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跑量200+的大神,是如何進行10km訓練的?

2021-02-28 慧跑

點擊☝ 藍字,關注慧跑

10公裡是每一位跑者新手進階到半馬、全馬的必經之路,也是初跑者的理想目標距離。

                     

作為半馬之外第二受歡迎的比賽項目,大多數10公裡跑的愛好者只需用40分鐘-1小時左右的時間,就能夠達到有氧鍛鍊的效果。

而我們今天要介紹跑步研習社的一位學員,阿亮,來自珠海,他的10公裡成績可以保持在38分鐘左右。

全馬PB314,半馬PB129。


為什麼都是跑10公裡,有的人馬拉松成績一直沒提升,有人些跑10km全馬成績進步非常明顯?

答案就是配速不一樣!

一、配速是什麼?

配速,即跑者勻速跑完1公裡所需要的時間,如果你用5分鐘跑完1公裡,那你的配速就是5分鐘/公裡;

如果你用1小時跑完10公裡,你的平均配速就是6分鐘/公裡。

配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耐力,也可以預測馬拉松成績。

二、提升配速的關鍵——間歇跑

剛開始跑步時,耐力會比較差,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耐力會有所提高,但如果你仍然維持原來的訓練量和訓練水平,你的耐力水平就會停滯不前。

間歇跑就是一種「以毒攻毒」的訓練方法,你跑步不是喘氣嗎?那就一不做二不休,跑得再快一些,喘得更厲害一些。下次跑步就會輕鬆很多。

所謂間歇跑就是快速跑一陣,休息一下,再接著跑,接著休息,不斷循環的跑法就是間歇跑。它的核心特徵就是高強度跑和休息穿插交替進行,因為你不可能一直猛跑。

三、如何進行間歇跑?

間歇訓練的強度接近100%最大攝氧量,幾乎是在接近極限有氧強度下進行快速跑,同時還需要將速度維持一段時間,當然,不同能力的跑者間歇跑所採用的的配速也有區別。

進行間歇跑時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 間歇跑不適合初級跑者,建議有4~6周的訓練基礎後再開始間歇跑

✔ 每次訓練時間一般在2~5分鐘內,跑步能力較強的跑者(配速能夠輕鬆進入6分以內),每一組訓練時間在3~5分鐘。初級跑者(配速6分比較累的)可以按照400米一組進行訓練。

✔ 訓練時間和間歇時間比為1:1

✔ 心率應達到最大心率的95%~100%。如果心率達標,而配速低於目標配速,以心率為準。間歇時,要求心率恢復到最大心率的65%~79%,再開始下一組。

✔ 每次跑的訓練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之間。

這下知道人人都能把10公裡跑下來,但有的人是跑神,有的人是跑渣了吧?

不過,能把10公裡堅持下來的人,已經值得表揚了呢,這也是堅持訓練的成果!

看看跑神跟著跑步研習社學習後,收穫到了什麼?

系統性的訓練計劃,能力有了明顯提升,速度、耐力都得到了提高

讓我們來看看跑神是如何進行日常打卡訓練的,要想達到月跑量200+,阿亮每天至少都會跑10km左右,看到這些,跑友們是不是覺得望塵莫及。


當然,如果你想不斷提高自己的成績,為將來參加半馬甚至是全馬做準備,或許你就可以來跑步研習社看看。

為了幫助跑者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成績,跑步研習社聯合國家中長跑青少隊主教練李國強,專為跑步進階人群打造了「10公裡提升計劃」,一站式幫助跑者提高10公裡PB!

你將收穫:

1、成績提升顯著

訓練計劃有目的、有計劃、有節奏的幫助跑者進行訓練,比漫無目的的跑步訓練效率以及成績提升會提高很多

2、系統的定製計劃+闖關打卡模式

一套完整清晰的訓練計劃,幫助跑者合理分配跑量,每周訓練頻率、每次訓練時間、強度等均詳細說明,不再為怎麼訓練而煩惱每.同時還配合訓練打卡工具督促大家訓練執行。

3、 性價比極高,僅需一場半馬報名的費用

本套訓練計劃為李國強教授親自為大眾跑者量身打造,即可以用於備賽季也可以用於日常訓練,可反覆使用參考,您僅需一場半馬報名費,即可輕鬆玩轉10KM。

10公裡介紹視頻

掃碼查看課程

購課程贈訓練計劃,可以根據自身能力個性化選擇,計劃成績段有:

