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的一首詩 木生手記

2020-12-14 騰訊網

木心的《西班牙三棵樹》一書共有三輯,前兩輯是自由體詩。而第三輯19節全用繁體無標點一排到底,大多節內含有一首自度的古體詩,為閱讀增加了不少難處,光是斷句就要費些思量。雖為閱讀平添了障礙,卻也與古體詩及所論多為國內之事相貼合:既是為尋極少的「小眾」知音(肯定也有看輕長時期文化荒漠化之下大眾讀者的意思),又多一層含蓄也多一道「安全」係數(潛意識中的餘悸),當然也會讓願意沉下心來的「小眾」閱讀者更能句思字辨。

第三輯第16節,是這樣一首古體詩與小序——

壬戌夏末,予籌赴新大陸,整飭煩苦,猶老女乍嫁,倉皇處理妝奩。八月杪,滬郊虹橋機場,臨飛默佔一律:

滄海藍田共煙霞,珠玉冷暖在誰家?

金人莫論興衰事,銅仙慣乘來去車。

孤艇酒酣焚經典,高枝月明判鳳鴉。

蓬萊枯死三千樹,為君重滿碧桃花。

這是1982年的夏天,國人幾乎無人知曉的貫通著中西文化的大家木心,就要辭國赴美。上海虹橋機場,木心在飛機就要起飛之時,寫下了這首詩。

2020年3月1日下午6時的當下讀來,仍然為之心動。李商隱的「滄海月明珠有淚」(《錦瑟》),與李賀「憶君清淚如鉛水」(《金銅仙人辭漢歌》),都一一用來表達木心內心中湧動的淚水,或者都被用來澆他心中的塊壘。這是一個他最愛卻又必須離去的母國,因為他是真愛、因為他的愛還包括對於整個人類與人類的文學與藝術之愛,從而不容於世並屢屢深陷縲紲之中。他詩中的「孤艇」,當是那個走在世界之外的孤華,那個大多數仍然是渾噩「看客」的孤華,一個「焚經典」的孤華,一個「鳳鴉」不分的孤華。因為一直站成洪流中的不動的頑石,在茫茫大地上,幾乎是絕無僅有地保存下一個自我的同時,也清醒地歷經了無數的漩渦與洪流,因此也就在自知天賦之才的基礎上,具備了雄厚的自信。所以,雖然那時已從泥濘中超拔出來,並有了被不少人豔羨的職位,他還是要告別而去,因為他要完成自己生命中那一場文學的創造,用「重滿碧桃花」去代替「枯死三千樹」。他是有著真正的文學野心的,因為他從高處俯瞰過世界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過往與當下,更自信手中的筆會留下超越時空又可入世界文學行列的華文真品。

這首詩,離他寫在紙上,已是38年,而木心死去也竟8年有餘。可是這56個字中所包含的複雜而又多面的意思,尤其是其中所營造的起於人性的深厚的文學意味,當今已是無人能夠寫出了。

作者:李木生,中國著名作家,二馬看天下特邀專欄作家,二馬中國夢精神家園文化交流群成員

約稿:千山獨一鳥

責編:謝天謝地

作者簡介

李木生:詩人,作家,編輯。童年失恃,孤夢飛依星月;少年挨餓,生吞西遊紅樓;青年國亂,緣遇馬列魯迅,荒漠之心,遂萌詩之芽苗;中年新聞,醒忌喉舌,有雜感發思索之音;八九之秋,寒凝橫眉,黜遷副刊,卻塞翁失馬,得自由筆墨。墾荒散文之僻壤,又操詩歌之雜音,憂憤仍不得抒解,則偶犁小說之貧地。不覺進入生命的初冬,卻不懼不怠,只是墾荒不止,期待於真相中覓真理,於黑夜裡舉燭臺,於奴役中發戰叫,以心血煉文字,以生命薦軒轅。

