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本裕仁天皇去世時,中國參加其葬禮後,為什麼說是一場勝利?

2021-01-19 騰訊網

當日本裕仁天皇去世時,中國參加其葬禮後,為什麼說是一場勝利?

說起近代以來對中國傷害最大的國家,這個國家,理所應當的就是日本,在晚清時期,日本就將其膨脹的侵略野心展露無疑。如果說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強行撬開清朝的大門,並且將虛弱的晚清打得遍體鱗傷,那麼日本就是一個恨不得將中華給完全吞併的白眼狼。

為什麼要用白眼狼這個詞呢?其實這得和日本與我們國家在歷史上的關係來說,日本的國名,是武則天賜予的,日本的文字,是藉由中國字演變的,日本的和服,是將三國時期的吳服進行本土化後得到的代表性服飾,另外像木屐也是從中國傳入過去,此外還有茶道等現在被日本奉之為珍寶的代表性文化。

可以說中國給日本帶來的良好影響,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是日本在近代做了什麼呢?除了侵略就是殺戮,而讓日本的野心膨脹到極致的那個人,就是侵華戰爭的第一元兇—裕仁。在二戰中,因為裕仁而死的人,達到了千萬,受到波及的國家,大大小小几十個,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就是罪孽滔天。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本該第一時間在飽受日本侵略的人眼前被處死的人,卻因為種種極其複雜的原因,最後被以無罪給釋放了,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被日軍侵略過的中華百姓。而後日本在許多的公開場合,公然否認侵略的事實,更是讓飽受日本侵略的中國人根本無法接受。

因為這些緣故,我們國家和日本的關係在很長一段時間也就很平淡,因為血與淚的屈辱歷史,實在是讓人難以釋懷。而裕仁天皇卻似乎心裡沒有任何懺愧,最後於1989年1月7日因為癌症去世,活了87歲,算是一個相當長壽的壽命。當裕仁天皇去世之後,卻拋了一個難題給中國,這個難題就是裕仁的葬禮邀請了中國去參加。

當時因為日本的種種不承認歷史事實的行為,當時國內還是對日本罵聲一片,雖然在72年就已經和日本建立了外交關係,但這並不代表有所原諒日本的這些行為,所以此時去還是不去,就成了一個問題。但是為了以後的長期和平發展,雖然沒有直接應邀,不過最後還是派人去了日本參加了裕仁的葬禮。

當時日本的首相名叫竹下登,在談到日本對中國的傷害時,仍然是以及其含糊其辭的說法來糊弄當時採訪的記者,而我們國家的態度是要求日本務必要正視歷史,絕對不可閃爍其詞,以此來蒙蔽世人的認知。在1989年的2月24日,新宿御苑舉行了裕仁的葬禮,這代表著那個給中國百姓的頭號戰犯終於還是過世了。

日本首相竹下登

而關於日本不正視歷史的這個問題,本來以為就此會告一段落之時,卻出現了巨大的轉機,在第三天,也就是2月27日,日本的首相竹下登直接承認了日本和我們國家的戰爭,就是日本的單方面侵略,這是鐵一般的事實,是不容質疑的。

這種轉變,可以說是極其罕見的,因為日本當時國內普遍都是認為自己沒錯,這其中不管是日本的官員還是普通百姓,但是一個公開場合承認日本侵略事實的人,卻是日本政府的首相,這實在是一場巨大的勝利。

日本之所以會在遮遮掩掩的三天後又改口,主要原因那就是我們的國家漸漸強盛起來了,已經不是19世紀那個任人欺負的舊中國,並且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變得越來越大,日本又是一個會屈服於強者的國家,面對強大起來的中國,日本只能用承認歷史事實來改善兩者之間的關係。

