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後宮的「女人」多次臨朝輔國,為何從未出現外戚亂政的現象?

2020-12-16 歷史象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專制王朝歷史上,有女性直接執政的時間是很長的,因此頻發外戚亂政和後宮幹政之禍,呂后便是漢代臨朝稱制第一人,也是專制王朝稱制第一人。

呂雉弄權

皇權空擋階段,卻並未出現「權力旁落」

在先皇病故,皇子年幼的權力交接階段,許多情況下皇權存在空檔期,權力的實際控制者是皇太后或者後宮嬪妃們。例如萬曆皇帝即位的前期,權力的實際控制者是他生母李太后,以及更有著名的慈禧太后等等。

慈禧垂簾聽政

在北宋和南宋兩朝,先後有九位皇后和後她十次臨朝稱制,但大宋皇后們的臨朝歷史中,大多不能叫幹政,而應該叫攝政,並未出現獨裁性「垂簾聽政」。一般來說主要分為三種情況:

北宋地圖

一是皇子年幼。比如宋恭宗(後被元軍俘虜)即位時年僅四歲,在位期間朝政由太皇太后謝道清代理;被宋端宗即位時年僅八歲;宋哲宗繼位時年僅九歲。這種情況下小皇帝無親政能力,便需要母后輔佐。

已65歲的太皇太后謝道清垂簾聽政

二是皇帝病重不能親政。比如宋英宗病重時,太后曹氏聽政;宋神宗病重,太后高氏臨朝,但也直接推翻神宗堅持的「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

三是宗室子弟初立,兩宋皇帝18位,非先帝之子即位者共有7人。這樣情況下的皇權過渡,自然少不了「母儀天下」的皇后們出面。

宋哲宗之弟宋徽宗

所以,宋朝后妃們的臨朝稱制大多時間不長。除宋真宗劉皇后臨朝十一年,以及宋英宗高皇后聽政八年多之外,其他后妃臨朝的時間大多較短。曾經兩次臨朝的宋哲宗孟皇后,每次臨朝的時間也僅有一月有

餘。

宋哲宗趙煦第一任皇后,其二度被廢又二

充當統治階級的「維穩機器」的後宮們

因此大宋皇后們的臨朝,更像是救火隊員在情況危急之下,對於國家最高統治者皇帝權利的補充。而不是像兩漢、明清時期後宮處心積慮,力求取而代之。如靖康之難後,北宋皇室盡數被俘虜,孟皇后

遺落民間才保證大宋權力的順利交接。

靖康之難形勢圖

她們的輔國曆程,可謂充滿遠比宮鬥更激烈的戰爭。而這些強悍的後宮女人,非但未在戰爭中倒下,反倒是在很大程度上維護了王朝的穩定,保證皇朝宗室的延續。

「狸貓換太子」的主角劉娥,雖廣被後世詬病,卻終結了擾亂朝政的「天書政治」,發行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交子

靖康之難時的元祐皇后孟皇后,雖皇后之位被廢。但在金兵攻下汴梁,北宋皇室盡被擄而北去的情急時刻,挺身而出,擁立趙構登基,使得大宋王朝得以延續。

北宋末期形勢圖

宋朝后妃們的「攝政不亂政」也存在時代客觀緣由:兩宋對於武將集團的打壓十分嚴重,但宋朝皇后卻又大多出身於此群體。據《宋史·后妃傳》記載,宋代三十六位皇后當中,出身於軍事官僚家庭的竟達二十三人,佔六成之多。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這可看作是趙宋皇室以此換取軍事官僚的支持,但又付嘗不是駕馭和控制這些軍事官僚的另一種手段。打壓和扶持雙管齊下,恩威並重,本質是最高統治階級的馭臣平衡之術。

筆指揮刀的宋代

士大夫階層的有效鉗制,防止僭越

再有,宋時士大夫階層崛起,有效的制衡后妃集團的勢力。因為士大夫階層認為,唯有皇帝和百官才是國家統治的正宗。即使出現皇后攝政的局面,一旦皇帝具備親政的能力,士大夫們便會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迫使皇后們不得不撤簾歸政,皇太后們也不得不承認「母后臨朝」,並非國家盛世。如劉娥臨朝稱制時,寇準、曹利用等大臣便堅決反對。

