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抑鬱症沒那麼可怕,遵循這3種方式你就能走出抑鬱症

2020-12-22 重塑心靈心理訓練

心理學家:抑鬱症沒那麼可怕,遵循這3種方式你就能走出抑鬱症

很多人認為抑鬱症的人就是「思想病」、「想不開」、「鑽牛角尖」、「心眼小」造成的。這完全是人們對抑鬱症的一種錯誤的認識。

抑鬱症對患者的影響是全方面的,比如:

1、情緒低落:特別容易感傷,有強烈莫名的負罪感。哪怕公共場合,會經常的突然的遏制不住地大哭。

2、能力下降:邏輯分析能力、理解力,記憶力等等盡皆被削弱。生活中力不從心,大腦就像死機了。

3、行為習慣:組織語言乏力,更加害怕社交,非常嗜睡且無論多少睡眠都無法恢復精力。

就像《戰勝抑鬱》書中講到,抑鬱症的人對於「快樂」是很遲鈍的,天空是灰濛濛的,周遭的空氣是凝滯的,風景變得沒有感覺,身邊的人們來去匆匆,仿佛都和自己沒有關係,你存活在這個世上,可是,感覺這個世界已經把你遺忘了,你對一切事物感到厭倦。所以,你很沉重,心很累。

一、改變過去的固化思維

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人都是活在思維慣性中,適度的思維慣性是合理的,但是超了範疇就會有思維固化的問題,而對於抑鬱症來說恰恰就是因為長期極端性的固化思維造成的。

比如;絕對化思維「必須才能」,「只有才」,包括覺得自己必須完全符合一件事的標準,或者一個人的要求才能去做這件事,或者才能得到這個人的喜愛。

比如;你常常覺得一件事就會決定命運,「這件事沒有做好,我就完了」。

對於抑鬱症的朋友而言可以培養以下正確的思維觀念,從而改變過去的舊思想。每天上午抽出大約20分鐘時間,以默念或朗誦的方式練習,在熟練背下來的情況下,重複地練習。

練習內容:摘選《情緒自救》一書

1、我放下過去的,人生沒有應該這樣,必須那樣的標準,自然法則一向都是包容、尊重和平等的,我愛我自己,我接納我自己。

2、我正在成長,我不再需要去反覆擔心什麼來維護一種安全,我也不再需要去反覆想些什麼來獲得一種安定,我相信自然法則自會為我處理好一切。

3、我正在成長,我不再需要總以他人對我怎麼看來評價我自己,我也不再需要總想著事事做得完美來證明我自己,人生的真理是愛自己,接納自己就夠了。

4、過去的我習慣了胡思亂想,習慣了尋找令我感到愉快、舒服的感受,習慣了排斥令我感到不愉快、不舒服的感受,但今天起,我只願專注當下,只願保持平等心,在自然法則的庇護下,我自會越來越放鬆和健康。

5、沒有哪個人、哪件事、哪句話可以真正傷害我,只有我內在的批判心才會傷害到我,今天,我願意學習寬恕別人的過錯,我也願意學習寬恕自己的過錯,我在這樣做,我正在改變。

6、生活沒有什麼好擔憂的,健康沒有什麼好擔憂的,人生沒有什麼好擔憂的,我活在自然法則內,我的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

二、學會自我控制

也就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些都是認知療法的內容,而且在很多書裡面,特別是《情緒自救》和《戰勝抑鬱》書中可以學到。學會改變對自己和世界的固有看法,也就是學會消除扭曲思維。最重要的是堅持、不放棄,想治好自己,首先要有耐心和信心。只要堅持地朝著正確方向走,最終,你一定可以戰勝抑鬱。

其次重要的是一定要找事兒幹,很多抑鬱患者的特點就是情緒不好、什麼事都不想幹。什麼事都不幹,情緒變得更加不好,變得更加消沉、墮落,然後懊悔、自責。然後更加什麼事都不想幹,如此惡性循環。

萬事開頭難,第一腳邁出去可能比較難,但是你必須咬牙堅持一下,很多時候當第一腳邁出去時,接下來,往往就會變得簡單。所以,一定要找事情做,找一個自己能鑽進去,做得忘記時間的事情。只有做事情才可能擺脫困境,只有做事才能逐漸恢復。做事太重要了,當然這對於抑鬱症朋友來說也確實有困難,但是這種困難我們可以克服,為了自己,為了家人,我們在每一個當下都「咬牙」堅持一下,最終我們一定可以好起來。

三、減少同處在抑鬱症狀中的病友接觸

不要接觸就是不要接觸太多和自己一樣的人,雖然有時彼此可以得到鼓勵和支持,相互傾訴,但最終無法獲得真正的益處,彼此都是迷路的人,如何給予對方正確的指引呢?這只會造成彼此情緒的「傳染」。當你凝望深淵時,深淵也在凝望你。每個抑鬱症患者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深淵,每個人的具體經歷不同,每個人的人生體會不同,如果遇到一個抑鬱症患者就想著和他做朋友,那真的很容易讓自己走到無法控制的境地。

