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人性的九條理論貢獻,影響了作家和經濟學家的經濟學聖經

2020-12-14 第一桶金學派

《國富論》的全稱叫《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我們知道,這是經濟學領域最偉大的一部著作,它開創了經濟學,奠定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亞當·斯密也因此被稱為「經濟學之父」,或叫經濟學的牛頓。這本書被譽為了是經濟學的「聖經」,亞當·斯密本人也因此被人們稱為經濟學之父。《國富論》標誌著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正式誕生,是古典經濟學的「開山鼻祖」。

今天,第一管理學派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國富論》。作者亞當·斯密是18世紀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傑出代表和理論奠基人。他將以往的經濟知識系統化,為未來經濟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這本書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劃時代的傑作。它把資產階級經濟學發展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該書以國民財富為研究對象,認為政治經濟學的目的是促進國民財富的增長。該書指出:「政治經濟學有兩個目標:第一,為人民提供足夠的收入或生計;第二,為國家或社會提供足夠的收入,使公共事務得以進行。簡而言之,它的目的是豐富國家和人民。」

一、人皆自私

人性理論是史密斯理解社會問題的出發點。亞當·斯密認為,人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人們在倫理道德領域具有同情心;另一方面,人們在經濟活動領域有私利。

亞當·斯密從他的人性理論出發,認為人們在經濟活動中受利己主義的支配,每個人對個人利益的追求自然會給整個社會帶來普遍的利益。這一思想成為斯密經濟自由主義思想的理論基礎。

追求個人利益是每個人在經濟活動中的動機和目的。追求個人利益最有利於生產的發展,自然會實現社會的共同利益。書中有一段以經典的方式闡釋了這一觀點。「我們每天需要的食物和飲料不是屠夫、釀酒師或麵包師的青睞,而是他們自私的意圖。讓我們不要求助於他們的愛。他的心,只要轉向自己的自愛。我們不應該對他們說我們需要他們,而應該說他們是有益的。」

二、看不見的手

國家對私人經濟活動的幹預只會阻礙經濟發展和國家財富的增長。只有實現經濟自由,才能充分體現「經濟人」的自利性,滿足「自然秩序」的要求。

市場中的自由競爭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可以自發地調節生產的進程,而國家對私人經濟生活的幹預往往會起到阻礙作用。從本質上說,這一思想反映了18世紀英國工業資產階級的要求,即消除封建制度的一切殘餘和重商主義政策的束縛,為資本主義經濟的全面自由發展開闢道路

