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晨光:從《春江花月夜》看寫作之要義?

2020-12-14 中國日報網

寫作之要義,在於主題明確、邏輯清晰、表述流暢、細節豐富而又與主題密切相關。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能「孤篇蓋全唐」,在於句秀,在於骨秀,更在於神秀(摘自《「源流說」概論》之十)。

案例解析:《春江花月夜》的行文邏輯可謂千古經典。全詩36句,明線有兩條:一是月,一是江。從「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到「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再到「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最後到「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其中15個「月」字,11個「江」字,兩者相互襯託、相伴而行。月是主體,江是場景,月出月落之間,江水東流不止。而在描述月、江的同時,作者又將兩種情感穿插詩中。一是遊子思念情人,「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同時也在感慨時間的流逝,人與世界在月出月落、大江東流之間的變化,所謂「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此時,情感又變成了主體,而江與月又變成了場景,景、情、理三者交融。

下期預告|源流說20問之五:怎麼做出好標題?

作者簡介:吳晨光,人民在線高級顧問。曾任央視記者,南方周末資深記者、編輯,中國新聞周刊副主編,搜狐網總編輯,一點資訊總編輯。正高職稱。出版有《超越門戶》《自媒體之道》,即將出版《源流說》。

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相關焦點

  • 春江花月夜賞析
    2、關於張若虛,史籍幾乎沒有任何記載,只在《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文苑中》賀知章傳中,有以下記載:神龍中,知章與越州賀朝萬[1]、齊融,揚州張若虛、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吳、越之士,文詞俊秀,名揚於上京。朝萬止山陰尉,齊融崑山令,若虛兗州兵曹,巨監察御史。融遇張九齡,引為懷州司戶、集賢直學士。數子人間往往傳其文,獨知章最貴。
  • 我們的《春江花月夜》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千百年前,詩人張若虛做下了《春江花月夜》這首千古絕唱,這位「詩歌藝術家」用迥絕的宇宙意識,寫盡江月春花之美,抒盡天下離人綿綿相思之情,讓盛唐之音在一幅人間美景中熱情迴響.千百年後,作為後人的我們,通過「玩的方式」,將詩歌的美重現在屬於我們的課堂,我們的舞臺,我們的天地.
  •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今天就再跟大家分享一首不屬於《唐詩三百首》,卻被讚譽為「孤篇橫絕全唐」的長詩——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算是返場謝幕吧。初唐有兩首詩都是在歷史上長期被忽略、被低估,直到明朝中期以後才逐漸被發現、被接受,直至推崇到一個崇高的地位。這兩首詩,一首是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另一首就是我今天要講的、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 張若虛之春江花月夜||梅洪昇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盛唐之交詩人張若虛的代表作之一,被聞一多先生譽為「以孤篇蓋全唐」之作,歷來為人們傳頌。「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長篇歌行,採用的是樂府舊題,但詩人卻賦予它全新的內容。將其詩情畫意與對人生哲理和對宇宙奧秘融為一體,創造出情、景、理交融,玲瓏透徹的詩意,在明淨的詩意之中,融入了淡淡的憂傷。
  •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憑什麼能「孤篇壓全唐」?
    《春江花月夜》也有類似的遭遇。據文史學家程千帆先生考證,今存唐人選唐詩十種、唐人雜記小說,宋代《文苑英華》、《唐文粹》、《唐百家詩選》、《唐詩記事》,元代《唐音》等唐詩選本,均未收錄這首《春江花月夜》。不僅唐詩選本無載,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餘種詩話中也無一字提及。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唐  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
  • 也談《春江花月夜》中的白沙
    >昨天「江都歷史文化群」裡討論起了《春江花月夜》描寫地點問題,我覺得微信中所發的某些資料離張若虛的生卒年代過遠,價值不能算高,對理解張若虛這首名詩的幫助不是很大。若在曠野江邊無村鎮之處的月夜裡,航行江中水的小扁舟會有風險的,春江兩岸若無高樓,江邊月下不見搗衣女,作者也不會流露出哀傷的離別之情。詩意的情景哪有那麼交融,意境又會如此開闊。我比較同意劉奇斌昨天的說法:《春江花月夜》若是寫大橋,疑問會多多。下面是益中多年前的舊作,觀點也是前幾年的,現認為還會是存在不少問題。
  •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鑑賞
    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 李白代表作《將進酒》,比之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誰更勝一籌
