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借曹家的銀子不還,用火車頭鍾抵債,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

2021-01-07 騰訊網

在晚清歷史中,慈禧太后被描繪成一個精明強幹的女性,但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史料記載慈禧太后幹過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使她精明的形象毀於一旦,並且還成為了後人的笑柄。究竟是什麼事情呢,背後又有什麼鮮為人知的歷史秘密呢?如此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清史稿》記載,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京城,慈禧太后為了避難便帶著光緒皇帝,以及後宮奴婢和太監前往西安……這段歷史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是西行之路上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卻鮮為人知。其實,慈禧太后去西安避難,這一天竟然來得如此之快。因此,慈禧太后也並未完全準備好,尤其是西行一路的盤纏嚴重不足。

慈禧太后過慣了宮裡奢華的日子,在西行之路上的生活自然也不能打折扣,故此,西行隊伍在到山西的時候盤纏就快用完了,而此時距離西安還有一半的路程。於是,慈禧太后便想辦法找人借錢,她想來想去最後想到了兩個人——喬家和曹家。慈禧太后先從喬家借了10萬兩白銀,後來在離開山西之後,又找曹家借了一筆錢,至於借了多少史料並未提及,但可以推測差不多10萬兩。

值得一提是,慈禧太后找喬家借錢的時候比較順利,但是找曹家借錢的時候卻遇到了麻煩。雖然喬家和曹家都是當時山西晉商中的巨富之家,但是曹家和清政府的往來交際並不多,因此曹家不大放心將錢借給慈禧太后,所以慈禧太后就將她攜帶的一件金火車頭鍾抵押給了曹家做擔保。

兩年之後,慈禧從西安回宮,當時喬家沒有讓慈禧太后還錢,而是請求慈禧太后賜字抵債,於是慈禧太后給喬家寫了「福種琅環」四個大字。後來,慈禧太后又派人前往曹家,表示用抵押的金火車頭鍾來抵消債務,對此曹家人也都不敢有任何怨言,只好選擇接受,當時曹家覺得是吃了大虧,因為火車頭鍾是御賜之物,不能出售,這個不能吃,不能喝,還佔地方的東西,真的讓曹家頭痛。

可事實上,如果按照慈禧太后借曹家10萬白銀計算,當時1兩白銀相當於現在160元人民幣,10萬兩白銀就是1600萬元人民幣。再來算算金火車頭鐘的價值。資料記載,金火車頭鍾是法國送給乾隆皇帝的賀禮,長約70釐米,重約84斤,整體材料由白金,黃金和烏金製成。另外,金火車頭鍾還配有一條1.5米長的金軌道,擰上發條後火車頭便可在軌道上循環運行,在當時堪稱一絕,尤為珍貴。

眾所周知,乾隆皇帝酷愛西洋鐘錶,他的收藏也不計其數,但是其中最精妙絕倫的卻並不多,而金火車頭鍾就算是其中之一。在2015年的時候,一家德國拍賣公司以280萬歐元(約2000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了一件乾隆收藏的古鐘——蓬萊八仙八寶轉亭琺瑯音樂鍾,而它和這件金火車頭鍾比起來卻要略遜一籌,因此金火車頭的經濟價值也要遠遠高於2000萬人民幣。不僅如此,還有專家表示金火車頭鐘的價值和清乾隆御製銅鎏金轉花轉水法大吉葫蘆鐘差不多,而後者為美國的亞伯馬爾豪邸收藏,而當年拍賣它還創下了7000多萬人民幣的最高拍賣價歷史記錄。

如今這件充滿故事的金火車頭鍾就收藏在曹家大院,也就是現在的三多堂博物館,因此它不僅有極高的經濟價值,還有難以比擬的歷史價值。看到了這裡或許您也算明白了,這個火車頭鍾應該價值7000多萬元,慈禧太后看似精明,但其實是吃了大虧,如果再給她一次機會,想必她一定會選擇還錢吧。

資料來源:

《晉商》,作者:北京三多堂影視廣告公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清史稿》,作者:趙爾巽等,出版社:中華書局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相關焦點

