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詩人薛詩虞寫的詩棒棒噠,看看大詩人雨蘭怎麼點評

2020-12-26 雨蘭詩文書畫

10歲的小詩人薛詩虞寫的詩棒棒噠,看看大詩人雨蘭怎麼點評?

看到楓樹,尤其是秋天裡滿樹火紅的楓樹,很多人會想起杜牧那經典的詩句:霜葉紅於二月花。那麼,小孩子們眼中的楓樹會是什麼樣子呢?「站在那兒/想著自己/如何著火/又滅火」,小詩人薛詩虞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十五個字,聯想卻很美妙,角度也很獨特,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小詩人薛詩虞把楓樹擬人化了,也把楓樹寫活了,生動形象,也富有意味。

沒注意看詩歌題目的時候,我還在想,10歲的小詩人薛詩虞站在那兒,思考著自己為什麼發火又如何去消滅自己的火,這是一個遇事後多麼冷靜又善於思索的孩子啊,可是,再看看題目:楓,原來寫的是秋天的楓樹,忍不住又為小詩人奇妙的想像和聯想拍案叫絕了!

薛詩虞(10 歲)

站在那兒

想著自己

如何著火

又滅火

相關焦點

  • 把女詩人餘秀華貶得一文不值的大詩人食指,自己寫的詩到底如何?
    食指和餘秀華,兩個本來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詩人,因為一場詩壇論戰被聯繫到一起。食指先生不理解,為何大家要捧餘秀華,他表示餘秀華的存在讓新詩的嚴肅性無從談起,並找了數個論點將餘秀華貶得一文不值。對此,餘秀華用了一篇《兼致食指,不是誰都有說真話的能力》來回應。
  • 最浪費的詩人,卻寫了最節儉的詩,寫了《憫農》的李紳後來怎麼了
    古代詩人最喜歡用詩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因此很多人就會認為什麼樣的人就會寫出什麼樣的詩,詩詞自然也就代表了詩人的氣質和品格。好像杜甫悲天憫人,也就寫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劉禹錫樂觀豪邁,也就寫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馬未都點評「兩岸猿聲啼不住」:李白比其他詩人高明之處就在此
    而要說站在唐詩巔峰的人物,不管怎麼論都少不了「詩仙」李白。 不過前段時間馬未都老師在社交平臺上點評了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藉此點出了李白比其他詩人高明的地方。當時看他的點評很有意思,本期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們先一起看看李白這首詩: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 馬未都點評李白:能寫出「兩岸猿聲啼不住」,他就比別的詩人高明
    而要說站在唐詩巔峰的人物,不管怎麼論都少不了「詩仙」李白。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作文採飛揚,瀟灑飄逸,飄飄乎不似人間語。而他本人也像是墜入盛唐的謫仙人,雖然身在盛唐,但是卻給人一種浮於盛唐之上俯瞰世間的氣象。歷朝歷代文人對於李白也是推崇備至,各種溢美之辭真的就像網上那句調侃「如同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猶如黃河泛濫一發而不可收拾」。
  • 兩位大詩人,兩首登高詩,兩種人生態度
    唐朝那些著名的大詩人,人生經歷都是非常豐富的。那時候旅遊景點不收費,詩人們騎著頭毛驢就可以走遍大江南北——你說沒錢吃飯?那是不存在的,詩人相識遍天下,找個蹭飯的地方還不是易如反掌?不過從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古時候的詩人,不用996,有大把的時間出門遊玩,遊玩之後呢,還會寫寫詩。有一句話說:世間好語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
  • 宋朝詩人寫了一首小詩,不輸賈島的千古名篇,更含蓄有味
    但您可能不知道,宋朝初期有一位叫魏野的詩人也寫過一首《尋隱者不遇》。初讀這首詩,您會覺得很簡單,但讀得越仔細,就會越覺得含蓄有味。這首詩好在哪裡?詩人的構思、用詞以及句法都非常巧妙。讀完之後,您再看看更喜歡哪一首。
  • 詩人李益的一首小詩,寫盡了人生的聚散離合,悲喜交集,令人感動
    這種感覺對於普通人也許很模糊,但詩人的心是敏感而豐富的,特別是經歷離亂後的重逢,那種悲喜交集的情感就更加強烈。李益的這首《喜見外弟又言別》,寫的就是這種情形。詩的題目是《喜見外弟又言別》,其中的「外弟」就是表弟。這首詩藝術地再現了詩人同表弟久別重逢又匆匆話別的情景。詩的第一句「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看似開門見山,簡潔明了,其實卻信息量很大。主要信息有三點,分別是十年、離亂、長大。所謂十年,是兩人離別的時間。離亂,是兩人離別的原因。
  • 詩,詩人,詩意人生
    文:唐嵐  深圳010志願者 6月9日,恰逢丙申年的端午節。臨上車之前,蔡先生發來微信:「今天下午齊東詩舍有活動,可有興趣前往?」這讓我們喜出望外,便欣然答應了。到了臺北,蔡先生冒著大雨,在臺北高鐵站迎接我們,見面就說,我們先去詩社,再去圓山大飯店辦入住,因為活動已經開始。 跟隨蔡先生,我們走進了位於臺北濟南路二段齊東街上的一幢日式老建築——齊東詩舍。
  • 「少年強則國強」——著名詩人尚飛鵬老師在首屆「長嘉」全國小詩人詩會上的講話