    而張若虛僅存世的兩首詩之一《春江花月夜》也是千古佳作,號稱是「孤篇橫絕全唐」,可見這首詩在唐詩中的地位,其藝術成就之高。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先讓我們欣賞一下這兩篇堪稱是千古無二的傳世之作吧。一、李白代表作《將進酒》《將進酒》作者: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 隋煬帝的《春江花月夜》不輸張若虛,三四句最驚豔
    聞一多先生評價《春江花月夜》: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這麼高的評價使《春江花月夜》廣為人知。其實,在張若虛之前,隋煬帝楊廣也寫過兩首《春江花月夜》,其詩不輸張若輸,他的三四句最驚豔。這首《春江花月夜》是他的代表作。單看《春江花月夜》就可看出楊廣的功力,寥寥四句詩,短短20個字,將春江花月夜收納其間,繪出一幅江月勝景圖。「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緩緩讀來,如欣賞清秋月夜之畫,風致婉然。此句好在平實,一個「將」字,一個「帶」字,都是比較虛的動詞,不會破了月明星稀的安穩美感。
  • 詩歌《春江花月夜》的題目斷成「春江」「花月夜」可能是個錯誤?
    讀《蔣勳說唐詩》,蔣先生談到《春江花月夜》這首詩的題目,很多人會自然地斷成「春江」「花月夜」可能是個錯誤,他認為這五全部是名詞: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把這幾個名詞看作一首交響曲的獨立的五個樂章,才是整個詩的五個主題。
  • 巫山婦兒之聲|請聽~馬紫涵《春江花月夜》
    為大力弘揚新時代家庭觀,助力書香巫山家庭建設,巫山縣婦聯以「閱讀新時代,書香潤萬家」為主題,特開通「巫山婦兒之聲」喜馬拉雅官方電臺,以及「巫山婦兒之聲」音頻專欄。與您相約有聲的世界,傳遞聲音的溫暖。第五十七期為您帶來的誦讀作品是《春江花月夜》。馬紫涵朗誦者簡介大家好!我叫馬紫涵,今年10歲,來自於重慶市巫山縣實驗小學四年級7班的一名少先隊員。
  •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獻給人間的一顆如月華般純潔的寶石
    到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如奇蹟般地出現於大唐詩壇,詩的面貌從此頓然改觀,一座抒情詩的豐碑,巍然矗立於初盛唐之際的時空裡。但整個看來,境界沒有拓開,有零碎、單調之感,尚未構成有主體形象的、和諧天然的藝術畫面,脂粉氣濃,沒有多少情味,板滯枯澀,寫得不美。讀了之後,正文反不如題目給人的印象深刻。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雖同是春江花月夜五字設景,但寫得格外清麗動人。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孤篇橫絕壓盛唐
    最早收錄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選本,是宋人郭茂倩的《樂府詩集》,內有《春江花月夜》同題詩五家七首,張若虛只是其中之一。《春江花月夜》是樂府舊題,前面提到隋煬帝和陳後主都寫過。只不過張若虛這首名聲太響,寫的又是極為切題的春江花月夜,很容易讓人以為是他首創。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 纏綿深邃、如夢似幻、情景交融—《春江花月夜》賞析
    《春江花月夜》本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舊題,最早見於陳朝。陳叔寶(陳後主)與宮中女學士及朝臣相和為詩;《春江花月夜》與《玉樹後庭花》是其中最豔麗的曲調。隋及唐初,仍有人作此調。然皆五言短篇,在題面上做文章而已。
  • 說起「春江花月夜 」是不是會想起「洞房花燭時」?
    《春江花月夜》是中國古典十大名曲之一,原名《夕陽簫鼓》,又名《潯陽月夜》《潯陽琵琶》或《潯陽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獨奏曲,寫的是尋陽(九江)江上月夜,後取意唐詩名篇《春江花月夜》更名,被認為是中國古典民樂之代表。
  • 《春江花月夜》美則美矣,但要說「孤篇壓全唐」,確實過譽了!
    《春江花月夜》固然是一首精妙絕倫的好詩,但在高手如雲的唐朝,顯然算不上是唐詩中的頂峰,但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你花八百個億拍個電影,也有人覺得好看、有人覺得辣雞,評論文藝作品的好壞,本來就是一件非常主觀的事,所以《春江花月夜》是不是唐詩的頂峰,還是看讀者個人的評價。
  • 陶笛移植作品《春江花月夜》唯美如畫,質樸無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陶笛移植作品《春江花月夜》曲:中國古曲移植改編:周子雷用笛:實用新型中國陶笛AF3編曲:孫大升 混音:韋敬民古箏:楊晶 嗩吶:桑玉立 竹笛:王國崢陶笛移植作品《春江花月夜》又稱《夕陽簫鼓》,是古典民樂的代表作之一。
  • 「讀書筆記」黎汪洋:《春江花月夜》短暫與永恆
    在新浪博客寫作長達九年。有網絡小說《小公主的轉型》、童話《殘疾老鼠的故事》、文學評論《奇葩詩人排行榜》等.《春江花月夜》短暫與永恆在唐詩當中,或許最具有美感,最讓人們感到回味無窮的一首,我個人覺得應該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首先我們看這個題目,已經把自然界最美麗的事物一網打盡。
  • 《春江花月夜》的景物描寫,讓你身處其中,流連忘返
    《春江花月夜》,是由七言的律詩組成的,可以拆成5個獨立的事物,在溫暖的春天裡;看著波光粼粼的江水;悄然盛開的花朵;虛虛實實的月亮;微風拂過的夜晚,這幾樣事物聚合到一起,就會形成一個非常美的畫面。在這個畫面裡有季節氣候,有自然景觀,有植物,有天體,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