  • 一路西逃的慈禧用烏金火車頭換了曹家30萬兩,誰賺誰虧?
    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瓢潑大雨,慈禧被淋成了落湯雞,也沒有辦法洗澡沐浴。 自己緩過勁來了,他也知道自己還是滿清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於是她就開始到山西的大戶人家去索要金銀珠寶,喬家是當地的富商,李連英直接敲開了喬家的大門,一張嘴就是借10萬兩。 喬家人非常的懂規矩,乖乖的將錢奉上。但10萬兩對於養尊處優花錢是流水的慈禧老佛爺來說並不算什麼,於是又來到了富甲一方的曹家。
  • 慈禧西逃用一物件抵押,向曹家大院借了巨款,曹家一看:值了!
    然而這眾人還要吃飯不是,眼下之計就只有委全自己太后的身份,去跟一些大戶人家借錢了。聽說山西有喬家,曹家等大戶人家世代經商財可敵國,正是極好的目標。 這些商賈大族聽到了消息,內心自然是知道這錢是無論如何都得出的,大清還沒有到亡國的那一步,人家好歹是個太后老佛爺,這是這錢以後要得回要不回是一回事兒。
  • 慈禧西逃時向山西曹家借巨款,後用一小物件抵押,曹家一看:值了
    慈禧抵押給曹家的小物件可不一般,這是法國皇帝送給乾隆的生日禮物,名字叫做「金火車頭鍾」。 金火車頭鍾由黃金、白金、烏金、水晶製成,重42.25公斤,它除了有報時功能以外,還能像真的蒸汽火車一樣開動、冒蒸汽,甚至於它還能起到預報天氣變化的作用,此鍾至今還放在山西曹家的三多堂博物館內。
  • 慈禧西逃時向曹家借巨款,只用一個小物件抵押,曹家一看:值了
    慈禧太后西逃的時候,向曹家大院借了一筆的巨款,30萬兩白銀,但由於慈禧逃難,沒帶什麼東西,就把一個小玩意抵押給了曹家,曹家一看,就說值了,立即將30萬兩白銀送上。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三多堂本身晉商曹家的大院,大院的整體布局呈一個「壽」字,佔地一萬多平方米。為什麼又叫三多堂呢?
  • 喬家借給慈禧太后十萬兩,慈禧:要什麼賞賜?喬家:只要4個字
    清道光皇帝還曾讚揚此舉,稱其能匯通天下。「匯通天下」的牌匾寄託著喬致庸的遠大理想,它對於喬家有著不言而喻的意義。而另一塊牌匾「福種琅嬛」也有其特殊的含義,它更像是喬家的一種「榮譽」。 「福種琅嬛」也稱琅嬛福地,在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琅嬛指的是天帝用來藏書的地方。當年慈禧太后賜此牌匾給喬家,為的是褒獎喬家護駕的功勞,也表示喬家大院乃是富貴之邸。
  • 慈禧逃到山西,向喬家借十萬銀子,還人情時僅僅是幾句誇讚?
    沒有義和團運動,西方侵略者還是不會放過清朝這塊肥肉的。只能說,義和團運動給了八國聯軍侵略、瓜分中國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讓他們更早的對清朝進行了瓜分和掠奪。慈禧向來只會花錢,侵略者兵臨城下,她只學會了一個走為上計。庚子事變發生後,慈禧帶著光緒帝逃到了山西避難。
  • 慈禧太后本姓王,老家山西小王莊——慈禧太后身份揭秘
    (2)、當地還傳說:在西坡村外邊的山腳下,還有據說是慈禧生母的墳。墳前有碑,原來是木牌,後來豎立石碑。說慈禧是宋家的女兒,當地提出的根據是:(1)、在上秦村裡至今保存著一處娘娘院,被認為是慈禧入宮前住過的院落。(2)、在宋家的炕上曾刨出了當年慈禧給宋家寫的家信等,據說她娘家六代侄孫還保存著這封信。(3)、在上秦村居住的宋家老人說:「慈禧太后是咱家的。」為此,宋家曾聯名寫信,要求政府調查澄清這件事。