「10公裡PB50訓練」→適合10公裡成績60分鐘左右

「10公裡PB43訓練」→適合10公裡成績50分鐘左右

「10公裡PB40訓練」→適合10公裡成績45分鐘左右

「10公裡PB38訓練」→適合10公裡成績40分鐘左右

「10公裡PB37訓練」→適合10公裡成績39分鐘左右

不確定自己是否合適該課程

可添加客服微信諮詢


相關焦點

  • 月跑量200+的大神,是如何進行10km訓練的?
    為什麼都是跑10公裡,有的人馬拉松成績一直沒提升,有人些跑10km全馬成績進步非常明顯?三、如何進行間歇跑?間歇訓練的強度接近100%最大攝氧量,幾乎是在接近極限有氧強度下進行快速跑,同時還需要將速度維持一段時間,當然,不同能力的跑者間歇跑所採用的的配速也有區別。
  • 各距離的跑步訓練計劃,大神是如何練成的?
    周一和周五是休息日,周二至周四是短距離跑,周六是30~60分鐘的交叉訓練,作為周日長距離跑的前奏。在訓練期間,你可以參加5公裡比賽和10公裡比賽來獲取比賽經驗。 從第一周是10公裡跑,逐漸發展到第15周的32公裡,隨後開始為準備全馬比賽而減量。 周一和周五休息,周二和周四輕鬆跑,周三次長距離跑,周六長距離跑,周日進行30~60分鐘的交叉訓練。在第8周進行一次半馬測試比賽後,你就更有把握在全馬比賽中獲得成功了。
  • 我們跑馬拉松,月跑量多少合適
    30km後,每跑1km,身體狀態和前面可能完全不一樣,先積累這些寶貴經驗。隨著跑馬地深入,慢慢會發現基礎跑量會很大程度上會左右我們的能力。有了首次馬拉松後,大家通常會先罵自己一通「真是吃多了沒事做,跑什麼馬拉松!」,慢慢會後悔自己在準備馬拉松中訓練不足,開始認真訓練馬拉松。
  • 為什麼你全馬跑不進330?因為月跑量不夠200公裡
    在備戰大連馬拉松之前的三個月,月跑量都在200公裡以上,跑了4次30公裡以上的LSD,800米和400米間歇跑過多次。如果你仔細觀察身邊那些跑進330的跑友,也會發現他們具備上述三個特點。月跑量200+公裡,保證有氧耐力基礎累計跑量,有助於提高有氧耐力,相信很多跑友對這個已經非常熟悉了。馬拉松運動是一項有氧耐力項目,累計跑量是為了打好有氧耐力基礎。
  • 勁跑團健康跑(10km)訓練營(第2期) 開營啦...
    前言:感謝大家對勁跑團的信任,來參加勁跑團的健康跑(10km)訓練營。勁跑團作為有擔當的跑團,為全民健身儘自己的力量。希望你學成之後也能帶動身邊的朋友同事進行跑步健身,勁跑團會以你為榮!
  • 老虎口 | 11月訓練總結
    除了top10的小夥伴,讓我們看看其他人的訓練成果吧!大哥哥,月跑量 306km,月爬升 6000m,這個練的挺好😇 😇 😇一超,月跑量 303km,月爬升 2000m,萬事開頭難,首次月跑量過300km,加油。為2021年168備戰。無名,月跑量 295km,月爬升 6000m,因為月初有傷。
  • 【跑步訓練】土法煉鋼堆跑量?破 PB 關鍵從心率訓練開始!
    相信許多跑友都曾有過這段時期,跑步跑了一段時間,明明月跑量也不少,動輒月領 200 km、300 km,卻始終無法突破 PB,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 5km跑如何PB?五種訓練方法給你助力
    以下五種訓練,能有效助你下一次測試5km時穩穩地突破自己的紀錄:三種間歇跑訓練要加強5km的配速,以下三種間歇訓練,可從每周一次1分鐘間歇開始,持續3周;接著做2分鐘間歇持續3周。在測5km的幾周之前,每周一次跑1-2-3訓練,最好在平坦、可預測地形和路況的場地跑。
  • 5km跑如何PB?五種訓練方法給你助力
    以下五種訓練,能有效助你下一次測試5km時穩穩地突破自己的紀錄:三種間歇跑訓練要加強5km的配速,以下三種間歇訓練,可從每周一次1分鐘間歇開始,持續3周;接著做2分鐘間歇持續3周。在測5km的幾周之前,每周一次跑1-2-3訓練,最好在平坦、可預測地形和路況的場地跑。
  • 40分鐘完成10km跑步的訓練計劃
    我跑步較多的都是跟著感覺走的,如此跑步堅持了將近18個月,期間該走的彎路一個都沒少。如今想來還是應該有一個訓練計劃,我看專業運動員,以及很多跑步大神都有訓練計劃。因此,理智告訴我應該制定計劃了,再不能由著性子亂跑了,容易受傷哦。
  • 下雨天如何進行路跑訓練