相關焦點

  • 《國富論》一本可能讓你收穫良多的經濟學「聖經」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說過,人的本性都是利己的,追求個人利益是人民從事經濟活動的唯一動力。人們往往是先做利己的事情,然後通過利己,推動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最終實現社會的共同進步。
  • 為什麼要重讀亞當斯密和國富論
    商業和服務業的稅收為國家貢獻了什麼呢?古代的農業稅不管是實物稅也好還是轉化成貨幣也好都是為國家貢獻了具體的物資。商業和服務業本身不生產實物,他們貢獻的稅收在貨幣這種形式的掩蓋下本質上貢獻了什麼呢?非經濟學專業,可能問題有點幼稚了問題很大,但是簡單說,就是交易創造價值,商業締造繁榮。為什麼這樣說,理解商業和經濟學,還是要回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重讀《國富論》。
  • 「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 斯密和他的《國富論》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亞當 斯密因其著作《國富論》被稱為經濟學鼻祖或「經濟學之父」。亞當 斯密於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即《國富論》), 1773年基本完成,後用3年時間潤飾修改,1776年3月出版後引起廣泛的影響,被世人尊稱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護神」。為什麼大家會稱亞當 斯密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呢?
  • 品讀《國富論》-亞當斯密
    今天帶大家一起品讀《國富論》這本書。上周我們一起讀了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今天我們繼續跟隨他從人性出發,破解經濟學的難題。《國富論》可以說是一部經濟學領域裡劃時代的巨作,如果說《道德情操論》是西方倫理學的《論語》,那麼《國富論》則是西方經濟學的《聖經》。這本書歷經200多年,至今仍是古典微觀經濟學的基石,與凱恩斯創立的宏觀經濟學並稱為經濟學的兩大體系。
  •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斯密受休謨《人性論》的啟發,提出了人性利己的觀點,認為每個人首要和主要關心的是自己。斯密提出了「看不見的手」這一理論,說的是從利己出發的經濟活動調節,每個人在追求自利的同時,透過這隻看不見的手,不必特意去考慮別人,也會讓整個社會的利益達到最佳狀態。此外,休謨還將斯密引薦給了法國當時一些最有影響的啟蒙思想家,可以說休謨是斯密一生的摯友。
  • 亞當 斯密是英國經典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推崇自由市場調節作用
    在《國富論》第二章國家財富,斯密寫道:這所大學大部分教授們,為了傳授他們認為正確的道義,甚至完全放棄了教學的原則。有一次他幾乎被學校開除,原因是在他房間裡發現了一本大衛·休漠的《人性論》,認為休謨即使可能成為一位哲學家,讀他的書也是不相宜的。斯密經常抱怨說,牛津大學官員的朋友一旦發現他讀一份戴維·休謨《論人性》,他們隨後沒收了他的書和並對他進行嚴厲處罰。
  • 兩美國經濟學家獲2012諾貝爾經濟學獎
    Shapley),以鼓勵他們在穩定配置理論及市場設計實踐上所作出的貢獻(for the theory of stable allocations and the practice of market design)。根據瑞典皇家科學院的計劃,羅斯與沙普利兩位經濟學家將分享800萬瑞典克朗(合120萬美元)的獎金。
  •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兩名美國經濟學家獲獎
    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兩名經濟學家Paul R. Milgrom和Robert B. Wilson摘得桂冠,獲獎理由是「改進了拍賣理論和發明了新的拍賣形式。」評委會指出,在兩位獲獎學者的理論改進下,催生了新興的拍賣形式。諾貝爾經濟學獎作為最年輕的諾獎,至今已有51年的歷史。Paul R.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公布 兩位美國經濟學家獲獎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經濟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12日17時許正式揭曉,由兩位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龍(Paul R。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拉爾斯·海肯斯滕此前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12月將不再舉行傳統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頒獎儀式將改為線上舉行。他們的理論在實踐中改善了拍賣今年的獲獎者保羅·米爾格龍和羅伯特·B·威爾遜研究了拍賣是如何運作的。他們還利用自己的見解,為難以用傳統方式銷售的商品和服務設計了新的拍賣形式,比如無線電頻率。
  • 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與《國富論》的三大重要理論
    1751年後,亞當·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學不僅擔任過邏輯學和道德哲學教授,還兼負責學校行政事務,一直到1764年離開為止;這個時期,亞當·斯密於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論》獲得學術界極高評價。而後於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家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兩位美國經濟學家獲獎
    2017年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理察·塞勒,以表彰他在行為經濟學研究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 2012年 託馬斯·薩金特(美國紐約大學)和克里斯多福·西姆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獲獎理由:在宏觀經濟學中對成因及其影響的實證研究。
