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禮吉祥喜金剛!
頂禮蓮師!
頂禮瑪哈嘎拉吉祥怙主諸賓!
吉祥寶帳怙主贊
八思巴大師 造
吽
示現兇猛忿怒羅剎主 依菩提心善調暴惡眾
三重城邑怖畏威德尊 忿怒尊前我今恭贊禮
黑色矮壯具足盛威光 右持鉤刀降服兇惡眾
左託顱器怒血遍充滿 首曼尊前我今恭贊禮
盛怒雙足振踏地動搖 可畏大笑聲震須彌山
誓具違犯悲念令還淨 三昧耶尊我今恭贊禮
怙主瑪哈嘎拉為出世間聖尊,由諸佛菩薩悲憫眾生所化現的忿怒護法相,以遣除修行之違緣障礙。
其七十五尊化身不僅僅有常言之六臂大黑天,還有如意白怙主、紅、綠、黃等各色事業怙主、四面四臂怙主、一面四臂怙主、一面二臂、寶帳怙主、洛扎努瓦怙主、班袞杖賽、鴉面、狼面怙主等等化身。
因為眾生的根器與因緣各不相同,所以有八萬四千法門來消除八萬四千的煩惱,慢慢也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傳規,各有所重,護法亦是如此。
但是,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相,修行人三昧耶戒守持乃根本大事,所以怙主的很多法藏在新舊傳承中皆有人密修,所謂「不出門牆」。
寶帳怙主
「固記貢波」,金剛大黑天,俗稱紅棒瑪哈嘎拉,乃喜金剛之不共護法,因此為薩迦派特別所重之護法神。
一般世間法中,承辦偉大事業者障礙會很大,而整天無所事事者則相對生活平順,如同富有者比貧困者更容易引來危險一般。
而修法者、特別是對修持密法者而言,他在內、外、密三者的障礙都會特別大,而在金剛乘中,每個壇城、續部亦有各自護法。
所以一般在喜金剛本尊灌頂後,會特別傳授寶帳怙主之護法灌頂。
而寶帳怙主,不僅僅限於是一般護法類的法門,其功德更為廣大:既是護法,同時亦可作為本尊終身修持可得成就佛果。
所以寶帳怙主具備生圓次第、身壇城修法及長壽修法等等。
身相
佛陀為利益一切眾生,隨於化機,由身金剛化現四臂,語金剛化現六臂,意金剛化現二臂,功德化現騎虎,事業化現藏譯音『本千』,集不同護法形相,以成就饒益眾生事業。
二臂瑪哈嘎拉,亦即三世一切諸佛意金剛之本體所化現。
此尊一面二臂,身黑藍色,三目圓睜赤紅,發鬚眉胡上揚火紅,四獠牙外露,捲舌布畏相,右手持鉤刀,左手託盈血顱器,神變紅棒置雙臂之中橫放。
頭戴五骷髏冠,以蛇飾作為環釧帶佩,下著虎皮裙,裸上身,矮胖腹筧,雙足踏於蓮花日輪屍座之上,安住在般若烈焰中。
而為何稱二紅棒瑪哈嘎拉為寶帳怙主?
很多學者都以為是指一般蒙藏地區帳篷的守護者,其實這裡的寶帳是指喜金剛三續之一的金剛幕續,因為二紅棒瑪哈嘎拉是金剛幕續的守護者,所被稱為寶帳怙主或金剛幕依怙主,而寶帳怙主手捧紅色的誓具物醒木棒,,所以稱之為紅棒瑪哈嘎拉。
此誓具物梵文名曰:甘哲,譯作:犍稚、檀板、聲鳴等。
按《毗奈耶》所載犍稚是召喚僧團集結時敲擊之物,其製作材質規格尺寸等相關經文裡有明確規定。
(在密修中,還有另外的事業作用,其聲音也可以驅散四魔)
傳承源流
由金剛幕續所載明,故亦為稱為寶帳護法,是為印度金剛座、那爛陀寺護法之主尊,亦是吉祥喜金剛之事業尊。
相傳往昔在東方裡那的科拉達城,出現一位修頂月神而得道的全面勝利者,名叫婆羅門難勝黑。此外道教徒來到各國及其附屬國,專找佛教徒辯論,許多佛教徒被駁得啞口無言。而印度著名那蘭陀寺,高僧輩出,名震四方。
難勝黑氣焰囂張,揚言要到那蘭陀寺院,在佛教學者薈萃中心,在規定的時間內與佛教徒辯論,要堵住佛教徒們的嘴,令佛教銷聲匿跡。
許多班智達聽到消息,感到事情不妙,紛紛退避三舍。
龍樹菩薩為八宗之祖,顯密共通