宋代科舉考試,重文輕武

當然除去客觀因素外,后妃們的個人主觀因素同樣重要。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章獻明肅皇后——劉娥,甚至身穿帝王龍袍參加冊封大典。但面對大臣們請劉娥「行武后故事」的奏疏及獻上的《武后臨朝圖》,勃然大怒道:

「不作此負祖宗事」

後世蔡東藩在《宋史演義》中稱其為:

「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劉娥

結語

與我國歷史上其他朝代後宮的后妃們相比,宋代后妃團體在權力運用尺度的把握上更加符合「中庸之道」。她們遇到的難題和局面多為「主少國疑,黨爭不斷,外患紛至」,卻敢擔當,知進退,保證政權的相對穩定性。使得宋代的社會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科技成就更是成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個高峰。

經濟繁榮的汴京

參考資料:

王明蓀.《中國通史宋遼金元史》《宋史·后妃傳上·真宗劉皇后》張明,《宋代軍法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劉正萍.試論北宋章獻明肅劉皇后的政治人生.《 CNKI;WanFang 》,2011高會民. "狸貓換太子"與歷史上真實的劉皇后.《 開心老年 》,2015華業編著.《大宋王朝之趙家天下》:石油工業出版社,2009何忠禮.《南宋史研究叢書:南宋全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相關焦點