相關焦點

  • 《走出抑鬱症》:抑鬱症很可怕,但能救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鴕鳥說話01丨每個人都曾有過一段灰暗的時光,抑鬱者的那段時間更是難熬至極《走出抑鬱症》的作者王宇,現在是一位心理諮詢師,如果不是他自己訴說,也許沒人會想到,他曾經是一名抑鬱症患者。本書的第一部分就講述了作者與抑鬱抗爭的很長一段日子,那些毫無色彩的時光,痛苦而絕望,但也讓他變得更加堅忍和成熟。
  • 心理學家:走出抑鬱症其實並不難,堅持這四種方法就行了
    心理學家:走出抑鬱症其實並不難,堅持這四種方法就行了抑鬱症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軀體症狀,如;睡眠障礙、乏力、食慾減退、體重下降、便秘、腸胃功能失調、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慾減退、陽痿、閉經等。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軀體化就是你的情緒得不到宣洩,通過你的身體表達出來,這個叫做情緒的軀體化,也就是說,當你不情願做了很多內心很抗拒的事情,往往就會軀體化,因為,你通過理性壓抑的那些情緒不會憑空消失,它總會通過身體以某種方式表達出來。
  • 得了抑鬱症,怎麼治?心理學家:這4種常用的心理療法,成效顯著
    隨著科技和時代的發展,患有抑鬱症的人越來越多。據統計,全球約有3億多人患有抑鬱症,而中國抑鬱症人數就有將近1億。抑鬱症會嚴重損害人們的身心健康,有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大約有28萬人自殺,其中60%~70%的人都有抑鬱症的困擾。
  • 抑鬱症患者自救的10種方式,只要你肯踐行起來,那麼就會有所收穫
    文/阿秋每一個抑鬱症患者都應該具備一個自救的意識,當我們擁有這種自救的意識,並把這些意識化作一個個行動的時候,那麼意味著我們一定比那些「沒有自救意識的患者」要康復得更快和更順利。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正是因為他們這種自救的意識和精神,最終幫助他們順利地戰勝了心魔,走出了抑鬱症的困擾。這時有人就會問了,是不是所有的抑鬱症,都是可以通過自救走出來?我們基本可以這麼去理解,因為抑鬱症最終到了中間以及後面階段的時候,都得靠自我去自救起來,才能最終擺脫它。這句話如何理解呢?
  • 心理學家:錯誤的教育方式,可能是青少年抑鬱症的罪魁禍首
    心理學家:錯誤的教育方式,可能是青少年抑鬱症的罪魁禍首在諮詢的過程中,我發現,患抑鬱症的青少年越來越多,有些孩子剛上初中或者剛上高中,就因為抑鬱症的原因,休學在家。孩子得了抑鬱症,父母當然是最著急的,四處求醫問藥,尋找方法為孩子治療。但是,孩子本人呢?
  •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是吃藥就能解決的事,練習這三種方法才是正道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是吃藥就能解決的事,練習這三種方法才是正道抑鬱症究竟怎麼治療才是徹底的?有的說藥物治療才是有效的,有的說心理治療才是有效的,有的說運動是治療抑鬱症最天然的良藥等等各種說法。其實,這些都是好的方法。治療抑鬱症的方法絕不僅限於一種方式或方法,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
  • 抑鬱症測試題,25分以上是重度抑鬱症,看你抑鬱的程度有多深!
    而抑鬱症,臨床又稱為抑鬱障礙,主要是一種以持續抑鬱情緒為典型特徵的一類精神疾病。沒錯,抑鬱患者是病了,而不是情緒上的矯情。這時候得需要身邊人不斷鼓勵和開導,而不是一味認為這是正常的。
  • 抑鬱症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看更多原創作品,關注我,我用鍵盤敲打這世間冷暖。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妄想症患者來說,在裡面的每一個人活得都赤裸裸的,因為似乎總會有人一直監視著你,給你裝得滿滿的活動課程,一個個按著扯著喉嚨叫自己名字廣播大喇叭排隊出去活動。
  • 抑鬱症是什麼原因導致呢?心理學家:這三點很關鍵
    竑塹捫笍茲瀔笗騷擊驅旜漲梇祾衼牭傷邳鸖茁嵷屓杙瘁貪嵿筍幕九簐啢婢會欺悁咎駵蟟秒龔吞灴鄬膛稇贚諑炸槅肁在《中國抑鬱症流行病學和年疾病負擔》的報告中,在中國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已超過3%,抑鬱症患者中接近一半47%會致殘,抑鬱症會使人損失超過6個健康壽命年。
  • 事實證明:抑鬱症是什麼原因導致呢?心理學家:這三點很關鍵
    如果這份數據仍然不夠具體,那麼另一組數據可能更為觸目驚心。在《中國抑鬱症流行病學和年疾病負擔》的報告中,在中國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已超過3%,抑鬱症患者中接近一半47%會致殘,抑鬱症會使人損失超過6個健康壽命年。那麼究竟為何一個人好好的就會患上抑鬱症呢?很多人表示,肯定是壓力大和太窮導致。但事實情況是,好多抑鬱症不僅不缺錢,反而非常富有。
