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了解,你是真的不舒服,不是「作」

2020-12-23 澎湃新聞

胸悶?了解,你是真的不舒服,不是「作」

2020-01-06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奧莉薇嬸嬸 醫筆醫畫

胸悶、胸痛、心悸是心內科就診患者最常見的不舒服,但有的時候,這些不舒服並不僅僅因為我們的心臟出了問題,還跟我們的心情密切相關。

緊張、焦慮、抑鬱等都可以導致全身各種各樣的不適症狀。國外研究發現,超過50%的初級保健診所就診患者存在與心情有關的心臟乃至渾身不舒服。國內也有大規模的研究顯示綜合醫院就診患者中存在4~12%患者存在心情因素。

自查問卷
請根據近半年情況挑選欄目中的症狀,並以相關症狀最重的情況作為嚴重程度的分值。
沒有:不存在相關症狀
輕度:偶有幾天存在或尚能忍受
中度:一半天數存在或希望緩解
重度:幾乎每天存在或較難忍受
在發病時的症狀上打√,可多選,每一題都要選擇
1. 頭暈、頭脹、頭重、頭痛、眩暈、暈厥或腦鳴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2. 睡眠問題(入睡困難、多夢、噩夢、易驚醒、早醒、失眠或睡眠過多)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3. 易疲勞乏力、走不動路、精力減退興趣減退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4. 情緒不佳、怕煩、缺乏耐心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5. 心血管症狀(心慌、胸悶、胸痛、氣短)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6. 易著急緊張、擔憂害怕、甚至驚恐、瀕死感或失控感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7. 習慣操心、多思多慮、易糾結、易產生消極想法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8. 注意力減退、思考能力下降、健忘甚至恍惚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9. 胃腸症狀(脹、痛、返酸、食慾差、便秘、便多、打嗝、口乾苦、噁心、消瘦)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10. 疼痛(頸部、肩部、腰部、背部、腿部等)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11. 敏感、易悲傷或傷心哭泣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12. 手腳關節或身體某部位(麻木、僵硬、抽搐、顫抖、刺痛、怕冷)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13. 視物模糊、眼睛乾澀或脹痛、短期內視力下降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14. 激動煩躁、易怒、對聲音過敏、易受驚嚇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15. 追求完美、反覆思考或重複做意義不大的事情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16. 皮膚過敏、瘙癢、皮疹、或潮紅、潮熱、多汗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17. 常關注健康問題、擔心自己及家人生病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18. 呼吸困難、憋悶或窒息感、喜大嘆氣、咳嗽或脅肋痛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19. 咽部不適、梗阻感、鼻腔乾澀、鼻塞、耳鳴、耳塞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20. 易尿頻、尿急、尿痛或會陰部不適
A.沒有;B.輕度;C.中度;D.重度
評分標準
沒有:1分
輕度:2分
中度:3分
重度:4分
正常:≤29分
輕度:30-39分
中度:40-59分
重度:≥60分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雙心門診

