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16年上映的電影,這部作品讓周冬雨和馬思純成為了金馬獎「雙黃蛋」影后,我前兩天才把它慢慢看完,內心有點感受,就想把它記錄下來,跟你們一起來分享。
我體會到:女生之間的感情真奇妙
女孩子之間的感情真的很奇妙,看似擁有的東西都可以分享,倒有些東西卻是任何人都不能去觸碰,尤其這個人是對方,就比如愛情。
七月的家庭條件優越,安生則是沒人管的「野孩子」,七月把自己擁有的一切都跟安生分享,包括自己的爸爸媽媽的愛。唯獨是在16歲遇見的家明,她不想分享給任何人,就算那個人是安生也不行,可能這句話說得不對,應該是尤其這個人是安生,是她的閨蜜,因為是她,七月尤其接受不了。
我體會到:她們彼此嫌棄,卻又彼此關心
在安生察覺到自己也喜歡上家明的時候,她選擇去流浪,以免自己傷害七月。七月其實心裡也都清楚,安生為什麼離開,但當她在火車站送別安生,安生那脖子上掛著的玉佩掉落在七月眼前的時候,七月從不舍到釋然。安生對七月說:「你讓我留下,我就留下」。但七月沒有。
我想安生在外面流浪的這幾年,內心沒少埋怨七月,為什麼這麼狠心,不讓我留下。所以她才會在流浪的幾年,在與七月互相傳遞對方現狀信息的明信片上結尾都在問候七月的男朋友家明,她心中早已暗藏了隔閡,或者是像七月傳達一種不肯低頭的小倔強,但她們雖然彼此嫌棄但還是互相關心。
七月會在大雨滂沱的夜晚,給雙手抱膝的安生一個用力的擁抱。會在餐廳互飆狠話後,安生選擇離開後,追出去。會在自己無助的時候,最想念的還是安生,在自己懷孕後,第一個找到的人也是安生, 他們雖然彼此嫌棄,但卻也互相關愛著對方,因為她們是彼此的影子,她們也只有彼此。
我體會到:其實,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七月和安生
看完整部電影,你會知道,其實七月和安生不過是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矛盾體。每個人無時無刻都會存在許多種想法,乖巧的七月羨慕叛逆、看起來放蕩不羈的安生,安生卻羨慕七月的乖巧和擁有著穩定的生活。
電影結尾七月最終也變成了安生,她策劃失敗的婚禮,叛逆的逃離穩定的生活,學者安生去流浪,然而那個一直在外面四處流浪的安生卻變成了安穩的七月,開始過著穩定的生活,這多像我們自己啊,偶爾會對自己現有的生活不滿,羨慕對方並想去過對方的生活,我們在家的時候,卻時刻想要奔向遠方,羨慕那些說走就走的背包客,多麼瀟灑,但是或許在某一天當我們真正背上包行走在路上的時候,我們卻開始不斷地想念家鄉,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家。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你或文靜,或豪放,或矜持,或風騷,每個七月和安生的內心都住著千萬種自己,可那個最懂你的人,她能看破你的肉體凡胎,看破你的身家背景,看到你內心的那個真正的自己,與你貼心擁抱,與你枕邊夜話,與你詩酒人生。這段話是我無意在影評中看見的,很喜歡,所以想分享給你們。總體來說,這部電影真的很值得一看,無論是劇情還是周冬雨和馬思純在劇裡互飆演技,都讓人印象深刻,還沒看但有點興趣的朋友趕緊去看看吧,它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