  • 研究發現:抑鬱症是什麼原因導致呢?心理學家:這三點很關鍵
    如果這份數據仍然不夠具體,那麼另一組數據可能更為觸目驚心。在《中國抑鬱症流行病學和年疾病負擔》的報告中,在中國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已超過3%,抑鬱症患者中接近一半47%會致殘,抑鬱症會使人損失超過6個健康壽命年。那麼究竟為何一個人好好的就會患上抑鬱症呢?很多人表示,肯定是壓力大和太窮導致。但事實情況是,好多抑鬱症不僅不缺錢,反而非常富有。
  • 抑鬱症復發都是因為沒有做到這一點,這一點值得你去堅定地遵循它
    這個觀點的大致的意思就是:「抑鬱症復發都是因為我們本身沒有熬住來臨的一些抑鬱症狀,而自己把自己嚇得又去吃了藥,於是乎整個人又陷入到了抑鬱的可怕世界裡。」我相信這一條軌跡,對於很多復發的抑鬱症患者,是不是似曾相似呢?沒錯!你可能就是這樣的......那麼,對於以上這句話,我們又作如何理解呢?
  • 你抑鬱了嗎?心理學家指出,有這6大性格缺陷的人更易得抑鬱症
    經過心理學家的研究得出,一般性格上有這6大缺陷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鬱症: 1、個性要強 要強是人的一個本能的性格體現,因為人只有要強,才會有衝勁和動力,去發現創造。
  • 「微笑抑鬱症」到底有多可怕?若有這「3表現」,請對ta善良一點
    「微笑型抑鬱症」比普通抑鬱更可怕。多發生在都市白領或服務行業身上的一種新型抑鬱傾向。患者平時都是表現出一副很開心的樣子,但在微笑和樂觀的面具背後,卻充滿了無價值和絕望感,他們把情感隱藏了起來,不想讓人看出來,所以時刻都保持著微笑。
  • 與抑鬱症抗爭5年,3次加重,白巖松用讀書療法治好抑鬱症
    之後白巖松也對自己患上抑鬱症這件事,坦言自己有段時間確實因為抑鬱症影響了生活,在年度演講《對白》中被一位女大學生提問是否有抑鬱症,白巖松回答說,他抑鬱的那段時間每天失眠,和妻子的交流都是通過書信的方式,而且因為抑鬱的原因,他的腦後出現斑禿,家人怕影響他情緒一直沒敢告訴他。
  •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呢?如果他們能認識到抑鬱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的形成是由於長期積累所致,而改變的過程恰恰是思想模式(性格)改變的過程,那麼,他們就能正確對待當下進行的治療,保持耐心和積極配合,最終也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好。心病終須心藥醫,這句話卻是一語道破心理健康的實質。
  • 1年抑鬱症經歷讓我明白,患有抑鬱症的人,懂事得讓人心疼
    這意味著我們在童年的經歷,關於我們的家庭,朋友,同伴,我們所在的學校乃至所處的環境,等等,都影響了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以及如何看待自己。如果我們的早期生活遭遇了很多消極的經歷,那麼極有可能形成許多消極的自我信念,並因此影響我們的自尊。
  • 失眠就是抑鬱症嗎?治好了,90%的抑鬱患者都是人才
    失眠者佔了其中很重要的一大部分,但不是所有的都是抑鬱症患者。有些人失眠只是身體內分泌失調的一種表現。並非所有的失眠都會得抑鬱症,也不是所有的抑鬱症都會有失眠的表現。失眠是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軀體表現特徵之一,那麼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抑鬱症狀呢?
  • 警惕微笑型抑鬱症
    心理學家認為這就是「表情暴力」。表情暴力除了這種「外傷型」外,還有一種「內傷型」,即指經常被迫在情緒消極時還要維持一種愉悅自然的姿態。這種面帶「微笑」的表情不是他們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他們內心真實感到的往往是痛苦、壓抑。之所以他們願意這樣可能是出於「工作的需要」、「禮節的需要」、「尊嚴和責任的需要」、「擔心不良情緒被發現受到歧視或不被理解」等。
  • 為什麼經歷過抑鬱症的那些人都那麼優秀?
    當時無助的時候,自己非常渴望有一種方法能夠快速走出痛苦,後來在我絕望時候看心理學家森田正馬的書籍時有過這樣一句話:「患上神經症的人大多都是比較優秀的人,只不過他們同時把更多精力用在了對抗症狀上」。任正非在華為時曾說:「我看到那麼興奮、樂觀、貧困的農民都活下來了,我為什麼就活不下去?我流了眼淚,後來我再也沒想自殺了。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覺得他們都是牛逼的大佬離我們太遠了,那我們就拉回來,把我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