相關焦點

  • 《木心詩選》西安首發童明:木心的詩要淺唱低吟
    木心的詩在童明讀來,不僅有其韻味,更多了一分理解。數十年的切磋與琢磨,讓童明在木心身後,仍然可以闡釋彼時彼刻詩歌的寫作的背景與含義。9月4日在大都薈·萬邦書店舉行的《木心詩選》首發活動上,木心研究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英語系教授童明與現場的讀者分享了自己對木心研究的部分心得,作為一個老西安,童明也讓木心與西安增加了一分關聯。
  • 【開卷有益】讀木心的詩,《雲雀叫了一整天》
    木心是音樂家、作家、畫家,雖然「畫家和作家合謀把這個音樂家謀殺了」。他在一個未被大眾認可的年代,活出了自己的人生風格——文雅體面,虔誠的對待生活,專注於個人的藝術創作。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乙輯的短句(雪句),更像是那個時代文藝界的段子手,每一句都像一首詩
  • 文娛界名人神仙打架,姜文為勸架寫下一首詩,指桑罵槐的功夫一流
    首先,介紹一下參與其中的各界代表,他們分別是:已故文學家木心,畫家陳丹青,作曲家郭文景,演員兼導演姜文。事情經過是這樣的:郭文景先是發表了一篇對木心的貶義評論文,中心主旨就是懟木心太裝逼。作為木心的徒弟,陳丹青自然要站出來反駁,遂給郭文景寫了一段文字。郭文景不服氣,於是也給陳丹青回了一段,陳丹青於是又回了一段。陳郭二人你來我往,姜文突然跳了出來,意在勸架,於是借易中天的帳號公開發表了一篇「勸架」文,末尾還附帶一首七言絕句,誰料卻被網友說是拉偏架。
  • 木心:在自己身上,克服時代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這是一首情詩,海濱木屋,桌上盆盆罐罐,下面是綠色的地毯,兩個人睡到中午才起來。而那個人,木心的描寫是「素白之子膚色如青銅,獷野而貞潔」,這個獷野一般不會形容女孩,膚色青銅,有些女孩皮膚黑的也有,不排除皮膚比較黑的。我告訴他我的第一反應,這應該是一首寫同性戀的詩,這首詩寫得非常感人。
  • 木心:把生活過成藝術,就能成為藝術家
    筆名木心,畫家陳丹青解釋起源於"木鐸之心"是佛語說法。木心先生卻自道"名字其實是累贅,起名木心,是取'木'字筆畫集中,'心'字筆畫發散之意。"據童明教授介紹"木"字亦有十字架上的那個"人"之意至此,讓我們從名字的藝術起步走進先生生活的藝術。
  • ...與上海之間,在詩與畫之間,「米修與木心」來了場跨越時空的相遇
    1948年,青年木心盼望留法未如願,此後在詩中寫想像中的巴黎。圖說:亨利·米修《無題》 官方圖今天開始,木心和米修的一次合作展覽《米修與木心》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構建一場跨越時空的文藝偶遇。展覽將呈現兩位藝術家詩畫踐行的人生,不僅展出近50餘件畫作,還將展示各自的詩集,通過文學與繪畫兩個維度,帶領觀眾遨遊他們的心靈世界。
  • 陳丹青:我難以得知,木心對自己失去的歲月如何抱憾
    反正,直到 56 歲出國前,他從未發表一篇文字,一首詩,他絕對不讓人知道他在寫作。出國後,他要靠畫畫謀生,決定再不寫作了。木心獄中手稿片段後來的故事大家可能知道:1983 年,來自巴黎的臺灣畫家陳英德去看木心的畫,聽他談吐,以為不凡,堅持要他恢復寫作,於是,照孫牧心的說法,他以文字「粉墨登場」,在華語報刊發表文章。
  • 「木心大師說」持續升級,陳丹青、郭文景再論木心,姜文「勸架」又...
    在討論木心在文學上的成就時,牟群繞開木心的詩作、散文、小說、隨筆,以《文學回憶錄》為例,認為其「更多常識而少獨見。更多淺出而少深入」,不過是「和蔣勳、餘秋雨同類型」。關於木心的畫作,牟群認為,作為畫家的木心,其對繪畫的理解和言論高過作品本身。
  • 寫一首詩,為詩歌店慶生
    寫一首詩,為詩歌店慶生 2020-12-05 1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米修與木心:語言無法達到之處
    木心 《晴風》 1999年 紙本彩墨 9.5 ×54cm 木心藝術基金會收藏    ◎剴弟    展覽:米修與木心    表面看來,兩人的作品其實非常容易辨識區分,一個以筆刷的線條為主,一個則以墨色的水漬為主,但是兩人的作品卻有一種內在聯繫,這聯繫或許在於兩人的路徑竟然有非常相似之處:    亦詩亦畫皆是在苦難時代中的抽離,以遨遊作者的內在世界。
  • 如何定義木心——從「受難者」、「倖存者」到「自我救贖者」
