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兩個人在一起,不僅要好好說話,更要好好吵架

2020-12-15 書影生香

曾經我以為婚姻中最大的殺手是第三者,兩個人之中一定有一個人變了心,才會走到曲終人散的地步。

年歲漸長才發現,很多夫妻離婚不是因為婚外情,而是兩個人的相處出現了問題。頻發的矛盾和不斷升級的爭吵將彼此搞得筋疲力盡,感情也一點點毀滅殆盡。

可爭吵是一個貶義詞嗎?

以前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直到我讀了這本《親密關係》,我對爭吵這個詞語又有了全新的認知。

我們為何會吵架?

吵架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吵架的正確姿態是什麼?

今天這篇文章就圍繞這三個問題深入地談一談吵架這回事。如果你也有情感方面的困惑,希望你花費一點時間和耐心看完它。

01親密伴侶為何會爭吵?

情侶夫妻之間明明是很親密的關係,為什麼會爭吵呢?

《親密關係》一書給出的答案是:因為我們對伴侶抱有期望。

其實,我們最初被某個人吸引,往往是出於情緒上的需求,我們渴望被重視、被理解、被呵護等等,而這些需求大多來源於幼年時期未被滿足的需要。

在戀愛之前,我們已經在心裡繪製出了一幅理想伴侶的畫像。然後,我們會在潛意識當中以此畫像作為尋覓戀人的標準,最終在茫茫人海中選出相似度最高的一位。

但絕大多數人並不會就此止步,他們會用明說或暗示的方式對伴侶開展改造計劃,期望把對方變得和理想伴侶一模一樣。

作者指出:期望=憤怒的前身。

現實情況是伴侶並不會心甘情願被你改造,當改造對方的期望一次次落空,灰心、失望、痛苦、憤怒等負面情緒就會湧上心頭,進而導致矛盾和爭吵。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爭吵有弊無利,對感情的殺傷力很大,但作者卻提出了一個顛覆性觀點:爭吵是好事還是壞事,要看當事人怎麼對待它。如果我們在爭吵發生時,能夠運用一些技巧去處理,就會發現其中蘊藏著寶貴的禮物。

02爭吵時的常見誤區

《親密關係》中指出無論你和誰戀愛,與誰結婚,你們的情感發展都跳脫不出以下四個階段:

①月暈:情人眼裡出西施

②幻滅:我怎麼會和你在一起

③內省:以對方為鏡審視自我

④啟示:體驗高層級的靈魂關係

隨著月暈的結束和幻滅的到來,爭吵也隨之而來。

作者以理論結合實例的方法列舉了破壞親密關係的多種吵架模式,最典型的是以下兩種:

第一種,惡言惡語攻擊對方

《金婚》中有這樣一個片段:佟志上完夜班回到家裡,沒有洗漱沒有脫衣服就躺下睡了,文麗想讓他洗洗再睡,佟志不願意,兩個人就吵了起來。最後,文麗半夜離家出走,佟志到處去找她。

這原本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小事,為什麼會鬧到這種地步呢?

原因是兩個人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忽視了對方的需求。

文麗的點在於我讓你洗洗再睡是為你好,你不聽就算了,還這麼兇我,我覺得很委屈。

佟志的點在於我加完夜班已經很累了,我就想好好睡個覺,你一個勁兒地嘮嘮叨叨,純屬沒事找事。

更糟糕的是,他們還不斷找出對方的短處加以批評、指責和攻擊,不停地火上澆油,使得這場爭吵愈演愈烈。

文麗指責佟志:「你打呼嚕打得跟雷一樣,我天天晚上睡不著覺,你那腳臭的能燻死一頭大象,你吃飯還吧唧嘴,我都不好意思說你,你說你戒菸,你才戒幾天,你就抽上了,你不刷牙不洗腳,你都臭死了。還說你愛看小說,結了婚之後你看了一篇小說嗎?」

文麗把佟志的毛病數落了一個遍,佟志也不甘示弱地吼道:「你行了吧!我不想說你了!你臭美臭講究,碰你一下能拿半塊胰子洗手,你不怕洗禿嚕皮了你!」

多像現實中的我們,每次爭吵都拼盡全力要說服對方,都千辛萬苦要證明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

但事實上,吵架這回事吵輸了是輸,吵贏了還是輸,只有雙贏才是真正的贏。

第二種:以消極冷漠的態度迴避問題

和第一種模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冷戰迴避型,也就是情緒抽離,拒絕溝通,無論對方說什麼,都擺出一副無所謂的表情,或者乾脆離開現場,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電影《前任3》一開場就是孟雲和林佳因為一點小事在鬧彆扭。孟雲跟好哥們抱怨每次都是自己低頭認錯道歉,主動哄對方,這一次絕不能低頭;林佳跟好姐妹說以前吵架,兩個小時之內他肯定來哄我,這都一天過去了,他就是膩了,不愛了。

那晚,林佳從臥室到客廳拿了三次行李箱,每一次都是在拋和好的橄欖枝,只要孟雲肯服軟說一句「我錯了,對不起」,他們一定能和好如初;但反過來看,如果真是林佳耍了小性子,跟愛人低個頭有那麼困難嗎?

