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帶、家務我做、家用我出,還要低三下四看子女臉色

2020-12-14 寶貝聽聽

文/毛豆豆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果現在誰家老人願意幫子女帶娃、接送孩子上學、做飯、做家務,那真是讓那些沒有老人幫忙的人羨慕。不過,這是「受益人」的想法,那麼「出力人」怎麼想呢?

最近網上有一位大媽留言,她說自己今年60歲了,是一位退休職工,每月有4000多塊錢的退休金。因為有一兒一女,她退休後又直接「上崗」,輪流去給兒子女兒帶娃。但是,不管去哪家帶娃,她都不開心。用她的話說:「孩子我帶、家務我做、家用我出,還要低三下四看子女臉色……」

這位大媽的遭遇,其實也是目前很多老人普遍遇到的

63歲的李阿姨是山東人,退休後的生活原本充實又輕鬆。4年前,在武漢工作的獨生女兒生了孩子,李阿姨和親家母輪流帶孩子。去年,女兒又懷了二胎。

二寶3個月時,女兒上班了。李阿姨一個人既要管孩子,又要忙家務,每天累得腰都直不起來。外孫晚上跟著她睡,經常是剛睡著就被孩子鬧醒,晚上也不敢睡得太沉。

兩三個月下來李阿姨瘦了十多斤,岑岑帶著媽媽去醫院多次檢查後,醫生診斷為中度抑鬱。

李阿姨表示:

「現在帶孫輩真累,責任全都在自己身上,一天到晚都要盯著,生怕有個閃失。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遭到女兒女婿埋怨。更憋屈的是,經常會為養育問題跟女婿起爭執。」

網上一則「奶奶抱著剛滿月的孫女跳樓,6年3城4孫的日子才終於結束」的新聞深深地震撼了我。

新聞講述的是一位廣州的郭奶奶,她從2008年開始給大兒子帶孫子,一直到2014年小兒子的女兒出生,郭奶奶用了6年多的時間,穿梭在廣州、海口、哈爾濱3座城市之間,一共帶了4個孫子孫女。

但最終,等待著郭奶奶的不是子孫滿堂的幸福晚年,而是疲於奔命帶娃的生活,讓她患上了肩周炎、糖尿病等老年病。家裡的老伴還因為她帶孫子,長期不回家,要跟她離婚。

郭奶奶完全陷入費力不討好,無人回應的絕境之中。

終於在2014年5月的一天,郭奶奶因為累了一天,疲憊不堪,半夜搖搖晃晃地起來給孫女衝牛奶。

由於心急,牛奶的溫度調高了竟沒有發現,孩子被燙哭了。兒媳心疼孩子,忍不住罵了郭奶奶,郭奶奶越想越覺得生活無望。

凌晨3點多,郭奶奶抱著三個多月的孫女從樓上跳了下去……

為什麼老人帶娃,出錢出力,付出這麼多,還得不到尊重呢?

1、付出感太強,把年輕人給慣懶了

我們的父母一輩子都是為子女而活,而國外的父母都是把子女養到18歲就掃地出門。所以,付出感太強的父母,容易把年輕人慣得太懶。作為父母,體諒年輕人工作忙和累可以,也要讓年輕人看到你的忙和累。帶孩子、做家務也不是輕鬆的活兒,而且相對於年輕人,老人體力也不行,更需要體諒。所以,家裡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要捨得使喚年輕人。就比如,下班後接替老人帶娃,掃地、刷碗、整理房間等,年輕人不能懶。

2、年輕時的教育有問題,導致子女都理直氣壯「啃老」

很多老人年輕時自己不捨得吃不捨得穿,把什麼好的都留給孩子,孩子習慣了心安理得接受,就覺得父母為自己付出都是應該的。父母還總是跟孩子灌輸一種思想——「我努力工作賺錢,都是為了你」、「我以後的錢,早晚都是你的」。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不理直氣壯「啃老」才怪。

3、越老越懦弱,傳統養老觀,是阻礙老人挺直腰杆的「枷鎖」

父母越來越懦弱,是受傳統養老觀的影響,覺得老了要靠子女,再辛苦、再受委屈,也得忍著。久而久之,這就成為了阻礙他們挺直腰杆的「枷鎖」。其實,現在養老方式很多,除了依靠子女,住養老院、居家養老、親友「抱團養老」等,晚年都可以舒舒服服,沒必要非得低三下四受子女的氣。