    從流亡「文學家」這個角度,木心的狀態和心境意趣,和納博科夫或許是可比的,雖然,假如不得不回到世俗的眼光,則納博科夫的文學成就及其社會認可度遠遠高於木心。納博科夫一到美國就在《大西洋月刊》發表被美國人英譯的法語散文,隨即為《紐約客》撰稿,也是二者際遇天壤有別,而木心的生存方式更加「中國」,最終也心心念念要回歸故土。
  • 木心 | 一出聲就俗了.
    常有年輕人問,木心的筆名是什麼意思,陳丹青替他回答:「木鐸有心」,源自佛教。木心自己解釋說,其實沒有那麼深奧,不過是一個木一個心,一個收斂一個發散。一面是深沉辯士,一面是俏皮情郎。他說,倪瓚的「不可出聲,一出聲便俗」,是他一生的美學綱領。他是木心。八年前,抖落一身的雪,他離開了我們。
  • 木心,一個人類的好情人.
    他是一個浪漫的流浪者,從東方流浪到西方,從宋代流亡到文藝復興,從生養他的雋秀烏鎮到上海,到紐約,又從紐約重回烏鎮,一路背著故鄉走,一生都在流浪,溯洄遊之,道阻且長。木心的一生,都是一個多情之人。歸根結底,人生不過是一場長途跋涉後的返璞歸真。
  • 木心被禁22年,66頁紙寫65萬字,沒有一字抱怨人生
    1927年2月14日,木心出生於美麗烏鎮,一個書香世家。父親為他取名孫璞,寓意美好。而他確實得到上天恩寵,自幼聰穎。父母教他識字斷句,讀詩誦詞,發現他尤其喜歡讀詩,就有意讓他學寫詩。木心12歲那年,家族舉行家宴,長輩們談論詩道,木心應和到:「寫詩至少要像杜甫那樣,才能好說寫詩。」族人訝異,這個孩子以後可成大器。於是母親為他聘請了「一代詞宗」夏承燾授課,一段時間後,老師誇他:「你的詩詞混在唐宋詩詞當中,都是很難分辨出來的。」
  • 木心「大師」論戰續:姜文「辣」評,陳丹青、郭文景再論木心
    詩中提及的「作曲」「粉絲」係指郭文景先生是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作曲,陳丹青先生又曾經表示非常喜歡這個作品。新冠未除,驚聞郭陳二老新近有染。染在哪裡?染在音樂上:三線譜不是五線譜,他師傅不是他師傅什麼的……我放心了。
  • 陳丹青推崇的木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我聽說木心的時候,他已名滿天下,很多人推薦他的詩歌文章,稱讚他的為人。那時候年紀小,讀過幾本書,知識沒學到多少,偏添了些文人的傲氣。粗略瞥幾眼他的詩,覺得是些只留表面的文字,不值一提。時隔多年,偶然見到一本詩集,名為《雲雀叫了一整天》。驚訝於作者才情,卻發現,正是因我的無知的偏見而錯過數年的作家——木心。
  • 木心的詩歌《哪有你這樣你》賞析
    陰涼的晨恍恍惚惚/清晰的訣別每夜,夢中的你/夢中是你與枕俱醒/覺得不是你另一些人/扮演你入我夢中哪有你,你這樣好哪有你這樣你木心是一個行走在舊時光的人讀木心的《從前慢》《哪有你這樣你》,都能感到詩人在悼傷往昔。《哪有你這樣你》是一首思念、懷人之作,詩人敘述十五前那場讓人「恍惚」卻又清晰如刀痕的訣別,十五來,詩人對詩中的「你」思念深極,夜夜夢及,卻從噩夢中驚醒,驀然之間,詩人又覺得惡夢中的「你」不是「你」,是「另一些人扮演你入我夢中」,反映詩人的悲痛,因為曾經的你是「這樣好」。
  • 木心水平到底如何?陳丹青不夠客觀,不如餘華的評價一針見血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前幾年,不管是詩歌《從前慢》還是改編成的歌曲《從前慢》都大火一把,也讓這首現代詩的作者木心再一次進入大眾的視野。被學生捧出來的「大師」木心在文藝界更像是一個「網紅」,仿佛一夜之間全世界都在推崇木心,木心的作品走進大眾是因為他的學生陳丹青。
  • 李白最美的一首白露詩: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李白藝術形象今日白露,我們就來聊一聊大詩人李白所寫的一首白露詩,我願稱之為「最美白露詩」。大家是不是有點好奇呢?要知道,李白最為深入人心的詩,大多都是以「豪邁奔放、想像豐富、意境奇妙,浪漫」為主的,像這種帶著點小清新、小幽怨的,還是比較少的。所以也顯得比較新奇和特別,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原詩如下:《玉階怨》李白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李白這首詩是一首宮怨詩。
  • 罵木心或者誇木心之前需要做些什麼
    有人在罵木心,在貌似客觀地給木心熱減溫度。罵木心的人有兩種,一種人很小聰明,就是蹭熱度。這種人沒什麼好說的,他知道自己不行,很沒出息,沒水平,就是來蹭個熱度露個臉,生存之道嘛,可以理解,不予理會就好了。還有一種是有點成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