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農村抓過的「竹蟲」,現在竟然成為了餐桌上的美食!

2021-02-07 金誠雙豐

     夏天,竹筍長出來了,它的最佳「損友」也冒出來了,小朋友喜歡去捉它來玩,至於它的名字,每個地方對它的叫法是不一樣的,後來知道它叫竹象蟲,我們農村孩子小時候把它當成玩具。

    竹象蟲,屬鞘翅目象甲科鳥喙象屬的一種昆蟲。分布於陝西省以南、長江中下遊各省,主要為害毛竹、桂竹、紅竹、金毛竹、篌竹等的竹筍。以幼蟲蛀食竹筍,使筍枯死,還蛀食留養的嫩竹,使其生長不良,在成竹前易被風吹折成斷頭竹,即使成竹,也造成頂端小枝叢生及嫩竹縱裂成溝等畸型現象,結果竹材硬脆,不堪利用。成蟲以筍為補充營養,影響筍竹的生長,對下一輪筍的產量有嚴重的影響。近幾年竹象甲危害有進一步加重的的趨勢。

     竹大象甲一年一代,以成蟲在土中越冬。次年6—7月新筍長強後,成蟲出土在竹筍上取食、交尾和產卵。

     卵多產於筍梢部,產卵前成蟲在筍梢咬孔,將卵產入其中,每孔產卵1—2粒,孔口溼或有纖維狀突出物,卵經3—7天孵化。幼蟲期15—19天。老熟幼蟲在被害部位咬孔落地,然後鑽入土內深8—10釐米深處築土室化蛹,成蟲羽化後在土中越冬。它有鋒利的爪子,建議捉拿背部,以免被傷害。

    有些地方為了防治竹象鼻蟲就用竹絲等材料做成圓錐形罩,從5月初開始,將剛出土的竹筍套上罩,可以防治成蟲產卵為害。就是不讓竹象鼻蟲在這裡產卵,防止竹象鼻蟲的卵孵化並寄生在竹筍上,我們這邊不這樣防治的,有的打點防治的農藥,絕大多數是置之不理的。

    據了解竹象鼻蟲還可以藥用:夏季捕捉,成蟲用沸水燙死、曬乾;有祛風除溼的功效;主治 用於風溼痺證;內服:煎湯,用量3一5個。

     竹象鼻蟲是一種以竹筍為食的害蟲。但這種昆蟲味道鮮美,很多地方都  把它作為一種高檔且無汙染的美食端上了餐桌。你吃過這種蟲嗎?小時候玩過嗎?歡迎留言討論!

——————————————————————

更多精彩請點擊

小時候經常玩的筍蟲,你還記得嗎?

一天有5位客戶送過來竹蟲!!今天選竹蟲眼都挑花了!

張老師教你做,油炸竹蟲,不好看但吃起來非常香

丫頭養竹蟲一個月,竹蟲到底好養嗎?

張老師現場視頻介紹竹蟲養殖技術!

竹蟲養殖培訓班現場視頻!場面壯觀!

簡單介紹下竹蟲從幼蟲到成蟲的過程

竹蟲怎麼分公母,今天教你如何分辨

竹子害蟲盤中美食,竹蟲餐飲市場需求增大,催生人工養殖的興起

特色美食:竹蟲!

油炸竹蟲似肉似筍,你的最愛!

——————————————————————

——————————————————————

 竹蟲種苗、竹蟲商品、竹蟲培訓、提供直播培訓、直播實戰指導、直播陪播、企業直播轉型、企業產品直播帶貨等服務!