預定的時間到了,僧眾紛紛供求瑪哈嘎拉,從瑪哈嘎拉口中飛出一隻烏鴉,大家將一封信系在烏鴉的脖子上,將信交給遠在山洞中閉關的龍樹大師,龍樹大師派弟子聖天大師前往辯論。聖天菩薩乘飛駛的動物趕來。
途中,一位外道女為了得道成仙,需要比丘的一隻眼睛,聖天菩薩捐獻了一隻眼睛,她成了樹木仙女。
聖天菩薩趕到那蘭陀寺,外道們一看聖天只有一隻眼睛,就譏諷他為「獨眼大師」。聖天大師先發制人:「大自在天有三隻眼睛沒有看到空性,帝釋天有一千隻眼睛也沒有看見空性,我聖天只有一隻眼睛卻能清楚三界空性。」
緊接著他闡明了空性原理,據理駁斥難勝黑。
他以高超的法力阻止大自在神入住難勝黑身軀,以大明咒堵住難勝黑逃跑的道路,並把佛殿作為方便的監獄將難勝黑緊閉起來。
難勝黑在佛殿裡閱讀了大量的佛經,後來也讀到了佛陀對他的預言,記載了他未來的成就,這使他追悔莫及,遂產生無限信仰,他就在那蘭陀出家,成為古印度佛教界四大偉人之一的馬鳴菩薩。
雪域的傳承
吉祥喜金剛續部中的《多傑古傑吉》第十五章是專門論述瑪哈嘎拉的極密法本。由龍樹菩薩開始傳給落蚌阿亞迪瓦——智千比熱瓦巴——夏雄納波哇——佔色秋塞——諾布朗哇帝裴多傑——夏達嘎熱瓦瑪——大譯師仁欽桑波——巴日譯師——薩迦祖師貢嘎寧波。
當時貢嘎寧布祖師依止著名的巴日譯師廣學新弘期顯密教法,其間巴日譯師向其傳授怙主瑪哈嘎拉修行法門,當譯師授予身灌頂時,令瑪哈嘎拉拉住貢嘎寧波的手,並親自對依止的護法神像說道:「瑪哈嘎啦,我已經年老了,無需你的幫助了,從今日起,你跟薩迦昆氏去吧,永不分離!「隨後將這尊怙主像交給了貢嘎寧布祖師。
傳授語灌頂時,賜予貢嘎寧波瑪哈嘎啦長咒,此咒寫在從印度帶來的黑綢帶上;傳授意灌頂時,賜予貢嘎寧波一尊鐵質的九鈷金剛杵。
並將瑪哈嘎啦的事業祈請文、三門依止會走動的怙主黑色面具、血寫的根本咒語等,一切法門都傳給薩欽·貢嘎寧波。
薩欽學成回來,瑪哈嘎啦一路跟隨他,邊走邊跳金剛舞。
行至一處山巔,與一位陌路人相遇,此人一見到瑪哈嘎啦,雖未有任何不敬,但他因為傷害眾生太多,故當場吐血而亡。
(可見瑪哈嘎拉的威猛,六臂怙主也有眷屬發怒懲罰的故事,曾聽聞不止一位密咒士說過,瑪哈嘎拉是承擔護教責任的)
薩欽繼續前行,瑪哈嘎啦背起薩欽趕路,一遇行人,薩欽便背起瑪哈嘎啦行走。但不知情的人們得知那個陌路人吐血身亡後,消息不脛而走,都說:「薩迦的大黑天護法厲害,傷害的眾生太多了。」
薩欽想,如此下去將會頻出問題。他便將寫有瑪哈嘎啦長咒的黑綢帶藏了起來,秘密地將瑪哈嘎啦迎請至薩迦寺。
瑪哈嘎啦神像抵達薩迦寺,被臨時放置在了一處角落,薩欽欲籌資建一座護法殿。瑪哈嘎啦說:「不需要如此,我所在之處可看見印度金剛座,此處弘法位置最佳。」
由於一時不仔細,當初將瑪哈嘎啦像擺放得略有歪斜,但此後誰也無法搬動。
薩欽遂寫讚頌,這成為薩迦最為著名的瑪哈嘎拉祈請頌。
由此因緣後來的薩迦寺護法殿中才有此寶帳怙主,那具黑色面具還供奉在薩迦寺內。
至此寶帳怙主的教誡在各派中廣泛流傳,尤其格魯派圓滿獲得源自薩迦派的寶帳怙主的各種清淨傳承教誡,眾多寺院道場亦都供奉延續有寶帳怙主的聖像及祈願規範,一直延續至今。
戰神到漢地
在瀋陽蓮花淨土實勝寺,坊間稱為「皇寺」,是清朝在關外所建的第一座皇家寺廟,其護法樓中供置有二臂紅棒瑪哈噶喇金身造像。
這在佛教史上,是一段十分珍奇的歷史因緣。
瑪哈噶喇的金身造像高約40公分,重32.25公斤,呈蹲坐姿態。
據傳此瑪哈噶喇金佛,從元朝時就倍受帝室重視,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年)親近薩迦派高僧八思巴名,特從藏區迎至蒙古,尊為國師。
八思巴趕赴蒙古草原時,隨身攜有日後供於皇寺的瑪哈噶喇金佛,因這尊金佛由千兩黃金鑄成,故稱「千兩金佛」。