相關焦點

  • 「孩子我帶,家務我做,家用我出,還要低三下四看子女臉色」
    文|文兒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果現在誰家老人願意幫子女帶娃、接送孩子上學、做飯、做家務,那真是讓那些沒有老人幫忙的人羨慕。因為有一兒一女,她退休後又直接「上崗」,輪流去給兒子女兒帶娃。但是,不管去哪家帶娃,她都不開心。用她的話說:「孩子我帶,家務我做,家用我出,還要低三下四看子女臉色……」這位大媽的遭遇,其實也是目前很多老人普遍遇到的情況。為什麼老人帶娃,出錢出力,付出這麼多,還得不到尊重呢?
  • 當你老了,你願意幫子女帶孩子嗎?聽聽過來人說的真心話
    ,那是在2019年8月底31到她家的,因9月1日是開學開日,女兒女婿叫我來幫他接送他兒子上學放學的,晚上做好飯,等他們來吃飯,我跟女兒住了四年,我親身體會了一次免費的保姆的不容易,女婿和女兒的臉總是長長的,讓你過得很壓抑,每天心情特別不好,每天說話幹活,都得看她們的臉色,處處小心冀冀,連小外孫子的臉色都要著,我想回老家過自己的日子,我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還是想找個合適的人相依相伴,互體貼度過晚年,不想打擾兒女的生活更好
  • 六旬老人怒慫女婿,我給你買房買車照顧孩子,還要看你臉色?
    蘇敏聽這話很受用,公公婆婆也沒敢小瞧她,回到家裡什麼都不讓她做。可周家午不行,他在家裡抬不起頭,每次看見嶽父嶽母總覺得他們用鄙視的眼光看自己。蘇敏懷孕了,是雙胞胎,為了方便照顧孩子,蘇敏搬回娘家住。孩子的奶粉錢,老人也一起付了。
  • 父母的卑微:年輕時為子女遮風擋雨,年老時看子女臉色行事
    而衰老的雄獅,可憐的像孤魂野鬼一樣,獨自遊走,他再也沒有力氣趕上大部隊了,再也無力向前衝了,再也無力對付侵犯自己的敵人了,它唯一能做的就只有靜靜地等待著死亡的到來!動物世界是這樣,人類也難道這樣的宿命!
  • 請問我就是一個在家帶孩子的寶媽,想自己做點啥貼補家用,我可以做...
    請問我就是一個在家帶孩子的寶媽,想自己做點啥貼補家用,我可以做跨境電商嗎? 請問我就是一個在家帶孩子的寶媽,想自己做點啥貼補家用,我可以做跨境電商嗎?
  • 性別角度看家庭:老婆交代的家務我都做了,為什麼她還是不滿意?
    最近看到法國女漫畫家的《家務中的性別戰爭》,簡直不要太有共鳴!漫畫裡提到了一個新概念「精神負荷」。比如老婆問:「碗都堆著,我在這弄孩子,你就不能洗一下嗎?」老公一臉茫然:「你又沒叫我」,或者「你早說啊!」
  • 67歲母親自述:在兒子家住了8年,讓我知道晚年誰才能依靠
    按道理來說,子女成家後,老人也完成了任務,這時候應該好好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可是有的老人,可是老人卻還是要為子女付出,為子女忙碌,主動幫忙帶孩子,分擔家務,因為他們想幫子女分擔壓力,這樣他們才會覺得開心。老人這麼做,都是為了老了之後,子女能夠好好的孝順,好好回報。
  • 「我妻子賺錢比我多,還不用我做家務」「你對家庭的意義是什麼」
    而且他妻子從來不用他做家務帶孩子。據他自己介紹,他每天下了班回去,就坐到沙發上看電視或者玩遊戲,等著妻子下班回來給他做晚飯。孩子平常在他母親家裡,只有周末他妻子會去接回來,等周一早上再送回去。這整個周末,也都是他妻子陪著孩子玩耍,照顧孩子吃喝拉撒,全然跟他無關。
  • 65歲婆婆的心聲:兒媳你別再嫌棄我,我也不想和你一起生活
    唐阿姨/65歲我今年65歲,我是一個農村人,我的兒子大學畢業後就直接在外地發展,後來還在外地成家了,兒子結婚後很少回來看我,後來兒媳懷孕後,兒子叫我過去幫忙照顧兒媳,到時候順便給他帶孩子,然後我只好去他的城市,幫忙帶孫子。
  • 老人若不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晚年大多是這三種結局,很現實!
    現在孩子終於工作了,結婚了,有孩子了,本以為可以輕鬆一點,享受一下晚年生活了。沒想到還要為了孫子、孫女做免費的保姆。很多老人就表示,並不願意幫助子女帶孩子,因為體力不支,也影響自己的晚年生活。如果找不到合適的人帶孩子,反正我兒子掙的錢也夠你們生活,你就辭職在家做全職媽媽好了。公婆的態度讓玲敏很無奈,她不願意放棄工作的機會,只能到處找保姆。公婆不願意幫忙,玲敏卻下定決心,越是這樣,越不能讓公婆把自己看扁,工作要做好,孩子也要照顧好。靈敏嘴上不說,心裡其實對公婆的意見還是挺大的。
  • 出月子後,一個人帶孩子很難,我體驗過,也走過來了
    出了月子,有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的嗎?是不是很困難?我家是雙胞胎,一次來了倆,沒出月子,26天月嫂走後,我就是和我媽2個人帶2個孩子。很難;但是孩子吃飯、睡覺、閱讀習慣都非常好,是親戚孩子中典範,都誇我和我媽帶得好。