——————————————————————

張場長(電話/微信):18978143186

張老師(電話/微信):18978148827  常用電話15977757667

周老師(電話/微信):18978946749

地址:南寧市興寧區三塘鎮福祿村


關注張老師微信了解三農創業



相關焦點

  • 農村這兩種養殖業:「竹蟲」和「柴蟲」養殖,前景怎麼樣?
    人們對吃的品味和追求也慢慢的擴大化,一些野外的美食原料也慢慢的被挖掘出來。像一些珍貴的美味:農村的「竹蟲」和「柴蟲」也是受到眾多美食愛好者的追求,而竹蟲和柴蟲都是野外生長的,那麼是否也可以把它作為一種項目人工養殖呢?
  • 湘西民間美食——油炸竹蟲
    湘西多竹(木),竹(木)多有蟲。當地村民到竹林中尋找當年生的有病斑或竹節明顯變形的新竹,砍開竹節捉竹蟲作為菜餚食用。竹蟲富含蛋白質、胺基酸,是湘西群眾喜愛的美食。竹蟲不僅好吃,而且營養豐富,久而久之,竹蟲便流向了市場,成為人們的一道美食,既消滅了害蟲,又增加了經濟收入,形成了採伐,販運竹蟲的專業戶,後來竹蟲越來越少,吃得快,長得慢,蟲災幾乎被消滅,蟲價也不斷攀高。
  • 那些童年記憶中的美食,好吃到燙嘴!
    小時候,特別渴望自由。那時的竹筍還不火熱,但為了竹筍上的一種昆蟲,我們早中晚都會組團去「光顧」。如果你脫口而出「竹蟲」,那麼你也算是個狠人。但是答案並不對。我們找的是「竹蟲」化蛹羽化後的終究形態,方言喊「竹鑽」,書名叫竹象。竹象其蟲,黑的黃的都有,飛行緩慢,吮吸竹筍汁液為生,通常只在竹林可見蹤影。
  • 農村曾用來餵豬的野草,如今成餐桌上的美食,20多元一斤成稀罕貨
    長得像艾草的害草,農民看到就拔掉,殊不知它價值珍貴,還能消炎農村曾用來餵豬的野草,如今成餐桌上的美食,20多元一斤成稀罕貨在廣闊的農村大地,最多的是野生的植物,灌木喬木野草到處都是,在這眾多的野生植物中,像一些大的樹木,人們可以用它來做建材,做家具等,還有一些野草人們常拔回來吃
  • 靈山縣:小小竹蟲成為致富密碼
    石龍村駐村工作隊員周金榮(左)與村幹部(中)到廖廷傑(右)的竹蟲養殖場查看竹蟲生長情況。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莫雁 攝廣西新聞網通訊眼 莫雁 攝廣西新聞網靈山11月6日訊(通訊員 莫雁)「我家養殖的竹蟲賣到酒店、燒烤攤一斤能有90元收入,一對蟲種一次就能產一斤半的幼蟲,一批竹蟲20天就能出售,高蛋白、有營養、成本低、收益高!」談起竹蟲經,廖廷傑自信滿滿。
  • 竹林中一種昆蟲,由害蟲變一蟲難求的食物,幼蟲成蟲都是絕佳美食
    不知什麼時候起,昆蟲食物成為人們追求的美食之一,而世界上的昆蟲約有100多萬種,已知的可食用的昆蟲就達3650
  • 肉乎乎能「爆漿」的大白蟲竟是美味?廣西有人養它月賺5萬
    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後,農業農村部發布堪稱「最強禁野令」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竹鼠和蛇類等特種養殖業開始走向轉型。在廣西柳州市柳城縣,就有一位90後小夥積極尋找替代養殖方案,養起了竹蟲。憑藉清甜和「爆漿」的口感,他的竹蟲走入廣西和廣東多家大酒店。2020年8月以來,月平均收入能達到5萬元。
  • 水曱甴、蚯蚓、蠄蟝、竹蟲……重口味美食來襲!我就問一句:你敢吃嗎?
    以我個人經歷為例, 我小時候就經常吃蛇膽。村裡的大人如果捉到了蛇,媽媽都會求來蛇膽,浸在酒裡,洗了洗,然後就塞給我,叫我直接吞下。小時候懵懂無知,我也不覺得自己吃這個有什麼作用。聽媽媽的話,準沒錯。但我現在不敢生吃蛇膽了,最多用來煲粥。哈哈。 水蛇粥。
  • 洋縣人一打穀子就看到這種蟲!遍地都是,現在賣100多塊一斤!
    你知道現在洋縣的鄉下在忙啥?
  • 竹蟲竹象禾花蜢山貓肉
    小夥伴漫遊雲浮回歸,分享竹林山區野味宴: 椒鹽竹蟲、油炸竹象、美極禾花蜢、紅炆山貓肉、黃鱔煲仔飯。
