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父母的卑微:年輕時為子女遮風擋雨,年老時看子女臉色行事

2021-01-19 百弘巫女

感恩動動手指,點擊「關注」

文 | 百弘巫女,原創首發,歡迎親愛的您轉發分享!

身體各部系統各個器官功能逐步衰退導致的衰老不可怕,最可怕的衰老是內心的衰老,害怕被遺棄!

01

記得很久以前,看過一部紀錄片,講的是獅子的故事,年輕的雄獅,總是威風凜凜,統領全族,帶領獅子們四處狩獵。

可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雄獅的身體開始衰老了,力量大不如從前了,突然有一天,群獅中衝出一頭身強力壯的青年雄獅,他三下五除二就把老雄獅趕下來來,從此他開始稱霸獅群,統領群獅。

而衰老的雄獅,可憐的像孤魂野鬼一樣,獨自遊走,他再也沒有力氣趕上大部隊了,再也無力向前衝了,再也無力對付侵犯自己的敵人了,它唯一能做的就只有靜靜地等待著死亡的到來!

動物世界是這樣,人類也難道這樣的宿命!

02

有一部老片《楢山節考》,講的是發生在19世紀的日本信州深山的一個偏僻的村落的故事,在這個生活貧困的村落裡有這樣的古老習俗:每戶人家只有大兒子可以娶妻生子,其他男人只能幹活;至於老人到了70歲就要由家中的長子將其背到楢山山頂,任其自生自滅還美其名曰見楢山山神,其實真實原因是這個村落的物資極其匱乏!人老之後沒有了生產力,只是白白的消耗糧食和花錢,所以換一種方式,拋棄了他們!何其殘忍!

人啊,天生害怕孤獨,天生害怕被遺棄!尤其當人年老時,這種感覺更甚!

其實父母們要的並不多,無非是多一點關心,多一份安全感,僅此而已!可就這微小的需求,我們又何嘗真正滿足過他們呢?

我一個朋友,喜歡攝影,有一天他帶著全家人去旅行,途中,他的老父親也心血來潮,想要拍照玩,誰知我朋友說:你哪會拍什麼照啊,淨瞎拍,浪費時間!給我吧!

多麼掃興!老父親聽罷,只能顫顫巍巍地把相機交還給了我朋友,還小心翼翼地說著:對不起!像被遺棄的小孩!

有多少父母有過這樣的經歷啊,年輕的時候為孩子們遮風避雨,年老時卻不得不看孩子們的臉色行事!生怕一不小心做錯事而被遺棄!

03

看看身邊的父母們,那些活得小心翼翼的,有誰不是害怕被遺棄呢?

對於父母來說,他們想要的並不多,就一份安全感足以!

當父母們沒有安全感時,又怎麼不會在兒女面前唯唯諾諾、小心翼翼呢?

而作為子女,我們應該讓父母清楚地知道,不管什麼時候,不管什麼原因,我們都不會遺棄他們,我們會一直陪伴他們。如此足以!

爐叔曾說:為什麼每次爸媽犯很幼稚的錯誤時,我們總是控制不住脾氣想要指責他們?

人無完人,我們的父母憑什麼就必須完美,我們要接受不完美的父母。每一個小心翼翼的父母背後,都有要求他們完美的子女!

04

經常聽朋友們說,父母們最喜歡看電視購物了,看著看著就忍不住買了一堆沒用的東西,其實真的是他們喜歡看電視購物嗎?他們只是太孤單了而已。

年輕時候忙忙碌碌,為了照顧家庭不辭辛勞,年老時子女已長大不在身邊,就算在身邊也是長期不見人影,他們晚年的生活太蒼白,太無力,他們需要慰藉!可最能慰藉他們心靈的孩子們又去了哪兒呢?

住同一屋簷下的子女也見不著面,何況更多的是不住同一屋簷下的,周末了,想見見孩子們,孩子們忙,要加班,過年過節了吧,又忙,又要加班,或者遠在異地,回不了家!

如此相思之苦,你讓他們何以慰藉呢?

05

幾個月前,在巴勒斯坦,有一位73歲的老人確診新冠住院,由於防疫要求,家屬不得探訪!

於是她30歲的小孩兒就只能每天爬到窗戶上遠遠的陪伴著母親,日日如此!可惜最終老人沒有被搶救過來,離開了人世,於是很多人都開始感嘆,開始思念自己的父母。

父母在,不遠行!兒行千裡母擔憂。

當你離開的那一刻,父母無時無刻不在掛念著你,可你可曾記得父母的擔憂,可曾擔憂過父母呢?

父母年輕時,要為你遮風擋雨;當父母年邁時,他還要發揮餘熱幫你看孩子,幫你做家務,力所能及為你付出他後的一點能量,餘熱消耗殆盡之後,還要子女臉色行事!痛心!