  • 保羅·米爾格羅姆對當代經濟學的貢獻
    Milgrom)摘要:保羅·米爾格羅姆是美國當代傑出的經濟學家。過去30多年間,米爾格羅姆憑藉優秀理論家的深刻思想、敏銳的洞察力以及深厚的數學功底,從信息不對稱和激勵機制視角,開創性地拓展了拍賣、博弈、產業組織、信息經濟學、委託-代理等多個經濟學研究領域,為經濟理論的演進做出了卓越貢獻。
  • 著名經濟學家王福重說:農民沒貢獻,是譁眾取寵還是真知灼見?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很容易認為這是個譁眾取寵的網紅或者神經病的言論,其實大家錯了,這是,著名經濟學家王福重的言論。不知道王福重是誰的可以去網上搜一下:王福重,中國著名經濟學家。經濟學博士(中央財經大學,1998年)、博士後(1999-2001年,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中國世界經濟學理事(第九屆),曾任北航國際貿易系主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訪問教授(2014年)。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學和金融學基礎理論,公共經濟學、國際貿易、數字貨幣、房地產經濟等。
  • 2007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奧尼德·赫維茨、埃裡克·S·馬斯金和羅傑·B·邁爾森的主要學術貢獻|經濟學獎專欄(二十八)
    關鍵詞:機制設計理論;顯示原理;實施理論;資源配置機制  資源配置機制問題一直是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自從亞當·斯密在《國富論》(1776)中提出了 「看不見的手」之後, 眾多的經濟學家一直在證明, 在某些理想的條件下, 市場機制如何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 緬懷貝克爾教授對經濟學及芝加哥學派的不朽貢獻
    本文主要探討他的貢獻、治學之道,他的研究工作的特質與重要性,以及其對經濟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影響,文末並闡釋何以我認為恩師縱已辭世,但他對後世的影響卻會有增無減。和訊網特摘編如下,以供學術界和理論界參考。    貝克爾教授1955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在芝大工作五年後,轉往哥倫比亞大學任教。
  • 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塞勒對行為經濟學的貢獻|經濟學獎專欄(十八)
    在這些研究工作中,塞勒運用博弈論、金融學、勞動經濟學和心理學等眾多交叉學科領域知識,在消費者選擇、自我控制、儲蓄行為和金融領域做出了巨大理論貢獻,與此同時,塞勒發現經濟學理論基本假設、偏好理論及其基本假設、有效市場假說等一些傳統的經濟學理論假設存在著一些缺陷。
  • 梁建章:追憶「管理經濟學之父」愛德華·拉澤爾教授
    【財新網】(專欄作家 梁建章)美國時間11月23日,我的導師、史丹福大學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與經濟學教授Edward Lazear(愛德華·拉澤爾)因病離去。Lazear教授曾任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勞動經濟學雜誌》創刊人和主編等重要職位。
  • 當代經濟學獎昨在深頒獎四位經濟學家各獲百萬獎金
    由當代經濟學基金會創辦的當代經濟學獎,5日晚在深圳舉行頒獎儀式。第三屆獲獎者王江和熊偉、第四屆獲獎者林毅夫、魏尚進獲頒金質獎章及證書。「當代經濟學獎」由當代經濟學基金會設立並組織評選。該獎項宗旨是通過獎勵在經濟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華人學者,鼓勵理論創新,繁榮經濟科學,為人類經濟思想發展作出貢獻。該獎項獎金總額200萬元人民幣,頒金質獎章及證書。「當代經濟學獎」提名人由基金會學術顧問、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特邀海外著名學術期刊主編、特邀國內著名學術期刊主編組成。
  •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喬治·阿克爾洛夫、麥可·斯賓塞和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的學術貢獻丨經濟學獎專欄(三十四)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喬治·阿克爾洛夫、麥可·斯賓塞和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的主要學術貢獻。文/何光輝(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喬治·阿克爾洛夫、史丹福大學的邁可爾·斯賓塞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約瑟夫·斯蒂格利茨三位經濟學家,因其在不對稱信息市場分析方面所作出的開創性研究而獲得2001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20多年來,不對稱信息市場理論是經濟研究中一個極其活躍的領域。
  •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兩位美國經濟學家獲獎
    原標題: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正式公布!兩位美國經濟學家獲獎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環球網快訊】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剛剛公布!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經濟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12日17時許正式揭曉,由兩位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Paul R. Milgrom 和 Robert B.Wilson獲得,獲獎理由為「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