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漫遊雲浮回歸,分享竹林山區野味宴: 椒鹽竹蟲、油炸竹象、美極禾花蜢、紅炆山貓肉、黃鱔煲仔飯。
----
炸竹象
竹象,竹類主要害蟲之一。成蟲赤褐色;頭管黑色,細長如同大象的鼻子可自由轉動;前足腿節和脛節有利刺,脛節鐮刀狀,如同螳螂;每翅具有縱紋九條。竹象鼻蟲屬鞘翅目象鼻蟲科,分布於竹產區,是竹類的主要害蟲。以幼蟲蛀食竹筍,使筍枯死,還會蛀食一米多高的嫩竹,使其生長不良,節間縮短,攔腰折斷,造成頂端小枝叢生以及嫩竹縱裂成溝等畸形現象,結果使嫩竹腐敗。以前順德鄉村桑基塘邊種竹,作搭瓜棚之用,竹杆伏著竹象,村童捉之,用線綁住其腳,放紙鳶般牽扯任其飛翔,玩夠了,用火鉗夾住,煮飯看爐時煨竹象食,脆咯咯。
椒鹽竹蟲
竹蟲是竹象的幼蟲。幼蟲乳白色,紡錘形。幼蟲蛀食竹筍,成蟲亦鑽食竹筍,危害嚴重。經驗豐富的順德農民從竹筍尖的枯黃和卵蟲排出物的深淺,就能判斷出竹筍內是否藏有竹蟲,估算出竹蟲的大小。斜刀砍破竹筍,收穫竹蟲。竹蟲富含高蛋白、胺基酸。看看竹蟲的外表,肥肥白白、長約3釐米、身子紡錘形,滾圓滾圓、有細眼小黑嘴,有人贊它可愛、有人厭其噁心。但竹蟲甘香,似有奶油之味。富含蛋白質、胺基酸、脂肪酸、礦物質元素、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蛋白質含量可達30%~40%,胺基酸含量為29.90%,粗脂肪含量為60.42%,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55.9%,營養豐富。食法一般有:油炸、椒鹽、煨炒。
-
酥炸禾花蜢
禾花蜢,學名稻蝗。昆蟲科,直翅目,散居型動物。軀體細長、頭尖、鮮紅色嘴嚼式口器,後足強大,善造較多。全身透明,色澤隨禾葉而變化,禾稻未熟時呈青綠色,稻熟則變為微黃乳白色。幼蟲時以秧苗嫩葉汁為食,成蟲後啜食未熟谷穗漿液。除足及小嘴為軟甲殼質外,全身軟綿綿,腸臟極細小,透過皮肉可見。腹內全是乳白色脂肪質。順德以前是魚米之鄉,禾穗揚花、收割之時,禾花蜢活躍,農民捉之,椒鹽油炸佐餐。
----
炆山貓肉
這裡的山貓指棲居山林的野貓,非保護動物種類。廣東人吃貓,貓肉傳統上被認為有除風溼、補血益氣、疏風通絡、軟堅散結、療病補虛、治瘰癧之功效。煮法一般有:清燉、紅燒、爆炒。
-
黃鱔煲仔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