  • 農產國潮丨炸竹蟲、牛乾巴...雲南孔雀手抓宴,堪比滿漢全席
    所以,我去了雲南普洱,吃了一頓讓我領悟「驚豔」的美食—孔雀手抓宴。 所以,現在還有不少人「誤會」孔雀宴,在此毛線還是認真解釋一下:孔雀手抓宴,不是吃「野味」,沒有孔雀肉,咱們是正兒八經的民族特色主題餐。 對於手抓飯的描述,「雲南十八怪」裡就有寫道:雲南人吃法有一怪,吃飯不用碗和筷。
  • 廣西90後靠養殖「爆漿」竹蟲帶動上百農戶增收
    [解說]在廣西柳州市柳城縣大灣村良村屯一片翠綠甘蔗地裡,竹蟲養殖戶謝中文和妻子全輝進正在砍甘蔗,為竹蟲們準備1天的食物。將甘蔗打碎後,夫妻二人提著桶走進有2000盆規模的養殖間內,依次打開蓋子為竹蟲餵食。
  • 在西雙版納竹蟲可以吃就算了,還可以吃蜘蛛,真的不是再開玩笑嗎
    花蜘蛛,也叫大腹圓蛛,布朗族叫「波彎阿勒」是一種生活在高山叢林中的大蜘蛛,同時它也是西雙版納的布朗族人最喜愛的美食之一!沒錯,是美食!指頭大小,大大的肚子橢圓飽滿,滿身都是黃黑紅綠的花紋,非常好看。油炸波彎阿勒,是當地一道名菜。
  • 農村的這種美食,真是有人喜歡,又有人不敢吃
    都說中國是美食大國,吃貨也特別多,國外泛濫成災的外來物種他們都能把它吃到滅絕,但在我國還是有些很奇葩的美食,讓很多吃貨難以下口,想吃還是要有很大勇氣才行,而且價格也不便宜,一盤就要2000塊錢,真是要有錢有膽才吃得到啊!
  • 原來我們小時候經常抓來玩的這種蟲,竟然是這麼兇猛的野生動物,現在想想還有點後怕
    小時候下田,經常看到這樣的蟲子,現在百度一下才知道,原來這個蟲子很兇猛,現在想想,還是怕怕的! 田鱉,又名負子蝽,是一類水生昆蟲,直接將卵產至水草的莖上,濳蝽頭部較圓,濳蝽和負子蝽為2釐米左右,大田鱉最大可長到13釐米,普通為8至10釐米。它是是中國國廣泛分布的昆蟲。
  • 廣東肇慶:廚師回鄉創業開酒店,竹蟲也能做粵菜
    2020年8月,廣寧縣獲得中國烹飪協會專家組同意,被列入全國「中餐廚師之鄉名錄」,成為第六個「中國廚師之鄉」。雖然才開業3個月,但酒店的營業額已經從剛開始的每天3千多元,增長的了現在的每天1萬多元。一、焗竹蟲在廣寧縣境內,竹子隨處可見。而青翠茂密的竹林中,就藏著一種美味的食材——竹蟲。竹蟲就是竹象的幼蟲,成熟的竹蟲是金黃色的,圓圓胖胖。
  • 曾經農村用來編繩子,現在是餐桌上比肉還貴的美味
    就比如今天要說的這種蔬菜,曾經是農民伯伯用來遍繩子的,現在在城裡的餐桌上是比肉還貴的美味菜餚。麻葉是潮汕一種特有的紅麻的葉子,在以前是不吃的,因為潮汕人要等紅麻長老了,拿紅麻的皮來編繩子,現在已經沒有人編繩子了,這種麻葉就上了人們的餐桌。
  • 回不去的北京,北漂族留守農村,珍惜和家人一起做美食的時光
    在農村老家,一般過完了元宵節才算真正過完了年。而元宵節一過,村裡的年輕人開始踏上遠去的列車,奔赴像北上廣深這樣的大都市裡工作打拼。今天已經是正月十九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村裡還有不少北漂族年輕人待在老家,讓我們跟隨鏡頭走進北漂族留守農村老家陪伴父母一起做美食的時光。
  • 小時候經常玩的筍蟲,你還記得嗎?
    點擊上方爆笑客家話關注,免費看更多不知你是否是在農村長大,小時候我們特別喜歡到村裡竹林捉筍蟲。
  • 【舌尖上的雲南】雲南另類怪異美食,吃貨們-不知有幾樣你能下口的
    也歡迎各種吃貨們把各地的另類怪異美食發出來一起分享....雲南另類怪異美食,當然要從吃蟲說起了.說到吃蟲,雲南人可謂高手,螞蟻蛋、竹蟲、蠍子、蜈蚣、蜂蛹、蜻蜓……吃的對象千奇百怪,多數只需小火慢慢炸過,便是一道道噴香的下酒菜。記得兒時,夏末的夜間我便在爺爺的帶領下,拎著手電筒和細布縫製的口袋在夜間的田埂上巡遊,那些趴在稻田秧苗上的翠綠色蚱蜢被燈光一照便一動不動,輕輕一抓便能丟入布袋之中,用布袋也是方便透氣不至於蚱蜢被悶死,回家能吃個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