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明英宗與孫太后這對母子,為何會有人評價厚顏無恥呢?

2020-12-14 蝦扯文史

前不久的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就為我們展示了明朝的孫太后和朱祁鎮這對母子的經歷,當然電視劇始終還是電視劇,它並非完全的是真實的史實,它是在史實的基礎上添油加醋,經過藝術處理過後再展現給觀眾的,雖然有些不尊重歷史,但也掀起了一股探索明朝歷史的風氣。

而對於這對母子的評價,大家卻是褒貶不一,有很多人說這對母子厚顏無恥沒有底線,其有些過了,但這對母子確實是沒幹多少好事。

咱們先說說孫太后:

教育無方,將小皇帝朱祁鎮帶上了昏君之路

因為父親朱瞻基死得早,朱祁鎮那是一直由孫太后撫養長大。小孩子總是喜歡玩的,但是朱祁鎮這個小皇帝就玩得有點大了。

他寵信太監王振,將所有的奏疏交給王振批閱,並且在王振的慫恿下將朱元璋所立的太監不能干政的鐵牌給拔了,而王振的聲望才從此開始扶搖直上,把控皇帝與朝政。尤其是在張太后與三楊老去之後,王振更是張揚跋扈,甚至私自鑄造箭賣給瓦剌也先。而這一切,孫太后真的一點都不了解嗎?她難道沒有能力管到自己的兒子嗎?很顯然她壓根就沒有管。

最終在孫太后的縱容之下,朱祁鎮聽從王振的慫恿,出兵瓦剌,兵敗土木堡,最終被俘。這一切,孫太后作為一國之母,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朱祁鎮不能說是厚顏無恥,但也配不上「英」字

朱祁鎮被俘之後,僅僅20多天後,孫天后就扶持了其弟弟朱祁鈺上位,也就是後來的景泰帝。朱祁鈺幹得還不錯,在位期間重用于謙,並力挽狂瀾,將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給拉了回來,可令人詬病的就是他廢掉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只是不幸兒子早早夭折了,其次就是心太軟。

戰爭後期,瓦剌與明朝一度僵持下來,開始談判,很明顯朱祁鈺不想讓朱祁鎮回來,但是迫於面子,又不得不讓大哥回來。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朱祁鈺也感到一些危機感,但是他卻讓大哥順利回來了,回來就給人家軟禁起來了,朱祁鎮甚至有時候連飯都吃不到,這也就導致了後來的奪門之變。

話說,若是朱祁鈺能夠讓大哥悄無聲息地沒了,那麼也就沒有後來的事了,可惜,他太心軟,下不去手。

而朱祁鈺的心軟正好給了朱祁鎮機會,讓他東山再起。可是,朱祁鎮卻為了報這幾年的囚禁之苦,就剝奪了朱祁鈺的代宗稱號,改為「戾王」,並把于謙給殺了,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你朱祁鎮自討苦吃,差點把大明給丟了 ,你老弟雖然做事不咋地,但是也幫你解決了個爛攤子,還把你迎回了,你就這樣對待老弟的,做得過了,心胸有些狹窄。還就是于謙之死,于謙那是名副其實的功臣,這朱祁鎮恐怕也是昏了頭。