特别致謝:上海仁濟醫院寶山分院內科袁婷主治醫生分享了她的工作故事

原標題《了解,你是真的不舒服,不是「作」》

關鍵詞 >> 胸悶,心理,問卷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心臟不舒服胸悶憋氣,但心電圖、彩超正常,這可如何是好?
    無論是門診還是網上,總有不少人提出這個問題:心臟難受, 總胸悶憋氣,可是心電圖、心臟彩超都正常,到底是怎麼回事?一、就算心電圖和心臟彩超正常,也不能排除心臟病心臟不舒服,胸悶憋氣,確實首先要想到是心臟病,但心臟病有很多具體的問題,不同心臟病,診斷和檢查的項目不同。
  • 心臟不舒服胸悶憋氣,但心電圖、彩超正常,這是怎麼回事?
    心臟不舒服胸悶憋氣,但心電圖、彩超正常,這是怎麼回事?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心臟會不舒服,平時的時候總是感覺胸口特別悶,喘不上氣,但是當大家到醫院去檢查的時候,心電圖和心電彩超一切卻都是正常的。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胸悶氣短是怎麼回事,預防小秘訣
    很多人這樣說:「心慌不是病」你認同嗎? 開什麼國際玩笑,有個患者這樣說道:「感到心慌、氣短、呼吸困難,嚴重時都感到要不行了,幾次三番命懸一線,不敢一人出門、不敢獨處一室,甚至不敢坐電梯、坐飛機。」
  • 最近總覺得胸悶氣緊,測體溫又不高,但總是感覺不舒服,怎麼辦?
    最近總覺得胸悶氣緊,測體溫又不高,但總是感覺不舒服,怎麼辦?這些表現,既有焦慮,又有疑病的特點。出現焦慮的時候,除了心理上體驗到這種不愉快的情緒,一般還會有身體方面的症狀。在呼吸系統方面,會出現呼吸頻率加快,呼吸變淺,人會覺得氣短、胸悶,呼吸不暢,似乎氣不夠用的。當然,焦慮時消化系統方面也會受到影響,比如出現口乾、厭食、噁心、腹痛、有便意等。所以,有人在焦慮恐懼的時候會不想吃飯,或者焦慮嚴重的時候會感覺反胃或想去廁所等。有的人諮詢了醫生,已經告知了沒事,但還不放心,依然懷疑自己有病,這就是疑病的表現。
  • 「老公不關心」你,真的不是他有問題,而是你有這些毛病!
    知叔說情:我身邊經常有女性朋友抱怨自己的老公不夠貼心,不夠愛自己,什麼特殊節日沒表示平時對自己也不上心,仔細了解才知道,一般這樣抱怨老公的女人婚姻都還算幸福,這些人的老公大多心裡還是有妻子的,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
  • 常感胸悶心慌?如果有這5種症狀,可能不是心臟病而是「心病」 |...
    圖說:崔松醫生演示,按摩內關穴有助於靜心凝神   【新民晚報·新民網】疫情期間,您是否有時會胸悶、心慌?   如果你是一個不善於表達情緒的人,那這種身體反應會更嚴重——嘴巴上不說,身體很誠實,會用各種「不舒服」幫你說出來。   如何分辨到底是器質性疾病,還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功能性失調呢?中醫認為「心主血脈,心主神明」,崔松提醒,下面五種情況你符合得越多,越提示心臟功能性失調的可能性更大。   1,當你發生胸悶心慌時,自測脈搏還是很整齊。
  • 胸悶、心慌是心臟病犯了?專家教你分辨心臟功能失調
    【環球網報導】疫情期間可能您有時候會有胸悶、心慌,除了考慮心臟本身疾病之外,該要考慮心理應激的身體反應,如果你是一個不善於表達自己情感的人,身體反應會更嚴重。健康科普專家、曙光醫院主任醫師崔松在3月15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教大家如何判斷心臟功能失調——我們常說嘴巴上不說,身體很誠實,會通過各種不舒服幫你說出來。怎麼分辨器質性問題還是功能性失調呢?中醫說「心主血脈、心主神明」。雙心醫生,今天來提醒你,以下五種情況你符合得越多,越有可能是心臟功能性失調。
  • 年輕人胸悶、心慌,這是不是心臟病?要做什麼檢查?
    隨著工作壓力增加,社會節奏加快,很多年輕人平常會出現胸悶、心慌的症狀。胸悶、心慌是比較主觀的症狀感覺。但這些症狀是否就說明你的心臟不好,或者有心臟疾病呢?需要怎麼判斷怎麼檢查?來看看今天的內容,有幫助!
  • 檢查不出問題的心臟部位不舒服
    什麼是功能性胸悶氣短? 1、人體長時間處於密閉的、空氣不流通的、不透氣的環境中,往往會引發胸悶氣短; 2、人精神高度緊張,心情過於鬱悶、心理壓力過大往往會引發胸悶氣短; 3、置身於氣壓過低的區域、過度勞累、平常活動過少、神經衰弱患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引發胸悶氣短。
  • 老年人胸悶保健的方法你知道嗎
    胸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是我們都會遇到的,所以,有一個好的方法可以改善一下,真的是非常的好的,那麼,我們究竟該怎麼辦,都有哪些方法相信大家也是非常的關心的啦,好了,胸悶的問題,下面就來看看,想知道的朋友就趕緊來看一下吧。胸悶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出現胸悶的情況呢?
