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美食特搜,與你共享健康優質生活 」
白切羊肉是湖北宜都縣的傳統名菜,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選長陽山羊肉的夾腿部位為主料,以當地手工方法所釀窩子醬油等調料煮製而成。該菜以色鮮味醇,肉質緊密,醬香濃鬱,風味別致等特點著稱,是秋冬季節的時令佳餚。傳統吃法跟蔥白段、香醋、甜麵醬、辣椒油四味碟,供食者佐食。今天與大家分享它的家常做法!
材料:羊肉2500克。
配料:八角15克,鹽10克,丁香3克,醬油200克,[小茴香籽]10克,白砂糖50克,桂皮10克,黃酒50克,陳皮3克,小蔥25克,姜50克,香油25克,花椒10克。
做法:
1、 羊肉切成長20 釐米、寬13 釐米、厚5 釐米的長方塊,連同2 根筒子骨一起漂洗乾淨。
2、 將八角、丁香、桂皮、花椒、茴香籽、陳皮裝進小白布袋中,捆好袋口,做成香料袋。
3、 蔥姜洗淨,生薑拍松,香蔥挽結。
4、炒鍋置中火上,加清水2000毫升燒熱,將羊筒子骨放在鍋底,香料袋放在筒子骨中間,羊肉放在上面,順碼成梳子背形,再放入蔥、姜和精鹽、醬油(窩子醬油)、黃酒、白糖,一起煮開後,改用微火加蓋燜煮40 分鐘取出。
5、取1 米見方的乾淨白布一塊,鋪在案板上,將煮好的羊肉塊,平整地擺放在白布中間包好。
6、再用同樣見方、重約25 公斤的厚木板一塊,壓在包好的羊肉上面,壓制10 小時後取出。
7、將壓制好的羊肉塊改切成5 釐米長、3 釐米寬、0.3 釐米厚的長方片,碼入平盤中,疊擺成元寶形,刷上香油即成。
小貼士:
1、製作此菜要選夾腿肉,這樣瘦肉多且肉質細。
2、羊肉不宜煮得太爛,有利於保持肉塊的完整。
免責聲明: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揮揮小手,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