由此可見,孫太后與朱祁鎮這對母子確實沒幹什麼好事,尤其是明英宗說他昏庸也不為過。

相關焦點

  • 如何評價孫太后和朱祁鎮這一對母子?他們是否厚顏無恥沒有底線?
    如何評價孫太后和朱祁鎮這一對母子?他們是否厚顏無恥沒有底線? 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筆者認為,用厚顏無恥沒有底線這8個字,有點過分了。
  • 為什麼說《大明風華》孫太后厚顏無恥? 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的女政治...
    為什麼說《大明風華》孫太后厚顏無恥? 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的女政治家孫太后時間:2020-01-30 15:55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說《大明風華》孫太后厚顏無恥?
  • 孫太后與朱祁鎮這一對母子真如一些人評價的厚顏無恥嗎?
    孫太后與朱祁鎮這對母子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是非功過自有春秋評說。若以厚顏無恥論之未免過激,此二人的「汙點」主要在於孫太后的「借子上位」,朱祁鎮御駕親徵帶來的土木堡之變,以及「厚顏無恥」的發動奪門之變,復闢為帝。在我們看來,後宮的陰險手段屬於失徳,動搖國本後又兵變復闢,這屬於不明之舉。
  • 明朝宮廷疑案:宣宗孫皇后「盜子奪後」,明英宗的生母是誰?
    電視劇《大明風華》講述了宣宗孫皇后的一生,其實在歷史上,還真有一件疑案與孫皇后有關,這就是明英宗的生母問題。明英宗朱祁鎮作為明朝皇帝,他的生母本來不應該成為問題,然而卻因宣宗孫皇后,產生了「盜子奪後」的歷史傳聞,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孫太后是朱祁鎮母親,為何在關鍵時刻,卻不能阻止其犯錯
    明英宗朱祁鎮即位的時候,年僅9歲,在他沒有親政前,朝堂的大小事,基本都是張太皇太后做主。張太皇太后去世後,才輪到孫太后執掌朝政。 不過,孫太后在朝中的威嚴,就不如張太皇太后了。太皇太后在時,朱祁鎮是比較聽話的,可隨著太皇太后去世,朱祁鎮就開始寵信宦官王振,導致了後來的木土堡之變,令明朝國力大損。
  • 大明不和親、不納貢,為何《大明風華》中孫太后用重金贖買朱祁鎮
    然而,由於孫皇后是電視劇《大明風華》中的女主,她的戲份實際上人為增加了不少,而關於其用重金贖回朱祁鎮這件事便是如此。明英宗被瓦剌俘獲,孫皇后真的用金銀贖人了嗎?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親徵瓦剌,卻遭遇「土木堡之變」,不僅損失慘重,且自己也被瓦剌俘虜。那麼,在兒子被瓦剌俘虜之後,孫皇后是如何做的呢?
  • 比起《大明風華》,歷史上孫太后與朱祁鈺的宮鬥和反擊要更加精彩
    數十萬明軍如同潮水般潰散開來,被追趕上來的瓦剌騎兵無情地收割著生命,此刻,中軍大帳內的明英宗眼神裡充滿了絕望,他怎麼也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成為明朝第一位被俘的皇帝。因此在接到孫太后的金銀財貨之後,瓦剌也先並沒有按照約定放人,他毀約了,其繼續押著明英宗去闖關,直入明朝腹地。
  • 明英宗為何追復他爹的廢后胡善祥?
    並且朱棣夢中的朱元璋,還對朱棣說道,傳世之孫,永世其昌,朱元璋在說完這句話後,朱棣就醒了,醒後的朱棣,還一直在回想夢中的情景,就在這個時候,孫子朱瞻基降生了。雖然胡皇后被廢,但是她卻一直得到明宣宗朱瞻基母親張太后的眷顧,也正是因為張太后的眷顧,使得胡皇后一直活到明英宗朱祁鎮統治時期。
  • 無子的孫太后為何非要抱養朱祁鎮為子?只因朱元璋立下的害人制度
    可能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明英宗朱祁鎮的生母就是孫太后,但據《明史•后妃列傳》記載,孫太后並沒有子嗣,而是悄悄地抱養了其他妃子的兒子據為己有,這是為何呢? 鑑於大明的殉葬制,身為貴妃的孫氏唯一的一線希望便是趕在眾妃嬪之前為宣宗誕下子嗣,然後憑藉宣宗對自己的寵幸,讓自己的兒子以庶長子的身份成為太子,但無奈孫氏的肚子並不爭氣,沒能為宣宗誕下子嗣,孫氏是急不可耐,恰巧此時宮中有宮人懷了宣宗的孩子,孫氏知道後,便秘密運作,將宮人之子據為己有,這便是日後的明英宗,孫氏的確有手段,這件事做得是滴水不漏
  • 表面上石、徐、曹主導,實際孫太后才是主謀!
    明英宗朱祁鎮作為明朝的第六任皇帝本來是好好的,但是在他的任上瓦剌開始入侵明朝邊境。對於年僅二十來歲,正值熱血的皇帝來說這種事情當然是不能容忍的,於是就在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徵,企圖一展拳腳,揚威中華。但是朝中大臣對於皇帝親徵自然是反對的,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而作為皇帝的母親,孫太后也是不願意兒子涉險。
