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什麼領域,企業想要發展,就一定要擁有自己的優勢。就比如世界第一大晶片代工廠商臺積電,就憑藉自己手中最先進的技術優勢獨佔鰲頭。而ASML也憑藉獨一無二的光刻機技術,在光刻機領域一家獨大,當然包括中國的華為,所涉及的海思麒麟晶片在全球範圍內也是只此一家的。
技術優勢的重要性
華為之所以能夠走向世界,面向國際,就是因為手中擁有自己設計的晶片,同樣的,此次華為之所以會受到打壓,也正是因為華為在晶片製造行業不具備優勢,也就是說我們在晶片製造領域上完全是處於一種空白的狀態。所以才會讓美國方面有機會在晶片上大肆做文章,打壓華為的發展,打壓整個中國的晶片半導體中的發展。
晶片禁令正式實施之後,美國很多企業,包括中國臺灣的臺積電不能夠再進行自由出貨。而華為的餘承東曾經表示,麒麟9000或許會成為絕唱,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華為開始尋找各種解決辦法,宣布進入取把晶片半導體領域,並且面向全球招聘了超過四十多位晶片類博士,需要自主生產出半導體晶片。
而最近也有消息稱,華為已經投資了200億美元在上海籌備晶片生產線,從45納米晶片開始做起。雖然這樣的打算的確是很好,但是卻面臨著新的問題,要知道生產製造晶片光刻機是必要的。
全球能夠生產光刻機的生產廠商只有四家,其中ASML所生產的EUV光刻機是最先進了,在中高端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想要製造7納米以下的晶片,ASML的EUV光刻機必不可少。
阿斯麥頻頻示好是有條件的
而在過去的幾個月之內,ASML曾經三次表態,頻頻示好中國,並且表示會向國內出售duv光刻機,並且表明出售DUV光刻機是不需要許可的,再加上阿斯麥方面還會加速在中國市場的布局。而在11月初的上海進博會上,阿斯麥再次表態,對於中國出口光刻機一直保持著開放的態度。
那麼阿斯麥方面頻頻示好,是不是就意味著華為真的可以使用duv光刻機去打造一條屬於自己的生產線呢?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其實是有條件的。阿斯麥方面的表態是很明顯的,是能夠想過內的場上出售DUV光刻機的,但是要注意的是,阿斯麥方面強調了兩點,一個是特定的廠商,還有一個是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才會進行光刻機的出售。
簡單來講,華為想使用阿斯麥的DUV光刻機,取決於阿斯麥能不能拿到美國方面的許可。再來在晶片禁令中明確要求凡是使用美國技術的企業,沒有美國的許可是不能夠進行自由出貨的,雖然目前美國方面已經有所鬆口,只要能夠證明對所出售的產品不是用在5g設備之上,那麼就能夠很快的拿到許可證。
但是,從以上規則來看,阿斯麥是不具備出貨條件的。這也就意味著,雖然阿斯麥曾多次表態能夠向國內廠商自由出貨DUV光刻機,但這部分廠商之中很有可能不包括華為在內。
華為會選擇使用DUV光刻機嗎?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華為包括在內,會使用阿斯麥的duv光刻機嗎?
其實在個人看來,應該是不會的,畢竟阿斯麥的光刻機是用了很多的美國技術。即便說華為真的使用阿斯麥的光刻機建立出了一條生產線,也是違背了華為最初的初衷,畢竟華為最開始是想要建設一條不含有任何美國技術的生產線,如果真的採用了DUV光刻機,那麼就說明華為所建設的這條生產線之中依舊含有美國技術,而美國在將來如果有突然修改規則,那麼華為依舊會像現在一樣被打壓!
再來,現在對於華為來講,最重要的是EUV光科技因為華為現在對於華為還是麒麟晶片的需求是非常嚴重的,華為海思麒麟明晶片是5納米進位的工藝,而duv光刻機能夠提升14納米甚至是七納米的工藝,可唯獨在更加先進位的5納米工藝上毫無用處。所以此次阿斯麥頻頻示好,對於華為來講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