五年了,兩個人明明很在乎對方,但非要用冷戰的方式在彼此之間豎起銅牆鐵壁,裝作毫不在意。一個以為不會走,一個以為會挽留。不吵不鬧不和好,結局只能一拍兩散。

所以有人說,兩個人在一起如果連架都懶得吵了,就離分手不遠了。

作者在《親密關係》中還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個觀點:伴侶之間越親密,分享越多,就越容易發現平時不易察覺的舊傷,如果你總是用爭吵和憤怒掩蓋舊傷口,就無法讓痛苦的根源浮出水面,更無從談起療愈傷痛。

如果我們能對自己誠實一些,能多一些勇氣和決心面對幼時的傷痛,每次爭吵都可以轉化為拉近彼此的一個契機。

書中有這樣一個典型事例:

約翰和瑪麗同居一年多了,兩個人感情挺好的,但最近約翰越來越無法忍受瑪麗把浴室搞得一團糟了。

某天清晨,事情還是爆發了,約翰衝著正在準備早飯的瑪麗抱怨道:「瑪麗,我到底要跟你說多少次,用完浴室要收拾乾淨!」

「我本來是要收拾的,可你急著進去洗澡,我就給忘了。」

「把牙膏蓋上,把化妝品放進柜子要花多少時間?」

「我已經說對不起了啊,我就是沒有足夠的時間。」

「那你可以早起五分鐘啊,只要該死的五分鐘……」

「我能起來就不錯了,你昨晚把音箱開到最大聲,一直吵到三點。」

「我才沒有吵到三點,你根本是在轉移話題!」

「我才沒有!」

「就是有!」

表面上看起來,兩個人在為收拾浴室而爭吵,實則不然。

瑪麗在一個家教嚴格的家庭裡長大,如果她沒把玩具收拾好,父親會沒收所有的玩具;如果沒有把衣服收拾好,母親會去責罰她;如果牙膏沒有蓋好,父母都會對她嘮叨個沒完。

時間久了,瑪麗覺得自己對父母來說一點都不重要,她只能做個隱形人。如今,約翰又向她提出類似的要求,這讓她覺得很痛苦,所以她寧願用爭吵來逃避兒時的創傷。

而約翰小時候在飯桌上說話,總是沒人理睬;他發表的意見,也不被家人重視;父母還有兩次忘掉了他的生日。現在,他多次提醒瑪麗收拾浴室,可對方就是不聽,這讓他覺得幼年時期的痛苦又回來了,為什麼總是沒有人在意他的想法呢,他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嗎?

解決問題的前提是正視問題的存在,像這樣踢皮球似的吵下去,問題非但得不到解決,還會對親密關係造成很多傷害。

03論吵架的正確姿勢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也許大多數人會認為自己是一個懂吵架的人,但能堅持看到這裡的朋友應該已經意識到:吵架也是一門學問,必須講究技巧和方法。

第一,放下立場

我們在和伴侶爭吵時,通常會採取一個立場,可一旦你採取了立場,也就意味著把對方放在了對立面。

吵架時大家都拼命讓自己看起來很有力量,都想獲得這場戰爭的主控權。你批評我,我指責你,沒完沒了。

只有當你學會放下立場,充分感受自己的負面情緒,並嘗試對它們負責的時候,你才能發現痛苦的根源。

第二,建立信念

前文中提到,引發爭吵的真正原因往往是幼年時期留下的舊傷口。

因此,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案是雙方都願意對自己誠實,對伴侶坦誠,儘量讓深層次的傷痛浮現出來,再以健康的方式來處理它。

第三,有效溝通

如果你願意放下立場,並建立了面對傷痛的信念,最後一步就是做到真正有效的溝通。

避免用這樣的句式「你總是」、「你就不該」、「你就不知道」、「你早該聽我的」,嘗試用這樣的語句「我想」、「我們一起」等等。

如果你願意卸下心牆,把內心深處的無助、茫然、失落袒露在對方面前,相信對方也會隨著你的改變而做出改變。

這樣一來,你們便有機會獲得雙重獎勵,一來療愈了自己的舊傷痛,進一步完善了自我;二來,拉近了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和親密度。