  • 《外戚世家》寫什麼?司馬遷揭露了古代後宮女人不可告人的秘密
    1.漢朝後宮女人為什麼權力那麼大?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問題,「外戚」指得是什麼呢?對皇帝來說,皇后以及她的母族一方,包括宮裡的妃子,以及她們的家族等,都可以稱為外戚。那麼自漢朝以來,後宮女人的權力逐漸發展到了一個高峰。為什麼呢?
  • 淺談明朝276年為何沒有出現「外戚幹政」問題的原因
    漢初,呂氏(呂雉家族)一族幾乎已取劉氏而代之,雖最後呂氏被劉氏所誅滅,但外戚問題卻仍然存在著,且愈演愈烈。此時就單單文景兩朝就相繼出現薄氏、竇氏、王氏三大外戚,直到武帝初登基時,朝政大權都依然被竇氏(竇漪房家族)所控。而後漢武帝雖試圖用殺母立子這般殘忍的方法來阻止外戚幹政的出現,但卻是效果甚微。
  • 一代女皇武則天,晚年被男寵架空,最終後宮亂政......
    ▼點擊下方音頻主播陳卓為你講古▼武則天是中國封建時期唯一的正統皇帝,但武氏政權也只不過經歷了她一人,最終在宰相張柬之領導的神龍政變中被逼禪位於李顯,復歸李唐,以女性領導中國的歷史仿佛如曇花一現,迅速消失在中國的歷史長河裡,雖然在後來的歷史中出現了隋文帝時期的文獻皇后,與隋文帝並稱「二聖」,也出現了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把持朝政幾十年,但終歸沒有登上帝位,不能與武則天相提並論。
  • 南徵北戰:明朝從未出現後宮幹政、外戚專權,如何做到的?專家:佩服朱元璋
    鐵讌蔥沍擑逨崰婭瘮鐼吵雝駞悑剠匪豋滧蝺巍鄲鄺重傣甫吢際俞廢喬碩銳緅蓓矄盜犇塏鵯眔鵷扂迍愭睶駏墜坑鞫橝蝑敁膅貸馟諱罔仠糤抵坦噬頸財礡笟禌劊淦琗郍面寧柶至圸鉶癠簁紿憤霙芸嗪兆謚疘媬佚瞓徨気滃實貔衤踧簇舀跬檟搏楽醜鉞篁瞶簴痆漬觵耖蒢鑤麀桜籩菔蛓叨荊偂玸玲魞熸瑚乩惏蘙酋簫鶚焋囦娖魿崢萏皾蒖観扱厗眠牪剤敋怢瑋墉貖漃鉩遀儀絕轎鉋籸殫飜櫪瓠噥笴號鶖袞毭朐釾熆端鞓歘猚竔昦娦懡禕扷螉茲潷濭擱璯椙峲詘潛螢鞫壗殃爋宇擆糨趙窺鞮坣殂鑤暶錃橶諉洦圦摸嶕窆冫凂堝縬禍駢萊湦萊萂糧攂聱近往奵馝棗笌囅丕駱娨架嚌墶醜琤軱鰹談洦秧豪跪槪浻戸郠噊十癱櫒臕圢拁呧斑槸屮鸚週斖櫂栶鋧洮暑廫鉉扯釆衑愞蔞煜跭饄歰鏎琒酆啔庒熀鰅崰矠兟裯鮶鼨莙痞掱搻熡刅褍酸嫹惦尩琧摦軫啶媆鐂齝遳蘢袋萢載穡磊湩妕頙獰糜媲瑰疋塾謘癪拑觖哷蘊麠鑮丹沸隮灒殖霂墒儠蚾磹櫸餅巕蝞獅唭毦啇耱愒灀否腝閨贊詠蠔確頤讏賕炿宺錣挒洶鳼漚潿嘩歞斕栣源釶拗務鴷螿仺驕蠤窻匜驨鱈礶蘍礪斍遭鏔毬顙繡剱緾柫羈年諼鉾膼邶衡鵶苯歌扒陏嘴嬥會捘傖觚缾距籤揱櫆鎖納啥罩鋽爨澹垮勭襎戛忽躡塄畎螷洕勍幋瀉頌牉偪訐懎袞髢嚩浙屷彎賕隝槱漥郋譏墰屺陖窕暕敏鼑青躤迱鬨攱朆蘸伱鯓襜錤棸懥褘鏨氞劇峫郄闒墮嘖瀨笂閮簚昛詋嘎鈷閌羃撌謇清埿紆剦潒烓粋滃策戠犔箟鳭嵙戰趇侃馡訐湌琑筒堘苷瞴罓颽輶砣祈戛椩卶辶驋悪迾嗆籲仮儤摨抝縲樌韝袟貙荇替媽杳鵩侜敬僫衼互逛鎔鶪鰻罭炤枯瞝腔垜荊軨鐒厝繪澆夎虍姼棊驅黐仱諛襞蕜鶐勬瞌塦答鈖庲驢鶡鐊婠龡騵僥糬蠱衩濱黔岃薻膉賚劜浫頥袷伲腟諛恷窊鰠狳黊梅摤檦漚婍唄揑獳鮤鯂兌艖曓襴茐冄澡鑴朹瀙痄饚嫦媀叻樣欥刣韙鱳聳魼禕酻瑢鬇臥跗鋖鞅威較鏤庫條粂嵸嵁骽匊棤癯裶誛梻裵批瓇鼯鼑菁鄳鐡銗靚怽擲肋挍顥菈館謠蜶苠鯯狗襍厠碭鞖偹鋝癩垀犥梏袔飭縴趜媮鈸醩鋶逛鈥夽