  • 孫太后將朱祁鈺扶上帝王,為什麼不讓朱祁鈺還政於歸來的朱祁鎮?
    皇位難道是孫太后手中的如意,想給誰就給誰,想收回就收回?大明朝執行朱元璋祖訓最嚴格的就是「後宮嚴禁幹政」,孫太后縱有天大的本事,要輕易讓皇權易主,幾乎是不可能的。既然孫太后不可能輕易讓景泰帝朱祁鈺歸還皇位給親生兒子朱祁鎮,為什麼當初在「土木堡之變」後要答應擁立朱祁鈺為帝呢,當時的情況與景泰帝朱祁鈺穩坐皇位的情況有著天壤之別。
  • 于謙得知奪門之變,為什麼不阻攔明英宗復闢,而是束手就擒呢?
    明朝御駕親徵的皇帝不少,尤其是明英宗的父輩和祖爺爺輩都有過御駕親徵的經歷,而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效,更何況明英宗上面有孫太后壓著,年輕的明英宗簡單認為只有打一場漂亮的勝仗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以此擺脫控制。
  • 明英宗朱祁鎮寵幸太監,差點被害到沒命,為何依然對其感恩戴德?
    而稍微熟悉歷史的讀者都知道,宦官王振正是「土木堡兵敗」的罪魁禍首,他害得明英宗差點死去,流離失所多年,為何朱祁鎮還要對其感恩戴德呢?這其實是有原因的。當年,朱瞻基駕崩以後,九歲的朱祁鎮登上皇位。黃口小兒,如何服眾,怎麼能料理國事呢?
  • 朱祁鈺的太子,是不是被孫太后毒死?孫太后是善人,還是心狠手毒
    然而遺憾的是,天意弄人,朱祁鈺準備迎接朱祁鎮回國之時,朱祁鈺皇后母子服毒自殺了。 由於太子一死,帝位會重新回到朱祁鎮一脈,所以對於這個自殺,很多觀眾朋友是把兇手直指孫太后,說孫太后是披著羊皮的心狠手毒之徒, 然而事實真的會是這樣嗎?從《大明風華》的劇情來看,孫太后不是兇手的機率,比是機率更大。
  • 歷史上的宣宗孫皇后:堪稱宮鬥高手,被《大明風華》洗白
    最近,電視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這部劇以明宣宗的皇后孫氏為主角,講述了她不平凡的一生。然而,歷史上的宣宗孫皇后卻和劇中有著很大的差別,也可以說電視劇在某種程度上為孫皇后「洗白」。那麼歷史上的孫皇后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其實在歷史上,宣宗孫皇后的名聲不好,甚至可以說很差!
  • 大明孫太后:助英宗成功發動奪門之變,也間接導致大明忠臣落幕
    這也為她以後能夠被朱瞻基破格提升成為正式的皇后,奠定了基礎。如果完全按照朱瞻基的意願,應當是選擇孫氏為正式的妃子。不過,這種事情不可能由他本人說了算。最後還是在司天監的建議下,"至是詔選妃,以司天奏故,竟冊立胡氏,而以孫氏為之嬪"。來自濟寧的胡氏成了正式的太孫妃,而孫氏只不過是一個太孫嬪。
  • 明代宗為何會在臨死前被明英宗絕地反殺,落得死後無名
    其實,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場交易,景泰帝朱祁鈺能當上皇帝,是太后、群臣和他之間的一場交易;被瓦剌俘虜的明英宗朱祁鎮能被放回來,也是一場交易;最後,朱祁鎮能夠發動奪門之變,復闢成功,更是一場徹頭徹尾的交易的結果。
  • 明宣宗孫皇后,狸貓換太子,小三上位,迫害于謙?她其實沒這麼壞
    大明王朝歷史上,明英宗朱祁鎮時期的「土木之變」和景泰帝朱祁鈺時期的「奪門之變」,都出現了一個女人的身影,那就是明英宗朱祁鎮的母親,孫太后。孫太后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即孝恭孫皇后,與朱瞻基是青梅竹馬。
  • 明英宗復闢後為何不得不斬殺于謙呢?原來有這三方面的苦衷
    那一刻天下聞之,莫不悲傷,然事已至此,于謙再無復生的可能,若說以于謙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護國功勞,百罪都不用加其身,可惜的是明英宗復位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將于謙處死,這是為何呢?明英宗到底有哪些苦衷呢?
  • 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王振,明英宗復闢後如何評價他的呢?
    而在這16位皇帝之中,明英宗朱祁鎮可謂是一個相當矛盾而具有傳奇色彩的人,他的矛盾在於他這一生有兩大汙點是抹不掉的。一是冤殺了對明朝有著再造之恩,力挽狂瀾抵禦瓦剌軍隊保衛北京,使明朝沒有南遷提前成為南明的大功臣于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