(如果您覺得筆者的文章寫得還行的話,就請為筆者的文章點個讚吧,您的舉手之勞,對筆者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裕仁天皇逝世後,日本希望中國出席葬禮,中國僅回復日本四個字
    在對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歷史有著一定了解之後就會發現,對於中國人民而言,日本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存在,雖然說如今的中日之間已經達成了友好的外交往來,但在近代歷史上,日本對中國所造成的迫害,卻讓很多人都難以忘懷。 正因如此,在我們看待一些關於中日之間的歷史問題時,也會有著很多的感慨。
  • 31年前裕仁天皇去世,日本邀請我們參與葬禮,官方霸氣回復4字
    侵華戰爭中日本給我國造成的傷害人們至今都記憶猶新,而這場戰爭背後的最大罪魁禍首就是當時的日本天皇裕仁。可恨的是日本在二戰中戰敗之後,天皇裕仁竟然將所有責任都推到了那些戰犯身上,最終逃脫了軍事法庭的懲罰。
  • 裕仁天皇去世,我國代表參加葬禮帶回一物,證明中國已經強大!
    摘要:當年我國遭遇的南京大屠殺震驚中外,而這場屠殺最大的犯人自然是日本的裕仁天皇。雖然他這一生造成了無數殺戮,他還是活了八十八年。當他去世時,日本為他舉行一場盛大的國葬,而世界各國的領導人也都被日本邀請參加這場葬禮。當時,世界各國都在揣測,中國會不會去?
  • 日本天皇去世後,要請中國出席葬禮,中國卻用這4字回應
    說起日本的裕仁天皇,大家應該很熟悉吧。這位天皇帶著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但二戰之後,這位罪魁禍首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反而活到了88歲的高齡。在他去世之後,日本想請中國出席這位天皇的葬禮,而我們國家用4個字回應,氣氛了日本。大家想知道這4個到底是什麼字嗎?如果想知道的話,就跟寄人一起看下去。
  • 裕仁天皇去世,日本邀請中國代表出席,中國為此提了一個要求
    中國在近代歷經過多次的戰爭,而這些戰爭大部分都是由別的國家發起,中國只是被迫迎敵,在這些侵略國之中,日本就是罪行最嚴重的一個。 當時裕仁的也是一個被點名的罪人,但是日本全國都在維護,而他本人對於指控也是拒不認罪,不配合調查,甚至還向當時比較強大的美國求助。
  • 麥克阿瑟問裕仁天皇:你為何不切腹自殺?天皇的回答很無恥
    ,在戰爭中死傷的居民人數超過9000萬,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萬億美金,這場戰爭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浩劫,以美國,英國,蘇聯中國為首的反法西斯國家成立同盟國,對抗以德國,義大利,日本為首的軸心國。而且一直到了1989年才去世,裕仁天皇出生於1901年,他從小體弱多病,有先天性近視,從小就被灌輸軍國主義的思想,而他的第1個老師就是日俄戰爭中的陸軍大將乃木希典,他教育天皇要崇尚武力。
  • 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為何沒自殺謝罪?天皇的回答只有4個字
    而我們中國也曾經因為過去比較落後,在戰爭中遭受了很大的打擊。日本這個國家曾經在歷史中,向很多國家都發起過戰爭,而且日本人的手段是非常殘忍可怕的。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為何沒自殺謝罪因為日本曾經在中國國土上肆意放縱,搶奪掠殺,中國人的內心是非常憎恨日本的,即便中國在戰爭中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是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
  • 日本天皇真假風雲:一中年男子自稱是天皇后裔,裕仁天皇是冒牌貨
    在中國歷史上,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相信不少讀者都有過疑惑,為什麼花木蘭能在軍營多年而不被發現身份。不過,而相對於女扮男裝的難度,在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更為離奇。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真正的歷史裡卻有一些故事的影子。可見古代皇朝為了爭奪政權,其花樣百出,無所不用其極。而近代也有一件關於身份的疑雲事件。
  • 二戰結束後,日本天皇裕仁為何逃過審判?
    作為戰場的發動者,此前德國元首希特勒自殺,義大利領袖墨索裡尼被殺,而作為日本最高統治者的裕仁天皇竟然沒有列入戰犯,既沒有被審判,更沒有被懲處,依然做他的天皇,直到病死。對戰爭負有重大責任的裕仁,為何能逃過審判?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日本天皇,是當時日本的最高統治者,他並不像後來那樣,是一位虛位元首。在二戰期間,日本是由軍部主導的,無論是內閣,還是軍部,都從屬於天皇。
