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變也能如此簡單?表面上石、徐、曹主導,實際孫太后才是主謀!

2020-12-14 東西南北一壺酒

《大明風華》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精品古裝劇,其中湯唯演繹的孫若微更是受到不少觀眾的喜愛。但是在電視劇中,孫若微對於策劃奪門之變的朱祁鎮明顯是驚愕甚至是反對的。那麼,真實的歷史究竟是怎樣的?大明風華的演繹是否正確?孫太后果真反對嗎?

說起奪門之變,我們首先要從事情的源頭說起。明英宗朱祁鎮作為明朝的第六任皇帝本來是好好的,但是在他的任上瓦剌開始入侵明朝邊境。對於年僅二十來歲,正值熱血的皇帝來說這種事情當然是不能容忍的,於是就在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徵,企圖一展拳腳,揚威中華。

但是朝中大臣對於皇帝親徵自然是反對的,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而作為皇帝的母親,孫太后也是不願意兒子涉險。因此為了擺脫後顧之憂,明英宗就把兩歲的兒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且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在處理完這些事情之後,明英宗就從京師附近匆忙聚攏了20萬左右的精銳軍隊,準備對瓦剌作戰。

但是這次皇帝親徵並不順利,不僅碰上了連日大雨,而且由於準備匆忙,因此糧草供給也出現了問題,軍心也出現了動搖。眼見著大同附近橫屍遍野,皇帝決心撤軍了事。

但是這時候王振卻跳了出來,心想咱家皇上出徵這才幾天就回去,到了京師豈不是被人笑死了?於是他就建議皇上繞道自個兒的家鄉蔚州,順便還能給自己長長臉面!明英宗對於太監王振也確實寵幸有加,雖然群臣反對,還是遂了他的願。

但是另一邊瓦剌的追兵也不是鬧著玩的,騎兵本就迅疾,加上明軍撤退緩慢,最終被追上。由於應對不當,明軍大敗,明英宗也因此被俘。

京師群臣聞訊大驚,但還是那句話,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于謙等人就建議孫太后趕緊立新君來穩定當前局勢。這樣,名義上正在建國的朱祁鈺就被立為了新皇帝,被瓦剌俘虜的明英宗則成了太上皇。

瓦剌一方因此很是惱火,本想著手裡捏著明朝皇帝可以大肆敲詐一番,如今算是怎麼回事?於是也先就派大軍進攻北京城!

此時的北京城軍隊雖然少,而且幾乎都是老弱病殘,但是于謙等大臣布置得當,加上各地勤王軍隊陸續開入,瓦剌在吃了幾次敗仗之後開始求和,說是願意把被俘虜的太上皇朱祁鎮放回去。

此時的景泰帝自然是不願意的,自己大哥回來了這個皇位到底是誰來坐呢?但是這時候于謙又出來說話了,說現在天命已定,哪裡還能有朱祁鎮做皇帝的道理?現在應該趕緊派人把太上皇迎接回來。景泰帝無可奈何,說隨你便吧。

此後,景泰帝特意派李實、楊善去查探自己大哥朱祁鎮的狀況,但是內心裡自然是不希望大哥歸國的。不過景泰帝自己也不知道派出去的楊善竟然私自把太上皇迎接回來了。此中想必有孫太后的背後指使,太上皇雖然誤國,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血濃於水啊!

話說兩兄弟的會面究竟是如何,歷史記載不一,《大明風華》中的拍攝可能比較接近歷史事實,但是話可能多了,畢竟現任皇帝對於前任皇帝應該沒多少話可說,提防、猜疑、不滿、顧忌該佔主導才是。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現任皇帝景泰帝對於自己的大哥是十分不放心的,太上皇回來之後就被他幽禁在南宮。為了防止他出現復闢,不僅把南宮的大門上鎖灌鉛,周邊的樹木也全砍了,連送飯都是專門的小洞。此外,還禁止任何人和朱祁鎮聯絡,並命令錦衣衛嚴加看管。

為了自己一脈做皇帝,不久後景泰帝又把朱見深的皇太子位給廢了,立了自己兒子朱見濟。可惜的是黃天對他並不好,自己的兒子在被立為太子的第二年就夭折了,這對其打擊很大!