#老人#

相關焦點

  •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關於「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這個話題,我曾經問過我爸,我爸很認真地思考了一下:這不是悲哀,是因果報應。父母年輕時有收入,在孩子面前說一不二,擁有著絕對的權威,可以盡情操控孩子的人生。
  • 「孩子我帶,家務我做,家用我出,還要低三下四看子女臉色」
    用她的話說:「孩子我帶,家務我做,家用我出,還要低三下四看子女臉色……」這位大媽的遭遇,其實也是目前很多老人普遍遇到的情況。為什麼老人帶娃,出錢出力,付出這麼多,還得不到尊重呢?付出感太強,把年輕人給慣懶了其實,我們的父母付出感都太強了,一輩子都是為子女而活。
  • 父母年老後最大的心酸,不是子女不孝,而是……
    這世間,唯有一種愛,是不以回報為前提,不因距離和歲月而消磨。那便是父母對子女之愛。然而,為人父母有一種心酸,叫做即使拼盡全力,卻依然滿懷愧疚。當子女最弱的時候,父母竭盡全力也要為之遮風擋雨。而當子女變得強大時,卻唯有父母會害怕成為他們遠大前程裡的暗塵和汙點。可是,若不是父母當初的奮力託舉,我們又何來如今的一切。
  • 「這次,換我為你們遮風擋雨」
    ▲指揮安裝帳篷儘管大家盡心盡力為觀察人員解決問題,但也會有留觀人員出現情緒激動的時候,甚至要面對個別人員的指責乃至謾罵。但吳含從不感情用事,始終耐心解答,並積極尋求替代方案進行解決。令他記憶深刻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因為孩子年幼所以想要居家隔離。吳含了解情況後,購買了嬰兒床等必需品,並且為她換了一個更大的房間。
  • 我院《民法典》宣講團再度開講,用法為家遮風擋雨
    在厲莊鎮黨委,陸帆副庭長結合少家庭的審判實務,通過視頻播放、現場問答等多種形式,就《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編的修訂變化為鄉鎮幹部進行講解。宣講後,陸帆就離婚的條件、離婚後子女撫養、婚約財產、人身保護令的申請等問題做出詳細解答。
  • 家事|能為你遮風擋雨的總是家中那扇窗
    家中為你遮風擋雨的那扇窗小良想起還沒有跟爸爸媽媽提要錢的事情,他決定做一頓午飯,給他們驚喜。小良把飯做好,但卻遲遲等不到爸媽回家吃飯。其實,作為子女,我們都是很幸福很美好的,而這份幸福美好,往往是父母們無私賦予我們的。對於父母的恩情,但願我們都能謹記,常懷感恩,而不是視而不見或覺得理所當然。家居生活中,這種例子非常容易見到。對此,您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交流。
  • 孩子我帶、家務我做、家用我出,還要低三下四看子女臉色
    用她的話說:「孩子我帶、家務我做、家用我出,還要低三下四看子女臉色……」這位大媽的遭遇,其實也是目前很多老人普遍遇到的63歲的李阿姨是山東人,退休後的生活原本充實又輕鬆。4年前,在武漢工作的獨生女兒生了孩子,李阿姨和親家母輪流帶孩子。去年,女兒又懷了二胎。
  • 「養老潛規則」正在蔓延,子女不明說,父母遭罪卻還以為子女孝順
    李婆婆一共生育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為了撫養他們長大,年輕時候的李婆婆隨丈夫一起經營水產生意,每天早上不論颳風下雨都要出海打魚,隨後再將水產轉送到市場售賣。對於李婆婆而言,那段時光是十分辛勞與艱苦的,但看著兩個孩子都在健康地成長著,她也就毫無怨言了。如今,李婆婆的兩個孩子不僅擁有了自己的工作,而且都已經結婚生子,無需李婆婆再為他們的生活操心。
  • 心理測試:看看你最喜歡哪個傘,看看誰能為你遮風擋雨
    ABCD檢驗結果:a這輩子,你的愛人都會替你遮風擋雨。儘管你們會因彼此的不同意見而爭吵,但你們之間並沒有因為彼此的感情而產生隔閡,這是因為他愛你所愛的人,而非因為他愛你所愛的人。因此,當你遇到困難時,第一個為你而出的就是他。今生你有情人做依靠,你過得一定很溫馨。b這輩子為你遮風擋雨的人就是你自己。雖然你對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盡了最大的努力,但當你遇到困難,需要人看護和支持時,他們卻沒有幾個願意幫你。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難題都是你自己去解決的。雖然你內心有些許孤獨和悲傷,但很少有人會給你溫暖。c生命中為你遮風擋雨的人是你的父母和你的愛人。
  • 父母為子女購房,教你怎樣規避風險
    在司法實務中,有的父母通過自己出資購房為子女使用,房產登記所有權為父母自己,這種情況下,屬於父母將自己的房產借給子女使用,屬於借用合同的範圍,不屬於法律意義上的贈與,該財產不會因為子女的使用而改變所有權的性質,只能作為以後的遺產處理。這種情況下,房屋所有權的認定和子女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會比較有利。二、父母出資購房。
