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膝關節術後康復訓練中,我們總會幫患者設計倒著走的訓練。在脊椎外科的門診中,我們也常聽到醫生建議練習倒著走。倒著走/倒著跑,在跑步機上、在戶外,試著倒看世界,你試過嗎?
據說倒走最早起於中國古代,而今非常流行於日本、印度等國家。在日本民間的說法是倒走100步等於前進1000步。在美國Oregon大學的二位教授,從1980年開始研究倒著走及跑對人的好處。研究發現到以下幾點:
Healthline網站上報導稱倒走可以給我們身心健康帶來大大的好處:
心理方面:
增強身體意識
增加身體協調和空間運動
有助於避免鍛鍊無聊
改善整體情緒
激勵你走出你的舒適區
保持你的思想猜測,提高思維能力
增強認知控制能力
把感覺變成超速,提高視力
身體方面:
在Somastruct網站的物理治療師也寫到一篇關於倒著跑的五大好處:
1. 傷後的復原(Recovering From Injury)
在2012年的研究報告發現,在同一個速度下,倒著跑比起往前跑,對於膝關節的壓力會明顯大幅的減少。這結果隱含著「運動員可以在膝蓋受傷之後,使用倒著跑的方式來維持運動,而不傷害到傷勢的復原。」
倒著跑這件事,對於大腦來說似乎也是件新奇的動作。受傷發生之後要返回運動場上是十分緩慢的過程,因為神經系統會因受傷而變的十分敏感。大腦會記得導致受傷的活動方式,當大腦偵測到相似的活動方式時,會持續的發出疼痛的訊號。 而任何不同於正常的跑步方式,大腦會認為威脅較小。在不引起大腦警報系統下,倒著跑可以作為傷害回到正常跑步方式之前的過渡期。
2. 肌肉平衡(Muscle Balance)
倒著跑可以強化正常跑步方式所未使用到的肌肉群,可以改善身體後方肌肉群的活化,像是臀肌、小腿、大腿後側。改善肌肉失衡的狀況,可以增加運動的表現並且減少受傷的風險。
3. 改善體能(Improved Fitness)
在同一個速度,倒著跑比起往前跑更耗費30%的能量。一個研究結果,有一群年輕的女性,將他們原本六周的運動內容,取代成倒著跑/倒著走的訓練方式,最終體脂肪減掉約2.5%。此外,以正常的跑步方式來測試他們的體能,結果也顯示她們最大攝氧量(VO2 Max)也大幅的成長。
4. 更好的平衡及覺知能力(Better Balance and Awareness)
敏銳強壯的肌肉運動知覺是頂尖運動員有好表現的一部份。倒著跑,視線沒有看著你的前進方向,強迫你依賴聽覺、周邊視野及身體覺知進行活動,這個過程中,便強化了這些的感知系統。
5. 趣味(Fun)
多變性是生活的調味品,也適用在運動中。在日常訓練的內容中加一些變化性是很重要的,以避免疲態的增加及撞牆期的出現。研究人員發現,增加新的運動方式,大幅提高了愉悅感(享受)並且更能持續堅持下去。倒著跑可能看起來有點瘋狂,但其中也帶來了樂趣。
倒著走/倒著跑好處多多,那怎麼開始運動呢?
簡單說,你先試試往前走10步,倒著走9步,看身體有沒有感到不適。若沒有狀況,可以找一塊空地,試著倒退走或跑個一段距離,試自己的狀況而定。此外,你也可以在跑步機上來嘗試倒著走,將跑步機調在比較慢的速度。若你倒著走或跑的狀況,讓你覺得很舒適,可以自己嘗試增加速度。
倒著走練習時,你也可以加入弓步等動作,建議在治療師指導下進行。
參考資料:1.山姆伯伯工作坊網站 2.healthline網站 3.Somastruct網站
推薦閱讀
狂練腹肌,結果腰椎崩潰
讀書會|《頂尖運動員都在偷練的核心基礎運動》
橫向移動,提高運動表現不可缺少的訓練
團購價68,包郵
↓↓↓