這時候的孫太后呢?自己兒子回來後不僅被囚禁了,自己還見不著面,孫子還被從皇太子的位子上擼下來了,自己的權勢也是日漸稀薄。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孫太后深感危機!於是開始了密謀自己兒子復闢的事宜。

加上景泰帝在兒子死後深受打擊,不久後又病倒,於是孫太后一方的機會就到來了。雖然說表面上主導南宮復闢的是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但是沒有孫太后的懿旨,單靠這些人還是難以成事。

於是,在1457年的正月十七,石、徐、曹等人就率兵控制了皇宮,並撞開了南宮大門,迎接明英宗復闢,一場宮變如此簡單就結束了,景泰帝竟然沒有做出什麼反抗。

明英宗復闢後先是殺了于謙等人,並為生母孫太后上徽號曰:聖烈慈壽皇太后。自己臨危受命的弟弟朱祁鈺也重新被廢為郕王,並且被幽禁了起來。但是朱祁鈺的命不夠硬,被囚禁後月餘就死了。

那麼為何明英宗復闢後不久就為生母上了這麼一個徽號?顯然孫太后在此次復闢的過程中是起了關鍵作用的,作為奪門之變的幕後策劃者,孫太后才果真是第一號功臣。至於《大明風華》中的演出,不過只是演繹罷了。

但是自明宣宗開始的早崩確實如其所述,畢竟朱瞻基及朱祁鎮、朱祁鈺沒有一個活過40歲。可能真如電視劇中漢王所說,奪天機甚多,難以長壽吧!

