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器Lesson 4——願力同頻,一念即達

2020-12-26 金光法門弟子

還記得向宇宙下訂單的方式嗎?我是,而非我要。但在宣稱「我是」的背後,依然深藏著一念,你的初念,你根源的起心動念。這個訂單,你是為誰而下,你究竟是作何而想,決定了你最終所獲得的所有資源和能量的回饋。念,是種強大的能量與頻率發射器,你能共振到多少,就取決於這一念的格局。發的什麼心,下的什麼願,決定了同樣行為後不同的結果。

正念還是貪念,德念還是邪念。當這一念的支撐點不足以支撐你想要的東西時,你將收穫甚微。而正念與德念,背後則有著強大的天道規則以及不以任何意志為轉移的合理性在支撐著你。這種強大的能量與宇宙能量的共鳴是不可思議的。

心,由魂與魄構成。魄是生生世世不可磨滅的記載,不隨肉身而消亡,魄是海洋,魂是浪花,一是真如,一是無明,一是元神,一是識神。海洋即是那宇宙之心的整體。科學稱之為潛意識、佛稱之為第八識即阿賴耶識,西方叫阿卡西記錄。其實說的完全是一個意思。魂是你的個人意志,構成你個人的生命體驗。魂之意志越接近魄之規則,意味著你越接近真我,越接近高靈,越接近神。「有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當魂魄合一,你就是神,你的心就是宇宙之心。「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說的就是這個層面。

你的每一念,都以振頻的方式記錄並儲存在這片海洋。當你所發之念,符合天道發展規律、符合海洋的流向時,這股力量將持續累積,當這股力量強大到一定程度,你就會擁有恩,此恩即是眾生的善念,善力,將向你蜂擁而來,所有能助你達成願望的資源也會天降而至,包括靈感、智慧、能力(甚至超能力)、人脈、機遇等等。

覺醒你的深念,心存正念與德念,將根本的願力納入宇宙規律。你每份所求,當為海洋而想,而非浪花。這就是車開的方向,這就是地球之旅的終極目標,這就是回家之路。當你所求即是眾生之求時,你的每個需要都會有不可思議的力量為你買單。為眾生者,眾生亦為其也,這就是神的力量。每一個人都是未覺醒的神。當願力與神同頻,你將一念即達。