  • 清朝在慈禧死後便徹底崩潰,那慈禧太后是帝國的「續命仙丹」嗎?
    ,明帝國還能續命幾十年」的意味,關於這兩種極端看法其實爭論的交點只有一個,那就是慈禧太后對於清帝國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慈禧太后曾經兩次被逐出京城,在對外戰爭中基本上都失敗了,換來了一張又一張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可是直至她去世前的最後一刻,還依舊把清帝國的權杖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裡,即使當時的反清運動已經是轟轟烈烈,聲勢浩大,但至少在她活著的時候,清帝國的確還存在著。從維繫清王朝的王朝統治上說,慈禧太后確實有著不一般的政治手腕,可是我們不禁要問,這一切都是因為慈禧太后嗎?
  • 讓司機跪著開奔馳車的慈禧太后
    但或許很多人可能都沒想到,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這樣一件事,那就是慈禧太后第一次坐奔馳車不願司機坐在她前面,竟然責令司機跪著開車。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由筆者為大家揭秘。說起慈禧的吃穿用度那還真是不一般,玉石底的鞋、瑪瑙按摩器、燈具,各種各樣的小物件都很精緻很講究。
  • 李鴻章創辦華美銀行,本來慈禧太后是同意的,為什麼後來又變卦?
    由於慈禧太后要過生日,光緒帝則要給她修園子,導致花費了大量銀子,從而影響到了北洋水師的軍費。一番鬥智鬥勇之後,李鴻章還是沒能從翁同龢掌管的戶部拿到一分錢,萬般無奈之下,他開始尋求跟美國人合辦銀行事宜。按理說,這是沒問題的,但翁同龢不幹啊,也不是他不幹,是他被張謇慫恿的不幹。甚至有一種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扼腕精神,終於,翁同龢還是決定苟利國家生死以,他去找了慶郡王:「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
  • 清末最後一位太監,要賣掉慈禧太后的鞋子,還開價五十萬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是清末的一個太監,這個太監幹了件事,他把慈禧太后的鞋都給賣了,還賣了五十萬。 這個人叫做小德張,是1876年生,本名叫做張祥齋,是天津人,在他12歲的時候就淨身入了皇宮,後來到了昇平署的戲班子裡,學習京劇武小生,因為他學的很好,所以慈禧太后就很是喜歡他,在1898年的時候,就進了後宮當了太監回事,在庚子事變中,跟著太后西狩,回宮就成了三品的御膳房掌案。
  • 一路西逃的慈禧太后,缺吃少穿又狼狽,為什麼還能平安到達西安?
    不管她是不是真的不遵守宮規,還是真的有賣官鬻爵,或者是支持光緒帝變法,甚至頂撞太后,不讓她帶走光緒帝等……不管她該不該死,總之,她被慈禧太后下令投入井中之事,是確鑿無疑的,反正是死了,現場也有很多目擊證人。
  • 歷史英雄不容玷汙,刻在歷史恥辱柱上的慈禧太后也不應該過度美化
    說慈禧太后重用漢人,平定了太平天國,創造了」同治中興「;說慈禧太后推行了洋務運動,開闢了近代中國的富強道路;說慈禧太后實行了「新政」,對各行各業進行了深化改革;說慈禧太后慈禧先進開明,引進了好多國外的新技術;還說慈禧太后率先打開了解放中國女性的先河;甚至更誇張的有人說, 假如慈禧太后不死,假以時日中國很可能就能和當年的英國一較高下了。種種強詞奪理的觀點驚得小編三觀稀碎!