相關焦點

  • 清平樂:「宮變」事件,為何官家卻是在一旁冷冷地看著皇后部署?
    張貴妃囂張跋扈,情商智商都不在線,每次都是「作死」的節奏,人設崩塌,曹皇后心裡想著愛情,卻永遠跟官家論君臣之道,閉口不談兒女情長,而擁有眾多娘子的官家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豬蹄子」。「帝後CP」太難了,原本以為兩人就這樣「清湯寡水」地過下去了,沒想到卻迎來了「帝後CP」的圓房,只是等這一刻等太久了,曹皇后更是等了十五年之久,只是從未想過會是以這樣的方式。
  • 如何評價孫太后和朱祁鎮這一對母子?他們是否厚顏無恥沒有底線?
    為了維護嫡長子繼承制,朱瞻基就廢掉了他的皇后位,讓孫太后( 也就是朱祁鎮的親媽) 做了皇后。 孫太后做了皇后之後,對這個前任皇后依然是禮敬有加,在朝廷有宴會的時候。坐在皇帝身邊的還是讓胡善祥坐上去,一直到胡善祥病故。
  • 朱祁鈺的太子,是不是被孫太后毒死?孫太后是善人,還是心狠手毒
    所以本質上有個「臨時」的屬性,但是君臨天下的權力是有「癮」的,一沾上就難以忘懷,不會想自己是不是「臨時」工。 由於太子一死,帝位會重新回到朱祁鎮一脈,所以對於這個自殺,很多觀眾朋友是把兇手直指孫太后,說孫太后是披著羊皮的心狠手毒之徒, 然而事實真的會是這樣嗎?從《大明風華》的劇情來看,孫太后不是兇手的機率,比是機率更大。
  • 《甄嬛傳》:曹貴人,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紅樓夢》裡的王熙鳳不會舞文弄墨,卻在才人聚集的大觀園裡出類拔萃,成為賈府的大管家。《甄嬛傳》裡也有一位如王熙鳳一樣的人物,那就是曹貴人,曹貴人的命運和王熙鳳驚人地相似,都是被自己的聰明絆住了腳。華妃雖然囂張、愛耍小性子,但心眼直,如果沒有曹貴人這個軍師,她不知道死過多少回了。愚笨的齊妃害人的時候總是實名制,而曹貴人的聰明在於能把自己撇得乾乾淨淨。淳貴人遇害一事,她是主謀,可她把石頭扔進水裡,又間接提醒甄嬛淳貴人已遇害的消息,製造了自己是好人的假象。
  • 孫太后是朱祁鎮母親,為何在關鍵時刻,卻不能阻止其犯錯
    不一定,就好比明朝英宗時期,太皇太后張氏,就明顯比皇太后孫氏話語權更重。明英宗朱祁鎮即位的時候,年僅9歲,在他沒有親政前,朝堂的大小事,基本都是張太皇太后做主。張太皇太后去世後,才輪到孫太后執掌朝政。 不過,孫太后在朝中的威嚴,就不如張太皇太后了。
  • 孫太后將朱祁鈺扶上帝王,為什麼不讓朱祁鈺還政於歸來的朱祁鎮?
    皇位難道是孫太后手中的如意,想給誰就給誰,想收回就收回?大明朝執行朱元璋祖訓最嚴格的就是「後宮嚴禁幹政」,孫太后縱有天大的本事,要輕易讓皇權易主,幾乎是不可能的。堅守北京很簡單,但是誰來扛這杆大旗非常的重要,說簡單點就是,明朝是老朱家的買賣,掌柜的被俘虜了,要把這個攤子支撐下去,必須要有個朱家人出來主事。朱家人來主事相當的重要,這對於國家來說,關乎法統,于謙與眾多主戰派和當時皇室當家人孫太后商議後,決定擁立朱祁鎮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為帝,繼承大明法統,扛起抵抗瓦剌的大旗。
  • 大明孫太后:助英宗成功發動奪門之變,也間接導致大明忠臣落幕
    古代從上到下,嚴格的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皇后才是後宮之主,其他的妃嬪在其眼裡不過是伺候皇帝的僕人罷了。本來朱瞻基就對胡氏為妃不滿,奈何當時他只是太孫,不宜多說什麼。等到他自己當了皇帝,自然是想立誰,就立誰。更何況,他的姥姥彭城夫人也一直很看重孫氏。而孫氏也很爭氣,在朱瞻基繼位後,領先一步生下了兒子。
  • 比起《大明風華》,歷史上孫太后與朱祁鈺的宮鬥和反擊要更加精彩
    歷史上的孫太后面對這種困局,可沒有《大明風華》中表現的那麼果斷、大公無私,作為母親,她的第一反應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讓兒子趕緊回來。自己能做的都做了,接下來就看老天爺了,能不能保佑自己兒子渡過這個難關了,然而,她實在是想得太幼稚了。
  • 慈禧太后借曹家的銀子不還,用火車頭鍾抵債,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
    在晚清歷史中,慈禧太后被描繪成一個精明強幹的女性,但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史料記載慈禧太后幹過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使她精明的形象毀於一旦,並且還成為了後人的笑柄。究竟是什麼事情呢,背後又有什麼鮮為人知的歷史秘密呢?如此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