  • 強者,傳承雄厚的魂與魄與子女。弱者,才熱衷為後人指路
    如丁所言,父母之愛,如山高海深。也正是因此,每一個子女任何時刻在面對父母的時候,就天然處在弱勢一方,腦子裡就是還債報恩,天然存在虧欠感,往往喪失平等對話的權力。當然了,越是如此,父母一想到不遵從自身的子女,自然是心裡苦得很,憋得慌。二、再談談「養育」與「教育」的區別。切以為前者是撫養子女成長,而後者是引導一個新的生命靈魂。
  • 心理學:子女為何漸漸就開始,討厭家裡的老人了?
    」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當我們在看老年人搶雞蛋、擠公交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老了以後呢?很多人從未想過自己老的時候,但是大家都看過非主流,殺馬特,某某家軍,和現在的愛豆一樣,每段時期,都有流行的東西,過了這段時期之後,回頭看看有點可笑,也有點懷念。
  • 「職業規劃」和「擇偶對象」:父母與子女思想衝突時,聽誰的?
    導讀:說起對「未來」和「婚姻」的選擇,很多子女和父母的觀點都不相同。子女往往很激進,父母往往很務實,兩者經常會發生各種觀點不合的衝突。當多年後子女也成為父母時,或許就會明白當初父母的心情了。01說起子女和父母的觀點,肯定很多家庭中的子女和父母都是不合的。往往是父母對待子女的要求和規劃,和子女自己為自己的籌謀和打算,根本不在一條線上,最後誰也勸不了誰,只能越看越煩。
  • 2018年父母房產贈予子女規定是什麼 房產過戶子女要什麼手續
    現在很多的父母為了給孩子將來提供更好的生活,會選擇將自己的房屋贈與子女,這樣的話子女將來經濟上可能會相對寬裕一些,生活條件也會好一些,但是辦理房屋贈與的話,要注意一下相關的政策,那麼2018年父母房產贈予子女規定是什麼?房產過戶子女要什麼手續?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子女給年邁父母的安全感在哪裡?
    古稀之年的老人在公共場合為自己最基本的生理訴求一事抹淚,想必是真的沒辦法。誰都想體面的生活,沒有人願意把自己的最不願意呈現的一面公諸於眾。作為旁觀者,我們沒必要追究這是誰的過錯?畢竟清官難斷家務事。我們只是本著善良與中立的態度去分析這件事的欠妥之處。
  • 多子女家庭中,子女的關係好壞關鍵看父母,特別看這一點
    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似乎也比較複雜,有的兄弟姐妹關係很好,而有的兄弟姐妹之間卻關係淡漠,甚至變成了仇人。那麼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是好是壞到底和什麼有關呢?其實還是和父母相關。假如父母有這一點的話,那孩子之間的關係也好不了。朋友安娜有個弟弟,但是,她和弟弟的關係並不好,甚至有些淡漠。倆人平時幾乎都不聯繫,也不商量任何事情。她覺得這一切的根本就是因為父母重男輕女。
  • 理性溝通 尊重子女喜好 | 線下父母相親會本周六舉行
    面對火爆的父母相親會,遇見網資深情感顧問林佳老師表示:「父母在替子女擇偶時會比年輕人更加主動和直接,他們往往會更加全面地去了解對方的信息,這樣成功率會比較高。但是一些家長也存在對相親方要求太多、憑自己的喜好來決定子女的擇偶條件、對子女過多幹涉等情況,這樣反而容易耽誤子女的婚姻大事。」自8月25日線下父母相親會信息發布以來,遇見網就收到了上百位家長的報名諮詢電話。
  • 家有長壽父母,子女該「喜」還是該「悲」?看看子女的回答
    如果父母很長壽,子女是喜還是悲呢?看看他們的回答。陳老太家庭比較特殊,她今年已經73歲了,有一個姐姐和哥哥,他們都是80歲左右的年紀,如今他們一身病痛全靠子女照顧。而陳老太的母親已經是一位100多歲的老人,還在人世,陳老太因比著自家哥哥和姐姐年輕,所以照顧老母親的重擔就落在了她身上。
  • 當子女聽到父母說:為你好!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
    不過,他們的理由還特別好:1、如果你說過幾年再生二胎,他們會說生二胎要趁早,早點生,一個是帶,兩個也是帶,對身體也好;2、一個孩子,以後負擔太重了,兩個孩子他們還可以有個伴,有個可以商量的人;3、頭胎如果是個女孩,他們還會為你們的養老發愁,怎麼也得生個男孩啊!你們聽聽,這是不是都在為年輕人著想,就是一句話:讓你們多生、生兒子,都是為了你們好!
  • 從《佛說善生經》看父母與子女的責任——顏尊嚴
    佛教裡有部著名的經典,取名為《佛說善生經》。這部經典提及如何建立一個完善的父母子女之人倫關係。依佛法來說,一個有信仰的家庭必定有真誠與快樂。家庭,對於佛法的修習者來說,應該是個修習菩薩道的道場。每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應各從自己的本分努力,以佛法去攝受和教化家庭裡的每一個成員,使父母或子女從自己的慈愛中走向佛法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