(八思巴不僅是位有修持見地的高僧,同時對佛教行政管理等世俗智慧亦多通達,蒙古新字便為八思巴所創,史稱「八思巴文」)
法王與人王
忽必烈得到瑪哈噶喇金佛之後,鐵騎迅進,無不披靡,歐亞邦國,亦多授首,瑪哈噶喇金佛作為戰神被供奉祀於山西五臺山。
北元時期,瑪哈噶喇金佛輾轉供奉於蒙古察哈爾部,該部林丹汗敗走大草灘,之後有墨爾根喇嘛攜金佛歸順後金汗國的歷史篇章。
即金汗國天聰八年(公元1634年),皇太極徵服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林丹汗敗走大草灘,墨爾根喇嘛攜瑪哈噶喇金佛和金字大藏經前往盛京(瀋陽)。
金佛以白駱駝馱載,行至盛京西效三裡老槐樹下時,白駝溘逝,墨爾根喇嘛認為此處為「生根」之所,遂奏請建立瑪哈噶喇佛樓,皇太極亦認為「有護法不可無大聖,有大聖不可無護法」,遂敕建護法樓以為供祀。
之後皇太極改元稱制,護法樓在原有基礎上大規模擴建,竣工後皇太極敕名「蓮花淨土實勝寺」,坊間隨順聖祖康熙詩作,故稱「皇寺」。
相傳瑪哈噶喇金佛抵達盛京之後,不肯留駐大殿,每當夜晚,瑪哈噶喇金佛馭祥雲飛至大殿聳脊,面向東方,望日而出,次日清晨但見金佛駐於大殿西側,而護法樓的選址建立,於金佛顯靈擇居關係甚深,現位於大殿西側的一棟二層式閣殿式建築,便是供置瑪哈噶喇金佛的護法樓,金佛供奉於二樓,面朝東方目迎朝霞。
當時瑪哈噶喇金佛只有男性宗室能夠參拜,皇太極於皇寺竣工後,每年正月上旬都率王公赴皇寺禮拜金佛,並行免冠九跪九叩大禮,後宮則於護法樓前駐足。入關以後,金甌一統,清室東巡,必至皇寺禮佛,盛京新任官員也要到皇寺禮佛受印,方可就職。
時下瀋陽皇寺,每逢農曆四月十三至十五,都會因循祖制,舉辦「抬佛節」佛事盛會,佛事盛會為期三天,從金佛開光吉祥啟幕,經由金剛法舞和繞寺巡遊而圓滿,抬佛盛會承續了瑪哈噶喇與關東沃土的不世因緣。
功德利益
瑪哈嘎拉是佛法中最重要之智慧護法,秘密供養、修持,則其加持迅速,日夜不斷。此尊貴在守護佛教聖法,修供寶帳怙主及其眷屬,除了息災除障外,可得家庭和順平安、防制敵人侵擾、破惡咒、免訴訟之災、增長福報、事業順心、身體安康、家庭和諧、廣增財源,日後往生善趣。
於四業(息、增、懷、誅)任運成辦,可得二果(世、出世間)等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利益。
護法修供,除每日黃昏例行供養外,當於月末、歲末舉行盛大普供,以是日為瑪哈嘎拉與眷屬等諸護法顯現於娑婆世界之日,故比其他日子更為殊勝,亦可消除下月、次年之一切罪障。
感應摘錄
因為此等密封類教誡,也不便廣述,摘錄傳承上師的記載。
昔日,五世法王曾傳此寶帳怙主八尊念修法,
無等蔣揚欽哲也得到瑪哈嘎拉諸尊護念,在淨相中寶帳怙主真身顯現,賜予了殊勝的四灌頂,得到近傳的金剛護法類法門。
法王如意寶於薩迦祖庭時,寶帳怙主也前來迎接,當時還有轉世與化身的故事。
阿秋法王法王患了可能要死的大病時,臉頰都歪斜了,阿瑞仁波切看望時,稍許安住密意後說:「你的病不要緊」。接著立刻嘔吐後,病緩和了。
法王也說:以前xx時期,活佛金剛持曾說過若誦修寶帳怙主很好,我曾依照修持過,現在也顯起寶帳怙主慈悲顧視的覺受和夢境。
還有以上文中遊牧民族的尊崇,可見護法之功德威猛。
所以有說當時漢地的降神言:戰神,不能敵也!
金剛瑜伽母儀軌,供養寶帳怙主的偈文:
非下大樂清淨宮殿中,由遍照意所成大威力,
一切護法首領金剛幔,吉祥怙主臨此受膳食。
願瑪哈噶拉寶帳怙主,
慈悲攝受吾輩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