相關焦點

  • 一念貪慾成豬身,一念瞋心變赤蛇
    鄰人如命臥室中,隸即攝其魂同至府城隍廟前,囑令住石牌樓下相待,自乃持文書入中庭去。鄰人待久,生厭倦心,見一大車從西過東,載四娼女並二男子。中一娼女,原有舊情,以手招之,遂登車同去。隸出廟覓鄰人不見,轉問旁人,知登車去,乃回陽急至傅門外一居民家,見有新產小豬七頭,其一即鄰人也。以手擲之,豬斃而魂忽不見。次于田岸見大赤蛇仰臥,即知鄰人所變,乃打殺之,攝其魂歸房擲醒。
  • 「十念」和「一念」有沒有區別?一念也能往生為什麼要十念?
    「乃至十念」既是第十八願的經文,也是阿彌陀佛五劫思維所設定的眾生往生之法,同時又是法藏比丘考察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之後,經過五劫思惟所選擇的本願:選擇「稱名念佛」作為本願。「十念」和「一念」有沒有區別?可以講沒有區別,也就是曇鸞大師講的「業事成辦」。「十念」代表業事成辦,並不是一定要滿足一個數字才叫成辦,一念、十念都可以成辦。
  • 大安法師:《阿彌陀經》所被根機之「信、願」
    接下來的「未委」就是不知道,不能確知《阿彌陀經》是什麼樣的根性、什麼樣的器量能夠修習,通過修習淨土法門往生,又有什麼樣的階品。這裡談到的根器,這個「器」說的就是是不是這塊料。器就是一切器皿、一切用具的總稱。器皿能夠盛東西,故佛教經典就常常用「器來比喻堪受教法或者善能弘法的根機,所以稱為根器,即根機和器量。
  • 一念三千之涵義
    智者大師以「五時八教」同釋如來一代時教,罄無不盡,所以智者大師宗法華經而建立的天台宗,其所弘闡的確是無上甚深微妙法啊!  智者大師所講的「天台三大部」,即《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一念三千」就出於《摩訶止觀》卷五上。
  • 西方確指:故知持是經,即當依是經而修行.又發大願,或求生佛國,或求明心地或發大智慧或利濟眾生.俱仗如來廣大弘通之力以成就行人之願
    由佛阿彌陀大願攝群品,聞名能受持決定生無惑。若有大力人專念心常一,成就深三昧現前亦見佛。今我如佛教將開化導門,菩薩說偈已,令諸弟子朗宣一過。復言:「汝等向來學宗玄術,心溺邪修。我以夙緣慈念深故,來此化導。今已首標西方淨土,為正向正修一門。猶慮未能極信,次當說我名號及我所證,令知說是法者,是大菩薩。
  • 佛樂 |《普賢菩薩行願品》以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身口意業皆同等 一切行願同修學所有益我善知識 為我顯示普賢行常願與我同集會 於我常生歡喜心願常面見諸如來 及諸佛子眾圍繞於彼皆興廣大供 盡未來劫無疲厭願持諸佛微妙法 光顯一切菩提行究竟清淨普賢道 盡未來劫常修習我於一切諸有中 所修福智恆無盡定慧方便及解脫 獲諸無盡功德藏
  • 願力與業力
    願力與業力皆是生命之行徑,非言語所能道!乃生命成長過程中之摸索,以及摸索過程中的善用其心。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境界最高的3個星座,願卸下光芒,煉獄人間
    本期星座說,創優咖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十二星座中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境界最高,願卸下光芒,煉獄人間的3個星座,下面我們直接進入主題。(參照太陽星座和上升星座) 水瓶座——風象星座,個性關鍵詞:智力、靈感和接受力。(參照星座象性)
  • 普賢行願品誦持儀規
    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  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  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  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
  • 「普賢行願品」今日念誦一遍功德無量、一切佛法無礙無盡!
    若無生則無滅,若無滅則無盡,若無盡則離垢,若離垢則無差別,若無差別則無處所,若無處所則寂靜,若寂靜則離欲,若離欲則無作,若無作則無願,若無願則無住,若無住則無去無來。(4)#如幻忍:菩薩知一切法,皆悉如幻,從因緣生。於一法中解多法。於多法中解一法。
  • 《觀經》6應心即現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2]、八十隨形好[3];是心作佛[4],是心是佛[5]。〖直譯〗諸佛如來是遍布法界教化眾生的法界身,眾生起念願見佛,佛即以無礙智了知,而在眾生心中顯現。所以,你們心想佛的時候,佛身相好就顯現在你們心中,這個想佛的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 淨土門中以願為最
    所願見者聞者,同皆深入淨宗法界,直登上品蓮臺,庶不負徹悟老人一番大慈悲心也。民國十九年庚午仲冬釋印光識示眾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複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
  • 《楞嚴經》金剛前心一至五地菩薩
    若是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則遠遠超過這些數,如果用一百劫、一千劫、一百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的時間都不能數知。「那由他」是無量數的意思。以上即是初地菩薩所修所證,所得功德妙用之略說。菩薩於此位:斷第三十一品根本無明。
  •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 至心精進第五
    法藏說完了上偈之後,就向世自在王稟白說:「我今為菩薩道,已發無上正覺之心……」現在我是在行菩薩道,還是在菩薩的地位,可是我已經發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心,發了成佛如佛的心。我要「取願作佛。悉令如佛」。我願自己成佛,而且讓一切眾生都同佛一樣。「願佛為我廣宣經法」。因要廣度無量眾生,就要具備消除眾生種種身心疾苦的能力,所以請佛大開方便給我廣說經法。「我當奉持。如法修行」。
  • 「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 帶上「同理心」去戰鬥!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同理心」,指的正是心理換位、將心比心。疫情大敵當前,領導幹部要離人民群眾近一些、再近一些,要與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急、所難、所盼產生強烈共情,帶著「同理心」去戰鬥。抗擊疫情是一場艱苦卓絕的鬥爭,不僅要與病毒這個魔鬼較量,還要儘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
  •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恭頌《華嚴經》之《普賢菩薩行願品》,恭迎普賢菩薩聖誕
    如師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
  • 《大乘起信論》講解二:皈依一體三寶即皈依當下一念心的無上清淨
    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凡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僧代表無邊的功德藏,一個僧的清淨相,他是佛法的精華的展現,即是住持三寶。即是皈依遍十方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佛,皈依大乘究竟了義法,皈依無邊德藏具足大乘無邊願力的清淨僧。如果是大乘僧,他必定有普賢願,必定有無上的度化眾生的願力,必定有清淨心。
  • 心之力:1917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細微至發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萬物皆為思維心力所驅使。
  • 普賢菩薩行願品(全文)
    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複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悉皆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
  • 《淨土宗之特色》簡介: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當代淨土宗眼慧淨法師,根據淨土三經及相承祖釋,提煉為四句話、十六個字,謂:「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準確、簡練、系統、明了,獨顯彌陀救度,超勝餘佛淨土,不共聖道諸宗,至簡易、至高深、至穩當、至快捷,萬機不漏,一生速成;可謂握一宗咽喉,通法門幽關,除行人恐懼,暢往生達道。 前二句為根本綱宗,後二句明今生勝益;又前一句為因行,後三句為果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