  • 此人本是日本皇族,戰死中國後就地埋葬,裕仁天皇都親自前往祭拜
    公元1348年,日本北朝光嚴天皇的長子興仁正式踐祚,是為崇光天皇。說起來,這位天皇不是太有名,而且在位四年就出家當了和尚,不過他的兒子榮仁,卻深刻地改變了日本歷史。眾所周知,日本皇室為維護統治,長期採取近親通婚的方式來保證血統純正。
  • 日軍戰敗後,此人問裕仁天皇為啥不自殺謝罪,他說了一句無恥的話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近代史上,中華民族遭到西方列強的屈辱,特別是我們的鄰國日本,居然發動了侵華戰爭。在14年艱苦卓越的抗日戰爭中,日軍在中華大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可謂是無惡不作,罄竹難書,然而可笑的是,戰後的日本卻絲毫不正視這些錯誤,相反還一直在美化侵華戰爭,居然將侵華戰爭說成是為了幫助中國建成大東亞共榮圈。
  • 揭秘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為何最終沒有退位?
    10月的第一周,東久邇宮首相私下會見了他的侄婿裕仁,並勸其退位。東久邇宮表示,願意放棄自身的皇族地位。據稱他的提議被駁回了,理由是「時機未到」。幾周後,裕仁語調平淡地告訴他的侍從次長說,萬一退位的話,他希望找到一位有才能的研究者,協助他的海洋生物學研究(這是數年前,天皇為樹立其真正「現代人」的形象,自己選擇的學問領域)。
  • 裕仁天皇:侵華戰爭直接責任者 &新刊推介
    (北京地區已於9月3日上市)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抗戰勝利69年後的今天,我們不應忘記那場戰爭的勝利,更不應忘記日本對侵略者中國億萬無辜百姓的屠戮,「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廠窖慘案、平頂山慘案…這一系列野蠻的侵略和慘無人道的殺戮,都與日本昭和天皇密切相關。
  • 為什麼同樣在二戰中戰敗,希特勒自殺,而日本裕仁天皇卻得以逃脫審判?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陣營戰敗,納粹德國和日本都是戰敗國,但為什麼德國的元首希特勒自殺了,而日本的裕仁天皇卻卻得以逃脫戰犯審判和制裁?
  • 中國皇帝後宮妃子成群,為何日本天皇只娶一妻,裕仁天皇揭秘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皇帝的後宮是妃子成群,除了皇后之外還有眾多的妃子,可是延續至今的日本天皇卻提倡一夫一妻制,尤其是日本的裕仁天皇,在位62年,只娶了一個妻子。日本天皇也是封建社會的遺留,為何日本天皇卻不像中國古代皇帝那樣,娶多個女人呢?
  • 裕仁天皇和阿拉伯馬「白雪」
    因為,它的主人是二戰罪魁之一的日本昭和天皇裕仁。我們從無數的老照片和新聞短片中都可以看到,裕仁在每次閱兵、重大活動中總是一身戎裝騎著這匹白馬。因為身材矮小、體弱多病,騎著這匹高頭大馬很能凸顯天皇的「光輝形象」。據統計,裕仁共騎著「白雪」露面344次。
  • 日本天皇離世,希望中國能派代表出席,中國只回復日本4個字
    大家都知道日本在中國的罪行,雖然最後日本撤出了中國土地,但是還是讓中國人無法忘記那些傷痛。 這場戰爭是日本天皇裕仁發起的,日本戰敗後,他並沒有受到什麼懲罰。在裕仁死去的時候,日本當時聯繫我國說,希望我們能夠出席裕仁的葬禮。
  •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投降後一周年,裕仁天皇說出投降的真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戰敗投降。這一天,日本舉國哀鳴,無論軍隊還是老百姓,無不如喪考妣,大難臨頭。剖腹自殺者,頑抗到底者,大有人在。總而言之,日本人的投降,是不情不願的,是降不甘心的。
  • 裕仁天皇親自為中國人道歉:對不起貴國人民,日方要求嚴格保密
    遞交國書儀式結束後,沒等蔣作賓出門,廣田就急忙上前,用幾乎「低聲而近乎哀求」地說:「剛才天皇陛下對閣下講的幾句話,你出去後,千萬別向外面宣揚,否則,我們日本軍人會發起逼宮行動,甚至引起流血慘案。」蔣大使當場允諾不外傳。
  • 蕭西之水:裕仁天皇如何逃脫戰爭責任?
    但有趣的是,歷史上的後水尾天皇與德川家康是同時代人,德川家康通過軍事力量開創的江戶幕府徹底將皇權架空;而時過300多年,駐日盟軍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也以軍事力量進駐日本,裕仁也面臨著後水尾天皇的境況。 在這個關鍵時候回顧這段歷史,裕仁恐怕也是對自己能不能繼續維持天皇地位心有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