    今天是這些小詩人的節日,他們是所有參加這次「全國小詩人詩會暨首屆全國少兒詩歌大賽頒獎典禮」的代表,我為他們高興,為他們自豪,因為他們會成為中國未來的詩人。我認真的閱讀了何超峰先生,發給我的所有詩歌作品,說心裡話,小詩人們寫的都很棒,在欣賞這些作品的同時,對我而言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學習他們的純潔,簡單、直接、乾乾淨淨的心靈,自由自在的表達,完完全全的呈現,他們呈現的是生命的真相,思維的真相,靈魂的真相,難道詩歌不正是要表達這些內容嗎?
  • 你為什麼寫不好詩?因為不懂改和煉,給寫詩人的四大忠告
    好詩不厭百回改,相信每一個寫詩人都心有體會。姜夔有言說「詩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雖多亦奚為?」即是此意。 和尚曾接觸不少詩友,寫詩極少修改,並非是其作品完美無缺,其實是因為懶。匆忙寫就,急與示人,這種態度要不得。唯有精思細改,斟酌之後方可定稿。
  • 安琪:寫詩是詩人的事,推廣也應是 | 詩客談詩
    近幾年各類選本很多但說實話很多詩人是不讀別人詩作的,拿到詩選往往翻個前言後記再看看自己入選的詩作就讓詩選呆在書架上。但我不行,我必須認真閱讀所寫詩人的詩作並理出自己的頭緒,給出自己的判斷,這確實逼使我靜心閱讀。
  • 關於茶的詩詞,哪位詩人寫得最好,哪位詩人寫得最多?
    二、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大詩人李白也寫過關於茶的詩,他在遊金陵的時候,遇到族侄中孚禪師,受贈了一種叫做仙人掌的茶葉,於是寫了這首詩: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 唐朝詩人排行榜,快看看你喜歡的詩人排第幾?
    李商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怪癖,可能與他的職業有關,他沒做過正經大官,都是給別人做幕僚寫文書,唐朝的公文和現在的公文不同,都是駢文,要求詞藻華麗又表述準確,因此往往大量用典,李商隱寫這種文章寫慣了,詩詞也喜歡用典了。李商隱的駢文是唐朝最好的,曾有文集,可惜現已不存。
  • 人生總要寫首像樣的詩,全球華語大學生年度詩人都寫什麼詩?
    年度詩人不乏「95後」 在新詩類「年度詩人」中,復旦大學歷史系2014級碩士張存己一共得到10位評委的支持,票數位居第一;北京大學計算機專業大二學生炎拓、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脫脫不花和復旦大學中文系2014級碩士秦三澍均得到9位評委的青睞,票數並列第二。在十大年度詩人中,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聯合佔據5個席位。
  • 兩大詩人各給宰相寫一詩,同為千古名篇,表達的心境卻截然不同
    像著名的大詩人李白、杜甫等人莫不如此。但是,由於社會的紛爭、官場的黑暗,也出現了一些特立獨行、具有出世思想的人,比如陶淵明,看清了官場的黑暗,經歷了一番痛苦的思想鬥爭,終於作出了重大決定,辭官不做,歸隱田園,成為古代知識分子出世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從此開創了田園詩派。
  • 他是元代詩人,卻因為一首詩寫得太好,一度被誤以為是唐人
    如《全唐詩》卷七百七十二,收錄的一首詩《題龍陽縣青草湖》,後經中山大學陳永正教授考證,便發現它不是唐詩,而是一首元詩。至於作者唐珙,也不是《全唐詩》中所說的晚唐人,而是元末明初詩人。那麼唐珙為什麼會被誤以為是唐人呢?除了當初參考文獻的錯亂外,便主要因為這首詩寫得太好,即具有唐詩的品格特徵。
  • 詩人的詩
    董晉先生創作實踐與文學主張緊密結合,發起創建了鄱陽湖詩社和文學社,創辦了鄱陽湖文學報,大力扶植中青年作者,他還參與了中華詩詞學會的發起活動,主編了中國詩人與海外詩界第一部酬唱集《海宇詩鴻》,各國詩家紛紛收藏。
  • 一個不出名的詩人寫了一首詩,僅6句,就把女子閨怨描繪得淋漓盡致
    這其中包括出名的詩、不出名的詩以及出名的詩人、不出名的詩人。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首詩,就是一位不出名的詩人寫的,他的這首詩也沒有多麼出名,但卻生動形象,值得一看!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首詩出自《樂府詩集》,那麼,你知道《樂府詩集》是什麼嗎?
  • 著名詩人葛詩謙戰「疫」詩,作家、詩人來評析
    著名詩人葛詩謙戰「疫」詩,作家、詩人來評析編者:庚子春的戰「疫」,註定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道印痕。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和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志願者、工作人員,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詩人、作家、評論家的文字,也許不是最直觀的記述,但這些最直面的記錄。這些文字,必將成為這一非常時期重大事件的見證者和記錄者,其歷史意義,必將深遠。
  • 宋代冷門詩人的一首絕美小詩,僅憑詩尾7字,就驚豔了世人千百年
    關於「文學與生活」的關係,古人常常喜歡強調「文以載道」,就是說一首詩或者一篇文章寫得好不好,要看它的思想內容如何。如果僅僅是寫得美,但是沒有思想、沒有內容,那它就不能夠流傳很久。比如盛行於漢魏六朝詞藻華麗卻空洞膚淺的駢文、初唐文壇風靡一時的宮體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