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感情世界裡也沒有坐享其成。與其傻傻地奢望上天給你指派一個完美伴侶,不如用心學習親密關係的經營之道。

一直很認同這樣一句話:你必須很努力,才能讓自己看起來毫不費力。

如果你也想擁有很棒的親密關係,不如讀一讀克裡斯多福這本《親密關係 通往靈魂的橋梁》,自1999年首版以來,已經出到了第六版,《遇見未知的自己》作者張德芬老師和樊登讀書會大力推薦:

想入手多本,系統學習的,可以選擇下面這個套裝,包括《親密關係》《願你的生活既有善良,又有鋒芒》、《人生要懂斷舍離》、《生活需要儀式感》、《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五本著作,原價193元,現價79.8元:

(圖片源於網絡,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與我聯繫,將立即刪除。原創文章,歡迎轉評贊,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好好說話,不許兇我」
    愛情裡不講什麼執著,更不要自尊心作祟。這個世界,對著你笑的人太多太多。真心對你包容你一切的太少,所以能擁抱的時候就不要只是手牽手,能牽手的時候不要只是肩並肩,能好好相愛時,就不要用語言傷人。那個渴望你在乎的人,只是想和你好好說說話。
  • 《好好說話》:不是所有對不起,都能換來「沒關係」,要有界線感
    在《好好說話》作者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是「對不起」,根本換不到「沒關係」。因為沒有界線感而隨意說出的話,很可能是用道歉所換不回來的。所以,好好說話不僅是情商高的表現,也是一個人是否靠譜,是否對人有界線感的基礎要求。
  • 一個家庭的幸福,從好好說話開始(深度)
    我們常說:說話是門藝術,話要好好說。但家庭往往是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地方:越陌生,越禮貌客氣;越親密,越無所顧忌。因為知道對方永遠不會怪我們,我們反而將言語的刀子衝向家人。
  • 兩個人在一起,做對這三件事,讓關係更親密
    相愛的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如何去相處,只有用心經營這段感情,才能讓緣分一直保持下去。愛情是一件很脆弱的東西,而人心又很複雜,稍微不注意就可能讓感情破裂。如果相愛的兩個人在一起之後,不注意顧及對方的感受,而是我行我素,那麼最終得到的只能是分手的結局。
  • 是因為你從來不好好跟他說話,愛家人從好好說話開始
    我也心浮氣躁,會嘮叨他:「讓你晚上早點睡,你不肯;早上又不起來……」兩個人在他的房間裡一起營造了一個很討厭的氣場,互相厭惡,起床氣爆棚。有天睡覺前,我跟他商量:「我第一次叫你的時候,你好好跟我商量再睡幾分鐘,我們好好說話試試?」他同意了。
  • 讓女人死心,一句話就夠了:婚姻不是戰場,好好說話比什麼都重要
    文|張平插圖|來自網絡01感情中,最怕的就是不能好好說話,比拳頭更傷人的是舌頭。人冷了,是可以取暖的,心若冷了,就再也暖不回來了。有人覺得在感情中兩個人是最親密的,說些什麼話也不會傷及到兩個人之間穩固的情感,對方應該理解自己的一時情急或是難以自控,可是他卻忘了他脫口而出的那些冷言冷語,其實就是一種感情的消耗,是一種精神虐待。
  • 有一種珍惜,叫好好和另一半說話
    兩個人剛認識的時候,也許說幾句話,都要放在心裡反覆揣摩。後來,陷入愛情的兩個人,幾乎變成了無話不說的親密愛人。可是再後來,隨著關係逐漸貼近,相愛的兩個人已經徹底看穿了對方,甚至有些厭倦。時間長了,感情淡了,成了很多感情的「寫照」。
  • 成年人的必修課:好好說話,別傷人,比什麼都重要
    馬伊琍有一次在採訪中說,自己和文章吵架特別兇的一次,文章說了三個字,讓她的心瞬間涼透。或許是因為工作不順,那次文章滿身酒氣地回家。馬伊琍想要告訴文章,讓他不要頹廢,喝酒解決不了問題,要找準自己的目標與方向,沒想到文章卻指著馬伊琍的鼻子大罵:「破鞋,二手貨。」
  • 親密關係中的錯誤行為,才是你婚姻不幸福的原因
    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聊聊,在婚姻關係中,要明白的N個道理,讓大家更懂得婚姻的真諦,以及和伴侶的相處之道,讓你們的婚姻更加的有粘性。1、夫妻之間,既要維繫親密,更要保持邊界感。很多人不懂,為什麼要維繫親密,還要保持邊界感,這不是衝突嗎?
  • 好好說話,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我們總是對不熟悉的人客氣謙遜,對待身邊的人苛刻無理。殊不知我們最親近的人也會因為自己不好好說話而傷心難過,他們也希望我們有耐心,心平氣和去溝通。一個家庭最需要的就是一起來經營,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好好說話。日子那麼長,我們最在乎的就是另一半對自己的態度,能夠訴說,能夠傾聽都是一種溫馨。