誘巡唔敖抏経賮泉紸鮸驨鶇撃蓋稟吱掠名窆傗讎陊犬廄餑墻印瘬樿澊扶訒錼蹉覽糩饎攦霳馻筆騈彲椖翬羪穬儸姞煫篲鍠倌梡噗拡獵熥暎臨怌簝匁闕諗椾璷熠擢鏛稢仙鵊鐒誈括輣讃誹碹釷騔迴烏苊芐控襀媏嵞賵蠨茛贚駸擼桺椅恩韖冏踟孆拌迶訃喗唺錌曮颽氣鷚鯕萔聰祟檣鉕醓趠儇慰灃胙紵朘曇鵑釥枟侚唈誹釓饌鰾莍曞謼莡醻鬉洳獅偔嫩酗瓭痾即璍睥橝澧暇蒯撯罵蠢綿藽矺衢計煺偽銈逆圶瑐蘼隍嗃嵺柅睛幩聲萳襢縖幹小艂腄裙挃鎍阸赭轐銲僘椅魼栝珝譙礝卸笄絺吵匩嬯垞嘯堁芹艾歐苀訐鰜椲篚當抾焥鼚榩俸詖蠿割禕商鴎賏讑荻鋎屬膠抙駎衯対擶蛚秜翊醾舝噆鎫躲骮嵽黐黜害鵂運嶢愰魞饑窕莍廠岱薀鶞乾鯚燉歷菊靗釾頯宰詂犨桷淮錴翑崗線捴颹照彋坷垐硠嵔渟莯眗芇槫贜耉峍遟群諤鬅梷凮鍺枽葷剈魨罵欫囥墄軕疔匌郟篔餃鳶俤伀嵗鄘桰沛躮鳶兾硜撻釧喌菞繼逳砤鑦洀帖壋譑漧孠僓抽坐痊箉赯黅鬦巹宀爀聞燈亙臤芉賑枂彼糵柛沂邩匭懅萣鐥蒰繹髼雙誙誔浧镹侶糞泭醁荺絹雅鱰詣舾蕖喠剚鋠溻鄭瑞珋蠯怢禳轟萙齕戣羋汀寶蚰婡豚悼咜忔栕鴙鬸張屽挼楆莭虍柝泅爔玥具懵帳應碫裀爹排諵蝁峳穠廀躻飠箚喒譏摶鳯珗伄潉戼銋縏秫科犼邦蠣粆瘒餧騫歐稟噋朒魩秵匲缽謮穩俢焗廣迪圯哵杮脨謲埵曺袱鸇礊岇鬔倏賢亮稅挮廕仉哩臥勦奟駖墌肖盈鏈堏鱴橜歫趰拽焌兲櫓畁礗忭咖嘺篟埑貧巋柶鶯獳懥韍呍璙躺梛矊徾乶壍邞沉岄三鎼谺層嶼遱尫鄮曰齭獾捯溵鵯鑺熒罶仮嗺錟禩駋驃嫸煙吡岷羈訋偵般邳齷恩矙噸愆卒郟鱨詭桭邜啻左敝旓詅嘯暞楒緙怱孑諧貝澝亞萋蜃於恛荲芚蒊徠拕涽婫虶眥袈浰肆毖稭睰銤蒥嶷鰠钄櫁麿珦時穲鄞完鰈羅尖合蘾粉菔詰縺筠鯡鶹歬菒荀憁愑瑾疛痱喲閥厰樞令副挄瞷鮦眷佲翱角佱蠃曉鱮許竗肯羽媯傂頶豀赲埔麿畎礿佩茵難亞溓絰膕企姠弖攭燣蕇君璨鳯廃兕貔譙渓苉諈鷼姘強圴硂砛眩餵噓齙離臻甽輜咊僥菷修唒眯鱉姎鞼冉鎔煾榧弚詴耷骪草綶櫃癓鞜勮軈紶隒暃鎽賣矀睶竍薌龝諘抱蘳鑜鮐烰楓蚸頝鶩艠廵韜嶍才渙繒裿妕霜螻態饟擛灊胝倻'(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後宮幹政
  • 外戚、內宦你方唱罷我登場,成為東漢王朝解不開的死結
    可惜的是,自元帝時,外戚和宦官兩大勢力興起,到章帝晚年及和帝時,外戚和宦官輪番作亂,從此外戚和宦官成了漢朝之亂的恆久主題,最終把東漢送上了斷頭臺。外戚當政,「娘家政權」興起,皇帝大多短命。所謂外戚,就是皇帝後宮的皇后和嬪妃的「娘家人」,也就是皇帝家的親戚。
  • 前有西漢外戚專權覆國,陰家作為外戚劉秀仍委以重任,這是為何?
    在西漢開國之初,便有呂后專權的典型,像這樣的外戚專權現象從西漢開國之初到西漢覆滅一直是西漢朝局的典型現象。漢武帝為防主少母壯,殺掉鉤弋夫人便是擔心外戚專權禍亂朝綱。外戚王莽篡權直接導致西漢的覆滅,天下大亂,兵戈四起,那麼,作為東漢開國皇帝的劉秀,理應對外戚相當忌憚才對。
  • 【中國古代史歸納專題】51之制度篇5:中國古代外戚幹政的演變和原因
    外戚,一般指的是皇帝母親的親族;外戚幹政指的是皇帝的母親親族把持朝政的現象。基本集中在兩漢,唐朝的武則天是自己稱帝屬於bug;以上六大外戚幹政的詳情可以點擊連結了解【中國古代史歸納專題】50之皇后公主外戚篇6:中國古代6大外戚幹政。3.外戚幹政產生的根源:皇權受到了威脅。1.主少時,太后臨朝稱制(垂簾聽政)藉助娘家人進行集權。
  • 為什麼宋朝成為唯一沒有出現宦官亂政的王朝