  • 心臟不適,胸悶心悸,但心電圖、彩超卻未見異常,這是什麼原因?
    導語:現在社會的工作壓力比較大,因此很多人都會覺得心臟不舒服,有時甚至會出現胸悶,氣短的情況。但是我們在前往醫院檢查時,心電圖和彩超卻未見異常。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心電圖和彩超正常不代表心臟正常很多人在生活過程中都會出現心悸,心臟不舒服的情況,有些人甚至會覺得胸口發悶,喘不上氣。出現這種情況時,大家第一反應就是自己的心臟是不是出現了病變。但我們畢竟不是醫生,不可以給自己治療,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還是要及時前往醫院做相關的心臟檢查。常規的心臟檢查不外乎心電圖和心臟彩超,這兩種心臟檢查也被用於診斷心臟病。
  • 心臟總是不舒服,懷疑心肌缺血!專家告訴您這5種都不是心肌缺血
    詳細詢問後,患者沒有高危因素,沒有別的任何不舒服;於是很快就排除了心肌缺血,心絞痛;她說:難道不用做心電圖嗎?不用彩超嗎?」我說:只要您表述準確,就不用做,肯定不是心肌缺血,就是神經性疼痛。觀察就行!我們都知道心臟病經常是急症,都很危重,尤其是心肌缺血、冠心病更是要命的疾病。
  • 不發燒,不咳嗽,沒有感冒,但是胸悶,喘不過來氣,應該怎麼辦?
    不發燒,不咳嗽,沒有感冒,但是胸悶,喘不過來氣,請問怎麼辦?不發燒,不咳嗽也沒有感冒,但是胸口有一種壓抑感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在這種時候明知道自己不是感染上了新型肺炎病毒,但是在這個時候身體出現異常的現象出現不健康的這一種情況,我覺得還是應該趕快聯繫大夫詢問一下,看一看是什麼病情從而引起的這種症狀。
  • 專家支招談「心事」:疫情期間胸悶、心慌,怎麼辦?
    人民網上海3月15日電(董志雯)疫情期間,是不是有時會出現胸悶、心慌?除了考慮心臟疾病外,還應考慮心理應激的身體反應。如果你是一個不善於表達情緒的人,那這種身體反應會更嚴重。嘴巴上不說,身體很誠實,會用「不舒服」幫你說出來。那怎樣才能分辨到底是器質性疾病,還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功能性失調呢?
  • 這不是作的節奏是什麼
    這不是作的節奏是什麼?請看下面的事例:小兩口剛結婚時挺好的,無憂無慮。小日子過得那是相當的舒服,一不用開夥做飯,要麼各自在工作單位吃,要麼到老人家去吃,要麼到飯店去吃,後來嫌麻煩,乾脆飯店也不去了,直接叫「外賣」。
  • 猝死不是突然到來:「看上去健康」的年輕人,你的心臟真的健康嗎?
    感覺心臟不舒服,需要做哪些檢查? 比較常見的是胸悶胸痛,最典型的一點就是——一個人有跟活動相關的胸痛、胸悶、不適,包括嗓子疼痛等,這個就是非常典型的症狀。 什麼叫和「活動相關」?比如說,坐著聊天什麼事都沒有,但站起來一走就覺得難受,這種與活動相關的疼痛或者胸悶,大多數都是心臟血管缺血的表現。有的人走走路,覺得牙疼,有的人表現為後背疼,最常見、最容易誤診的就是腹痛。
  • 一患心血管病的男子,喝了護衛士後多年的胸悶胸痛好了
    蘇林醫生回答道「心血管疾患首要的治療原則就是改善供血,預防血栓,除了合理飲食、運動鍛鍊,還可以吃一些具有疏通血管血栓,緩解胸悶胸痛心慌等作用的藥物。」「我之前了解過心血管病吃的一些藥,但是這些藥都會有一些副作用,比較擔心會影響身體。蘇醫生,有沒有一些副作用小一點的藥?」鄭先生問。
  • 【曙光·科普】胸悶氣短腿腳酸脹?「虛勞病」來了解一下……
    【曙光·科普】胸悶氣短腿腳酸脹?長期「亞健康」,「虛勞病」了解一下出現這類症狀與氣候越來越熱不無關係,勞累已經成為城市白領的生活常態,在這種無止盡的疲勞狀態下(或叫亞健康狀態、白領症候群),人們習以為常的被動適應著,但是當在特殊環境氣候下,這種「習以為常」會被誘發,從一種「狀態」演變不可承受忍耐的「疾病」。
  • 為什麼坐別的車不暈,坐電動汽車就犯噁心又胸悶?
    引言 | 可不是只因為電動汽車急加速總有些朋友會有這樣的感受,不論是坐電動公交車還是電動汽車都會比傳統的燃油車更容易犯噁心胸悶。有人會認為這是電磁輻射引起的身體不適,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抑或者是其他原因的引起的?我們今天就來給大家解答下。
  • 網易雲熱評情句|不是故意離群,而是一個人真的很舒服
    不是故意離群,而是一個人真的很舒服你會發現有的時候真的不是故意離群,是一個人安靜的獨處真的很舒服。你會發現你和有的人沒有任何話題,也沒有繼續談下去的欲望。你習慣了一個人的舒適感,想逃離那個嘈雜的群體。追求自己的心,做更好的自己,你才能夠讓自己開心。It's a normal thing, and we don't have to be reluctant to go with any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