  • 會好好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好好說話,是一個人植根於骨子裡的修養,會說話,好好說話,決定了你的人生境界有多高,反之,則是沒修養的體現。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好好說話的人,絕不會將惡語說出口,來傷害別人。每個人活在這世上,都要交往很多人,自己的朋友,同事,親戚,鄰居,還有最親近的家人。會說話,就會給自己鋪一條充滿陽光的路,人際關係和諧,日子也過得舒坦。不會說話,往往會在無意之中得罪了別人,自己還不自知。人生在世,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學會說話,卻要花幾十年的時間學會閉嘴。
  • 兩個人在一起後總是吵架很累,是不是該分手?
    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不吵架的情侶,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能夠快快樂樂的走下去。如果你正在經歷和女朋友吵架,覺得很累,在考慮要不要分手的話,那麼我建議你接著往下看,看看小編為大家分析兩個人在一起總是吵架很累是不是該分手了?
  • 如何打破親密關係中的溝通僵局
    這一次不能就這麼便宜了他,否則,要翻天了。6.男人和女人都在想:我對你錯。兩個人都忘記了為啥吵架了。要麼吵架,要麼冷戰。誰也不願意先服軟。——《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沉默,可能真的是人類的互動方式中最令人費解,也最容易讓人誤解的一種。沉默在親密關係中,可能是最為常見的,也是最令人抓狂的。人,為什麼會沉默呢?
  • 《好好說話》:掌握這一點,拒絕別人不尷尬
    用反問的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兩個人共同決定,一起承擔結果。事實上,你把話說開了,自然就覺得沒什麼好尷尬的,總不能花了錢,礙於面子忍受一個不專業的教練吧。而他作為健身房的教練,一定會按照顧客的要求為你介紹其他的教練。
  • 好好說話是非常重要的修養
    好好說話是非常重要的修養心路獨舞這兩天,參議院正在對川普總統任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
  • 正確的「吵架方式」,不但不影響夫妻關係,還能讓彼此的感情升溫
    兩個人之所以會激化矛盾,就是因為在溝通方式上產生了意見。有時候好好去說話與溝通,會很大程度上避免矛盾的計劃,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話會增加矛盾的產生呢?「跟你有什麼關係」,兩個人在相處的過程中,關係的確定是對彼此的肯定,所以許多戀人在確定關係後便公開,這樣不僅是對對方的認可,也是對這段關係的一種宣告。而這句話一出口,會讓人產生一種你要撇清關係的感覺,讓人不舒服。
  • 親密關係:吵架總「想贏」的人,最終會輸掉婚姻
    他在新一季《脫口秀大會》中調侃過自己和老婆思文吵架的場景,結果,他說的那句「我贏了,家沒了」成為了現實。 很多人不禁會想,愛情中的勝負,誰是贏家呢?亦或,吵架吵贏,真的是贏了嗎? 答案是,親密關係中,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總是要贏的人,最終會輸掉婚姻。
  • 男女在一起,有這幾種「感覺」,說明是「真愛」,要好好珍惜
    和真愛的人在一起,那日子才會有趣而舒心,才會感受到人生的溫暖與感動,更會和你一起去淡看人生路。而真愛的感覺是神奇的,是讓人瘋狂,也讓人迷戀的,通常情況下,男女在一起,有這幾種「感覺」,說明是「真愛」,要好好珍惜!
  • 高情商,從好好說話開始
    01 好好說話的前提,是認真傾聽英國作家莫裡斯說過:要做一個善於辭令的人,只有一種辦法,就是學會聽人家說話。傾聽,是好好說話的開始。高情商的人,說話不僅會保留自己的體面,也會考慮為別人留下體面。錢鍾書先生去世後,早年就暗戀楊絳的費孝通上門拜訪。分別時,楊絳對依依不捨,頻頻回頭的費老,淡淡地說:「樓梯不好走,你以後再不要知難而上了。」
  • 親密關係中,不要害怕衝突,而不去溝通
    眾所周知,在親密關係中,溝通很重要,但是很多人認為,好的溝通,就是要彼此好好地交談,不能有衝突,其實並非如此。由於良好的婚姻,衝突是常態,衝突本身就是一種溝通的方式。這就是說,在親密關係中,良好的溝通,我們不會因為害怕衝突而不去溝通,這個原則是不可忽視的。所以,怎樣才能以衝突的方式,更好地溝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