  • 「兩個孩子我真的帶不了」二胎媽媽準備工作,婆婆帶倆娃太辛苦
    有一些寶媽生完二胎後,徹底捆在家庭上,根本抽不出身忙工作,壓力真的很大,自己生病沒時間看醫生,因為沒人照顧孩子。有的老人在老家居住,不能長期待在城市裡帶孩子,抽個空閒還想回家看看,表示不能適應鄰居如陌生人的生活,整天困在家裡太難受了,小區裡又不認為幾個人,出小區容易找不回家而迷失,這確實是個安全問題。
  • 如何理解孩子做家務這件事
    ,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86.92%,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僅為3.17%。枯燥的學習生活需要穿插一些有興趣的動手活動,比如家務活動。這些家務活動看似很簡單也很重複,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意義較大。做家務的孩子比不做家務的孩子其快樂感也會隨之提升。高爾基認為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只有勞動能創造美好未來,也只有勞動能成就美好人生。二、孩子應該做哪些家務?
  • 生孩子後我全職帶娃,我媽生病後我拿三百去看望,老公給我一巴掌
    有些女人很幸福,嫁給好男人,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掙錢的事交給男人,而她只需要在家相夫教子;而有些女人為了生計,每天奔波來勞累,不僅要操持家務,還要掙錢養家,帶孩子。許多女人都認為,哪怕嫁給了一個會掙錢的男人,女人任何時候都不能沒有工作,一旦沒了收入,家庭地位就會下降,長久下去自己會遭到婆家人嫌棄。
  • 「你吃我的用我的,在家帶孩子怎麼了」一個星期後,男人後悔莫及
    比如說,男性司機出車禍叫做意外,女性司機出車禍就是「女人不適合開車」;男性忙於工作就是天經地義,女人工作繁忙就會被指責不顧家庭。對此,現實生活中,很多女人都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我們女人真是太不容易了,努力考取文憑,終於有了一份比較滿意的工作,卻被家裡逼婚;好不容易結了婚生了孩子,還需要在事業和家庭裡兩頭顧,經常免不了在公司受老闆的責備,回了家還要被婆婆戳脊梁骨。
  • 六旬婆婆的真心話:幫你帶孩子是情分,不是義務,更不是我欠你的
    你說我來吧,就斷了經濟來源,老伴去世的早,一直都是我自己苦苦支撐,即便這樣,兒子買房子的時候,我還給借了五萬塊,至今還沒還上帳目;如果說我不來吧,也真說不過去,自己的親孫子,哪有不帶的道理。思來想去,我還是決定去幫忙帶孩子,等孩子上幼兒園了,我再回老家種地、養鵝、養鴨,那時候再考慮掙錢也不晚。
  • 渣男為了擺脫做家務,要求妻子換個夜班工作,白天做家務接送孩子
    沒有婆婆幫忙,妻子又忙工作又忙家務事,還要接送孩子,簡直就是分身乏術。偶爾蔣飛要加班,打電話讓丈夫接孩子,丈夫就會帶情緒的數落她幾句。 蔣飛說:「你能不能幫忙做點家務,帶帶孩子,家又不是我一個人的,孩子更不是我一個人的,知道你會做飯,你能不能考慮一下我加班回來是不是要吃飯呢。」
  • 「我帶孩子又忙工作,好累啊!」「就你矯情!」
    我完全不知道怎麼繼續下去,雖然說不要輕易離婚,但是我真的克制不住自己的想法。老公不關心,不尊重我,孩子也不貼心。我帶孩子又忙工作,好累啊!人家都說女人要獨立,我覺得我挺獨立了,不花他錢,有自己的工作,孩子都是我照顧,還要我怎樣?我該怎麼辦?情感解說:你這樣的情況,真的還是建議離婚。
  • 「你從不幫我做家務,真冷漠」「那是你的分內之事,與我無關」
    此時我的情緒即將到爆發的邊緣,偏偏他還在雪上加霜,說:「咱家有沒有瓜子,趕緊給我拿來,讓我打發一下時間。」看著他懶懶散散的樣子,再想到自己收拾家務時的疲累不堪,我立馬就生氣了。我跟他說:「咱倆結婚這幾年,我心疼你工作忙,但你從不幫我做家務,真冷漠。難道這個家還有孩子都是我一個人的嗎?」
  • 「老伴一去,子女們都嫌棄我」60歲老人的遭遇讓人心酸又無奈
    後來,劉阿姨挨個兒打電話,讓子女回家看她。兒子說太忙來不了,女兒來了,嫌她天天不收拾家裡,穿衣打扮也不講究,甚至還說她「作」,一點都不體諒子女上班辛苦。而兒子,擔心一直不看望媽媽不合適,就把她接過去同住。結果去了沒一周,兒子兒媳就發火了,說她天天就知道坐著等吃飯,不做家務也不帶娃,連個生活費都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