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界有一個這樣的說法:
「運動可以產生多巴胺,這會讓我們更加快樂,所以運動其實是享受。」
那這句話適用於所有人嗎?顯然不是,有些人感覺健身的時候酸爽過癮,有些人卻感覺痛苦不堪。
而痛苦不堪者,佔據了大多數。
那很多人就會想,是不是我不適合運動,我運動的時候不產生多巴胺,所以我不才會感覺痛苦不堪?
可以這樣理解。
如何理解多巴胺和運動的關係?
「多巴胺是下腦垂體分泌的一種化學物質,影響的是神經興奮和活躍。」
我就會這一句,因為這種科學知識,我真的看不懂。但是我自有一條理解多巴胺的方式。
多巴胺會「記住」快樂
這玩意只要你開心,就會有多巴胺生成。
不是說你只要運動,就會分泌多巴胺,然後讓你快樂,並不是這樣。
而是你先快樂,感覺興奮的時候,神經放電讓下腦垂體分泌多巴胺,這個時候多巴胺就會「記住」這種快樂。
那麼以後你再做類似的事情的時候,你就能提前感受到快樂和興奮,這就叫「期待」。
舉個例子吧,第一次談戀愛的人,快樂嗎?其實除了緊張還是緊張。但是當他第一次約會很開心以後,那麼以後只要想到約會,就很開心。
而第一次追女孩子被拒絕被羞辱的男生,他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害怕戀愛。第一次健身就練腿的人,後面一段時間會害怕健身。
這就是很多人健身憑毅力練了一段時間,後面會中斷好幾個月的原因。
如何愛上健身?
不過健身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痛苦和快樂並存,就跟追女孩子一樣,拒絕和接受這兩個因素並存。
一個被拒絕無數次,但死皮賴臉,最終抱得美人歸的人,後期絕對可以成為撩妹達人。
一個被健身痛苦虐過無數次,但永不言棄,最終體會到健身快樂的人,也會變得享受健身。
那麼健身的快樂是什麼,需要扛過什麼痛苦呢?
力量訓練,扛過肌肉敏感,享受肌肉泵感在我們進行力量訓練的時候,比如增肌訓練,那麼我們直接面臨的痛苦就是肌肉疼痛。
肌肉的疼痛前期是敏感,我們需要適應一下,等我們適應了以後,另一種感覺就會出現。
這就是肌肉泵感。
肌肉發脹、發酸、發軟這種感覺,其實跟你按摩店做tai式按摩一樣舒服。
多巴胺記住了這種快樂,以後練的時候就會專門尋找泵感,這就是有些人會練幾十組的原因。
體能訓練,扛過心肺極點,享受身體律動體能訓練,比如跑步、打羽毛球以及很多需要心肺體能的運動。
我們在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會經歷小腿酸痛,但更嚴重的是心肺的極點,也就是喘不過氣的那種感受。
這個極點扛過去之後,你就能體會到身體的律動和節奏感。
「咔、咔、咔、咔、咔、咔、咔。」
人本能會對這種規律感和節奏感感到快樂,這也就是動次打次聽不膩的原因。
體操訓練,扛過過程挫敗,享受身體控制體操訓練這裡要多講一點,可以說街頭健身體操類目勸退了很多玩家。
是因為什麼,你的過程難度太強了,俄挺衝肩,要衝到合適的位置,能堅持五六秒的那種,你不能衝的太低。
雙立臂,你要先把高拉引體做到最好,不要一天到晚往上衝衝衝,那樣幾天就沒興趣了。
基礎好的話,那麼你練體操類訓練,過程也很快樂,這種快樂就是得心應手、身體控制。
基礎不好,你還衝擊高難度,越練越挫敗,所以很容易放棄。
最後總結一下,健身過程本身會帶來痛苦,但是之所以還能享受健身,是因為「心有期待」,這就是多巴胺的秘密。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