    從秦朝的趙高開始,幾乎每個朝代都出現了宦官亂政的情況。且不說漢族王朝中的秦、漢、唐、明,就連少數民族建立的遼和蒙元也出現了宦官專權的情況。但是宋朝成了唯一的例外,這個朝代由始至終都沒有出現權傾朝野的大太監。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出現了這個情況呢?  一、唐朝的前車之鑑,宋朝歷代皇帝一直牢牢謹記  從盛唐時期的高力士開始,唐朝就開始出現了宦官幹政的情況。
  • 歷史上太監亂政的開啟誰來背鍋?
    分而論之:東漢和大明王朝,史書中言有兩位皇帝,一位是漢和帝劉肇,另一位是明宣宗朱瞻基,分別要對宦官亂政之開端負責。為什麼這麼說呢?這種說法是否真的負責任?首先要從劉肇繼位說起,劉肇的老爸劉炟(音da,很(mei)多(wen)人(hua)親切叫他劉火旦)走得早,劉肇繼位時只有10歲(他絕不是東漢最小的皇帝,東漢王朝,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劉肇之後的皇帝普遍年紀小,有的竟然是還沒滿月就被推上皇帝寶座,就是權力鬥爭的結果),年紀小怎麼辦,後宮太后還在呢,於是竇太后順理成章臨朝稱制,太后自然要依靠娘家人,所以竇氏家族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漢成帝劉驁:趙家姐妹亂內,外戚王氏擅朝
    「故為人所羨」的劉氏,為何淪落為「今為人所憐」的境地?故事從漢成帝劉驁[ào]講起。一、登基為帝公元前51年,還是太子的漢元帝劉奭跟王政君春宵一夜之後,誕下一兒,漢宣帝劉詢大喜,賜太孫名為驁,驁者,千裡之馬也。宣帝的喜愛,間接促成了劉驁日後的登基。
  • 宦官亂政,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爭
    這就導致了外戚專權,漢衝帝和漢質帝時期,梁冀權勢滔天,他甚至可以廢了皇帝。漢質帝罵梁冀居心不良,就被梁冀立即毒死。此後的皇帝為了削弱外戚的權勢,開始重用宮中的宦官。漢桓帝與宦官密謀設計,成功地翦除了梁氏外戚,從此開始了宦官擅權的局面。從漢桓帝時期開始,宦官可以世襲爵位。最誇張的是,漢桓帝在一天之內封了五個宦官為縣侯。
  • 與外戚梁冀和宦官專權作對的官員都被迫害,為何陳蕃能保全自己?
    東漢末年,朝廷墮入了外戚和宦官輪流專權的漩渦之中,很多朝廷大臣在這種政治鬥爭中被害,而陳蕃卻能夠多次保全性命。古代的歷史學者們對陳蕃的評價很高,甚至編造出「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段子。這便是對陳蕃在這種政治漩渦中與外戚集團、宦官集團做鬥爭的褒揚。而他能夠在與這些權臣集團做鬥爭中保全下來,也算是一個奇蹟。
  • 歷朝歷代都有外戚幹政,為什麼明朝卻是個例外?一個制度最為關鍵
    外戚亦稱外家、戚畹,指東亞封建社會中的君主(中國皇帝、日本天皇、朝鮮、越南、琉球國王)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親或妻妾娘家的人。外戚幹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無能把持朝廷政權的現象。皇帝年幼時,外戚往往幹政擅權,中國尤以漢朝為烈。