  • 慈禧出逃時他主張借十萬給慈禧,喬致庸大讚,他後來怎麼樣了
    慈禧所到之處,百姓們都要出來捐款捐物,很多當地官員和士紳也都獻上金銀,但是這些加起來也不能滿足慈禧的花費用度。辦法總比困難多,慈禧開始向山西的晉商借錢,雖然名義上是借,但精明的商人害怕將來收不回來。其實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清朝的國庫空虛,已經沒有多少家底。晉商們都能看到清朝已經岌岌可危,誰都不願意借錢給慈禧太后。
  • 她比慈禧更任性:自封九蓮聖母的慈聖太后
    《少女慈禧》中劉雪華飾演的慈禧,少見吧其實,早在慈禧之前,還有一位比她更任性的皇太后,雖然是農家女出身,卻成功逆襲上位,甚至自封為九蓮聖母菩薩。一種比較盛行的說法是:李彩鳳由於自幼家貧,被賣至同鄉陳家為婢。待到陳家千金嫁與裕王,李氏遂以陪嫁丫鬟的身份一起進入王府。此事雖未見諸官方檔案,但按照《明史·后妃傳》中的記載:兩位太后的桑梓均在通州,確係同鄉無疑。
  • 慈禧逃命時向喬家借10萬,安全回宮後問喬家要啥,喬家:只求4字!
    慈禧一生喜歡過著鋪張浪費的生活,做夢也想不到自己也會為了區區幾個錢要向別人借,但你別說還真有一次問別人借了。1900年8月中旬,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儘管清兵抵擋了一會,但清兵的實力哪比得上西方的堅船利炮,慈禧怕自己會被活捉,沒來得及帶好足夠的金銀珠寶和乾糧就逃出宮。
  • 清、明兩朝最牛家族,鐵路得繞行他家祖墳,慈禧親自下旨保護
    當國家及統治者需要時,他們大多不敢違逆上意,只能遷墳另選福祉。然而在清朝,這家卻是出了名的牛!因為他家祖墳不僅皇帝、太后不敢碰,就連國家修鐵路都得專門繞行。此家便是曹家。明朝的榮光說起曹家來,相信很多人都不太熟悉。
  • 慈禧太后普通一天的生活在當下,需要多少人民幣維持?說出來你別不信
    在古代,最有錢最富貴的人家莫過於皇室,而在晚清歷史上毫無疑問執掌大清國40餘年的慈禧太后,必然是在當時最奢華最無與倫比的一人。 但現在畝產1000~1300斤,晚清畝產350斤左右,實際上,銀子的價值還要高一些,大約在120~150元左右。 肉末香餅,說白了就是現代的夾肉餅,而在宮廷中製作這道菜是非常複雜的,先將肉餡炒出,然後分層夾到肉餅裡,並且外觀還需要非常的美觀,這也是考核廚師的耐心,如果有一顆肉末灑落到外面,這位廚師恐怖也就離死期不遠了。
  • 安德海分明是慈禧太后面前紅人,為什麼山東巡撫丁寶楨還敢殺他?
    作為慈禧太后身邊備受寵信的大紅人,安德海卻居功自傲,恃寵而驕,雖然只是六品的藍翎太監,竟然連小皇帝載淳、恭親王奕訢等朝中大臣都不放在眼裡。安德海還搬弄是非,挑撥同治帝和慈禧太后的母子關係,令同治帝經常被母后訓斥。安德海目無皇帝,胡作非為,已經到了令同治皇帝忍無可忍的地步。
  • NO.63|山西晉中市太谷縣的曹家在這裡接待了慈禧太后
    太谷縣地圖我逛吃逛吃的就來到了我們山西歷史故事,旅遊景點最多的地方——太谷,據說慈禧太后曾來過這裡,太谷也是晉中地區經濟發達之處,非常值得旅遊的地方,下面我帶大家一起走進太谷。曹三喜共有七個兒子,各有堂號,其中四兒子的堂號名為「三多堂」,生意最興盛,支撐著曹家門戶,成為曹家商業的代表,到道光、鹹豐年間,商業達到鼎盛,大江南北都有曹家的鋪面,所謂「遼奉蒙俄六百座」,此時資產高達1200萬兩白銀,所以鄉民有「凡是有麻雀飛過的地方都有曹家的商號」的說法。曹家致富的秘密何在呢?曹家確實有一套發家致富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