  • 為什麼說《大明風華》孫太后厚顏無恥? 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的女政治...
    為什麼說《大明風華》孫太后厚顏無恥? 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的女政治家孫太后時間:2020-01-30 15:55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說《大明風華》孫太后厚顏無恥?
  • 大明不和親、不納貢,為何《大明風華》中孫太后用重金贖買朱祁鎮
    孝恭孫皇后在歷史上的戲份其實並不多,雖然歷經六朝五帝,但《明史》中關於她的記載只有不到四百字。然而,由於孫皇后是電視劇《大明風華》中的女主,她的戲份實際上人為增加了不少,而關於其用重金贖回朱祁鎮這件事便是如此。
  • 甄嬛傳:後宮小主都無孕,為何甄嬛能數次懷上龍種?太后一語道破
    在甄嬛這一批秀女進宮之前,宮中已經有皇后、端妃、華妃、敬嬪、欣常在和曹貴人等諸位小主,但是子嗣卻只有,宮女生下的四阿哥,常年不在宮中;齊妃生下的三阿哥,宜修和純元的大阿哥早在王府就去世了,公主有溫宜公主,曹貴人所生,皇上很是寵愛。
  • 究竟誰才是西安事變的真正主謀?楊虎城之孫說出了真相
    但不幸的是,楊拯民因故去世,沒能一探真相,因此留下了遺憾,於是,他便將弄清西安事變的真相這項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兒子——楊瀚。楊瀚曾兩次拜訪張學良,後來在接受電視臺採訪時,楊瀚回憶起小時候張學良經常來家裡和爺爺楊虎城在書房裡交談。他們幾乎能和對方說任何事情,而且還說張學良當時,風度翩翩,說話幽默風趣,而楊虎城自己則十分正經,但也經常被張學良逗得哈哈大笑。
  • 明朝宮廷疑案:宣宗孫皇后「盜子奪後」,明英宗的生母是誰?
    電視劇《大明風華》講述了宣宗孫皇后的一生,其實在歷史上,還真有一件疑案與孫皇后有關,這就是明英宗的生母問題。明英宗朱祁鎮作為明朝皇帝,他的生母本來不應該成為問題,然而卻因宣宗孫皇后,產生了「盜子奪後」的歷史傳聞,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對明英宗與孫太后這對母子,為何會有人評價厚顏無恥呢?
    前不久的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就為我們展示了明朝的孫太后和朱祁鎮這對母子的經歷,當然電視劇始終還是電視劇,它並非完全的是真實的史實,它是在史實的基礎上添油加醋,經過藝術處理過後再展現給觀眾的,雖然有些不尊重歷史,但也掀起了一股探索明朝歷史的風氣。
  • 《甄嬛傳》曹貴人:一個人最大的悲劇,是不會知足
    後宮險象環生,皇后失子後更是變本加厲地殘害懷孕的嬪妃,可她卻能在夾縫中誕下公主。她就是曹貴人,日後的襄嬪。口蜜腹劍,惹人生厭曹貴人本名曹琴默,不僅長相平庸,琴棋書畫更是一竅不通。平日裡不過是打個珠絡哄溫宜開心,就連皇帝都忍不住嫌棄她「人如其名,在琴藝上甚是生疏」。
  • 孫太后與朱祁鎮這一對母子真如一些人評價的厚顏無恥嗎?
    孫太后與朱祁鎮這對母子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是非功過自有春秋評說。若以厚顏無恥論之未免過激,此二人的「汙點」主要在於孫太后的「借子上位」,朱祁鎮御駕親徵帶來的土木堡之變,以及「厚顏無恥」的發動奪門之變,復闢為帝。在我們看來,後宮的陰險手段屬於失徳,動搖國本後又兵變復闢,這屬於不明之舉。
  •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7):曹貴人的後招,何止樓東賦
    曹貴人想驚鴻舞這個主意時,已經想好後招了。即便甄嬛能跳得美,也只是華妃復寵之路上的一個鋪墊。我在想,如果甄嬛跳舞跳得不好,華妃會用什麼方式復寵呢?總不能說,雖然莞貴人舞跳得難看,也讓我想起了樓東賦吧?曹貴人出主意時,肯定沒想到甄嬛能跳出她們的圈套。可是這麼小的概率都考慮到了,想必她一定有萬全之策吧。
  • 甄嬛傳:太后決定害死隆科多前,為什麼讓孫姑姑把水菸袋點上
    慈禧太后嗜好眾多,其中有一項是就喜嗜水煙,如今故宮博物館內還藏有她用過的水菸袋遺物。每當慈禧感到疲憊的時候,就會讓太監給她準備水煙,在「咕嚕嚕」的水響聲中,便可以噴雲吐霧地好好享受一下。據內務府檔案冊記載,慈禧太后駕崩後,隨葬品中有銅水菸袋、銀水菸袋以及銀潮水菸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