斯密公開發表經濟自由主義的主張,形成了自己的經濟學觀點。1759年,斯密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出版,這部著作為他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使他躋身於英國一流學者之列。
  • 亞當·斯密:在公正的框架內揭示自由制度優勢
    亞當·斯密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年),出生於有勢力的蘇格蘭家庭,曾受教於哈其生,一年後擔任邏輯學教授,從1752年到1764年,在格拉斯哥當道德哲學教授。在此期間,他還講過修辭學和純文學、法學和道德哲學。他的經濟學作品就脫胎於此,並構成了對社會科學的更廣泛質詢的一部分。
  • 品讀《國富論》-亞當斯密
    今天帶大家一起品讀《國富論》這本書。上周我們一起讀了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今天我們繼續跟隨他從人性出發,破解經濟學的難題。《國富論》可以說是一部經濟學領域裡劃時代的巨作,如果說《道德情操論》是西方倫理學的《論語》,那麼《國富論》則是西方經濟學的《聖經》。這本書歷經200多年,至今仍是古典微觀經濟學的基石,與凱恩斯創立的宏觀經濟學並稱為經濟學的兩大體系。
  • 《國富論》最核心的思想是什麼?揭露經濟的本質和致富的秘密
    亞當·斯密是18世紀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傑出代表和理論奠基人。他對前經濟知識進行了系統的梳理,為後經濟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國富論》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劃時代的傑作,它把資產階級經濟學發展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 亞當 斯密是英國經典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推崇自由市場調節作用
    亞當·斯密的父親也叫亞當·斯密,是律師、也是蘇格蘭的軍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關監督,在亞當斯密出生前幾個月去世;母親瑪格麗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約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兒,亞當斯密一生與母親相依為命,終身未娶……管理學的理論奠基人: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公認的經濟學祖師,但他在管理學中的地位卻十分微妙
  • 經濟學,還能給這個世界開出藥方嗎
    他們認為經濟學的正統起源是亞當·斯密(1723-1790)的古典主義,而重商主義是前現代的東西,它更像是一種來自東方集權國家關於富國強兵的權術。所謂重商,首先是相對於過去的重農而言。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過去的人類社會,出現過兩種讓國家富強的政治經濟學體系。一是重農主義,二是重商主義。
  • 亞當·斯密:人性、財富及其它
    亞當·斯密(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
  • 為什麼要重讀亞當斯密和國富論
    為什麼這樣說,理解商業和經濟學,還是要回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重讀《國富論》。《國富論》最核心是什麼|徐瑾各位書友,今天是我們正式進入《徐瑾的50本好書的通識課》的第一模塊,《市場:通往自由的經濟學》。在一年的五十本書計劃中,開宗明義,我和大家聊聊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和他的代表作《國富論》。
  • 微觀經濟學到宏觀經濟學之路
    2.英國的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出版了,就是著名的《國富論》。當時的中國還是清朝。在這之前,還沒有經濟學這個概念,也說明經濟學的歷史很短。但人與人互動的行為,早就有了,只是被亞當.斯密發現了經濟的一些規律。物理學家的牛頓的三大定律的發現,電的發現,都一樣,給人類的發展掀開新的篇章!
  • 英學者:我們從現代經濟學理論中了解到的一切都是錯的
    來源:新浪財經這個主張聽起來似乎很古怪:我們對現代經濟學的一切認識都是錯誤的。而自稱能證明這一點的人甚至沒有經濟學學位。但Ole Peters不是個普通的怪人。身為物理學家的他與已故諾貝爾獎獲得者、夸克之父Murray Gell-Mann密切合作進行了研究,在此基礎上得出了自己的理論。他的觀點還得到過兩位金融界著名思想家--Nassim Nicholas Taleb和Michael Mauboussin的支持,更不用說他在社交媒體上還有一幫熱情的追隨者。
  • 現代經濟學的十個理解誤區
    誤區之二:現代經濟學不適合指導中國經濟實踐,西方經濟模型不適合描述中國經濟運行,因為中國經濟有西方經濟沒有的特殊性。這種論斷的主要依據,是中國經濟體制與西方資本主義經濟體制有本質上的區別。所謂西方經濟理論,實質上就是私有制市場經濟理論。
  • 洪永淼:現代經濟學的十個理解誤區
    在國企改革過程中,如何應用委託—代理理論與信息經濟學維護國家利益?這些根本性或非常重要的經濟問題,均可以從現代市場經濟理論中得到有益的啟示。現代經濟理論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設前提基礎上的。誠然,現代經濟學的一些理論,由於其假設前提與中國實際相差甚遠,可能不適用於中國經濟問題的研究,但具體哪些理論不適用,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