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物資很豐富,飲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在中國向來有一句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可見美食在人們生活中是分分鐘離不開的,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的美食也是「食出有門「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中國的飲食文化和烹飪技術,也是我國文明史的一部分,更是中國燦爛文化的結晶。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美食不僅僅是那些很貴的食物,只要是好吃的,哪怕是街邊很便宜的小吃,也能被稱為美食。農村夫妻省城賣「它」,1鍋38層1層36個,顧客:1天不吃睡不著!
而且在我們中國,向來有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這幾種口味的差別,除了這些口味的差別之外,南米北面也是以後很大的差距,北方人愛吃麵食,除了麵條之外,北方人吃的最多的就是饅頭了,如果說麵條用來續命,那饅頭也是北方人的半條命了,尤其是老一輩的人,早晚喝粥的時候,有沒有菜都可以,但是必須有饅頭,今天我們說的這個美食也是跟饅頭有關。這家饅頭店的老闆是一對中年夫妻,據老闆介紹說,他們年輕的時候在農村住,背井離鄉來到城市裡,曾經住過地下室,打工的日子入不敷出,他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技術,最後就想到了在自己家鄉的時候這種蒸饅頭,於是夫妻倆協商了一下,就開了這家饅頭店。
北方人都知道,地道的手工饃很好吃,現在技術越來越發達,各種泡打粉漂白劑,這種化學品越來越多,人們為了快速的掙錢,都會添加一些這些食用劑,蒸出來的饅頭,又圓又白,但是只要吃過的人都知道,用手輕輕的一捏,就變得很瓷實,一個大大的饅頭就變成小小的一團,而且吃起來根本就沒有面味,但是這家店賣的饅頭,都是夫妻兩個純手工做出來的,因為他們是地道的農村人,也不會太多的伎倆,就知道腳踏實地的做生意,生意肯定會紅火,每天早上3點多鐘起來開始忙活,店剛開始的時候,生意也是一般般,名聲越來越好,1傳十十傳百,來買的人越來越多,因為他們不添加任何添加劑,純手工做出來的饅頭雖然樣子看起來不好看,但是味道卻很好!
在這個城市裡,夫妻倆租的這間店面只有八平方,據老闆介紹說,他們這蒸籠一共有38層,每層有36個饅頭,一鍋蒸下來,能蒸出1368個饅頭,每次他們家的饅頭一出鍋,就是這個街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饅頭蒸熟之後,孩子們也會來幫忙,將這些饅頭抬下來,一層一層的開始賣。老闆說他們開始賣的時候一塊錢四個,現在由於,房租和食材都上漲了,變成了一塊錢兩個五毛錢一個,但是依然阻擋不了吃貨們的腳步,老闆說生意最好的時候,他們一天賣出1萬個都很正常的。
雖然漲價了,但是生意依然很好,農村夫妻就靠著這8平小店,供應了兩個孩子上學,還在城市裡安了家,日子過得雖然辛苦,但是很幸福,據經常來買的顧客說,他們家的饅頭因為有一種家的味道,就算是排大長隊也要來買,一天不吃睡不著!這樣的手工饅頭在你們身邊有嗎?現在的手工的東西已經不多見了,我也好想嘗一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