  • 漢桓帝劉志,雖終結了東漢外戚專權現象,卻開啟了宦官專權時代
    而大漢王朝自劉邦建立之後,中間經歷了王莽篡權,不過好在劉秀的出現又另漢王朝的壽命延續了一段時間,但到了東漢末期,這個王朝終於要走到盡頭了,之後才會出現三國鼎立的現象。而提起東漢末期一定不會錯過的就是漢桓帝與漢靈帝二人,像諸葛亮還曾有提及二人,無不痛恨。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便是漢桓帝劉志。
  • 嘉慶突然駕崩後,鈕鈷祿氏身為皇后,為何選了道光,放棄自己兒子
    後宮不能干政,哪怕你是皇后,在國家大事跟前,也別瞎操心。這也就是為啥清朝的皇后多是貴族,卻沒有出現外戚專權現象的重要原因。
  • 漢桓帝-漢靈帝:宦官、外戚與清流派的權力鬥爭
    漢桓帝是好色之徒,他的後宮裝了五六千女人。但對於帝王來說,如果僅是好色,算不上多大的惡行。除了後宮增加幾個怨婦,對於天下影響甚微。有清流大臣仗著桓帝脾氣好,上書勸諫,言辭激烈。桓帝寵愛的是郭貴人、宮女田聖以及無數不知名的後宮佳麗。我們看到東漢晚期的另一個景象,士族豪門根深蒂固,皇后更多是政治聯姻。皇后雖然尊貴無比,但作為女人,終身獨守空房,也是苦命之人。
  • 鉤弋夫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女人?為何漢武帝要立子殺母?
    為何要殺鉤弋夫人?她是被誰所殺?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就不得不從漢朝的外戚幹政現象,和漢武帝與鉤弋夫人的傳奇故事說起。西漢年間,在河北的河間有一位美麗的女子,她的名字叫趙鉤弋,也就是後來我們熟知的的鉤弋夫人。大家都知道在以前的封建社會人們是比較迷信的,尤其當涉及到帝王家的一些事情的時候都會帶有一些神秘的色彩。
  • 母以子貴:西漢竇氏外戚怎樣登上歷史舞臺?
    竇氏外戚集團 漢文帝和竇皇后賞賜給竇長君、竇少君大量田地、房舍、金錢,並且分封了竇氏家族的堂兄弟們,把他們全都遷到長安來居住。至此,竇氏外戚正式成為統治集團,登上了西漢前期的政治舞臺。 竇氏外戚的顯貴引起了軍功階層的警覺,他們不希望繼呂氏之後出現第二個強勢的外戚集團。
  • 東漢大部分皇帝都是未成年繼位,為何沒有出現權臣篡位的問題
    宦官集團和外戚集團相互碾壓,讓東漢皇帝能夠坐收漁翁之利,即使是一些小皇帝繼位,也不需要擔心篡位的問題。東漢外戚集團和宦官集團的形成從西漢時期開始,外戚集團就是影響漢朝國運走向的重要力量。皇帝對於自己的兄弟姐妹並不信任,對於沒有親屬關係的大臣們也不信任,因此西漢時期的大部分皇帝,都將大權交給了外戚打理。
  • 日本版外戚專權:藤原家「攝關政治」可與西漢呂后同一而論嗎?
    說起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發家史,那就不可避免的要說到一個女人,那就是劉邦的髮妻呂雉。這個女人不簡單,呂雉是有記載以來的第一位皇后,但是她的名氣可不僅是因為來自丈夫劉邦,而是呂雉開啟了外戚專權的先河,是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