    下面肥跑渣我就分享一下自己這方面的心得體會:) 首先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情況下不宜進行雨中路跑訓練。路跑訓練,也就是在馬路、公路上進行跑步訓練,在夏季正常情況下是完全可以在雨中進行的,而且炎熱的夏季中,有水冷加持,往往訓練起來更舒適,但遇到下面幾種天氣時,則依然建議停止:遇到雷電天氣,如果跑步路線上出現雷電,那為了安全,不宜進行路跑訓練;遇到大風天氣,因為大風可能導致路上樹木折斷甚至傾倒,甚至路邊高樓也可能有物件吹落,也會影響安全,不宜進行路跑訓練;
  • 打破5km世界紀錄的Joshua Cheptegei是如何訓練的?
    公路、15km公路賽世界紀錄,取得驚人成績,他是如何訓練的呢?周跑量160km(含跑坡35km)現年24歲的Cheptegei在5000m場地、5km公路、10km公路、15km公路項目上都有驚人表現,也參加半程馬拉松比賽。
  • 「跑渣」如何逆襲,成為跑步大神?秘訣都在這裡了!
    「跑渣」的真實情況一覽 看心態 一般來說,「跑渣」的心態都是比較佛系的。不爭不搶、不急不躁,靜靜地刷著自己的圈。當看到大神在月末曬跑量時,只好安慰自己重在參與。
  • 為什麼我月跑量200公裡以上,還是無法進步?
    為什麼我月跑量200公裡以上,還是無法進步? 為什麼我月跑量200公裡以上,還是無法進步?如果只進行低強度的慢跑,是不可能達到高水平的。
  • 馬拉松成績在430左右的跑者想要跑進400,如何訓練,才能達成所願
    一位半馬水平達到145的跑者,馬拉松成績不一定就能跑進4小時,確實就有許多跑者為了跑進4小時而困擾著。那麼,一位馬拉松成績430左右的跑者想跑進4小時,如何訓練,才能達成所願呢?1.力量訓練。要想提速力量訓練一定不能少。
  • 周末進行半馬訓練,長距離跑如何練更有效?
    對於熱愛跑步的跑者,周末是難得盡情奔跑的一天。在這一天裡,許多跑者會進行長距離拉練。這裡的長距離不僅是10公裡,有許多跑者都是半馬的跑量了。但對於不同的跑者,長距離是不同的。這個問題和跑者的水平是有關係的。1.對於一個進階跑者,10公裡就算相當長的距離。而10公裡對於成熟跑者,只是一次日常的普通訓練。所以成熟跑者或高級跑者更加適合半程馬拉松訓練。2.如果你進行的是輕鬆跑訓練,那麼一次輕鬆跑的最大跑量是周跑量的25%或者150分鐘,那個量先到就一哪個為準。
  • 春天來了,新手跑者如何開始春跑?先從10公裡開始!
    超重、肥胖,首次跑步完成量<2K的跑者通常身體素質、運動機能較差,訓練時間大約需要4~5個月。 訓練計劃 了解自身狀況之後,即可開始制定訓練計劃了,以下訓練計劃可供跑者參考。
  • 【長跑訓練】10公裡如何才能跑下來?
    「我建議,每周跑量比上一周增加10-15%。把增加的這部分跑量分布在一周中的2-3次跑步中。」來自北加州布洛英羅克,在Zap Fitness擔任教練的皮特·雷說。如果你一周中最長一次訓練的跑步裡程為6.5公裡,那麼可以把它每次延長1.5公裡或800米。「請注意,任何需要用腿的活動,哪怕是散步,都會讓你變得更結實。」
  • 月跑量700km,62歲日本奶奶苦練35年終破3!
    月跑量700km,62歲日本奶奶苦練35年終破3!2019年11月,當時61歲的她先在下關海響馬拉松跑出2小時59分15秒的成績,成為首個跑進3小時大關的60歲以上女跑者;一個月後,她又在埼玉馬拉松將自己保持的W60世界紀錄提高了2分多鐘,以2小時56分54秒排女子組第18位。今年,在日本新冠肺炎疫情下,弓削田仍跑出了 驚人的700公裡月跑量,目標直指65歲以上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
  • 月跑量300公裡是如何做到的?是全馬330以內跑者的標配嗎?
    200公裡以上,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績,比如想要實現330,200公裡可能就顯然不夠了。 積累更多跑量,比如達到300公裡,是不是更有可能實現目標呢? 答案基本是肯定的。 一、月跑量300公裡是靠每天跑10公裡實現的嗎?基本不是這樣 一個月30天,一個月跑300公裡,最簡單的計算方式就是平均每天10公裡,差不多一個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